甪直小鎮
文/吳偉 編輯/磐石
「春天的黃昏,請你陪我到夢中的水鄉......」每當聽到這抒情的旋律,我的眼前就會浮現出心中的夢裡水鄉一一甪直古鎮。雖然我離開那裡好多年了,可是那小橋、流水、淳樸的民風常常讓我魂牽夢繞。
古鎮四周環水,澄湖、萬千湖、陽澄湖、獨墅湖、金雞湖環繞於鎮周,吳淞江,南塘江等交錯於境內,複雜的河道如密網般縱橫交錯。因歷史悠久和眾多的江南文化特色,古鎮在中國一直享有「神州第一鎮」之美譽。
還記得那個美麗的陽春三月,晴空萬裡,春風拂面,愜意無比。當我的車子在柏油路上奔馳著,眼前的大片的水田映入眼帘,河面上的翠綠的荷葉鋪在河面上,裝飾著水鄉一個個綠色的夢幻。我不禁想起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古老的歌謠在耳邊響起:「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一望無際的水田上浮起薄薄的煙霧,籠罩著河面,像是一首婉約的詩,清新恬靜。這便是我夢中的水鄉了。
當車子停在小鎮一座高大的牌坊前,牌坊上方「甪直古鎮」幾個大字吸引了我,熠熠生輝,兩邊一對楹聯上寫著:「古鎮遠揚名為存羅漢楊家塑,唐詩晚開照來拜江湖甫裡祠。」看著這副對聯眼前仿佛呈現古吳地的商賈雲集,漁歌唱晚,穀粒滿倉的繁盛景象,讓人浮想聯翩。
穿過牌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甪獸」的雕塑。甪獸是吉祥之物,它駕臨此地便預示五穀豐登,好運連連的兆頭。
這裡小河不太寬,河水流淌平靜,猶如一位文靜的姑娘低頭含羞的淺笑。臨河而建的店鋪、商店鱗次櫛比;街道很窄,卻透出古色古香的韻味。店鋪裡陳列的物品古老稀奇,也有吳地的一些特產:碧螺春茶、蘇式糕點、蘇繡等等。白牆黛瓦的古鎮,透出一種特有的江南風韻,倒映在水中如夢如幻。眼前的保聖寺,是一座1500多年的千年古剎,裡面的塑壁羅漢,栩栩如生,形態逼真。還有佔地150多畝的江南文化園是江南水鄉特有的古典式園林,步入此景,讓人「心曠神怡,寵辱諧忘」心裡有說不出的喜悅。
甪直最具特色的是小橋,三步一橋的小橋。這些橋的欄杆是漢白玉欄杆,以彈石鋪砌成拱形,頂部很高。站在橋上遠眺,小鎮如小家碧玉嫋嫋婷婷,秀美文靜。這些小橋有些年頭了,有的已有幾百年歷史。到了這裡,好像到了世外桃源,心靈很受洗滌一樣,與外面喧囂的世界判若兩樣,心也沉靜起來。我隨著人群過了橋,向右轉便到了「萬盛米行」。這是葉聖陶小說《多收了三五鬥》裡的米行交易碼頭。這個碼頭並不大,大門口豎著一塊大牌子,是關於葉聖陶和萬盛米行的介紹。走進米行,裡面都是一些古老的器具,大斛鬥、小斛鬥等。遙想當年,農民滿載希望而來,失望而去,那種心酸可想而知。又朝前走,幾經轉彎到了「葉聖陶故居」紀念館。紀念館莊嚴肅穆,高大的銀杏樹詮釋著當年的崢嶸歲月。紀念館內陳列這葉老的活動的剪影,展示了葉老光榮而偉大的一生。令人肅然起敬。甪直是他鄉村教育改革的起點,新思想文化的實驗之地。想當年,他風華正茂,意氣風發,滿懷開啟民智的崇高理想,搖晃著小船到這美麗的水鄉,開啟了夢想之旅。他的教法新奇而反常,學生們樂意聽。最可貴的是開闢了「生生農場」。就是先生和學生一起種菜的那種,實踐著先進的理念。這些先進的理念在當時來說。是屬於傳統的反叛。兩課銀杏樹是葉老親手栽下的,如今枝繁葉茂,冠如傘擎。這快遍布他足跡的地方,留下了他的辛勤汗水和青春的背影。可如今,這裡的一切都成了美好的回憶。
河水潺潺,我看到了好多划船的東吳婦女,他們一個個身穿東吳服飾,善良、熱情而淳樸,為甪直灑下了歡聲笑語,在河面上蕩漾。遊人如織的人們,比肩接踵,他們來到這裡,接受心靈的洗禮,為現代化快節奏的生活放鬆身心,融於自然,整理身上的疲憊,以便更好的創建精神家園。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作者簡介】吳偉,教師。喜歡讀書和遠遊,在教學之餘信手塗鴉文字,以自娛也。堅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