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偉散文力作推送:《甪直小鎮》

2021-01-12 世界作家園林

甪直小鎮

文/吳偉 編輯/磐石

「春天的黃昏,請你陪我到夢中的水鄉......」每當聽到這抒情的旋律,我的眼前就會浮現出心中的夢裡水鄉一一甪直古鎮。雖然我離開那裡好多年了,可是那小橋、流水、淳樸的民風常常讓我魂牽夢繞。

古鎮四周環水,澄湖、萬千湖、陽澄湖、獨墅湖、金雞湖環繞於鎮周,吳淞江,南塘江等交錯於境內,複雜的河道如密網般縱橫交錯。因歷史悠久和眾多的江南文化特色,古鎮在中國一直享有「神州第一鎮」之美譽。

還記得那個美麗的陽春三月,晴空萬裡,春風拂面,愜意無比。當我的車子在柏油路上奔馳著,眼前的大片的水田映入眼帘,河面上的翠綠的荷葉鋪在河面上,裝飾著水鄉一個個綠色的夢幻。我不禁想起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古老的歌謠在耳邊響起:「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一望無際的水田上浮起薄薄的煙霧,籠罩著河面,像是一首婉約的詩,清新恬靜。這便是我夢中的水鄉了。

當車子停在小鎮一座高大的牌坊前,牌坊上方「甪直古鎮」幾個大字吸引了我,熠熠生輝,兩邊一對楹聯上寫著:「古鎮遠揚名為存羅漢楊家塑,唐詩晚開照來拜江湖甫裡祠。」看著這副對聯眼前仿佛呈現古吳地的商賈雲集,漁歌唱晚,穀粒滿倉的繁盛景象,讓人浮想聯翩。

穿過牌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甪獸」的雕塑。甪獸是吉祥之物,它駕臨此地便預示五穀豐登,好運連連的兆頭。

這裡小河不太寬,河水流淌平靜,猶如一位文靜的姑娘低頭含羞的淺笑。臨河而建的店鋪、商店鱗次櫛比;街道很窄,卻透出古色古香的韻味。店鋪裡陳列的物品古老稀奇,也有吳地的一些特產:碧螺春茶、蘇式糕點、蘇繡等等。白牆黛瓦的古鎮,透出一種特有的江南風韻,倒映在水中如夢如幻。眼前的保聖寺,是一座1500多年的千年古剎,裡面的塑壁羅漢,栩栩如生,形態逼真。還有佔地150多畝的江南文化園是江南水鄉特有的古典式園林,步入此景,讓人「心曠神怡,寵辱諧忘」心裡有說不出的喜悅。

甪直最具特色的是小橋,三步一橋的小橋。這些橋的欄杆是漢白玉欄杆,以彈石鋪砌成拱形,頂部很高。站在橋上遠眺,小鎮如小家碧玉嫋嫋婷婷,秀美文靜。這些小橋有些年頭了,有的已有幾百年歷史。到了這裡,好像到了世外桃源,心靈很受洗滌一樣,與外面喧囂的世界判若兩樣,心也沉靜起來。我隨著人群過了橋,向右轉便到了「萬盛米行」。這是葉聖陶小說《多收了三五鬥》裡的米行交易碼頭。這個碼頭並不大,大門口豎著一塊大牌子,是關於葉聖陶和萬盛米行的介紹。走進米行,裡面都是一些古老的器具,大斛鬥、小斛鬥等。遙想當年,農民滿載希望而來,失望而去,那種心酸可想而知。又朝前走,幾經轉彎到了「葉聖陶故居」紀念館。紀念館莊嚴肅穆,高大的銀杏樹詮釋著當年的崢嶸歲月。紀念館內陳列這葉老的活動的剪影,展示了葉老光榮而偉大的一生。令人肅然起敬。甪直是他鄉村教育改革的起點,新思想文化的實驗之地。想當年,他風華正茂,意氣風發,滿懷開啟民智的崇高理想,搖晃著小船到這美麗的水鄉,開啟了夢想之旅。他的教法新奇而反常,學生們樂意聽。最可貴的是開闢了「生生農場」。就是先生和學生一起種菜的那種,實踐著先進的理念。這些先進的理念在當時來說。是屬於傳統的反叛。兩課銀杏樹是葉老親手栽下的,如今枝繁葉茂,冠如傘擎。這快遍布他足跡的地方,留下了他的辛勤汗水和青春的背影。可如今,這裡的一切都成了美好的回憶。

河水潺潺,我看到了好多划船的東吳婦女,他們一個個身穿東吳服飾,善良、熱情而淳樸,為甪直灑下了歡聲笑語,在河面上蕩漾。遊人如織的人們,比肩接踵,他們來到這裡,接受心靈的洗禮,為現代化快節奏的生活放鬆身心,融於自然,整理身上的疲憊,以便更好的創建精神家園。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作者簡介】吳偉,教師。喜歡讀書和遠遊,在教學之餘信手塗鴉文字,以自娛也。堅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相關焦點

  • 江南水鄉小鎮——甪直
    陽春三月,跟隨鄭州市攝影家協會的一行人,去了一趟蘇州的甪直小鎮,感受一下江南水鄉的初春景色,經過一夜的車程顛簸,第二天一大早就趕到了蘇州,高速公路將城市之間的距離無形中拉近不少。由於這次參加的是一個旅遊活動的啟動儀式,我們在所有人員都到齊後,舉行完活動開幕式就開始進入這個小鎮拍攝。
  • 古老的小鎮甪直,一個你不一定讀的出來的小鎮
    甪直古鎮位於江蘇蘇州,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古樸安靜的小鎮吧。甪直小鎮是一個具有濃鬱水鄉風情的古鎮,被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譽為「神州水鄉第一鎮」。
  • 桑溪散文力作推送:芒草,芒草
    是林清玄、蔣勳散文裡常出現的風景、是陳映真小說裡常出現的風景、也是侯孝賢電影裡常出現的風景。席慕容寫「長滿芒草的山坡」:「我多希望,有人能陪我走上那長滿了芒草的山坡,教我學習一種安靜的捕捉,捕捉那些不斷地變化著的水光與山色,那些不斷地變化著的雲彩與生命……」,有一種詩意的遼闊。或許是因為拘於島嶼,四面被海水包繞,又有一種大時代背景下的背井離鄉,島嶼文學裡似乎永遠飄散著淡淡的鄉愁。
  • 徐崇仁散文力作推送:《月夜》
    【作者簡介】徐仁詩,筆名徐崇仁,男,重慶大足人,大學本科,漢,四川散文家協會。建築教授級高工現供職於中鐵電氣化集團北京公司。87年工作以來,在全國多個文藝刊物發表近100萬字作品。
  • 海娜散文力作推送:《走進小吃店》
    走進小吃店(散文)文/海娜 編輯/磐石 晨練歸來,路過一條不很繁華的街道,一家小吃店引起了我的注意。
  • 肖麗散文力作推送:《呼倫貝爾,不要說再見》
    我們的大巴車從市區出發,穿過草原腹地,駛向邊境小鎮—室韋。出了黑拉爾市區,視野漸漸開闊起來,可是心靈卻越發陷入寂寥與憂傷之中。車窗外的草場被一圈圈鐵絲圍住,呈現淡淡的黃色,猶如經歷生死掙扎的產婦,露出孱弱的模樣。不遠處的山丘上,雖有一群牛羊在低頭覓食,但它們的皮毛與草場一樣,毫無光澤和生氣。 我的心一點點在下沉—這就是呼倫貝爾,就是我心中的草原嗎?
  • 甪直古鎮怎麼讀?甪直古鎮好玩嗎?甪直古鎮怎麼去?
    而這些景點商家的做法更是令人大跌眼鏡,頻頻推出各種天價菜單,讓很多人上了當吃了虧,很多人吸取了這方面的教訓後,對景點的選擇也變得越來越慎重了,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推薦一個比較良心的景點--甪直古鎮。可能咋一說很多人都沒聽說過這個小鎮,其實甪直古鎮是位於江蘇蘇州市吳中區的一個水鄉小鎮,但是它卻是目前國內口碑最好的古鎮之一。
  • 散文:江南水鄉俏船娘——蘇州甪直印象記
    在這裡生活了近20年的我,說出來不怕大夥笑話,雖然甪直古鎮僅與我上班的地方只有一條中環高架路之隔,但我也從未到此一遊過。決心已定,這個國慶小長假哪兒也不去,只去甪直!一來好好重溫並感受一下當代著名教育家、文學家葉聖陶先生的那篇《多收了三五鬥》意境;二來實實在在在地領略一下甪直船娘的吳儂風情。甪直很大,在蘇州工業園的東南方,與園區接壤。
  • 一棵鬆散文力作推送:《米拉山口逃亡記憶》
    中國西部散文學會會員,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外華語作家等五家媒體,聯合評為「中華國家地理十佳遊記作家(詩人)」。著有長篇小說《大佛團長》;長篇報告文學《綠洲金字塔》;散文專集《鮮花飄落的季節》,《用腳去丈量世界》;哲學專著《管理創新縱論》。
  • 「世界作家園林」桑祥海散文力作推送:《寒冬》
    平時酷愛文學,作品散見於《華北散文》,《西部文學》,《潁州論壇》等雜誌。手機、。QQ:1143471936。平臺每周推送不少於三期,擇優編發。稿件須是未在其他微刊上發表的原創作品,忌一稿多投,講究誠信,文責自負。十天後作品閱讀量在100以上讚賞的80%算作稿酬以紅包形式打給作者本人;閱讀量不足100的,發放讚賞的70%;讚賞10元以下不再發放,其餘用於平臺護理。在保證文章質量的前提下,既無讚賞,閱讀量又低於60的,上稿率會降低;反之,平臺會提高作品上稿率。
  • 甪直古鎮——帶你穿越2500年
    早在6000年前,甪直一帶就有先民定居。在過去的2500年間,甪直古鎮幾乎從受兵火騷擾。有人說,如此安寧祥和的歲月,全賴於這裡的神獸「甪端」庇佑。因而這座古鎮,也被命名為「甪直」。葉聖陶紀念館1917年3月,葉聖陶來到甪直任教 「吳縣縣立第五高等小學」。直到1922年秋把家遷回蘇州,葉聖陶在甪直生活了近六年。如今的葉聖陶紀念館就是在學校的原址上建立起來的.葉聖陶先生在甪直開始了他的教育實踐和文學創作。他們確立教育為人生思想,以學生為主體,推行教育革新。
  • 甪直,一個難識的地名,一片難忘的水鄉
    但是畢竟佔地只有幾十畝,用了一個小時就參觀完畢,根據行程的安排,晚上要夜遊上海,白天只剩下太湖公園一個景點,也是沒有多少玩頭,地導提議增加一個甪直小鎮,由於不知道是什麼地方,還不樂意去,導遊解說是陶鑄先生筆下《多收了三五鬥》所描寫的地方,於是增加了對甪直小鎮遊玩的興趣。
  • 情系甪直古鎮
    甪直鎮還有很多古代名人的遺址舊跡。鎮東有北宋的白蓮花寺,鎮西有孫妃墓,鎮北有吳王夫差的行宮,鎮南有西漢丞相張蒼的陵墓。我們走進書寫「甪直古鎮」四個黑色隸書大字的牌坊,迎面就是一條和公路並行的廊亭。從上面走過,但卻不見廊亭外河道悠然的流水聲。
  • 江南六大古鎮之一,活著的古橋博物館-甪直古鎮旅行攻略
    關於甪直甪直蘇州有著2500年的文明歷史,甪直古鎮則與蘇州同齡,可見其歷史悠久。甪直有四多,水多、橋多、巷多、名人多,其間流水貫通、小巷穿行。橋尤具特色,甪直古鎮中現尚存宋元明清期間的橋梁四十一座,被稱為「中國古橋博物館」。
  • 甪直:姑蘇小橋流水人家
    甪直(lùzhí)鎮隸屬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一稱六直, 傳說是古代獨角神獸,甪端(甪端的神獸與麒麟相似,頭上一角,甪端傳說能夠日行一萬八千裡,通四方語言,而且只陪伴明君,專為英明帝王傳書護駕。所以,這個鎮上的人們認為這隻甪端的神獸是祥瑞之獸),神遊大地,發現寶地,落地與此,取名甪直。
  • 神州水鄉第一鎮——甪直
    甪直的風土人情和社會生活,充滿了底氣與靈氣,透露出無窮的潛力和活力,讓名滿天下的社會學家費孝通,心花怒放。回到北京後,他對甪直之行念念不忘,難抑激動之情,先是寫了一首小詩《訪甪直古鎮》,記錄他在甪直的所見所想,又覺得意猶未盡,隨即研墨鋪紙,揮毫寫下幾個大字:「神州水鄉第一鎮——甪直」,墨跡未乾,便特意寄贈甪直鎮政府,飽含了他對甪直的由衷讚嘆和殷切期望。
  • 美麗甪直,遺世而獨立~
    所謂詩情,小鎮即遠方;所謂畫意,甪直遺世而獨立~有這樣一個地方偏安一隅,卻是心之所向
  • 江蘇古鎮──甪直
    甪直位於江蘇崑山市,是江南六個著名古鎮之一,距蘇州城東南25公裡。據《甫裡志》載:甪直原名為甫裡,因鎮西有「甫裡塘」而得名。後因鎮東有直港,通向六處,水流形有酷如「甪」字,故改名。明代村落聚鎮改名甪直,古鎮佔地面積約一平方公裡,鎮內河網交錯,碧水環繞,橋橋相望,特別是她的古老文化,名勝古蹟、古橋、古街、古民宅以及具有1300多年歷史的古銀杏樹令人讚嘆不已。
  • 專訪甪直鎮黨委書記姚東
    充分依託中國模具特色小鎮品牌,以中國模協牽頭國內高校高起點編制的模具小鎮和產業發展規劃來引領產業發展,充分轉化好我鎮制定出臺的大力度、全方位的轉型創新服務支持政策,以及集規劃展示、產品展覽、人才交流、交易合作、會展活動等功能的模具科創中心等優勢,以模具特色小鎮品牌走出去參與DMC國際模具技術和設備展會等國際性重大展會,打造區域乃至國內具有影響力
  • 「神州水鄉第一鎮」——江蘇甪直古鎮
    走在甪直(音:陸直)古鎮的小街古巷,會有許多身穿傳統服裝的勞動婦女從你身旁走過。她們扎著頭巾,梳著器替頭,束有裙裙,穿著船形繡花鞋,衣服通常用各種各樣顏色的布塊拼成。她們總是戴著頭巾,據說是因為水鄉溼氣太重,為了防止弄溼頭髮。這種淳樸的江南服飾為甪直婦女所特有,顯得親切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