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河已逝,《康熙王朝》的那個古裝正劇黃金時代也早已遠去

2020-12-24 肥羅大電影

二月河已逝。

二月河是凌解放的筆名,是他年滿40歲、正式出版《康熙大帝》第一卷時,才首次使用的。他當時想的是:自己創作的是長篇歷史小說,而自己的名字叫凌解放,一個歷史,一個現代,二者有點不協調,於是想改用一個筆名,最後用了二月河,取冰凌融解之意,也提醒自己任何時候都不要忘祖。

後來讓二月河聲名大震的,是他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但首先被拍出來的,實際上是他第二部歷史小說,也是他平生最滿意的作品——《雍正王朝》。

據前央視臺長楊偉光回憶:胡玫剛拍完《雍正王朝》時因題材敏感沒人敢接這個燙手的山芋,後來是經高層首肯才得開播。2009年早春,該劇甫一播出便擊中了社會情緒,創下了16.7的收視記錄。接下來,便是2001年創下古裝正劇又一個高峰的《康熙王朝》。

二月河是因《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三部作品為人所知的。但他回顧一生,說沒有吹過自己是歷史學家,「我就是個普通人。」

《雍正王朝》導演胡玫回憶說,當年「我們約好了在國際飯店的頂樓見面,我想聽他談談對改編電視劇的要求。他說沒啥要求,想咋拍就咋拍,俺不懂電視劇。」胡玫還記得二月河從未吃過自助餐,讓她教會他怎樣做才對。「千萬不要鬧笑話,碗和盤子該怎麼端?」

二月河沒提意見的《雍正王朝》豆瓣8.9分,另一部《康熙王朝》9.1分。

現在想想,這些年看了這麼多古裝劇,那個古裝正劇的黃金時代,似乎再未出現過。

無論年齡, 無論圈層,劇集引發的關注和討論,這兩部古裝經典幾乎讓所有人達到了最大程度的共情。

但這之後,古裝正劇的時代過去了,宮鬥劇的好時代來了。

最新的消息是於正的宮鬥劇《延禧宮略》賣到了90個國家,登頂全球電視劇第一位。

對於二月河去世,於正悼念道,「看到二月河老師去世的消息很難過。我們文人一生,再多的名和利,終究還是要回歸精神世界的。」

「用公家稿紙幹私活」的歷史小說家二月河

歷史小說家二月河的一天曾是這樣的。

簡單來說就是:白天上班,晚上寫稿。這也是沒辦法,那時候二月河夫妻的工資加起來是80塊。

當時二月河天天晚上10點開始寫作,寫到凌晨3點睡覺。早晨7點半,天蒙蒙亮他就起床點煤爐子煮粥,然後騎自行車買個燒餅吃,到單位上班。晚飯後睡兩個小時,到晚上10點他再起來寫作。

後來已經聞名天下的二月河做講座的時候回憶過,「當年在寫《康熙大帝》第一部的時候,夏天熱得不行,手邊上的汗沾著稿紙,把稿紙弄溼了,最後用毛巾把它纏起來,那不是更熱嗎。但是能夠吸一吸汗,兩隻腳都泡在水桶裡面,每天晚上都是幹到兩三點,冬天凍得很,但是都堅持下來了。」

就這麼寫出了《落霞》三部曲的第一部《康熙大帝》,然後接著寫雍正、乾隆。

對於二月河的小說成就,從文學廟堂到草根江湖向來爭議巨大,但從通俗小說的意義上,二月河當然取得了成功。

二月河談自己的創作說,其中的人物,比如康熙雍正乾隆是活潑潑,是跳出來和你交流的,那我二月河就算寫成功了;如果你看了小說,覺得這些人面目蒼白,是躺在書上面的,那我的創作就是失敗了。

他還比較過自己和金庸先生。

說有一年去香港,和金庸先生見面。他認為金庸先生是天才,二月河只能算人才。「金庸先生寫的武俠小說,明明知道他寫的內容是虛構的,但你還是不懷疑他,喜歡他,你說金庸是不是天才?」

「但二月河的小說不行,你必須知道北京城每年要吃400萬擔糧食,沒有400萬擔糧食北京城就要亂。說糧食你就得說漕運,說漕運你就得說黃河。你們看電視劇,經常有一個人騎著高頭大馬,進了酒店,掏出一錠銀子,說「拿酒來」。這在當時是不可能的,一錠銀子當時可以蓋一間屋子,沒有人這樣花錢。」

對歷史細節斤斤計較的二月河到底是不是優秀的歷史小說家,配不配得上當下的評價?我沒有資格評價,但很少人會問一個問題:寫康熙、雍正、乾隆的三部小說,為什麼要叫——「落霞三部曲」,這難道不是歷史書中寫到的「康乾盛世」嗎?

二月河自己的解釋是:一個不能產生創造力的社會,即使九五至尊的皇帝也無法憑藉一己之力推動它前進,「戊戌變法時期,西方文明已經大量進入中國,在那樣的情況下,光緒皇帝的變法還是失敗了,指望200年前的康熙、雍正或是乾隆把中國導入一個工業社會,更加不現實。」

所以,他才將自己的這三部帝王小說定名為《落霞三部曲》,寓意不言自明:這是一個王朝留給世間最後的絢麗背影,宛如落霞。其後清王朝氣數漸盡,如同落日,再無餘暉。

《康熙王朝》錯漏連篇,可還是成了經典

和對二月河小說評價一樣參差不齊的,還有對他的小說改編歷史劇的評價。尤其是《康熙王朝》。

對於《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業界的評價一直和坊間迥異,豆瓣評分前者是0.2分勝過後者的,但在業內後者的評價卻明顯領先前者。

《雍正王朝》的製作班底堪稱豪華,導演胡玫,總編劇是劉和平,除了唐國強飾演的雍正,老戲骨焦晃飾演的康熙皇帝至今令觀眾稱讚不已。

後來該劇的藝術指導獨立執導了多部歷史正劇,他就是被稱作古裝正劇第一人的張黎。

這些作品包括《人間正道是滄桑》、《走向共和》和被稱作歷史正劇最後輝煌的《大明王朝》。

這群真正的精英創作者打造出了一部充滿能量的作品,用該劇導演胡玫的話來說,《雍正王朝》的主題是「當家難」,編劇劉和平則說:「《雍正王朝》的主題是國與家的矛盾。

而在普通觀眾看來,該劇對於帝王心術、宮鬥詭變、權謀機變的精彩表現,完全碾壓了美劇《權力的遊戲》這樣的浩瀚巨作。

而故事最精彩的部分,則是在二月河筆下康熙末年的「九子奪嫡」,二月河曾說過,「說是九子奪嫡,實際上連康熙只有4歲的小兒子,都捲入到了這場鬥爭。康熙臨終時口齒不清,說『傳位四……四阿哥』。下面跪著的皇子們就起鬨,有人說傳的是十四阿哥,有人說是四阿哥。皇子們當場就分成了兩派,第二十四阿哥只有4歲,跪在最前邊,他童言無忌,大聲說『我聽清了,皇阿瑪說的就是傳給四阿哥』」。

即使如此,劇集依然出現了巨大的歷史爭議。

尤其是大結局時見雍正駕崩後空蕩蕩的龍椅上浮現的那幾行文字:

「據記:新帝(乾隆)繼位時,國庫存銀已超過五千萬兩。而人們不應忘記的是,十三年前雍正皇帝繼位之初,大清國庫的全部存銀不足七百萬兩……」

歷史學家秦暉指出:康熙末年國庫存銀是八百萬兩,而非不足七百萬兩。

雍正末年,國庫的存銀一說三千萬兩、一說兩千四百萬兩,總之並沒有五千萬之巨。

但相比接下來的《康熙王朝》,《雍正王朝》的歷史錯誤又顯得不值一提了。

一個廣為流傳的說法是,《康熙王朝》每一集都有歷史錯誤。

例如斯琴高娃飾演的孝莊太后在劇中談到撤藩時說:「這耿精忠六十有二了,吳三桂也是五十有八了。」而實際上吳三桂叛亂時(康熙十二年),已經61歲,尚可喜70歲。耿精忠繼承王爵,時年不過30多歲。

但劇集依然成為了經典,這是為什麼?

為什麼我們再拍不出《康熙王朝》,觀眾卻念念不忘?

或者可以這樣說,觀眾對於《康熙王朝》的記憶越深刻,它就越能襯託後來歷史劇們的狗血和狼狽。

也恰恰是因為這些狗血和狼狽,那部在當年熱播時備受爭議的劇集,才能其後的悠悠歲月營造的會議濾鏡下,不斷給予觀眾某種恆久和遙遠的回味,從而成為不朽的經典。

《康熙王朝》的精彩,在於它完整地把康熙的一生呈現在觀眾面前,也在他大起大落人生中直面了歷史的無常和人生的無奈。

無論歷史人物真實如何,至少在歷史劇的人物塑造、情感渲染、人性矛盾等方面,後來的歷史劇再難出其右。後來也再難找到一部歷史劇,在一部劇集中塑造出順治、康熙、孝莊、索尼、鰲拜、索額圖、明珠、周培公、李光地、魏東亭、姚啟聖、容妃、藍齊兒、蘇麻喇姑、伍次友等這麼多鮮活的人物了。

而陳道明飾演的康熙帝,更成為後來者再難超越的經典。

陳道明將這個帝王演出了巨大的悲劇感和宿命感,至今記得劇中的一幕,作為父親,他特別喜歡藍齊兒,把她視為掌上明珠,但面對噶爾丹的逼婚,他先是震怒然後妥協,最後是忍痛割愛。當藍齊兒質問父親:「你是皇帝,為什麼不能保護自己的女兒」時,他最後一句話是:「你就當是為國殉難了吧」。

為什麼《康熙王朝》如此令觀眾念念不忘,在這裡就有了答案。

在此後漫長的國產劇歲月裡,那麼多古裝爆款劇集,卻再未重現此刻歷史呈現出的巨大的複雜和悲愴感。

真實的歷史是怎樣,我們是不知道的,但人心我們是知道的。

比起後來的《延禧攻略》,這樣的《康熙王朝》何其憋屈,何其不爽,但也正因為如此,劇集在各個方面,都完爆了後來的那些爆款。

即使在當時,劇集受到的實際上是連篇累牘的質疑和批評。

批評的人都以為,這只是又一部還不錯的古裝正劇而已,但沒想到他們眼中的序幕,並沒有續篇。

《康熙王朝》後又過了一個十幾年,念念不忘,沒有迴響。

當初的歷史細節質疑並沒有什麼改變,反倒是變本加厲出現在各種國產古裝劇中,觀眾已經習慣了略過。

從《康熙王朝》到《延禧宮略》,古裝正劇的時代過去了,宮鬥劇的時代到來了,兩者不應該直接對比,但站在古裝爆款的維度上比較的話,這是個怎樣的變化過程?

但《延禧攻略》,已經算這個時代古裝劇中的精品了。

剝離掉具體語境和背景的比較也許並不公平,但歲月翻雲覆雨之後的歷史劇光景有時很難不讓人傷情。

歷史劇從來不代表真實的歷史,它只是影視劇對歷史的再現。

但在歷史劇的舞臺上,《康熙王朝》《雍正王朝》曾創造了最大公約數的共情。所以在這些劇集播出許多年後,還有這麼多人在回味,感慨。

當年二月河創作《雍正王朝》,耗費幾年的心力,編劇劉和平改編《雍正王朝》,又整整花費了幾年時間;所有演員提前數月進組磨劇本,進片場前已熟背臺詞, 「現場再背詞的演員,被全組人看不起」。

如今的古裝劇爆款被各方力量短時間加塞注水改戲,流量小生們不用文替已經算得上非常敬業,讓粉絲們感動地熱淚盈眶。

只有歲月過去以後,我們才知道當年的劇集帶給我們的精彩,一點都不簡單。

這樣的電視劇創作,以後也不一定再有。

《康熙王朝》的收視率達到了13%,全面超過了《雍正王朝》的收視率。胡玫回憶,自己與二月河最後一次見面是一個個陽光燦爛的日子裡,她說:二月河老師,什麼時候您得和我談談您對電視劇的意見啊?二月河對身旁的記者說,她這個導演有意思,老是追著我問意見,都快二十年了,還這麼沒完沒了的哈?

現在想想,那個古裝劇黃金時代的創作者就是這麼不合時宜,如今的爆款劇創作者可不這樣,忙忘上一部爆款,下一部的炒作立刻跟上了,誰有空問一個原小說作者對電視劇的意見呢?

所以二月河和他的電視劇時代是可愛的。

他當年冬天寫作時,寒風刺骨,墨水都能結成冰。困意來襲時,他點燃一支香,讓香燭騰起的煙霧把自己燻醒。後來這部小說被拍成了《康熙王朝》。

後來再沒有一部古裝正劇,像《康熙王朝》一樣萬人空巷了。

一個令人感嘆的細節是:那麼浩瀚的歷史拍下來,《雍正王朝》才用了44集,《康熙王朝》用了46集,現在隨便一部宮鬥劇,60集起。

二月河已逝,那個《康熙王朝》《雍正王朝》的正劇黃金時代也已遠去了。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導演胡玫發文哀悼二月河:深感悲痛
    15日凌晨,一個令人惋惜的消息傳來,著名作家二月河在北京病逝,享年73歲。二月河的「帝王系列」《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被廣大讀者熟悉,此後,《康熙大帝》和《雍正王朝》被改編成電視劇,曾引發萬人空巷的場景。
  • 內地正劇VS港臺故事 "康熙帝國"大戰"臥虎藏龍"
    本月22日,20集電視劇《臥虎藏龍》將在北京電視臺二套播出;而據從金鷹節透露出來的信息,26日,中央電視臺本年度最後一部大戲——50集的《康熙帝國》也將與觀眾見面。同是古裝劇,在相同的時段播出,本月末的螢屏無疑將展開一場古裝戲大戰,陳道明、斯琴高娃等老將也將與何潤東、蔣勤勤等新秀展開觀眾爭奪戰。
  • 十年之間歷史正劇「黃金時代」難免淪為歷史
    十年之間歷史正劇「黃金時代」難免淪為歷史 2017-02-20 10:50:05來源:北京青年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鮑文玉
  • 唐國強被拒絕,劉和平刪稿兩年,你所不知道的《雍正王朝》
    時隔21年,我們重新觀看《雍正王朝》,還是不得不感嘆一句:「這樣的權謀歷史劇在國內恐怕找不出第三部」,準確來說,此類歷史正劇可能現在再也拍不了。一、二月河原著,劉和平刪稿兩年30年前,一則名為《雍正皇帝之九子奪嫡》的小說在路邊攤賣得火熱,有人為了求得一冊,甚至出價3000爭搶。
  • 《康熙王朝》裡的哪些情節與歷史不符(一)
    電視劇《康熙王朝》是一部經典的歷史劇,很多人對裡面的情節深信不疑,實際這部劇是基於二月河先生的歷史小說《康熙大帝》改編而成,嚴格來說不屬於歷史正劇,裡面很多情節都是作者編寫的故事,接下來看看當時康熙還未親政時,《康熙王朝》有多少不符史實:首先最明顯就是蘇麻喇姑
  • 豆瓣評分9.0以上的歷史正劇,各有各的精彩,錯過是你的損失!
    今天小編要來介紹一下我最愛的幾部歷史正劇,都是豆瓣評分9.0以上,強烈推薦給喜歡看歷史劇的給位,快來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的。《雍正王朝》無論是高潮迭起的劇情設置還是環環相扣的故事格局,都讓《雍正王朝》在歷史正劇當中無出其右,而劉和平的大家手筆,不但為這部劇刻畫了一個又一個栩栩如生的人物,更是傳達了一種更博大深邃的「大中國史觀」,其中對于波譎雲詭的政治風波,以及翻雲覆雨的朝堂爭奪,則是做了一番驚心動魄的營造與刻畫。
  • 《雍正王朝》真比《康熙王朝》更好看?其實未必,這一點是關鍵!
    作為專注歷史題材的作家二月河,他有非常著名的「落霞三部曲」,分別是:《康熙大帝》,《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一手寫盡康乾盛世。 而在中國影視界,根據史實改編的電視劇《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同樣獲得了觀眾的青睞,在收視率上獲得了不錯的口碑。 作為一脈相承的兩部作品,《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不分伯仲,特別是在兩部電視劇中先後飾演康熙皇帝的陳道明和焦晃兩位老師,精湛的演技更是可圈可點。
  • 他是康熙寵臣,《康熙王朝》中魏東亭原型,曹雪芹的祖父
    2001年,一部名為《康熙王朝》的歷史劇播出,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好評。電視劇改編自二月河同名小說,它的成功使得更多的人知道了二月河這個名字,同時一個叫做魏東亭的人物也被人們熟知。魏東亭是康熙的伴童、帶刀侍衛,後來就任南京,成為江南一帶的封疆大吏。魏東亭的一生可謂是極盡恩寵,但事實上,歷史上並沒有魏東亭此人,他只是二月河在書中虛構的人物。不過,魏東亭的出現並非作者憑空捏造,而是有歷史原型。魏東亭的原型叫做曹寅,是康熙年間的封疆大吏,曾任職江淮鹽漕監察御史,為康熙管理江寧織造,官至通政使司通政使。
  • 二月河《康熙大帝》裡面的佛教素食觀 | 素食TV
    素食TV和大家聊下《康熙大帝》裡面的佛教素食觀:在二月河作品《康熙大帝》中,無論是對帝王命運的描寫,還是對小民百姓、官員將士生活的描述,無不體現了佛家在描寫人物命運的字字句句中,無不體現了「因果報應」和「人世一切如浮雲,變幻莫測」的思想,而這一思想的體現也證明了二月河是一個深信因果的人,體現了二月河自己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並且也讓我們從中感受到他寫這部歷史小說的另一個目的:要人們存好心、行好事,做好人。
  • 《雍正王朝》導演胡玫憶二月河:當年不會吃自助餐
    (原標題:胡玫回憶二月河: 當年不會吃自助餐) 12
  • 紫雲一首琵琶曲深得帝心,為何給康熙敬酒卻故意用左手?真是大膽
    《康熙王朝》是2001年中國大陸拍攝的一部大型歷史電視連續劇,是由導演陳家林、劉大印執導,陳道明、斯琴高娃、茹萍、李建群、高蘭村、胡天鴿等主演。原名《康熙帝國》,一共50集,它是在 二月河的小說《康熙大帝》的基礎上改編的,其背景故事是清朝世祖順治帝的末年和聖祖康熙帝在位時的事跡。
  • 雍正王朝-歷史簡介
    《雍正王朝》改編自二月河同名長篇小說,由胡玫執導拍攝,唐國強、焦晃、王繪春、杜雨露、徐祖明、杜志國、趙毅、李穎等主演,演繹了雍正皇帝一生的風雨經歷。上海戲劇學院的李定保教授已60出頭,在《雍正王朝》裡他飾演雍正的瘸子謀士鄔思道。他熱愛這個角色,在一次排戲時,不慎摔三角架上,腿部感染髮炎,瞞著導演沒說。戲中鄔思道的道具拐杖也成了他的真拐杖。直到有一場戲導演要求鄔思道盤起腿,李定保腿疼得不行,怎麼也盤不上去,這才「穿幫」。戲拍完了,李定保去醫院,醫生說:「你不要命了嗎?」
  • 作家二月河病逝!曾說寫《康熙大帝》就像是一場沙漠旅行,疲憊不堪...
    著名作家二月河15日凌晨在北京病逝。  二月河本名凌解放。他因其筆下五百萬字的「帝王系列」——《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三部作品,而被讀者熟知。  《康熙大帝》是二月河的開山之作。  他曾回憶自己寫《康熙大帝》時的情形——天天熬通宵。晚上10點開始寫作,寫到凌晨3點睡覺。早晨7點半,天蒙蒙亮,他就起床點煤爐子煮粥,然後騎自行車買個燒餅吃,到單位上班。晚飯後睡兩個小時,到晚上10點他再起來寫作。
  • 陳道明的康熙真的不如焦晃的康熙?
    《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都是非常經典的電視劇,豆瓣評分不低,可以稱得上叫好又叫座。劇中的康熙扮演者演得非常精彩,但也時時被人拿出來點評。有人認為焦晃的康熙好,有人比較喜歡陳道明演的康熙,兩者到底誰演得更像康熙了?
  • 康熙王朝康熙正大光明殿怒斥群臣百看不厭,愛上蘇麻喇姑引爭議
    導語:康熙王朝:康熙正大光明殿怒斥群臣百看不厭,愛上蘇麻喇姑引爭議   康乾盛世一直是我們現代人比較熟悉的歷史,因此影視化創作也喜歡以清朝為背景,小編細數清朝戲,一般都以戲說為主,歷史正劇很少見,但是《康熙王朝》是一部劇本戲說,但是演員按照正劇的標準來演繹的清朝大戲,由老戲骨陳道明飾演康熙
  • 別了,退役軍人著名作家二月河!
    給紅了半邊天的《雍正王朝》電視劇打了59.5分的著名作家二月河,面對劇本好、演員好、製作好的「三好」大製作《康熙帝國》該如何評價?人們說,自古英才磨難多,二月河的磨難更有點驚心動魄。部隊在施工中,他總是衝在前幹在前,哪裡危險多他就出現在哪裡,他被水淹過,炮崩過,電打過,房屋塌了扣住過,還出過車禍,真可謂是九死一生。就是在這樣歷經磨難的情況下,二月河沒有放鬆自己對學習的努力。夜深了,勞累了一天的戰友們早已鼾聲如雷,而二月河卻偷偷地在被窩裡用手電筒看毛著。
  • 《康熙王朝》中,康熙是索額圖的女婿,這在歷史上是真實的嗎?
    陳道明主演的《康熙王朝》,雖已上映了十五年之久,但著實經典,似乎比二月河的原著還要傳播得久遠。《康熙王朝》第42集劇情,陳道明版康熙說完那段著名的加料版正大光明掛牌戲後,就帶著淪為階下囚的明珠,二次御駕西徵噶爾丹。留守北京城的索額圖,更是忙不贏了,一邊派小太監偷窺康熙的密折,一邊鼓搗太子胤初該如何如何。
  • 著名文藝評論家孫蓀痛悼二月河
    這稱謂肯定二月河是「傑」,但強調的是「怪」。想想,作家二月河確實有不少「非常規」乃至「超常規」的情形。有一個日子我記得十分清楚:1986年5月25日,我第一次與二月河見面。此前,黃河文藝出版社送來一部長篇歷史小說《康熙大帝》第一卷《奪宮》,邀我參加討論會。
  • 陳道明,能否再次突破《康熙王朝》的高峰
    但是陳道明老師自從出演了《康熙王朝》後,感覺戲路越來越窄了,演任何角色都是高深莫測的那種類型,康熙的烙印已經深深地印在了陳道明老師身上,可以說是入戲太深。出演《康熙王朝》前,陳道明演戲風格多元,演技精湛。陳道明在沒有出演康熙王朝的前期,有很多好的影視劇作品,類型也很多樣化。
  • 《康熙王朝》過去19年,兩位主角容顏難辨,婚姻差距最大
    《康熙王朝》根據二月河《康熙大帝》改編,也是大型歷史連續劇中比較經典的作品。直到現在為止,都有人在不斷地重溫。那麼,我們今天來說一下該劇的兩個主角如今的發展狀況。康熙的飾演者是陳道明,也是他演藝生涯中比較經典的角色。不過,陳道明並不是一個高產的一個演員,在拍完這部作品之後,淡出了娛樂圈一段時間,直到2005年才憑藉著《茉莉花》再次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