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泛濫的不只是丹麥生蠔,還有這些

2020-12-21 正解局

北歐就像茫茫海岸的一盞孤燈,成為了我們嚮往的詩和遠方,寧靜遙遠,像人間的天堂。

編輯:華妹

全文2260字,讀完大約3分鐘

這幾天,丹麥生蠔泛濫成災的消息刷爆朋友圈,網友們正義感滿滿,嚷嚷著要組團去丹麥吃生蠔救災,一時間,網上紛紛貼出「丹麥生蠔捕捉指南」「吃生蠔須知」「生蠔籤證」……看來,丹麥是被中國吃貨們瞄上了!

其實,北歐泛濫的何止是丹麥生蠔,還有這些……

在先秦時期,我們的祖先便提出了「大同社會」一說,被後世引之為桃花源式的理想。近人康有為為救國家危亡,遂寫《大同書》以徐圖自強,而終以「空想」未果。

大同社會具有三個基本特徵:

第一,人人都能受到社會的關愛。

第二,人人都能安居樂業。

第三,貨盡其用,人盡其力。

由芬蘭、瑞典、丹麥、冰島和挪威五國組成的北歐,其發展模式頗有「大同」的色彩。

以高收入、高稅收、高福利著稱的北歐,早在上世紀中葉,就已成為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福利最完備的地區之一,作為典型的福利國家,北歐具有非常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

在你出生之前助產士就已隨時待命;在你呱呱落地之後,保健護士會上門拜訪;一旦爸爸媽媽重返勞動力市場,專業的兒教人員就會接手照顧你;學校的牙醫會從你3歲開始提供長達12年至15年的服務;教師會引導你完成小學和中學的課程;護士和醫生(一些來自公立醫院、部分來自私立醫院)為你的一生提供免費醫療服務;當你失去自理能力,家政工人會上門提供清掃、購物和個人護理等服務;如果你需要的話,也可以去養老院居住(雖然目前有些供不應求)。

這種全民保障「從搖籃到墳墓」,覆蓋了人生的各個方面和各個時期。

當然,這種福利保障不是從天而降的,而是一代代北歐人勤儉自律的結果。

北歐人多選擇自己熱愛的工作,他們追求高效率,努力創造,工作時全力以赴,下班後則完全放鬆,工作與生活並駕齊驅的模式使他們樂在其中。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北歐的犯罪率極低。瑞典整個國家的服刑人員不超過5000人,而且監獄的生活條件像酒店,連罪犯的生活保障都如此優越,仇恨社會的人自然就少了。

在一切都靠信譽的北歐,人們自然視信譽為一切。

胡適先生說:「你要看一個國家的文明,只消考慮三件事:第一,看他們怎樣對待小孩子;第二,看他們怎樣對待女人;第三,看他們怎樣利用閒暇的時間。」

北歐的孩子幾乎沒有什麼升學壓力,由於人與人之間生活水平差距不大,社會並不十分注重文憑,大學畢業後,他們可以旅行、深造或者就業。選擇工作時,他們更加注重自我的興趣,即我最喜歡什麼,而不是收入是多少,這樣,他們能從自己的工作中感受到無窮的樂趣。

北歐男人將孩子視為生活品質的重要部分,在這個「爸爸已成為稀缺品」的時代,「北歐奶爸」卻譽滿全球。他們絕不會錯過一年的帶薪假期,走在瑞典的街頭,隨處可見的是推著嬰兒車或是懷抱嬰兒的爸爸。他們將參與孩子的成長作為為人父母的最高獎賞,認真經營著與孩子的情感。

而且在教育的影響下,北歐的孩子非常獨立,才剛會走路的孩子就被要求做家務,上街時背著自己的行李,父母絕不替孩子承擔。

女人的修養與文明高度,代表著社會的文明高度。

早在20世紀以前,女權意識就已在北歐各國風行。19世紀時,瑞典政府便鼓勵女性參政。從英國女王、丹麥女王到瑞典王儲維多利亞公主來看,男女平權早已根深蒂固。在現今的瑞典議會中,女性議員比例達47%,高居歐洲之首。

政府給予媽媽們的「育兒撫恤金」相當客觀,約佔工資的80%,單身母親養孩子也毫不費力。在自由平等的社會裡,北歐的女性自信大方,不會為婚姻奴役,她們抽菸、喝酒、聚會,很少依附男人,活得非常灑脫自然。

北歐有句諺語:「錢是可以儲存的,而時間卻不能。你怎麼花你的時間,決定了你一生的生活質量。」

所以,即使在全年有100多天假期的北歐,人們並沒有將大把的時間消耗在看電視、打麻將、吃吃喝喝上,而是注重品質生活,追求精神享受。

北歐人熱愛讀書,他們非常享受一個人的時光,一杯咖啡,一本書,一整個下午泡在圖書館。北歐的讀書館非常密集,平均走十分鐘就能看見一家圖書館。人口只有530多萬的芬蘭擁有各類圖書館3000多家,人均圖書佔有率更是居世界前列。

除了讀書外,北歐人愛旅行也是世界聞名。一場說走就走的個人旅行,或是家庭度假,要麼去人跡罕至的小木屋,要麼滿世界飛來飛去,愜意極了!

記得早先少年時大家誠誠懇懇說一句 是一句清早上火車站長街黑暗無行人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

已故的文學大師木心先生曾經寫下《從前慢》,古樸純淨的生活氣息令人懷念。但在北歐,這種慢悠悠的生活並不奢侈,而是常態。

北歐人有很強的家庭觀念,他們會留有充足的時間陪伴家人。這裡的商店早上10 時才開門,下午6時準時關門,周末商店甚至不營業。很多初來北歐的遊客時常會有面對冷清清的街道而無法購物的尷尬。

即使在上班時間,他們也會安排充足的休息時間,喝杯咖啡,與同事聊聊天,在湖泊與森林遍布的優美環境中,使靈魂做有氧呼吸,享受簡單幸福的時光。

在中國的上班族拼命加班吃快餐的時候,他們或與家人圍著火爐吃燒烤,或登山攀巖,或沐浴著陽光喝一杯卡布奇諾。

當然,北歐各國的全球幸福指數排名前十,並不只是因為社會制度、福利這些「硬體」,很大程度上是源自內心的「小確幸」。

他們的幸福感源於先天的基因,他們「通常期望得到的比我們要少,較低的期待值被滿足了,他們也就滿足了」。

這種幸福不是建立在金錢之上的滿足感,而是回歸生命本質的純淨和簡單,回歸自然。

在日益疲頓的快節奏生活中,在為生計奔波勞碌的漂泊中,人們漸漸變得麻木無力,北歐就像茫茫海岸的一盞孤燈,成為了我們嚮往的詩和遠方,寧靜遙遠,像人間的天堂。

相關焦點

  • 丹麥生蠔泛濫引爆中國網絡德媒:得靠亞洲吃貨「救災」
    參考消息網4月28日報導德媒稱,丹麥駐華大使館的一篇抱怨文章讓中國社交媒體上刮過一陣生耗風。網民中有七嘴八舌出謀獻策的,還有帶上嘴巴奔赴丹麥的,好不熱鬧。德國之聲電臺網站4月27日報導,事情是這樣的:本周,丹麥大使館官方認證帳號在新浪微博上發布了一篇題為「生蠔長滿海岸,丹麥人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的博文。文中抱怨外來物種太平洋生蠔入侵丹麥、破壞當地生態環境。文章表達出各種無奈:科學家、政府部門紛紛上陣也無無濟於事,丹麥老百姓也沒有要幫忙吃掉它們的意思。看到這裡,中國網民就按捺不住了。
  • 丹麥「生蠔泛濫成災」 中國段子手樂翻天
    @謝千裡你個老扎皮:  我有時候真的想不明白這些外國人啦……遇到物種泛濫就先吃吃看好嗎?  必將姜蔥生蠔、蒜茸生蠔、炭燒生蠔、香煎生蠔、烤生蠔、姜蔥生蠔、花生蠔豉炆豬手、生蠔沾醬、生蠔烘蛋、生蠔豆腐羹、芝士蒜蓉焗生蠔、醬爆生蠔--男女滋補佳品、生蠔醬汁、粵菜----胡椒浸生蠔、生蠔蝦醬煎鵝蛋……  百八十種做法,中華之大,何愁泛濫吃不下?
  • 丹麥緊急求助:生蠔成災,急需中國人拯救!
    大吃貨國的朋友們表示不淡定了……  分分鐘全部暴露吃貨本性:  @黑幫老鼠:  北歐有蠔,蠔之大,一鍋蒸不下!需要兩燒烤架,一個秘制,一個麻辣,再來瓶雪花,讓我們勇闖天涯!  @一世歡顏Mei:  我們可以把生蠔吃成回憶……  @blingbling的明明啊:  這在中國絕對成不了災難,這是福臨門啊。  @謝千裡你個老扎皮:  我有時候真的想不明白這些外國人啦……遇到物種泛濫就先吃吃看好嗎?萬一很好吃呢?哪怕不好吃也肯定是你們不會做啦!
  • 丹麥求助中國吃貨網友:生蠔泛濫是因為那裡的中國人不夠多
    網絡配圖近日一則丹麥求助中國吃貨的新聞引發關注。正直的吃貨們,需要你們出手的時候又到了!丹麥喊你去吃生蠔!前日晚,丹麥駐華大使館官方微博向中國人緊急求救:丹麥被太平洋生蠔這一新物種入侵,它們在丹麥沒有天敵,肆意瘋長。
  • 丹麥生蠔泛濫駐華大使館緊急求助 中國吃貨:要吃成珍稀還是瀕危?
    這一次,丹麥的生蠔又泛濫了。 4月24日,@丹麥駐華大使館 官方微博發布了一篇《生蠔長滿海岸,丹麥人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緊急求助。 文章大意就是,一種叫做太平洋生蠔的物種入侵了丹麥,對海岸的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
  • 五一小長假旅遊調查:韓國遊遇冷 丹麥生蠔熱帶動北歐遊升溫
    出境遊方面,丹麥生蠔熱帶動北歐旅遊。「一帶一路」政策帶來籤證利好,一波小眾目的地成新寵。受薩德事件影響,韓國遊驟冷,小長假赴韓旅客量僅為去年14%。  上海三天16個景點接待87.38萬人次  上海市旅遊局消息,小長假期間,上海16個重點監控景點,共接待87.38萬人次遊客。  其中,上海中心118樓迎來公眾開放後首個高峰。
  • 去丹麥滅生蠔?5月北歐旅遊出團量增三倍
    法制晚報訊(記者 王思思)近日,丹麥駐華大使館在其官微上發表的一篇「生蠔長滿海岸,但丹麥人一點卻高興不起來」的文章引起了中國廣大「吃貨」網友的關注。文中提到:「這個物種來自南方的海域,經過數十年時間的生長,形成了現在如此巨大的規模。
  • 丹麥生蠔泛濫後澳海膽也成災 網友:快發「海膽籤證」
    參考消息網1月27日報導 臺媒稱,繼丹麥生蠔泛濫後,澳大利亞東海岸也傳出海膽泛濫成災,幾乎將海底啃成一片荒漠,影響當地海洋生態。消息傳至大陸,網友紛紛表示,快發「海膽籤證」,保證將整個海岸吃得乾乾淨淨。
  • "丹麥生蠔泛濫"後 當地華人品嘗曬圖
    "丹麥生蠔泛濫"後 當地華人品嘗曬圖
  • 急|太平洋生蠔新物種入侵丹麥 天貓生鮮以吃貨的名義赴大使館破殼破冰
    近日,丹麥駐華大使館發布一篇長篇微博《生蠔長滿海岸,丹麥人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引發中國消費者的廣泛關注。文中稱,丹麥被太平洋生蠔這一新物種入侵,它們在當地沒有天敵,在海邊肆意瘋長,想下水遊泳的人得穿著鞋才能跨過丹麥本土的Limfjord生蠔也因此陷入困境。
  • 丹麥首相:歡迎中國遊客到丹麥品嘗生蠔
    此前,丹麥生蠔泛濫,駐華大使館發微博請求網友支援,也有報導稱,這是一次手法高超的營銷事件。據新華社5月2日報導,對中國開始正式訪問的丹麥首相拉爾斯·勒克·拉斯穆森對於網絡熱點「丹麥生蠔」做出回應,表示非常歡迎中國遊客到丹麥品嘗生蠔。
  • 丹麥華人為吃生蠔建立微信群 手掌大的隨處可見
    飛飛去丹麥海邊挖生蠔。「北歐有貝類,其名為生蠔。生蠔之大,一個箱子裝不下。搬運回家,一半生吃,一半麻辣……」最近,一則丹麥駐中國大使館發的「求助信息」引起國內無數吃貨圍觀,主題只有一個:幫我們吃生蠔!赴丹麥吃蠔是種怎樣的體驗?當地生蠔真的泛濫成災?在哥本哈根居住了12年的華人飛飛近日加入了一個歐洲華人「吃蠔群」,述了自駕吃蠔的經歷。「真正的吃蠔先遣隊兩周前就開始有了。」飛飛說,朋友去過有經驗後,她也準備前往吃蠔。
  • 丹麥生蠔營銷的套路深在哪?
    最近,「丹麥生蠔」在朋友圈火了。丹麥大使館官方微博4月24日發布了一篇名為《生蠔長滿海岸,丹麥人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的文章,一時間引起廣大中國遊客的強烈關注,大家嚷著要奔赴歐洲,救丹麥人於水火,解決生蠔泛濫之災,甚至連「生蠔籤證」也成為一時的熱詞,丹麥這一「童話王國」,瞬間變為了「生蠔王國」。
  • 對廈門吃貨滿滿的套路, 什麼澳洲三文魚、蘇格蘭小龍蝦、丹麥生蠔...
    對於一枚廈門的本土吃貨來說,最近的微博和網絡可一點都不太平。丹麥生蠔泛濫長滿海岸,本地人卻一點都不高興!土澳的三文魚多到衝上沙灘沒人撿,漁民統統拿去餵龍蝦!蘇格蘭的小龍蝦成群霸佔沙灘,本地人只能踩死消滅!古巴百萬螃蟹橫行街頭,無人問津!你們看看,你們聽聽!
  • 澳洲三文魚泛濫沒人吃,政府欲哭無淚!網友:別去丹麥吃生蠔了
    可能有人奇怪,丹麥生蠔和澳洲有什麼關係?其實是因為丹麥這個小婊砸一下把中國吃貨的視線全吸引過去了,完全忘記了澳洲也亟待拯救!今天一早,澳洲廣播電視臺ABC就發了一篇新聞,裡面聲淚俱下地表示「你們都去丹麥吃生蠔了,誰來救救我們土澳的三文魚啊?!
  • 丹麥生蠔泛濫算什麼,認出這些美食拼圖才叫真吃貨 | 收藏
    丹麥駐華大使館表示,很高興看到中國網友提供的建議和「生蠔食譜」,一些具有「開創性」的建議令人驚訝,比如「建一座蠔油工廠將產品出口到中國」,以及「組織吃蠔之旅」。看到了沒,吃貨的力量居然可以推動社會發展!
  • 組團消滅丹麥生蠔和澳洲三文魚?別鬧了,中國才是最適合吃吃吃的國度!
    丹麥生蠔成災,澳洲三文魚泛濫,古巴橫行的百萬螃蟹大軍……面對一大堆湧現的生鮮美味,總能掀起一小波「快讓中國人民拯救當地生態」的熱鬧言論。鳳凰旅遊的小編只能感慨一句:「胃口越大,責任越重。」原來不僅丹麥生蠔需要我們,全世界都等著我國人民的救贖?!不過先等等,各地美味泛濫的背後是否真的值得一去?
  • 丹麥出什麼事了?兩年過去仍未解決,國人:放著我來
    說到丹麥這個國家,可能很多人都是比較陌生的,對它的認識可能就停留在《安徒生童話》。當然也是因為丹麥位於北歐,與我們國家的距離是很遠很遠的,因此我們國家去到丹麥旅遊的人應該也是不多的。丹麥出什麼事了?兩年過去仍未解決,國人:放著我來。
  • 丹麥生蠔成災,大使館發微博求教中國網友!是時候去丹麥吃生蠔了
    丹麥駐華大使這幾天愁白了頭,因為丹麥國內的生蠔泛濫,海岸生態已經被破壞的不要不要的。並發微博求救中國網友:丹麥被太平洋生蠔這一新物種入侵,它們在丹麥沒有天敵,肆意瘋長,對海岸的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破壞,科學家和漁民都束手無策。你有啥好辦法______ ?
  • BBC稱丹麥生蠔引「中國舌尖」嚮往:美食或促進貿易交流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5月6日報導,近日丹麥駐華大使館發了一條讓丹麥人頭疼的新聞:丹麥海岸遭遇太平洋生蠔入侵,但不是當地人愛吃的品種,對這個人口才570萬的國家來說,鋪滿海灘的生蠔沒有天敵,肆意瘋長,「對海岸的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破壞,科學家和漁民都束手無策」。報導稱,這新聞和照片一上網立刻爆紅,牽動無數中國食客的舌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