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聲飄過四十年 |韓紅《天路》飛架南北 天塹變通途

2020-12-17 完美視野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幾千年來,中華民族迎難而上,用勤勞、智慧和勇敢創造了無數的人間奇蹟。改革開放40年,中國共產黨帶領著中國人民艱苦奮鬥、頑強拼搏,中華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青藏鐵路全線通車,跨海大橋正式建成,這一個個世界級的工程,體現著中華民族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開拓精神,也是改革開放40年綜合國力提升的最好註解。

《天路》是由屈塬作詞,印青作曲,韓紅演唱的一首歌曲。2005年2月8日,韓紅在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演唱了該曲 ,並獲得「2005我最喜愛的春節晚會節目」歌舞類三等獎 。2015年3月27日,在音樂節目《我是歌手第三季》總決賽中,韓紅憑藉該曲最終奪取總冠軍。

《天路》是一首抒情性的歌曲,旋律特徵鮮明,西藏風格典型突出,整體新穎別致,音樂素材簡約凝鍊,一直以來深受廣大聽眾的喜愛,是享譽國內外的經典歌曲。

青藏鐵路,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條鐵路,連接青海省西寧市和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是中國新世紀四大工程之一,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

韓紅,作曲家 、歌唱家、詞作家、音樂製作人、慈善家、導演、主持人,全國政協委員,國家一級演員,也是備受廣大聽眾喜愛的實力派歌手。

1995年,憑創作曲目《喜馬拉雅》獲中央電視臺音樂電視大賽銅獎第一名,2017年4月5日,由韓紅作曲的首部原創音樂劇處女作《阿爾茲記憶的愛情》在京首演,同年獲邀參加第71屆託尼獎,成為首位受邀參加託尼獎的中國作曲家。

韓紅的歌即細膩舒緩、娓娓動聽,又高亢大氣、遼遠豪放,她的多首歌曲如《雪域光芒》、《家鄉》、《天亮了》、《絨花》等膾炙人口、深入人心。

韓紅不僅是一位歌手,還是一位慈善家。她熱衷於慈善事業已有多年,2007年發起「愛心西藏行」等公益活動,2008年5月14日成立「韓紅愛心救援團隊」,前往汶川災區支持救援, 2012年5月9日註冊成立了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

韓紅,我們愛你!

相關焦點

  •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的金東大橋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是毛澤東寫武漢長江大橋的詩詞, 拿來形容金沙江上的每一座大橋, 都是很貼切的。工期為2013~2018.5月, 歷經5年的艱苦施工, 大橋建成。
  • 一橋飛架南北 天塹變通途——矮寨大橋建設巡禮
    工程簡介湘西矮寨特大懸索大橋(簡稱「矮寨大橋」),又稱為矮寨特大鋼桁加勁懸索橋,位於湖南吉首矮寨鎮,於2007年10月開工建設,是吉(首)茶(峒)高速公路的關鍵性工程,也是湘渝的高速公路大動脈(國家高速公路重點規劃的8條西部通道之一),2012年3月31日建成通車。
  •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牛郎織女有了橋得以相會
    坪前飛泳懸掛,穿行橋一,水氣蒸騰,如金鼓齊鳴。這高崖、飛瀑、行雲,加之四周蒼翠的青松,使「雲步橋』脫盡塵埃氣,如在雲中閒庭信步。行觀此橋,怎能不使人清澈透逸,神清氣爽。就是這座我國目前還保存完好的古代石拱橋—趙州橋,唐朝的張鶩說它象「初月出雲,長虹飲澗」,宋朝杜德源說它:「駕石飛梁盡一虹,蒼龍驚蟄背摩空。坦平箭直千人過,釋馬馳驅萬國通。雲吐月輪高拱北,雨添春水去朝東。」把橋比作天上彩虹,形象地說明了橋的另一種美—一造型美。
  • 「天眼」看「天路」
    青山綠水中、溝壑峽谷間、田野縱橫處,村寨交錯旁……高速穿行,鐵軌延伸,橋梁飛架,「天路」所至處,天塹變通途。從高處俯瞰,一幅幅壯美的「天路」畫卷正在中國大地上徐徐展開,延伸著希望,升騰著夢想。新華社發(吳吉斌 攝)
  •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看使用高頻焊H型鋼材料建造的桁架橋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這是出自毛澤東詩詞《水調歌頭·遊泳》裡面的句子。用這句詩來形容我國長江上的各座大橋,顯得十分貼切與真實。新中國成立後,最先建設的就是武漢長江大橋,它溝通了南北中國的鐵路與公路網絡,也讓南北方交通運輸上更加連貫與通順。
  • 中國最高的鐵路橋梁清水河大橋在貴州興義,飛架峽谷,天塹變通途
    如今,一橋飛架峽谷,天塹變通途,勢如長虹,橫鎖群巒,雄偉壯麗。橋上有列車奔走,橋下深谷中有遊龍遨遊,是極富情趣的一大景觀。如果你路過這裡,不妨停下腳步欣賞一下哦。
  • 【歌聲飄過四十年】牧羊曲
    四十年風雨成長 四十年碩果輝煌奮鬥的汗水化作靈動的音符飛揚的歌聲見證追尋的足跡>致敬改革開放四十年特別節目《歌聲飄過四十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音樂之聲·央廣經典音樂廣播誠意奉獻歌聲飄過四十年作詞、作曲:王立平演唱:鄭緒嵐天下功夫出少林。
  • 歌聲飄過四十年
    歌聲飄過四十年文/徐明黃昏的小村道上灑落一地細碎殘陽稻草也披上柔軟的金黃綢衫遠處有蛙鳴悠揚枝頭是蟬兒高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正在播放臺灣校園歌曲《赤足走在田埂上》,歌聲一下子把我帶回到四十年前的農村生活,萬丈霞光照在波光粼粼的下甲河和廣闊的田野上,年少的我赤足走在長長窄窄的田埂,下田拔秧、挑秧、蒔秧……唱起田野歡樂的歌。
  • 【歌聲飄過四十年】大海啊,故鄉
    四十年風雨成長 四十年碩果輝煌奮鬥的汗水化作靈動的音符飛揚的歌聲見證追尋的足跡>致敬改革開放四十年特別節目《歌聲飄過四十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音樂之聲·央廣經典音樂廣播誠意奉獻歌聲飄過四十年作詞、作曲:王立平演唱:朱明瑛1982年上映的電影《大海在呼喚》講述了中外兩代海員的故事,歌頌了他們的美好心靈與國際友誼。
  • 唱《天路》的韓紅,你就不能好好唱歌嗎
    點擊「關注」讓我陪伴你走入百態人生提起韓紅,很多人都會想起一首歌曲叫《天路》,歌中唱著「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帶我們走進人間天堂,青稞酒酥油茶,會更加香甜,幸福的歌聲,傳遍四方,幸福的歌聲,傳遍四方。」這世間神奇的天路究竟是什麼,今年全國陷入「抗議戰鬥」韓紅讓我明白了這條神奇的天路。
  • 【歌聲飄過40年】外婆的澎湖灣
    四十年風雨成長 四十年碩果輝煌奮鬥的汗水化作靈動的音符飛揚的歌聲見證追尋的足跡>致敬改革開放四十年特別節目《歌聲飄過四十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音樂之聲·央廣經典音樂廣播誠意奉獻歌聲飄過四十年作詞、作曲:葉佳修 演唱:潘安邦在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認為最重要的人和事。
  • 樂西高速:「天路」所至處,群山變通途
    樂西高速公路是我省高速公路網規劃8條縱線中的第7縱,建設項目起於樂山市馬邊縣,順接仁沐新高速公路馬邊支線,經我州雷波縣、美姑縣,止於昭覺縣南側,與西昌至昭通高速公路(G7611線)相接,路線長152公裡,橋隧比高達83%,總投資335億元,建設工期5年。
  • 海峽兩岸如果建造跨海大橋,一橋架東西,天塹變通途就能實現
    一橋架東西,天塹變通途的偉大創舉就一定震驚世界,一定會造福海峽兩岸人們!
  • 天塹再添通途——南京長江第五大橋本月底將通車
    ↑南京長江第五大橋鳥瞰圖 南京公共工程建設中心供圖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這句話最早用來形容南京長江大橋。如今,天塹再添通途——南京長江第五大橋即將於本月底通車。南京長江第五大橋項目指揮部副指揮長沈斌向記者介紹到,五橋橋面採用的粗骨料活性粉末混凝土橋面板,為世界首創,其強度是普通混凝土面板的5倍,同時成本約只有國際通用費用的一半,能夠保證路面10年至15年的耐久性與長壽命。除了橋上面板外,南京五橋還創下兩大「世界之最」,即世界首次在大跨度斜拉橋上採用鋼混組合索塔、世界首次採用短線法預製拼裝波形鋼腹板節段梁。
  • 航拍新舊二郎山隧道洞口,一覽天塹變通途
    8月28日下午,「70年 瞰四川」——第三屆全國主流媒體航拍四川大型採訪團來到雅安天全縣境內二郎山腳下,航拍新舊二郎山隧道——分別位於雅康高速和318國道,一覽天塹變通途壯觀景象。觀看視頻二郎山是川藏線上從成都平原到青藏高原的第一座高山,素有「千裡川藏線 天塹二郎山」之說。
  • 處女座:如若相愛,願架一座橋,從我心直達你的心底,天塹變通途
    愛的磨合過程多少有點像從一個人的心到另一個人的心裡中間架一座橋,只有彼此能坦誠以待,多花些心思對對方,你才明白他(她)的哭裡笑裡藏有怎樣的故事。這大抵就像愛的鵲橋下,牛郎與織女才能相守相對,你才知道天塹變通途不是不可能,正因有了溝通的橋,我們的愛才能來來往往,心也就不會孤寂,而是熙熙攘攘。
  • 鄱陽湖上最長公路橋 長橋架兩岸 天塹變通途
    原標題:曬宏圖 長橋架兩岸 天塹變通途(圖)該橋是鄱陽湖上最長公路橋,全長5589米,寬24.5米,雙向四車道,瀝青混凝土路面,於2015年10月動工建設,預計2018年3月建成通車。
  • 天塹變通途,感受過江方式滄桑巨變
    這是第一座由中國自行設計和建造的雙層式鐵路、公路兩用橋梁,是新中國建設初期自力更生的典範,也是將長江「天塹」變通途的成功嘗試。 ▲1968年南京長江大橋通車20世紀初期跨越長江天塹主要靠輪渡,主要的火車輪渡碼頭為江北的浦口輪渡碼頭和江南的下關鐵路棧橋,共同組成鐵路輪渡棧橋,1933年建成通車,是當時亞洲的第一條鐵路輪渡,曾被譽為「美輪美奐,東亞無雙
  • 萬裡長江世界最大公鐵兩用第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來到長江邊就看到武漢長江大橋「一橋飛架南北」的雄姿。以今天的眼光來看,武漢長江大橋實在算不上什麼了,橫跨長江的大橋,從上遊到下遊,總有幾十座了吧。但倒退60年,在新中國剛成立不久的1950年代,武漢長江大橋的建設,可是新中國標誌性的建築成就。橋身為三聯連續橋梁,每聯三孔,共八墩九孔。每孔跨度128米,終年巨輪航行無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