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市監所三個聚焦護航「兩節」保平安

2021-01-07 廬江縣人民政府

為有效維護元旦春節市場經營秩序,給廣大人民群眾營造一個安全、放心、和諧的節日消費環境,連日來,城南市監所加大巡查檢查力度,護航「兩節」保平安。

聚焦「兩節」市場秩序。結合「兩節」打假專項行動,開展民生領域價格、食品藥品及特種設備安全等專項檢查,加大對農貿市場、大型商超酒店等重點環節監管,督促經營者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對一些存在虛假宣傳、假冒偽劣的產品,一經發現,依法嚴厲打擊。檢查中,執法人員同時宣傳營造節儉用餐、文明就餐新風尚,向餐飲單位推廣點餐提醒、飯後打包等服務。

聚焦新冠疫情防控。繼續按照常態化防控要求,抓好市場監管領域疫情防控工作,督促轄區已摸排登記的進口冷鏈食品經營主體落實進貨報備、「四證」查驗、賦碼掃碼、專區專櫃、實名登記等要求,做到規範、安全經營。

聚焦消費投訴辦理。密切關注輿情動態,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完善節日期間突發事件應對處置機制,加強消費者諮詢投訴受理工作,及時依據相關規定採取有效處置措施,保障消費者的投訴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截至目前,該所已檢查各類經營單位30餘家,消除隱患3處,處理各類投訴舉報20餘起。下一步,該所將會在轄區內繼續推動專項檢查行動,加大市場清查,為廣大消費者營造安全放心的節日市場消費環境。


相關焦點

  • 局所聯治廠中廠,排除隱患保平安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為加強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消除廠中廠安全生產隱患,實現監管工作全覆蓋,近日,安徽省廬江縣城南市監所聯合縣局特種設備科,對轄區內廠中廠特種設備情況進行了一次全面摸排檢查。檢查發現,因廠中廠多為短期租賃經營,經營者大多無特種設備安全主體責任意識、法律意識淡薄、內部管理混亂,為此,該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人員一方面向企業主講明其應當依法履行的特種設備使用單位主體責任,提高安全意識,另一方面對企業特種設備管理人員、作業人員現場講解、培訓、宣傳特種設備法律法規、相關知識,並指導、幫助企業建立、完善特種設備檔案。
  • 城南市監所多管齊下紮實推進冷鏈食品安全監管
    加強冷鏈食品安全監管,是當前疫情防控的重點工作之一,為落實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要求,近期,縣市監局城南市監所多管齊下推進冷鏈食品安全監管。強化政策宣傳,及時發放張貼《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告知書》,要求嚴把進貨查驗關,及時備案。執法人員在檢查過程中,通過建立微信群等方式,暢通渠道,實時宣傳最新疫情防控政策。
  • 城南市監所多管齊下紮實推進冷鏈食品安全監管
    加強冷鏈食品安全監管,是當前疫情防控的重點工作之一,為落實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要求,近期,縣市監局城南市監所多管齊下推進冷鏈食品安全監管。強化政策宣傳,及時發放張貼《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告知書》,要求嚴把進貨查驗關,及時備案。執法人員在檢查過程中,通過建立微信群等方式,暢通渠道,實時宣傳最新疫情防控政策。
  • 龍橋市監所:加大「兩節」期間電商經營行為監管
    為了規範網絡經營行為,維護良好網絡銷售市場秩序,在兩節來臨之際,龍橋市監所加大對「兩節」期間電商網絡經營行為監管工作。一是督促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按照《電子商務法》等法律法規要求,做好平臺入駐經營者主體資格審查工作,對進入平臺經營者的真實信息要進行核驗、登記、亮照、亮證和亮標工作。
  • 安徽省太和縣舊縣市監所開展2020年「兩節」打假專項行動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為保障2020年元旦、春節期間轄區市場消費安全,規範節日市場秩序,安徽省太和縣舊縣市監所密切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等工作,自12月6日起全面啟動「兩節」打假專項行動。
  • 上海銀保監局關於平安消費金融有限公司開業的批覆
    摘要 【上海銀保監局關於平安消費金融有限公司開業的批覆】上海銀保監局:批准平安消費金融有限公司開業,核准該公司註冊資本為50億元人民幣。
  • 嶺城公安:團結奮戰踐行公安使命 上下一心力保「兩節」平安
    嶺城公安:團結奮戰踐行公安使命 上下一心力保「兩節」平安 2020-10-01 21: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交通安全進校園 護航「烏蘭」保平安
    為了進一步增強學生的交通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護意識,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教育學生關愛生命、拒絕交通違章、嚴防道路交通事故、打造平安校園, 12月1日下午,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交管支隊賽罕區大隊四中隊交警志願者走進敕勒川綠地小學烏蘭分校開展了
  • 忠誠護航保平安 和諧穩定促發展——南陽市政法工作掠影
    近年來,南陽市政法系統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和市委關於平安建設的決策部署,以保平安、護穩定、促發展為重大政治責任,以構建新時代平安南陽建設高質量工作體系為統攬,聚焦「1+1+N」目標體系和工作總要求,強化使命擔當、防範化解風險,夯基層強基礎、補短板促提升,平安建設呈現穩中求進、持續向好的好趨勢、好態勢、好局面,全市政治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實現了「兩提升」「
  • 長安區鳴犢街道開展「護航十四運共建保平安」主題宣傳活動
    12月8日,長安區鳴犢街道開展「護航十四運·共建保平安」主題宣傳活動,街道綜治辦、司法所聯合行動,就平安建設、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國家安全、防範電信詐騙、打擊非法集資、反邪禁毒等內容進行宣傳。藉助逢集日人流量較大的特點,工作人員採取口頭宣講與發放資料的方式,向過往群眾普及社會風險防控、基層治理提速、公共安全整治、管理秩序提質、公共服務提升、文明城市創建六大攻堅行動治理成效,努力營造人人參與、人人建設、人人共享的平安建設生動氛圍。
  • 陝西銀保監局連開15張罰單:平安財險、太平洋財險、渤海銀行合計被...
    日前,銀保監會公布了陝西銀保監局開出的15張罰單,合計罰款192萬元。據柒財經旗下網際網路金融新聞中心了解,其中12張罰單被處罰的對象為保險公司及相關責任人,其餘3張罰單分別給了1家銀行和1家信託機構。具體來看,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財險」)陝西分公司因存在未按照規定使用經批准的保險條款、保險費率,被陝西銀保監局處以10萬元罰款,責任人被警告並罰1萬元。
  • 聚焦聚力「四重防護」 護航自貿區蚌埠片區快速發展
    2020年9月24日,中國(安徽)自由貿易實驗區正式揭牌,為加快自貿區蚌埠片區建設發展步伐,高新區平安辦以積極創造良好社會環境為目標,聚焦聚力「四重防護」,多措並舉、多向發力,全力護航自貿區蚌埠片區快速發展。 一是織密安全「防護網」。
  • 聚焦降低企業成本 京浙粵三地銀保監局各出實招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聚焦降低企業成本 京浙粵三地銀保監局各出實招新華網北京6月5日電(閆雨昕)6月4日,疫情後的首場銀行業保險業例行新聞發布會在京啟動。2019年7月,在海澱區政府的支持下,北京銀保監局在全國率先設立了首家無還本續貸中心。北京銀保監局黨委書記、局長李明肖在會上表示,當時設立這兩個中心的背景是過去我們小微企業每到還款時需要背負沉重的過橋成本壓力,有時候企業就被過橋「過死掉了」。李明肖同時表示,目前推動效果明顯,「我們做了400多億元、1.4萬多筆,這個量基本就是應續盡續、能續則續」。李明肖說。
  • 緊扣「三保一優一強」 奮力開創高質量平安常熟新局面
    緊扣「三保一優一強」 奮力開創高質量平安常熟新局面 2020-04-10 2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平安養老險超能保榮獲金魁獎「最佳保險產品創新獎」
    10月21日,第六屆中國健康保險發展論壇暨金魁獎頒獎典禮在上海舉辦,平安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養老險」)的「平安超能保成人住院醫療保險」憑藉高性價比、創新保險責任和便捷的投保方式,引領行業創新,在52家保險公司的眾多產品中脫穎而出,獨家獲得「最佳保險產品創新獎」。
  • 今天,「警保聯動,護航春運」正式啟動
    為強化春運期間道路交通安全,守護萬千群眾平安回家,1月17日,廣東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聯合平安產險廣東分公司開展春運「守護行動」,並在廣州舉行直升機巡航啟動儀式。春運期間,廣東交警和平安公司將通過警保聯動實現地空全方位立體化服務,全力打造「平安春運、暢順春運、溫馨春運」。
  • 山東銀保監局理順六大關係 50餘項政策助推「六保」
    既「推舊」更「出新」,多措並舉保就業  山東銀保監局堅持就業是最大民生,督促銀行保險機構將保障居民就業作為現階段支持服務的重中之重,打通資金「經脈」。  引導銀行保險業加大信貸投放和風險保障力度,以「真金白銀」援企穩崗。
  • 虞歌暢晚有你 平安護航看我
    、保安全、保平安、優服務、強隊伍的「三保一優一強」工作方針,迅速成立支持服務「虞歌暢晚」工作領導小組,抽調相關警種精幹力量,統籌推進各項工作。虞歌暢晚有你 平安護航看我 4月27日晚,隨著「虞歌暢晚」夜間經濟品牌的正式啟動,常熟警方的各項工作也全面落地,為開放再出發的常熟站好平安崗,守好虞城夜。護航「虞歌暢晚」,安全不能松。
  • 青海銀保監局一天下發8個罰單:陽光、人保上榜 車險業務是重災區
    近日,青海銀保監局下發了2019年以來的第一批罰單,4家公司分支機構上榜。值得注意的是,就在進入7月份以來,各地銀保監局已經累計下發罰單132份。  根據青海局罰單,陽光、人保、平安各被點名兩次。
  • 健康旅遊新選擇,城南市帶給你不一樣的體驗!
    作為韓國新興的醫療觀光旅遊城市,城南市有著豐富的醫療資源和優質的醫療服務,無論是在高端儀器、醫療技術等硬體方面,還是在醫護人員、醫療服務等軟體方面都表現的非常出色。目前,城南市共有45所醫院等級的醫療機構,其中包含6所綜合醫院以及包含4個保健所在內的1,500家診所,共計有24,000多名專業醫療人員在崗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