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力比原子彈小,第三代核武器中子彈,為何被稱為最乾淨的核武器

2020-12-21 騰訊網

出現於20世紀40年代的原子彈是人類研發的最早的第一代核武器。原子彈在引爆的時候,會通過核裂變反應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從而對敵人起到殺傷與破壞作用。到了50年代,蘇聯與美國先後試爆第二代核武器氫彈,這種核彈爆炸威力更強大。除了威力強大外,原子彈與氫彈在爆炸時還會向外界釋放放射性物質,對環境會造成無法挽回的破壞。

第三代核武器中子彈的問世,則改變了這種局面。中子彈採用的是氘氚混合氣體,減少了核裂變的材料,也減弱了爆炸衝擊波與光輻射破壞。即便將當量增大到萬噸,中子彈依舊能夠達到只毀傷人員,而不毀傷裝備、建築物、地表環境,不會造成大面積的核汙染的目的。因此,中子彈又被稱為「最乾淨的核武器」。在1977年,美國率先試爆了中子彈,並放棄氫彈,將其用作建設洲際彈道飛彈防禦工程的一部分。此後,英、法、俄、中也研製出了中子彈,目前世界僅這五大國具備生產中子彈的能力。

不過,要想批量研發中子彈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因為中子彈以氘氚混合物為燃料,製造一枚1000噸TNT當量的中子彈需要消耗5克氘。而在自然界中,氚的儲量極其稀少,豐度極低。目前,根據數據顯示,地球上氚的總量約有3.6千克,主要存在形式是在水環境中,不能進行提取、回收、利用。所以,中子彈所使用的氚絕大多為人工製造,其製造過程相當繁瑣,且造價昂貴。從1955到1996年,美國總共生產了225千克的氚,但由於氚的衰變,最後僅剩下了75千克。

目前,美國已經將中子彈做成了炮彈的彈頭。通過將中子彈小型化之後,美國將擁有一款比常規飛彈威力更大的武器。這種武器便於運輸儲存,未來能夠應用於實戰,不會帶來核汙染,是最理想的核武器首選。而原子彈、氫彈主要是為了戰略核威懾,未來投入實戰的可能性很小。因此,中子彈很可能會成為未來世界主要軍事大國著重發展的核武器之一。

綜合來看,不論是原子彈、氫彈、中子彈,美國都是最早研製生產的國家。而作為第三代核武器的中子彈,則被美國看作是未來戰場的主宰武器。美國的種種行為,揭示出這個國家有多麼邪惡反人類,世界愛好和平的國家都應該一起抵制。

編輯:嚶仔

相關焦點

  • 不僅僅是原子彈和氫彈,還有這幾種威力巨大的核武器!
    裂變核武器主條代表:原子彈裂變核武透過裂變釋放能量。重核子如鈾或鈽在中子衝擊下發生裂變反應,分裂成為較輕的核子,同時釋放更多的中子,造成連鎖反應。傳統上裂變核武稱為原子彈。和中子彈的用途一般,現在純粹的核裂變式原子彈,通常僅用來製造低當量和小型的戰術核武器,如大衛克羅無後座力炮等。聚變核武器主條代表:氫彈兩種裂變起爆方式聚變核武透過核聚變釋放能量。輕核子如氫或氦結合成較重的元素,同時釋放大量的能量。使用聚變過程的武器亦常被稱為氫彈,因為氫是聚變的常用材料。
  • 核武器的發展已歷經3代,中國目前最先進的核武器是哪一款?
    在「三位一體核打擊」中,中國最強的核武器是哪一款?核武器自從上世紀40年代被研製出以來,一直被各國視為最具威懾力的武器而大力發展,為此在過去短短70多年的時間裡,核武器的發展已經歷經了3代:從第一代的原子彈,到第二代的氫彈,再到第三代的中子彈、電子脈衝彈等,每一代都更具殺傷力!
  • 核武器的真實威力到底有多大?廣島、長崎的原子彈威力只算入門級
    核武器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呢?自從1945年美國在墨西哥州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以來,全球已經引爆了2475枚核彈,然而其中85%都來自兩個國家,美國和前蘇聯。在數千起爆炸中只有兩枚原子彈被用在了戰場上,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投向廣島和長崎的兩枚原子彈,但是與現代武器相比,這些炸彈威力算是很小的,投入廣島的原子彈相當於15000噸TNT的爆炸威力,落在長崎的原子彈相當於21000噸TNT的爆炸威力。那麼核武器究竟有多大的威力呢?答案是令人恐懼的。
  • 新世紀核武器路在何方?
    二是改大為小。將數千個舊彈頭上的成百噸裂變材料加以改造利用,製成微型、超微型原子彈。美國已研製成10噸級、百噸級和千噸級3種類型的微小型核武器。俄羅斯也計劃利用其過期核彈頭中的核燃料生產一萬枚微型、超微型核彈頭。俄羅斯還研製過一種可以裝在長600毫米、寬400毫米、高200毫米普通公文箱中的「袖珍核彈」,儘管使用和操作都很簡便,但其威力卻達1000噸TNT當量。
  • 原子彈和氫彈哪個威力大?為何全世界僅中國還有氫彈?只因一個人
    原子彈的威力有多大?在1945年日本廣島、長崎遇襲之前,人們對於核武器的認知還只停留在理論知識層面,但廣島和長崎分別遭遇原子彈襲擊之後,人們都清楚了核武器的真實威力。
  • 以色列稱霸中東,明明擁有核武器,卻為何始終不承認?
    原子彈爆炸的強烈光波,使成千上萬人雙目失明; 10 億度的高溫,把一切都化為灰燼;放射雨使一些人在以後 20 年中緩慢地走向死亡;衝擊波形成的狂風,又把所有的建築物摧毀殆盡。——廣島原子彈爆炸的相關描述爆炸後的蘑菇雲前言核武器一直都是人們十分關心的話題,從它誕生的那一刻起,對於核武器的討論就一直沒有停止過。
  • 威力恐怖被稱為亞核武器
    亞核武器就是不是核武器但殺傷和摧毀力僅次於核武器的大規模殺傷武器。如雲爆炸彈、美國最近推出的溫壓炸彈等武器都可以產生與核武器相同的大規模殺傷的效果,然而卻不會有核汙染,也不會讓世界反核國家譴責。因此這類武器是現代軍事大國的重點研究對象。
  • 第4代全新核武器獲得突破:有望一舉彎道超車
    眾所周知,核武器的威力巨大,足以在短時間內扭轉整個世界的局勢。而美國作為世界上第一個研發並使用核武器的國家,曾在二戰期間用兩枚原子彈加速日本法西斯的投降,可以說是立下了大功。儘管如此,諸如原子彈這種核武器帶來的核汙染卻是十分嚴重,並且在短時間內難以消失的。
  • 美國專屬核武器「實驗室」,被轟炸67次,馬紹爾群島如今怎樣?
    美國在日本投下的原子彈,讓世界看到了核武器的威力,其實還有一個國家也遭受過原子彈的轟炸,還多達67次,這個國家是誰?除日本外,另一個遭受過核武器轟炸的國家是誰?眾所周知,二戰時期美軍往日本投放了兩顆原子彈,這兩顆原子彈不但直接加速了日本的戰敗,而且還讓世界認識到了核武器的威力,人們不禁想問,如果投放更多的原子彈,結果又會怎麼樣?其實除了日本以外,世界上還有一個國家也遭受過原子彈的轟炸,而且還多達67次,這個國家就是馬紹爾群島。
  • 在擁有核武器的9個國家中,最窮的巴基斯坦是如何獲得核武器的?
    所以,美國決定在日本投放原子彈,打算將損失降到最低。1945年8月6日至9日,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最終被投放了原子彈,不到一周之後,日本天皇就乖乖地無條件投降了,二戰宣告結束。 這是歷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核武器的實戰使用。
  • 俄羅斯為啥那麼多核武器?為什麼說有歷史原因?核武器有啥威力?
    答案就是核武器。 核武器有著諸多的便利性,包括但不限於根本不用過長時間的科研,只需要保持原有的威力就能夠把敵人嚇個半死。當然適當的維修和保養還是必要的,而且這一部分環節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自己不維修、不保養的話,保不齊哪一天偷偷摸摸的炸了,那可真是炸在自己的被窩裡面,有苦說不出來。
  • 越戰中,美國為何不用原子彈獲取勝利?其實原因很簡單
    當初在越南戰爭中,美國被越南打的很慘,最後才無奈的撤軍。所以很多人都很好奇,在越南戰爭時,美國被打的狼狽不堪為何始終不用核武器呢?其中的原因很簡單。 對於原子彈,大家應該都聽說過。畢竟現在原子彈就是一個國家的國之重器,擁有巨大的威力,每一次使用必然會讓生靈塗炭。所以只有擁有原子彈才能在國際上擁有絕對的話語權。
  • 你知道核武器,但你知道原子彈和氫彈的區別嗎?
    目前為止,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武器無疑是核武器,不僅威力巨大,而且產生的後遺症也是非常深遠。大家都知道原子彈,氫彈,但很少人知道這兩者的區別,下面就來分析下。氫彈是一種特殊類型的原子彈。所有原子彈都使用裂變,而氫彈使用核聚變。原子彈是一種通用類型的炸彈,通過分裂不穩定的原子來釋放能量(裂變)。可以使用許多類型的原子(元素),如鈾,鈽(基本上任何具有放射性或在其核中具有太多中子的物質)。
  • 韓戰中,美國曾6次想使用核武器,為何最終都沒敢實施?
    從1950年韓戰爆發到1953年戰爭結束,在這期間,美軍曾6次想動用核武器,但是最終都沒敢實施。美軍為何如此?主要因為這6點。第一,美國要把核武器留著,集中對付蘇聯。二戰以後,世界形成美蘇爭霸的局面,此時美國的最大敵人,無疑是蘇聯.1950年,當時的美國用292顆的原子彈對準蘇聯,畢竟原子彈數量有限,這292顆原子彈無疑是美國全部的核力量了,如果他將這些原子彈挪來攻打朝鮮,那麼日後就沒有足夠的力量來與蘇聯抗衡。第二,在當時的形勢下,不止美國有核武器,蘇聯也有。
  • 以色列的核武器明明已經遠超我國,卻一直不承認,這是為何?
    正是由於看中了中國的經濟實力和豐富的資源、市場,大國才會爭先恐後地入侵中國,從中獲利。英國人使用鴉片不僅打開了中國的大門,而且逐步地侵蝕中國人的身體,導致清軍的戰鬥力下降。再加上中國的武器不如侵略者,沒有強大的軍隊,最後就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一場不公正的戰爭或威脅面前,只有以武止戈!
  • 世界上有幾個國家擁有核武器?難道日本和德國真的是無核國家嗎?
    核武器,一種在實戰中僅使用過一次就讓全世界都恐懼的武器,同時也是二戰歷史上投入使用威力最大的武器。在二戰期間,美國在日本的兩個城市扔下了兩枚原子彈,直接讓日本投降,同樣也是其他國家看到其恐怖的毀滅性場面,隨後其他國家也開始各自為營研究核武器。
  • 原子彈、氫彈、中子彈,彈道飛彈的彈頭分類都有哪些?
    小原子彈引爆後釋放出中子流並形成高溫、超高壓環境,中子流與熱核材料作用使氘和氚原子核結合成氦原子核,並釋放出巨大能量和新的中子,繼而又產生新的聚變反應。如此連續反應下去,直至產生熱核爆炸。顯然,小原子彈只是氫彈的一個引爆裝置。由於熱核材料不受臨界質量限制,氫彈的威力可以製成比原子彈大得多。現代彈道飛彈的氫彈頭威力可以製成從幾萬噸,十幾萬噸TNT當量到幾千萬噸TNT當量。
  • 二戰中美國對日本使用核武器,為什麼在韓戰上不敢用原子彈?
    在二戰中,日本是東亞以及太平洋戰場的主要法西斯國家,凡是被日本侵略的國家,都遭遇日軍殘酷、血腥和野蠻的殖民統治。從1941年12月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到1945年8月投降,日本法西斯對東南亞各國進行了長達4年的殘酷殖民統治,對東南亞民眾以及美英等盟國戰俘所犯的暴行更是罄竹難書。  二戰中,美國對日本可是使用了核武器,廣島和長崎投放了原子彈,加速了日本的無條件投降。
  • 臺灣曾秘密研發核武器:差兩年,臺灣就造出原子彈
    海峽導報(記者 薛洋@臺海大師兄)美國智庫「企業研究所」學者麥可·魯賓前天投書媒體叫囂,鑑於中國大陸粉碎自二戰以來的自由秩序,現在是時候允許臺灣擁有核武器了。上世紀60年代以後,臺灣曾秘密研發過核武器,不過伴隨著核能科學家張憲義的「叛逃」美國,在山姆大叔的極力施壓下,臺當局「核武計劃」最終胎死腹中。
  • 假如放開限制,日本是否三個月就造出核武器,變成核大國?
    日本屬於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它的科研、航天、製造業、教育水平都居世界前列,尤其是製造業特別發達,被稱為國民經濟的支柱。因此,有很多人一直以來都認為日本技術很強,在任何條件都允許的情況下,日本最多只需要三個月,便能夠造出原子彈,成為世界擁核大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