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疫情已經過去了七八個月時間,近期,國內疫情防控已經逐步向好,被困住大半年的老人們都計劃著出去旅遊,散散心。不過,最近大家要注意了,那些針對中老年人的低價旅遊團的騙子們又出來興風作浪了。
事實上,在疫情之前,也有不少中老年人為這樣的騙局買單。下面,小編搜集了近幾年比較常見的旅遊套路騙局。
家住成都的李阿姨在一次逛街時路過一旅行團門店,在門店宣傳立牌上赫然寫著:「只需要500元一個人就可以去雲南西雙版納4日遊,餐飲、住宿以及來回的交通費全部包含在內。」李阿姨覺得這個價十分划算,當場就報了名,過了兩天,李阿姨跟著旅遊團到西雙版納遊玩了。
一開始,李阿姨玩得很開心,和旅行團的小夥伴們無話不談,導遊也特別熱情。第二天下午,導遊開始對他們推薦一些保健品,看見同行的小夥伴都出錢買了3000-7000元不等的各種各樣導遊推薦的保健品,李阿姨也不甘落後,最終花了3000元,買了一大堆保健品。
回到家後,李阿姨的兒女來看她,發現這些保健品全部都是一些三無產品和假冒偽劣產品!價值不過50元,李阿姨說,那些人太能講了,什麼都好,講到最後自己稀裡糊塗就買了。
關於類似以低價旅遊的名義忽悠老年人買保健品的事件,時有發生:南京鼓樓區62歲的王先生獲邀免費體檢,還有贈品拿,結果被某旅行社的工作人員忽悠去旅遊了,最終買了一大堆的保健品;宜賓400名老人出境旅遊被騙60萬;聲稱老人花300元可以遊香港,結果被騙買回2萬元三無保健品。
當然,這種手段還算溫和,更有旅遊團強迫老人消費,買土特產或保健品規定金額,不花錢或者沒買夠規定金額不準走,更有甚者,還有一天去兩三個購物點的旅行團,本來滿懷期待和喜悅的心情去看美麗的風景,結果全部的時間都在購物店和車上,花了錢不說,還很累!
現在,「套路遊」的行騙方式,可不僅僅是買保健品和土特產那麼簡單!
南京68歲的朱大爺參加一個低價的旅遊看房團,在工作人員的勸說下,他花了13萬元認購了當地的一處房產。
當家人發現朱大爺上當受騙找到工作人員要求退房時,卻被告知可能要扣除48000元定金。
家住長沙的鄧阿姨參加了一個500元的旅遊看房團,她和老伴在當地遊玩看房,吃的住的地方都挺好,賣房子的工作人員態度都很好,在工作人員的遊說下,鄧阿姨支付了23000元的定金,買下了價值70多萬的海景房。
得知老人出去旅遊買了房子,家人開始在網上搜索房子真正的價格,一查才發現,同地段的其他小區,價格不到老人定下那套房的一半。當鄧阿姨家人以價格不合理為由,要求開發商退還定金時,工作人員表示,鄧女士購買的是精裝修的「反租房」,這個價格絕不可能貴了,所以退還押金幾乎是不可能的。
據了解,很多正規的旅行團都不太願意接待老年人,他們說,有老人的旅行團速度很慢,也不太喜歡購物,還容易出事。
這時候,一些不正規的小旅行社和黑導甚至一些非法集資的公司巧立名目,免費贈品、養生大師、超低價旅遊等項目引誘老年人上當。
而老年人在他們設立的某種情境下處於被動狀態,宣傳多了,有人買了,自己也會莫名其妙地跟著買。還有一些騙子會利用親情和友情等,先把老年人感化,使老年人接受他們的好意,然後再推銷保健品等,老年人覺得不好意思拒絕,就會通過買產品的方式,作為某種形式的酬謝,這就是社會性互酬心理在作祟了。
那麼,老年人應該如何防騙呢?
老人首先要到正規的旅遊團去報名,不要貪圖小便宜。
老年人要管好自己的錢包,不要帶大額現金或者銀行卡。
不要相信任何推銷。
在萬不得已消費的時候,可以買點食品或者小飾品,切記要儘可能的少量。
隨時保持清醒頭腦和警惕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