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工廠:90%不盈利,然而產品符合消費趨勢,未來價值可期

2020-12-12 農業行業觀察

作者:馬雲華

你吃過,不長在土裡面的水果和蔬菜嗎?我相信很多人沒有吃過。有2個原因:

1)價格太高了,這類蔬菜比傳統蔬菜高几倍的費用;2)不敢吃,習慣吃土裡的蔬菜,這種靠營養液長大的蔬菜安不安全。

這裡談到的蔬菜就是植物工廠裡靠LED光、營養液培育的蔬菜,這些蔬菜完全不長在地裡,一年不是長1季,而是30天就可以上市,一年可達十季以上。同時管理一個植物工廠,只需要2-3名工人。該類產品高效、高產、安全等特點受到市場追捧。

同時,日本認為植物工廠,是解決土地問題、人口問題、糧食問題、食品安全問題、能源問題、農業人員老年化問題、氣侯問題、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等問題的根本途徑;認為植物工廠是「中間產業」,不僅能帶動農業、而且還能帶動工業、健康產業、信息產業等農工商多業的發展。

對此,權威媒體指出,到2050年世界人口將達100億,「植物工廠」或許是解決糧食的辦法。

當下,不管是出於市場規模還是社會責任,巨頭企業紛紛發力「植物工廠」。比如,京東、京東方。

2018年,京東植物工廠落成儀式在北京舉行,京東自建的植物工廠總面積達1萬多平米,是國內最大的日本技術太陽光和人工光結合型植物工廠,也是國內最大的可量產、商業用途的日本技術水培蔬菜工廠。

據了解,在技術手段的加持下,京東植物工廠內的蔬菜將常年處於最適宜生長的環境中,產量是常規種植的3-4倍,更是比常規種植方法節水90%以上。

2019年8月,作為一直深耕植物工廠的「京東方」也在下一城,京東方和百度達成合作,推出AI植物工廠。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基於百度大腦的視覺技術、EasyDL、飛槳(PaddlePaddle)、EdgeBoard等AI產品技術,已實現水培蔬菜智能種植。

據了解,植物工廠引入百度AI技術之後,初步估計產量提升了10%~15%;種子、基質、營養液這類的生產資料的使用,降低了10%~15%的用量。由於對專業人才依賴的降低,也解放了農業專家,使其工作效率提高了3倍。

京東和京東方都採用LED能源,但這類LED設備用電量非常高。2018年深圳能源集團投產的「光伏+農業」項目,該系統也可以實現「植物工廠」的目的,只是藉助太陽能發電而已,也是希望降低用電成本。

目前,市場已經有植物工廠的水果和蔬菜在銷售,當然也有很多創業者藉助植物工廠延伸出親子教育、休閒觀光等項目,實現植物工廠的產業化。

同時,專家指出,植物工廠最大的優勢不是高產,而是安全,這一主張符合當今消費潮流,未來價值可期。

聯合國《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指出,2017年全球面臨食物不足困境的人口數量達到約8.21億,這一數字連續第三年增加。如果不加大應對力度,2030年消除飢餓的目標恐難實現。

其實,解決世界飢餓難題,就是增加食物供給。因此,植物工廠似乎成為該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

另外,植物工廠的產量效平高於傳統農業,這是個不爭的事實。

以菠菜為例,植物工廠中培育的菠菜平均生產周期約為每年19茬,而普通田地種植的菠菜一年不會超過4茬,普通溫室一年也不超過6茬,效率高出3-4倍。且,菠菜溫室大棚裡也要70~80天才可成菜,而在植物工廠裡只需30~40天。

除了提高產量之外,植物工廠更節水、更能保護環境。

數據顯示,植物工廠培育蔬菜的耗水量極低,每顆蔬菜從種子到成菜僅需要500ml水,比一瓶礦泉水的水量還要少,比常規種植節水90%以上;同時蔬菜所需的營養液也是循環使用,整個植物工廠接近零排放,對環境造成的負荷極低、並且產出的蔬菜都無農藥殘留,保障了食品安全。

從總體來看,我國大陸企業數量眾多,產業鏈初步形成,並已形成若干產業集聚區,但企業單體規模較小,尚處於快速發展早期階段。數據統計,2020年中國植物工廠數量將達到200座左右,部分植物工廠已建或在建項目解讀。

我們深信,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食品安全的要求日益強烈,『植物工廠』種植的蔬菜無需農藥,且可以避免受土壤汙染的影響,恰好迎合了大眾需求,因而市場潛力巨大。

目前,大多數植物工廠的布局者都產業巨頭或者資本大佬。

比如,中糧、寶鋼在布局植物工廠園區,菲利普、三菱等企業也紛紛介入植物工廠的技術研發與產業推廣。京東、京東方自建植物工廠,還有福建光電企業三安集團甚至投入70億元「跨界」打造大型植物工廠。

根據觀察,我國植物工廠發展時間尚短,還處於科研、試驗、示範階段。但植物工廠作為一種新興農業生產模式,已經開始在花卉、蔬菜等品種的栽培中使用。

導致這個原因就是植物工廠的投入成本巨大,其中用電成本非常高。其中,以10畝地植物工廠為例,投入不低,設備投入要1000萬元,運行成本每年要10多萬元。

業內人士指出,成本是目前植物工廠發展的瓶頸問題之一。除了設備投入外,植物工廠所需的用電量遠超常規農業生產方式,「現在10度電能夠生產1公斤左右蔬菜,未來我們希望可以提升到每10度電生產3公斤蔬菜。」

然而,另一個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不是所有植物都能夠在植物工廠中生產。目前,很多植物工廠的實踐者遴選出十幾種草本葉菜植物,包括生菜、小白菜、冰菜等,還有金線蓮、石斛等多種中草藥材,而目前世界上還沒有在植物工廠內栽培木本植物成功的案例。

除了投入成本之外,另外植物工廠的產品價格也非常高。

調研發現,「植物工廠」種植出來的生菜,其生產成本是每100克約6元,零售價則是每100克10-12元,比傳統方式種植出來的生菜售價貴了2-3倍。因此,一二線城市消費者才是植物工廠的真正用戶。

但,植物工廠一直處於「一半冰山一半火海」,尤其盈利困難。

據《福布斯》雜誌報導稱,2016年在東京舉行的溫室園藝與植物工廠展上,日本的植物工廠有大約70%無法實現盈利,有人甚至認為,這一數字應該接近90%。

植物工廠企業無法盈利,除了成本與回報不對等之外,還有就是消費市場的「小眾化」。

中國農業科學院都市農業研究所副所長楊其長表示:這個市場需要一個市場培育的過程,如果民眾了解並且認可植物工廠的模式,那其產品自然就會得到認可。不過,植物工廠產出的菜也不會是普通消費者的首選,「只能是小部分人群的消費品。」

在植物工廠的產業上,除了京東宣稱植物工廠培育的蔬菜上市銷售之外,其實很多植物工廠的產品都沒有用於銷售,而是用於教育培訓、休閒觀光。

中國農業產業分析師李劍認為,很多植物工廠,尤其是小型的室內農場裡不僅僅是賣蔬菜,而是藉助新型商業模式,比如親子教育、休閒農業、採摘活動、休閒體驗等模式上挖掘用戶對植物工廠的深層次的需求。

比如,西安打造了一個2700平方米的創意蔬菜館,並對外開放,市民領略現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的魅力,還用來科普教育和旅遊觀光,全力打造集生產、示範、科普教育、培訓,旅遊觀光、休閒娛樂為一體的生態農業發展新模式。

李劍還指出,未來植物工廠模式將會呈現家庭化,與城市融合得非常緊密。比如植物工廠可以跟社區、超市、家庭、賓館、飯店、醫院、養老、學校科普等很多方面結合,還比如,目前有些企業已經開始研發迷你型家庭小型植物工廠裝置,且產品已投入市場,可以滿足觀賞和蔬菜食用等剛需。

儘管,目前植物工廠處在初級階段,但中國存在巨大的市場,一旦商業化落地之後,必將會迎來大爆發。

相關焦點

  • 安碩信息財務表現優越 未來盈利相當可期
    資產規模的擴大主要一是由於營業收入的持續增長和盈利能力的不斷提高導致應收款項和貨幣資金隨之增長,顯示了安碩信息業務持續發展的良好狀況;二是為保障安碩信息業務規模的迅速擴張。對此記者發現,安碩信息流動資產佔比較高,且呈上升趨勢,上述資產結構及變化趨勢符合所在軟體行業特點和安碩信息的生產經營狀況。
  • 中國植物蛋白聯盟天貓美食峰會召開 共論植物基飲品未來
    活動中,天貓攜眾多中國植物蛋白領導品牌及業界頂級專家出席會議,聚焦探討植物蛋白飲料創新趨勢及行業標準,共策中國植物蛋白飲食發展未來。與會嘉賓圍繞植物蛋白各個創新營銷趨勢、消費者需求、行業標準定義等進行了熱烈討論分享,並表達了對植物蛋白品類未來向上發展的一致看好。
  • 第四次工業革命:未來工廠生產可單件設計盈利
    未來的工廠會是什麼樣的?讓我們試著在腦中勾勒出這樣的畫面:工廠裡,人、機器和資源如同在社交網絡裡一樣溝通協作。產品能理解製造的細節以及自己將被如何使用。同時,它們能協助生產過程,回答諸如「我是什麼時候被製造的」、「哪組參數應該被用來處理我」、「我應該被傳送到哪」等問題。
  • 日本「植物工廠」熱潮悄然興起 未來前景展望【2】
    原標題:日本「植物工廠」熱潮悄然興起 未來前景展望 以下為日本植物工廠進駐海外市場的典型例子。 日本三菱化學控股集團旗下的三菱樹脂Agri Dream公司以及地球快適化Institute公司目前正在澳大利亞投建培育菠菜等類葉蔬菜的植物工廠,雖然澳大利亞自然環境惡劣,不適合種植蔬菜,但是通過植物工廠的方式同樣能夠種植出與日本同級別的高品質蔬菜。 另外,日本夏普公司也在中近東地區啟動了草莓栽培植物工廠的驗證實驗。
  • 九成奶茶店不盈利!「一九」格局下奶茶行業發展機會幾何
    然而,火爆的背後卻隱藏著冰冷的事實——九成奶茶店不盈利。一方面發展勢頭強勁,另一方面卻盈利難,奶茶這個行業未來發展如何?知名品牌相繼入駐,奶茶究竟有多火?事實上,奶茶行業這塊大蛋糕的早就被盯上了。另外,從消費區間看,超五成的奶茶消費者可接受的價格範圍在15~25元間,近70%的奶茶消費者會選擇15元以上的奶茶飲品,可見奶茶消費較輕奢。存活率不足二成,九成奶茶店不盈利然而,存活率低、盈利難卻成為行業發展問題之一。
  • 巖板加工廠90%不盈利?
    而另一方面,很多工廠的加工訂單卻出現不足,導致互相降低加工費搶單,行業人士透露,目前只有不到10%的巖板加工廠能夠盈利,有些工廠「連工人工資都保不住。」今年不僅巖板新上生產線「瘋狂」,巖板加工廠也很「瘋狂」,很多家具廠、瓷磚加工廠轉型做巖板加工,甚至連不懂行的人也很衝動地進入了這一領域。
  • 賣牛奶不賺錢的三元股份 到底靠什麼盈利?丨財看見
    此後的十年間,經歷整頓和調整轉型,乳品行業進入穩定發展期。有機構預測,未來5年國內乳製品行業銷售額複合增速將達到8.68%,總銷售規模有望超過5400億。5000億市場,註定將上演一場精彩的較量。伊利、蒙牛等全國性乳企利用品牌、渠道優勢不斷拓展份額,但仍面臨產品差異化的壓力;光明、三元等區域性乳企則深耕當地市場,在低溫等領域尋找發展契機,同時也在渠道拓展、物流搭建和多元化的方向上努力。與此同時,消費趨勢的升級、洋品牌的衝擊、食品安全的挑戰是所有乳品企業的共同挑戰。在這個過程中,抓住、創造、更新消費者的需求,始終是致勝的關鍵。
  • 2020-2026年中國植物工廠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前景趨勢分析報告
    植物工廠是現代設施農業發展的高級階段,是一種高投入、高技術、精裝備的生產體系,集生物技術、工程技術和系統管理於一體,使農業生產從自然生態束縛中脫離出來.按計劃周年性進行植物產品生產的工廠化農業系統,是農業產業化進程中吸收應用高新技術成果最具活力和潛力的領域之一,代表著未來農業的發展方向。
  • 2020年植物工廠市場需求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 - 2020-2026年中國...
    植物工廠是現代設施農業發展的高級階段,是一種高投入、高技術、精裝備的生產體系,集生物技術、工程技術和系統管理於一體,使農業生產從自然生態束縛中脫離出來.按計劃周年性進行植物產品生產的工廠化農業系統,是農業產業化進程中吸收應用高新技術成果最具活力和潛力的領域之一,代表著未來農業的發展方向。
  • 平安基金李化松:產業趨勢、質地與盈利模式
    新興成長方向,包括新一輪技術創新周期下的新能源車、光伏、TMT、醫藥等;以及傳統行業供給結構會持續優化,疊加技術進步,未來也會有非常多的成長股出現。  價值成長方向,包括消費、高端製造等行業裡中長期盈利模式比較好的優質公司。
  • 濟南滿尖香餐飲——致力於打造符合餐飲市場未來發展的產品
    回顧我國的餐飲服務市場,最近幾年一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趨勢。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餐飲業的期望也越來越高。餐飲市場上的眾多美食也深受消費者的青睞。人們對餐飲產品口味的改善也促使餐飲企業開發出更多符合大眾口味的餐飲產品,在打造「健康、美味、營養」的產品方面有了更大地進步。
  • 報喜鳥:私人定製未來可期
    但個性化定製的未來真的可期嗎?記者走進報喜鳥私人定製車間看到,與普通生產線不同的是,這裡每個工人前面都有一個平板顯示屏。顧客通過線上定製系統下單後,相應的數據就會生成,然後系統將原材料和輛料通過智能製衣吊掛體系傳送到每道工序,相應所有信息也會在每位工人的平板顯示屏上顯現,確保一人一版、一衣一款、一單一流。
  • 我國植物照明燈具的現狀及發展趨勢如何
    第二、多數企業對LED植物照明還處在觀望或試水階段,沒有幾家企業把植物照明產品作為企業的主打產品,而只是小規模的試製及做些示範推廣項目,更沒有在核心技術和下遊銷售渠道建設等方面進行大量投入,產品的發展方向與市場規劃也不太明確。
  • 從高速增長到高質量發展 中國食品半年報持續領跑飲料市場未來可期
    中國食品董事總經理欒秀菊女士表示,「2019年,中國食品以『高質量、國際化、防風險』為工作主題,在保持發展速度的同時優化產品結構,完善網絡布局,提升團隊能力,加速創新步伐,實現中國食品的盈利能力和行業地位的提升。下半年公司將加速開拓新零售渠道,拓寬市場增量,持續為股東創造豐厚的投資價值」。
  • 今後飲料市場的主打,一定是植物飲料,這是響應國家政策的產品
    作為飲料市場的潛力股,植物飲料在今年大放光彩,隨著消費習慣升級,而主流消費群體分為00後,90後,他們與80後「老一代」的消費理念和生活方式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說,既能解渴又能給人們帶來健康的植物健康飲品越來越受消費者歡迎,也是未來飲料市場發展的趨勢。飲料業內人士認為,因為飲料市場廣闊潛力巨大,隨著越來越多的大品牌飲料進入中國,行業洗牌已經進入關鍵時期。可以預見,植物健康飲料大有後來居上之勢!然而天愛食品正是看到了飲料發展趨勢,緊跟健康趨勢步伐。
  • 臺灣源鮮集團董事長蔡文清:臺植物工廠產品將營銷到北歐各國,未來...
    打開APP 臺灣源鮮集團董事長蔡文清:臺植物工廠產品將營銷到北歐各國,未來將開發北歐市場 工程師吳畏 發表於 2018-07-13 16:04:00
  • 消費電子引領未來消費發展新方向 買方研究員楊鑫桐:無線耳機將...
    未來可穿戴設備的行業發展趨勢有哪些?本期金融界《擒牛記》特邀中融基金電子行業研究員楊鑫桐為大家答疑解惑。  本文核心要點:1. 消費電子產業傳統產品拉動消費電子製造領域出現新的增長 2.未來2-3年蘋果手機產業鏈上的公司將迎來比較好的景氣度 3. 蘋果產品的代工業務一直是行業內具有較大價值量的領域 4. 2021年全球無線耳機依然是消費類電子產品中增長較快的單品 5.
  • 啤酒行業進入拐點期 華潤雪花新品主打年輕化消費
    熱點聚焦啤酒行業進入拐點期華潤雪花新品主打年輕化消費■本報記者 夏 芳自去年年底至今,啤酒業迎來一波漲價潮。此舉被業內解讀為行業進入了拐點期,從過去的要規模到了要質量的時代,在新的產業變革的背景下,對於啤酒企業來說,唯有跟上時代的步伐方得始終。「啤酒行業未來趨勢是品牌價值化、產能集中化、產品升級化、運營數位化。
  • 除了打品牌做產品,旅遊業的未來趨勢還有哪些
    原標題:除了打品牌做產品,旅遊業的未來趨勢還有哪些面對疫情,旅遊人如何應對,這裡提出一些思路供大家參考。一、止得安靜、思得智慧。旅遊人平時的生活狀態,基本上都是勤勤懇懇、忙忙碌碌、起早貪黑、披星戴月。
  • UR溫志軍:服飾品牌開設大店鋪符合消費潮流趨勢
    觀點三:開大店符合消費潮流趨勢   對於購物中心,我們希望更多有交流、溝通或者合作的點,如果確定合作,第一希望得到物業層面的支持,是最起碼的硬體保障;第二是數據層面的共享,還有怎麼提升銷售。   大店的價值對於購物中心,反映出消費趨勢在改變,以前百貨生意非常好,因為那個時候是   目的性消費,品牌選擇也不多,但是當下源源不斷有供應量,整個消費趨勢是更往體驗性、隨機性消費演變,Shopping Mall更多是生活業態或者社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