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為什麼這麼重禮儀?

2020-12-21 蛋殼花生

這幾年跨年,都去了日本。

一方面是因為同屬於東亞漢文化圈,有熟悉感,而且近。

另一方面,日本人的禮儀文化,不管是在細節講究上,還是在人與人相處中,都讓人毫無壓力。

所以,在這裡你既能感受到文化的熟悉,又能獲得人際關係中的放鬆。

不過,印象最深的還是他們對於禮儀的注重,有多注重呢?

記得有一次在東京塔等朋友,見到兩個日本人聊完事情分別,首先微笑道別,打好招呼,然後相互一鞠躬,轉身離去。

這個很正常,我們在電視裡經常看到,但是過了一會,其中一個人走著走著轉身看了一眼,發生對方還在原地看著他離去,於是鄭重的轉身,又一大鞠躬,對方自然也還了一大鞠躬,依然是彎腰90度那種。

兩鞠躬離別已經震撼到我了,誰知道又走了幾步後,對方還不放心,回頭再看了一眼,發現還在,於是又是轉身,鄭重的三鞠躬。

一次離別,三次鞠躬,第一次讓我深刻感受到「禮儀」在日本人心目中的份量。

然後慢慢的開始有意識的,去觀察他們的日常生活,果然發現這種為對方著想的心思無處不在。

比如去逛超市我們會問,雞蛋還有麼?日本人不是,他們會問,「雞蛋沒有了吧?!」

為什麼要用否定句呢?因為否定句暗含著——雞蛋沒了是常態,是默認值。這樣如果真的沒有雞蛋了,服務員也不至於太尷尬。

這種細節,可比你買完東西後對方對你鞠躬來的更加貼心。

連說話都這麼在意「禮」,那就更不用說日常的交往中了。

那麼,為什麼呢?為什麼他們會這麼注重禮儀呢?

本尼迪克特在著名的《菊與刀》裡,給出了一個文化決定論。

早在西漢時期,日本人就和咱們中國有接觸,也是這個時期的接觸,讓日本開始有了文字,開始了政治制度和文化的演變。

所以從那個時候開始,日本就會定期派遣使者來中國學習中國文化思想、政治制度、還有實用的技術。

但是在文化思想裡,他們接受了儒家的忠孝兩個字後,卻沒有接受「仁」的概念,可咱們中國文化裡,忠孝仁義裡,仁才是核心呀?!

孔子強調的「仁」,是從身邊人開始的責任,這種責任是自願前提下的責任,就像康德說的,有能力的時候去行善,是一種道德義務一樣。

這種責任,有兩層意思,一是要對別人有交代,人與人交往過程中,要嚴己寬人,而不是寬己嚴人。

第二層意思,是要對自己有交代,夜深人靜的時候,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過不了別人這一關,是恥,過不了自己這一關,是羞愧,咱們中國人的道德觀念裡,對外無愧與人,對內要無愧於心。

這套修行,在西方文化裡也一樣,西方文化裡,宗教至上,他們要處理的並不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是人與神之間的關係。

所以西方人要過的自己這一關,是上帝安置在人們心中的「良心」這一關。

過去了是上帝的恩賜,過不去就是「原罪」。

而日本人經常掛在嘴邊的「義理」兩字,也就是道義和理念兩個概念,其實就是咱們的對外和對內兩套關係。

但是他們既不接受咱們中國人的「仁」,也不接受西方文化中的「罪」。

他們自己有一套自己的道德觀,即不存在與人和神之間,也不存在與人與抽象的觀念,像我們中國的「仁」之間,而只存在於人際關係之間。

也就是對他們來說,人與人之間對他人的負責——恥,比重很大,而對自己負責的「罪」,比重很小。

所以我們也說日本是一個恥感社會。

正是因為缺乏了中國的「仁」,西方的「良心」這種精神內核,所以他們才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上,用一個哲學點的概念,就是日本人的主體性卻是了,導致了主體與主體之間的關係,異常發達。

所以,當咱們中國人在慎獨,西方人在十字架下懺悔時候,日本人卻在街上見個人就鞠躬,因為他們脫離不了沒有人際關係下的道德觀念和自我。

當然,這只是本尼迪克特的一家之言,而且這個理論被日本人自己吹捧,這種日本特殊論極大的滿足了日本的虛榮心,並且臆想出很多獨特的能力。

比如他們認為日本人對自然界有一種獨特的敏感,能從蟬鳴中聽出音樂的韻律。

再比如他們覺得自己在人際交往中靠的不僅僅是語言,還有一種無法用語言描摹的心領神會。

還有藝術,禪的意境和審美,意境變成了他們的一張名片,遊走在全世界。

雖然,我覺得極簡主義,是物資匱乏下社會,不得不演化出來的一種生活方式而已,哈哈哈哈哈

不過這種靠他人,靠人際關係維持的自我,很容易出現問題。

一方面容易沒有自主性,天皇讓你幹啥你幹啥,二戰期間幾歲孩子都能嗷嗷的衝往戰場。天皇說投降,他們也能輕鬆投降,毫無心理壓力。

當年美軍進入日本接管的時候,還擔心民族主義鬧事情,誰知道一片安寧,人家說投降就投降,沒有一絲絲怨念。

另一方面,人性裡的那些「原罪」怎麼辦?沒有神,也沒有良心來約束,只靠人際關係之間的壓力來制約的話,如果沒有了人際關係呢?

於是新聞裡經常出現,日本人脫離熟悉的日本環境,發現身邊沒有日本人時,或者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容易放縱自我,變得讓我們不認識。

之前在梁文道的《圓桌派》裡,聽到一個日本作家說過這個現象,日本本國國民離開自己國家以後,露出讓他們自己都羞愧的醜陋一面。

這也是這種人際關係壓抑文化下的產物。

不過,這樣的環境,對於一個我們這樣的外人來說,卻是一個反思自我的機會,至少在細節和同理心上,我們可以學的還有很多?不是麼?哈哈哈哈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日本人吃飯不打包,這8個日本餐桌禮儀,你知道多少呢?
    為什麼日本人吃飯不打包,這8個日本餐桌禮儀,你知道多少呢?導語:小吃後吃飯時,母親總會提醒我一些餐桌禮儀,例如吃飯時不要吧唧嘴、筷子不能插在米飯上、坐著的時候身子不要亂動等,這些話我一直牢記到現在。其實,在傳統的文化中,老祖宗留下來不少關於禮儀規範的話語:「食不言,寢不語」,意思就是「吃飯的時候不說話,睡覺的時候不言語」,這些話一直流傳到現在。在我們的鄰國日本,在餐桌的禮儀上,也有很多的細節規定,如果你到過日本旅行,多多少少都會接觸到一些。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10個日本餐桌禮儀,看看你都知道多少呢?1、日本人吃飯不打包?
  • 五個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日本禮儀
    我們在學習日語的時候有必要學習日本禮儀,這對我們將來無論是去日本留學還是在日企工作都還是很有幫助的。世界各國的習慣各不相同,日本當然也有各種各樣的習慣。其中也有一些讓外國人不解的規定:為什麼不能這麼做呢?本文就給大家介紹日本風土人情之不可思議的日本禮儀。
  • 日本人的生活禮儀
    大家好,我是日本生活16年的老王,沒錯,就是住在你隔壁的老王。今天老王來和大家簡單的聊一聊在日本的生活禮儀。手扶電梯的乘坐禮儀或左或右單列站立,空出電梯的一側,以方便著急趕時間的人可以順利通行。當分不清楚在東京和大阪應該站在左側還是右側的時候,只要和在你前面乘坐同一手扶梯的人站相同一側就沒什麼好擔心的了。電車的乘坐禮儀根據站臺標示的乘車位置排好隊,留出車門正前面的位置,等下車的人全部都下車以後再按順序上車。乘務員也會確認情況後再關閉車門,所以完全不用慌慌張張的上車。
  • 為什麼日本是最有禮貌的國家?看看日本辦公室禮儀,差別這麼大!
    說起世界上最有禮貌的國家,相信大家應該對日本略有所聞吧,雖然在歷史問題上,有些小夥伴可能對這個問題有所保留。但是不得不說,日本的禮儀確實是很到位,不管是在生活上還是在工作上。那麼,漂移君今天就來跟大家探討一下職場上,日本的辦公室禮儀吧,請系好安全帶,我們要開車了。
  • 為什麼日本文化如此重視禮儀?日本網民:因為我們尊重他人
    說起日本,多數人的印象可能會有兩個:首先是這個國家的街道比較乾淨,其次是日本人比較重視禮儀。見面一般會點頭哈腰,特別是日本服務行業,他們太有禮貌反而讓人覺得不太適應。在整個亞洲,日本在諸多儀式上恐怕是最繁瑣的。
  • 日本人的用餐禮儀
    日本是一個非常講究禮儀的國家,如果用餐時的姿態和禮儀不正確的話,有可能會使人對你敬而遠之。下面向您介紹在日本用餐時的基本禮儀。用餐時的注意事項用手拿著飯碗或者木碗進餐是日本料理正確的用餐禮儀。此外,用胳膊肘支著吃飯的姿勢在日本也被認為是有失禮儀,所以不管覺得再怎麼舒服也要極力避免。拿筷子的禮儀如果從小就能夠養成正確使用筷子的習慣,那麼長大以後一定會一直保持,會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如果沒有使用筷子的習慣可能會覺得有些困難,但是嘗試挑戰一下吧。此外,在日本有許多關於筷子的禮儀。
  • 講禮儀,日本人遠不止鞠躬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黃文煒】 來日本旅遊的中國遊客,大都有一個印象,就是日本人禮儀周到,彬彬有禮,公共場合普遍遵守公德。日本人日常很重視禮儀和公德。日語中有「禮儀作法」一詞,源自古代中國,《中庸》有言「禮儀三百,威儀三千」,說的是禮的總綱有三百條,細目有三千條,所以有「禮儀之邦」之說。
  • 日本藥妝為什麼這麼受國內歡迎
    日本藥妝為什麼這麼受國內歡迎在日本眾多商品中,"藥妝"是吸引中國女性的重大市場,日本藥妝為什麼這樣受到國人的歡迎呢1、 日本藥妝店買的化妝品都是藥妝嗎許多人將日本藥妝店內買的護膚品都統一稱為因為日本明文規定禁止普通化妝品宣傳有殺菌,防曬,祛痘等功能性的功效,而被醫藥部認可的藥妝是可以進行藥用宣傳的,4、 日本藥妝的特殊功效從補水美白,祛斑祛痘,黑頭粉刺,防曬等,在到治療,內分泌紊亂,失眠痛經,被人傳的神乎其神,其實日本藥妝固然有效,但也並非神丹妙藥,可以美白殺菌,防汗防曬,但別的功能就無可論證了
  • 中國人吃飯,日本人吃飯,韓國人吃飯,為什麼差距會這麼大呢?
    中國人吃飯,日本人吃飯,韓國人吃飯,為什麼差距會這麼大呢?米飯,這種由水稻產出的食材,在亞洲地區得到了廣泛應用,人們將米飯看作是自己的主食,即便是在土地遼闊,有著南北方區分的中國,大部分中國人還是認為米飯是他們的日常主食。
  • 日本最特別的一種禮儀,進門脫鞋,為什麼不擔心腳臭?
    這個國家就是日本,日本人的禮儀一直是和我國有著不同的,拖鞋這件事情竟然還被他們看作禮儀的典範,可以說十分的令人尷尬,小編也認為這是日本最特別的一種禮儀,進門脫鞋,為什麼不擔心腳臭?難道說,日本就不會擔心腳上有異味嗎?在日本,有很多公共場合是需要拖鞋進門的,而且不要心存幻想,一般來說不會設置拖鞋這種東西。
  • 日本餐桌的禮儀----似曾相識的細節
    日本是一個特別講究規矩的國家,在不同的場合,面對不同的人,都有不同對應的規矩。如果不事先進行了解的話,很有可能會出現尷尬的場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與日本人用餐時需要注意的禮儀。餐廳裡都備有存放外套的架子或籃子,之所以脫掉外套,一方面是因為餐廳內比室外溫度要高,另一方面是為了防止衣服上的灰塵掉落而汙染食物。
  • 日本地鐵,彬彬有禮的日本人為什麼不給老人小孩讓座?
    可是日本人思想裡一直秉承著人人平等的理念,無論尊卑長幼,所享有的公共服務的權利是平等的,你給他們讓座反而讓他們覺得自己是在被別人同情,沒有被別人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圖為北海道地鐵上。在中國尊老愛幼是傳統美德,但在今天,這種優秀傳統卻被社會大眾所綁架,用扭曲的視角來解讀這種美德,完全不顧事實情況,也不尊重每個人應有的權利,無論讓與不讓,皆為公眾輿論鋒芒所指。圖為日本北海道地鐵上。
  • 融在日本人生活裡的「細節禮儀」!
    在日本生活久了,能明顯感覺到日本人對於禮儀近乎嚴苛的注重。早在遠渡東洋之前,動漫和日劇已經讓我初步了解了日本人融入生活的禮儀。但是,從影視作品中也僅僅能看到一些浮於表面的禮儀,只有親自去了日本之後才會真正體會到他們「禮儀之國」的含義。下面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那些藏於生活細節中的禮儀。
  • 為什麼日本的人要跪著,也不坐椅子,這禮儀原來也來自中國
    日本人又把「下跪」叫「土下座」,類似於磕頭,即五體投地地謝罪或請願。古代用於向身份高貴的人表達謙恭之意,現代一般用來表示最深切的歉意或者誠心請求之意。據《魏志倭人傳》記載,邪馬臺國的百姓"見大人所敬,但搏手以當跪拜",因此日本人認為土下座是自古以來就有的風俗習慣。
  • 11個讓許多人瘋狂的日本禮儀
    日本以其令人難以置信的複雜禮儀規則而聞名。把簡單的行動變成儀式似乎是不必要的,但在日本,沒有人會為此感到生氣。大雄收集了一些來自日本的禮儀,或許很多人會為此感到驚訝,甚至於為每天這麼做的日本人而感到瘋狂。
  • 世界餐桌禮儀之——日本的餐桌禮儀
    無不反映出人類璀璨的文化結晶——餐桌禮儀。世界上每個國家文化的不同構建造就了各國這多姿多彩的餐桌禮儀,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中國,西方和日本三大地區。日本餐桌禮儀的形成:江戶時期1663年,由於德川幕府的【鎖國政策】,隔絕了當時日本與外界的聯繫,對當時的日本發展造成了不好的影響,卻也讓日本能在不受外國的幹擾下肆意發展其獨特的本土文化。而這「食」之道,日本則發展了一套獨特的日本料理文化且其中便包含日本餐桌禮儀的形成。
  • 日本人為什麼很重視擦皮鞋?
    日本人為什麼很重視擦皮鞋?眾所周知,日本人在社會上是比較注重社交禮儀,無論是出席私人場所,還是出席商務場所,都非常注重個人的形象,這一點,從他們對待自己皮鞋的態度上就能看得出來。如圖所示,在日本,有很多商務男士,哪怕是在百忙之中也會抽空到擦鞋店把皮鞋擦亮。日本人認為,擦皮鞋已經是一種生活裡面的必備習慣,不可忽視。那麼,問題來了,日本人為什麼很重視擦皮鞋呢?一、是注重外在形象的表現,更是優秀內在的折射。
  • 日本人講禮儀進門要先脫鞋,可為啥不擔心腳臭?原因讓人哭笑不得
    日本人講禮儀進門要先脫鞋,可為啥不擔心腳臭?原因讓人哭笑不得很多人喜歡看日劇,也喜歡到日本旅遊,日本極具特色的風土人情和各種文化都吸引著大量的中國遊客。稍微了解日本的人都會有這樣的發現,日本人與我國人民不同,他們在進入室內時一定要脫鞋光腳進去,而我們要麼不脫鞋,要麼就會穿雙拖鞋,是不會光腳。很多人不僅感到好奇,他們光腳難道不會覺得地板太冰冷嗎?不過還有想像力豐富的人好奇,日本人就不擔心腳臭嗎?萬一有個有香港腳的人脫鞋進來了,一屋子的人不就都忍受不了了嗎?知道真相的網友都笑了。
  • 日本人觀察:中日就餐禮儀完全相反?
    旅中作者青樹明子在文章《日中就餐禮儀完全相反?》中詼諧生動地描述了中日就餐禮儀的區別,讀來不禁令人會心莞爾。今天特選錄部分內容,與各位愛好日語的朋友分享。 像這樣,從幼兒園直到成為80多歲的老年人,日本人在就餐前後都少不了說「いただきます、下面我就吃飯了」和「ご馳走様でした、我吃飽了」。吃日本菜自不必說,吃中華料理的時候仍然會說「いただきます下面我就吃飯了」。而在吃法國料理和義大利料理時,如果不說一句「いただきます、下面我就吃飯了」,心裡總覺得有點不對勁兒。 就餐的禮儀是一個國家的文化,也是其成長的家庭的文化。
  • 日本料理基本用餐禮儀與注意事項(完整版)
    有人覺得日本料理冷盤多,口味太淡,好看不好吃;然而,青島華璽大酒店的日本料理,多了創意,融合了東西方的口味,比以前更受歡迎。儼然走出傳統日本料理,發展出一套獨特風格。不管菜色如何求新求變,認識日本料理的基本禮儀還是很必要,讓我們先來了解傳統日本料理的出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