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餐飲推公筷公勺 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2020-12-25 甘肅新聞網

  中新網甘肅新聞4月23日電(通訊員 嶽程 劉耀鑫) 「莫道筷箸小,日日伴君餐;千年甘苦史,盡在雙筷間。」為高質量完成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的雙創任務,持續助推「品質榆中」建設,不斷提升全縣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保障社會公眾飲食消費安全,榆中縣啟動餐飲消費「公筷公勺·健康分餐」行動,營造「食全食美、如蘭之州」的食品安全環境,彰顯文明城市形象。

  榆中縣一家火鍋店推行的是「雙筷制」,餐廳給每位客人準備了兩雙筷子,一雙傳統竹筷是燙火鍋時使用的公筷,另一雙是可替換一次性筷頭的私筷,用作個人就餐時使用。餐廳的二、三樓則全部推行單人單鍋和公筷公勺制,包廂人數都是減半坐客。

  這家火鍋店主管徐婷說,為了確保顧客用餐安全,店內的服務人員都須持健康證上崗,每天定時測量體溫,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店面和所有餐具都是定時消毒,所有食材來源可查,去向可追。面對進店用餐的顧客,我們都會溫馨提示他們佩戴口罩,測量體溫,酒精消毒,做好信息登記,並倡導大家積極使用公筷公勺,共同維護健康、衛生、文明的用餐習慣。

  隴鑫餐飲副總經理張永福說,疫情防控期間,酒店在復工經營後,按照市、縣相關部門的要求,開始實行配備公筷公勺制度,無論是零客和包廂,公筷公勺都是必須配備品,並引導顧客在用餐夾餐中使用公筷公勺。

  正在用餐的李女士表示,火鍋是一家人的最愛,以前一大家人在用餐的過程中都是互相夾餐,覺得這樣關係更親近。這次出來用餐用起了「公筷公勺」,不變的濃厚親情共同守衛舌尖上的安全。

  家住榆中縣隴順小區的嶽梅麗,是個思想超前又熱衷美食的潮媽。自疫情防控以來,她每次在家做飯都會備上公筷公勺,並常常叮囑在外工作的丈夫和家人在用餐時使用「公筷公勺」,守護家人健康。她說,現在家庭使用公筷公勺的人也有很多,特別是一些親人較多的家庭,在今年疫情發生後,餐桌上就多了公筷公勺。剛開始確實感覺很不習慣,但使用一段時間後,大家自然而然的也就習慣了。

  在疫情防控期間,為了助推「餐桌革命」,榆中縣按照市、縣「公筷公勺」及文明餐桌實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制定啟動餐飲消費「公筷公勺·健康分餐」行動倡議書,並印發全縣18個鄉(鎮)1200餘家餐飲服務單位張貼。

  榆中縣市場監管局局長石維向說,剛開始實行公筷公勺制度時,由於缺乏分餐制的習慣和傳統觀念上的束縛,很多顧客對參與使用公筷公勺的熱情並不高。

  榆中縣文明辦和市場監管等相關單位的指導下,各餐點相繼在店內明顯位置懸掛了公筷公勺文明用餐的宣傳畫冊,在每個餐桌放置「公筷公勺」提示牌,並通過公告牌、電子屏、餐桌提示牌、電子點菜系統等方式加大宣傳力度,現場使用蒸汽消毒機對餐具一一進行消毒,並向顧客介紹使用公筷公勺的好處,引導消費者自覺使用「公筷公勺」,一個多月來顧客接受公筷公勺的熱情明顯增加。

  截至目前,榆中縣印製臺籤10000件,「公筷公勺·健康分餐」、「文明餐桌公約」桌籤各5000份,《榆中縣文明餐桌行動倡議書》5000份,訂做《公筷公勺·健康分餐行動倡議書》展架100幅,製作「公筷公勺·健康分餐」廣告亭6個。

  榆中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李娟說,目前正在把倡導使用公筷公勺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推動移風易俗有機結合,聯合市場監管等相關部門和全社會餐飲企業積極倡導、推動,共同營造使用公筷公勺是為了守衛舌尖上的安全,而不是建構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和隔閡的價值認同。

  李娟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加大倡導和宣傳文明用餐、綠色節約的力度,讓衛生文明的用餐方式惠及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在全縣形成文明用餐的新風尚。

相關焦點

  • 甘肅榆中:一菜一夾聚美食,公筷公勺顯文明
    「莫道筷箸小,日日伴君餐;千年甘苦史,盡在雙筷間。」為高質量完成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的雙創任務,持續助推「品質榆中」建設,不斷提升全縣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保障社會公眾飲食消費安全,榆中縣啟動餐飲消費「公筷公勺·健康分餐」行動,營造「食全食美、如蘭之州」的食品安全環境,彰顯文明城市形象。
  • 臺江推廣公勺公筷 守護舌尖安全
    當前,隨著餐飲市場回暖,臺江區委文明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等單位在全區積極開展「文明餐桌·使用公筷公勺」行動,著力營造衛生文明的用餐氛圍,進一步保障市民的用餐安全。  近日,臺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和志願者分別前往皇冠假日酒店、王莊阿咪、客家樂府等轄區餐飲店發動餐飲單位積極參與「文明餐桌·使用公筷公勺」行動,建議餐飲企業要配備識別度較高的公筷公勺,便於消費者根據顏色、長短、形狀、
  • 發布《推行公筷公勺共建文明餐桌倡議書》,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餐有料] 餐飲人身邊有溫度的媒體第277期2020年3月10日 | 農曆二月十七| 星期二1發布《推行公筷公勺共建文明餐桌倡議書》,守護舌尖上的安全為防止食源性疾病傳播,進一步守護消費者健康,北京烹飪協會、北京市餐飲行業協會聯合發布《推行公筷公勺共建文明餐桌倡議書
  • 使用公筷公勺,享舌尖上的「筷」樂
    圍桌共食、混用碗筷,如此聚餐的背後可能使細菌、病毒乘機而入 使用公筷公勺,享舌尖上的「筷」樂 然而, 吃飯時備上公筷公勺、分餐等習慣仍未被普遍接受。 分餐是否必須?如何能讓大家長期堅持使用公筷公勺?湖南省人民醫院醫務部院感辦主任顏小利表示,使用公筷公勺既是衛生健康的文明用餐方式,也是避免一些疾病傳播的好習慣,餐飲單位、家庭均可通過一些舉措確保公筷公勺的使用。
  • 讓公筷公勺引領餐飲文明
    □本報記者趙一諾 餐桌衛生是公共衛生的重要一環,它關係著人們的健康安全,體現著社會文明,是疫情之下的個體責任。隨著復工復產有序進行,餐飲業逐漸恢復,如何保持良好的就餐秩序、健康的就餐方式成為擺在人們面前的現實問題。
  • 公勺公筷不「生分」
    近日,商務部發布《餐飲服務單位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技術指南》,其中重點明確,對合餐顧客,餐飲服務單位應提供「一菜一公筷、一湯一公勺」,或者「一人一公筷、一人一公勺」服務。戰疫一年,很多人已經意識到,科學防疫必須重視細節。
  • 都江堰人公筷公勺用起來!守住舌尖上的健康!
    ;倡導家庭聚餐「一菜一筷,一湯一勺」,養成使用公筷公勺的習慣。響應「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議,做到根據用餐人數、菜品數量,主動配備相應的公筷公勺,全面提供一菜一公筷或公勺,爭當使用公筷公勺的示範引領者。 二、宣傳倡導公筷公勺。服務人員溫馨提醒主動引導用餐賓客使用公筷公勺。在餐牌和菜單上予以溫馨提示,營造講文明、講衛生、講科學的健康生活方式。 三、推廣使用公筷公勺。
  • 港閘區網格員走進火車站 推廣公勺公筷守護舌尖安全
    交匯點訊 「您好,為了您和您家人的健康,在外就餐時,請使用公勺公筷。」3月28日,港閘區幸福街道秦西社區為強化火車站商業街管理,開展「推廣公勺公筷,守護舌尖安全」為主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組織轄區網格員到火車站商業街向餐飲業主和旅客推廣使用公勺、公筷,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 美食成都美在文明 公筷公勺深入人心
    3月,隨著餐飲業的逐漸復甦,成都打響了「舌尖上的保衛戰」,「美食成都,美在文明」——文明餐桌·公筷公勺行動正式啟動。賓館、飯店、食堂、家庭紛紛響應,「公筷用餐、文明健康」的友善優雅生活方式深入人心,成為社會的普遍文明習慣。
  • 公勺公筷 健康共享 | 三門縣公筷公勺使用規範解讀
    3公筷制餐飲服務人員在端上菜品時,為每道菜品配備相應的公筷公勺,做到一菜一筷或一菜一勺。公筷公勺在顏色、長短、形制或材質等方面應與個人使用餐具有明顯區別。就餐者就餐時,使用菜品上相應的公筷(勺)夾(舀)取食物至自己的餐碗中,再換成個人餐具進食。自助餐和套餐屬於本範疇。
  • 太原發出倡議:餐飲企業上菜時必須配上公筷公勺
    山西日報記者範珉菲報導:長久以來,喜歡相聚在一起吃飯是我們熱情好客的傳統,餐桌上熱情起來還要給對方夾菜,但這樣的方式也容易傳遞幽門螺旋桿菌、感冒病毒、B肝病毒等,為此,3月3日,太原市消費者協會和太原市烹飪餐飲業協會、太原市食品安全學會共同發出倡議:就餐時,請使用公筷公勺。
  • 成都餐飲恢復後 公筷公勺、一人雙筷成不少餐館標配
    目前,成都多數餐飲企業已恢復正常營業,其中,一些品牌餐飲更是通過推行使用公筷公勺、間隔落座等措施,來保障消費者的用餐安全,提升消費信心。以出品川菜為主的紅杏餐飲從細節入手,在提供堂食服務的同時,還通過自建外賣平臺、名優食購平臺、美團外賣、餓了麼等渠道為顧客們送餐到家。紅星新聞記者發現,在紅杏餐飲集團公眾號上,市民可以直接點外賣。
  • 公勺公筷,病菌走開!浦東餐飲行業發出「使用公筷公勺、推廣分餐制...
    浦東推進文明餐桌「勺子筷」行動又添一項接力活動。今天(4月10日)下午,浦東新區食品藥品安全管理協會聯合浦東十家星級酒店和品牌餐飲單位、三家商圈物業代表,向全區星級酒店、餐飲單位發出「使用公筷公勺、推廣分餐制」的文明用餐倡議。
  • 這份公筷公勺倡議書請收好!
    很多人誤以為使用公勺公筷,是防止別人把病傳染給自己,其實這是一種誤區。使用公勺公筷,最大的作用,是防止可能的疾病從自己身上傳染出去。大家都熟知四個字:「病從口入」, 新冠病毒的傳播,讓大家重新認識到,病毒和細菌特別不老實,得空就鑽,其中唾液傳播最為常見,危害最大。所以,使用公勺公筷,並不是防範他人的表現,而是保護他人的表現。
  • 公筷公勺進家庭 樂清打響舌尖上的戰「疫」!
    外出聚餐用「公筷公勺」,先從家裡吃飯做起,做「夾菜用公筷、健康又文明」的推動者。單位食堂用公筷公勺,做到「一菜一筷,一湯一勺」,設置「公筷公勺架」。餐飲服務企業主動提供公筷公勺,個人自主自覺用公筷公勺,使公筷公勺成為餐桌上的「常客」,以實際行動帶動身邊更多人培養公筷公勺意識。
  • 一菜一公筷,一湯一公勺,做個先行者
    一菜一公筷一湯一公勺該分就得分近日,我區開展「推行公筷公勺,共建文明餐桌」倡導行動,向全區餐飲企業發出倡議書,推廣實行分餐制、雙筷制、公筷制。引導廣大市民通過健康、文明的就餐方式,守護健康安全。台州花園山莊酒店餐飲部總監王楊介紹,推行公筷公勺,最大化減少顧客之間接觸,讓大家吃得放心。使用後的公筷公勺還將進行嚴格消毒工作。同時酒店在客人來之前,只擺放臺布和轉盤,根據客人預定的時間,再把筷子等器具擺上去。除了「公筷制」「雙筷制」,我區餐飲企業還根據客人的需求,使用公用餐具按標準分配每道菜,實行「分餐制」。「酒店根據顧客需求,分為中式分餐、訂製分餐。
  • 公筷公勺制度下沉縣鄉 榆中縣「一菜一夾」顯文明
    為高質量完成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的雙創任務,持續助推「品質榆中」建設,榆中縣啟動餐飲消費「公筷公勺·健康分餐」行動。各餐飲飯店嚴格落實公筷公勺目前,榆中縣品火鍋店已推行「雙筷制」,餐廳一樓為每位客人準備了兩雙筷子,一雙傳統竹筷燙火鍋時用,另一雙是可替換一次性筷頭的私筷。餐廳二、三樓全部推行單人單鍋和公筷公勺制,包廂人數減半坐客。
  • 「一筷一勺見文明」——走進全國首個發布公勺公筷地方標準的江蘇...
    ,記者發現餐桌上每副餐具都放了兩雙筷子,其中一雙比另一雙略長,顏色也明顯不同。  酒店餐飲部總監傅亮告訴記者,根據泰州市3月8日發布實施的《公勺公筷使用規範》地方標準,公勺公筷顏色上要與自用勺筷明顯區分,公筷的長度要比自用筷長3至4釐米,筷端和勺柄要有文字標識,並與自用勺筷垂直擺放,以達到提醒客人使用公勺公筷的目的。  「餐桌舉止非小事,一筷一勺見文明。」泰州市文明辦主任殷俊說,「用公筷夾菜、公勺舀湯,既乾淨衛生,又減少傳染風險。
  • ...筷一勺見文明」——走進全國首個發布公勺公筷地方標準的江蘇泰州
    新華社南京4月10日電題:「一筷一勺見文明」——走進全國首個發布公勺公筷地方標準的江蘇泰州新華社記者陳席元近日,在江蘇泰州國際金陵大酒店,記者發現餐桌上每副餐具都放了兩雙筷子,其中一雙比另一雙略長,顏色也明顯不同
  • 公筷公勺助防病,文明新風現餐桌
    目前,桐城餐飲行業已陸續恢復正常營業。為防止「病從口入」、築牢「舌尖上的健康防線」,桐城不少酒店的餐桌擺上公筷公勺,倡導文明用餐。在桐城國際大酒店,記者看到:餐廳工作人員在每個席位放置兩副筷子,其中一副是公筷;餐桌上也放置公筷公勺供大家使用,並在餐桌醒目位置擺放使用公勺公筷溫馨提示牌。公筷公勺是否被消費者樂意接受?消費者唐女士告訴記者:「現在用公筷公勺用餐,比過去要麻煩一點、複雜一點,但從公共衛生的角度看,用餐用公筷公勺更安全、更健康一些,所以為了大家的健康,我認為使用公筷公勺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