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取貓還是包公請貓:中國家貓傳說溯源

2020-12-21 澎湃新聞

有人認為中國自古就有家貓,至少像馬一樣在先秦時期就已經與國人息息相關了。《詩經》曰:「有貓有虎。」《禮記》曰:「迎貓迎虎。」這是其「文獻證據」。其「考古證據」則表明中國人早在仰韶文化晚期就開始和「貓」生活在一起,後來的漢墓中也有「貓」骨骼出土。

但是,這些在我們看來是有很多疑問的。比如《詩經·韓奕》原文其實是:「孔樂韓土,川澤,魴鱮甫甫,麀鹿噳噳,有熊有羆,有貓有虎。」「川澤」二字,已經把後面那些物種的野生本色,暴露得很徹底了。至於考古上發現的「貓」,我很懷疑是貓科豹貓屬的「豹貓」,或者貓科貓屬的「亞洲野貓」,而不是貓科貓屬的「家貓」。

目前比較通行的說法是,世界上所有的家貓,全部來自非洲野貓,並且在大約10000年前由埃及人馴化,之後才逐漸擴散到世界各地。(但持不同的意見的人可能還有不少,本文無意深入辨析。)

而明確的中國人養貓記錄,其實晚到南北朝時期才出現。唐代養貓者漸多,典型的貓粉直到唐末才出現(張摶),五代以後養貓之風始盛。這跟隋唐之前普遍養狗捕鼠的記載,恰恰正相吻合。

按理說,家貓應該就是南北朝時傳入中國的。如果是陸路則可能是走中亞,如果是海路則可能是走東南沿海。可惜目前為止,筆者還沒有找到相關考古證據。本文重點從文獻角度來討論中國家貓的傳入。

「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唐·李頎《古從軍行》)葡萄於漢武帝時期由張騫自西域帶回的事,史有明文,人所共知。然而國人對貓的傳入,就沒有這樣明確了。只有一些傳說,隱約能夠透露點點信息。

這就是很多朋友聽說過的:貓是唐僧取經時從西方帶回來的(可以簡稱「唐僧取貓」)。

但我們今天分析「唐僧取貓」之前,先說一下另外一個相關傳說:五鼠鬧東京。

由於受到清代中晚期公案俠義小說《三俠五義》的深刻影響,提到「五鼠鬧東京」時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這個俠義版的故事。

《三俠五義》插畫

《三俠五義》裡,「五鼠鬧東京」是非常重要的節目。其中五鼠分別是,大爺鑽天鼠盧方,二爺徹地鼠韓彰,三爺穿山鼠徐慶,四爺翻江鼠蔣平,五爺錦毛鼠白玉堂。故事講的是,北宋仁宗時期,南俠展昭得皇封綽號「御貓」,五鼠弟兄主要是錦毛鼠白玉堂覺得被衝撞,所以奔往東京汴梁「鬥御貓」,因此引發一系列的矛盾。

其中情節頗為複雜。我們這裡值得指出的是:一,錦毛鼠在去往東京的路上結交了文生公子嚴查散,並且後來為嚴查散的官司打抱不平。二,鬧東京故事徹底結束時,單走脫一個老二徹地鼠韓彰。

這個俠義版五鼠鬧東京,其實改編自神怪版五鼠鬧東京。

神怪版五鼠故事,明清以來流傳也是甚廣,像明代安遇時《包公案》四十八回「何嶽丈具狀告異事 玉面貓捉怪救君臣」,羅懋登《三寶太監西洋記》九十五回「五鼠精光前迎接 五個字度化五精」等等,皆有其說。英國博物院藏書林刊本《五鼠鬧東京包公收妖傳》與周紹良舊藏明刻本《新刊宋朝故事五鼠大鬧東京記》等書,則專記其事。

這些故事裡,鬧東京的五鼠,都是老鼠精,貓當然也是神貓而非人。

其故事版本多達幾十種,此處僅以書林本為例,述其大概:西天佛祖雷音寺處,五隻鼠精思凡,來到人間為禍。先是五鼠化為趕考舉子施俊,淫亂其妻(這個情節在俠義版中被改成錦毛鼠救護嚴查散)。施家告到丞相府,四鼠又化為丞相。驚動天子,三鼠又化為宋仁宗。驚動太后,二鼠又化為太后。包公來,一鼠又化為包公。東京大亂,無人能管。包公於是服毒升天,求見玉帝。玉帝派手下查到這是來自西方的五鼠精作怪,只有雷音寺寶蓋籠中的「玉面金貓」可以降服,玉帝遂派人前往西天。結果佛祖耍滑頭,借出「金睛獅子」充數。無奈包公只好親自動身前往西天,請來真正的玉面金貓。玉面金貓來到東京,咬死四隻鼠精,單走了第五隻(俠義版中最後走脫徹地鼠)。這五鼠跑到南天門,被天兵天將拿住,結果玉帝一時心軟饒了它性命,但減去其神通,發往人家受苦。所以人間多了一種大老鼠。

雖然這個傳說只解釋了「大家鼠」(區別於「小家鼠」)的來歷,沒有明確解釋貓是怎麼來的。但民間故事的流變中,很自然地就把這個故事當成了貓的來歷傳說。故事的最後,便添了個尾巴:鼠患仍未滅盡,所以玉面金貓繼續留在東方為民除害。有的版本中還有一個設定說的是,本來包公答應把貓請回西天,結果因鼠患未盡包公食言,所以貓常常以打呼嚕的方式罵包公。

很可能是因為故事性強,所以「包公請貓」這個故事在民間的傳播度,其實遠高於「唐僧取貓」。

「唐僧取貓」的傳說非常簡單,就是一句話:「貓是唐僧取經時從西方天竺國帶過來看護經卷的。」

這個說法,清·黃漢在《貓苑》裡說出自宋·羅願的《爾雅翼》,最近馬伯庸又在網上說其出自明·彭大翼的《山堂肆考》,其實都不對。

這個傳說的明確說法,出自於《玉屑》,也就是明·楊淙《群書考索古今事文玉屑》。四庫館臣說:「揚淙不知何許人。是書《明史·藝文志》著錄。然二十六類之中,荒唐俚謬,罄竹難書。明人著述之陋,殆無出其右矣。」可知這個書通俗趣味比較濃,大概相當於今天的地攤書《萬事不求人》以及網上的某某百科。

《玉屑》卷二十四「釋氏養貓」條原文說的是:「貓非中國之種,出於西方天竺國,不受中國之氣所生,鼻頭常冷,惟夏至一日暖,忽然不食其囪。貓死,不埋在土,掛於樹上。釋氏因鼠咬侵壞佛經,唐三藏往西方取經,帶歸養之,乃遺種也。」

「鼻頭常冷,惟夏至一日暖」這句話今可知最早見於唐·段成式的《酉陽雜俎》。但《酉陽雜俎》裡沒有後面「非中國之種」這些話。「不受中國之氣所生」,大意是說貓的體質不太適應中國的氣候,這是對貓身體特點的解釋。「忽然不食其囪」大概是說夏至這天忽然不自舔鼻頭,這句話也不見於前人。「貓死,不埋在土,掛於樹上」跟本文關係不大,所以不細說了。最後半句「乃遺種也」前面應該省略了「如今之貓」等文字,說的是現在中國的貓都是唐僧從西方帶回來的貓的後代。

貓書《銜蟬小錄》引《西方經》也有類似的說法,但《西方經》不知何書,可能只是作者記不清出處而編造的書名。

但這個說法的起源,真的還不能說是《玉屑》。

古代流行一種「納貓契」,就是一種收養貓的「公文」「符咒」。其文字部分的開頭說:「一隻貓兒是黑斑,本在西方諸佛前。三藏帶歸家長養,護持經卷在民間。」

文中的「黑斑」,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改成「花斑」等文字,這不是重點。但是後面這幾句就是不動的了。「本在西方諸佛前」等等,說的是貓的來頭大,養在家裡大有用處,是一種民眾的自我安慰。

問題是,這段文字早在元代的《三訂曆法玉堂通書捷覽》中就已經出現。說明一則早在後來通行的「唐僧取經」故事(所謂的「吳承恩《西遊記》」)出現之前,「唐僧取貓」的說法就已經出現了。二則,「唐僧取貓」傳說的出現,實早於「包公請貓」。

「唐僧取貓」「包公請貓」的傳說,在民間是傳得不亦樂乎。但在雅文化裡,其實大家關注並不是特別多。所見僅此五條:

明·鄭璋《白貓》詩:「玉狸海外來千裡,月兔天邊墮五更。」清·毛宗崗《貓彈鼠文》「爾貓,名雖不列地支,種實傳來天竺。」吳錫鱗《雪獅兒·詠貓》:「問西來意,蓮花世界,同看經藏。」何夢瑤《南浦·貓詞》:「莫更觸璃屏,西來久,往事不堪重數。」姚燮《貓六十韻》:「種類來天竺,誰雲乞未須。」

前文所謂「中國人明確的養貓記錄,是從南北朝時期開始的」,指的是顧野王《玉篇》中說的:「貓,似虎而小,人家畜養令捕鼠。」簡潔有力,表明當時普通人家已經畜貓捕鼠的史實。

但顧野王《玉篇》原書已經散佚,今天所見無論傳世文獻還是出土文獻中的《玉篇》中,其實都沒有上面那句話。「貓,似虎而小,人家畜養令捕鼠」之語,其實出自唐·釋慧琳《一切經音義》(完成於元和五年即810年)引顧野王說。

《一切經音義》引此文不只一次,分別見於其卷一一、卷二四、卷三一、卷三二、卷六八、卷七二等,共計六次。可見一則這段文字十分可能就是《玉篇》中原文,二則唐代養貓捕鼠的民俗已經形成氣候。

《一切經音義》的「經」即佛經,其書專門解讀佛經。雖然上面提到的六處原佛經都與家貓無關,但早期佛教文獻中確實存在一些與家貓有關的內容,而其相關性卻表現在對養貓行為的禁止上。

從姚秦時期(384-417)鳩摩羅什(344-413)翻譯的《佛說梵網經》卷下,到北涼(397-439)曇無讖(385-433)翻譯的《優婆塞戒經》之《受戒品第十四》,再到劉宋時期(420-479)慧嚴(363-443)整理的《大般涅槃經》卷第七《邪正品第九》和卷第十一《聖行品第十九》,等早期佛教譯著中,都明確說到了佛門弟子不準畜貓(等家畜)的律條。後世佛徒甚至將貓叫做「地行羅剎」,比之為鬼(清·書玉《沙門律儀要略述義》)。

我們知道,不同等級的佛家徒需要遵守的戒律是不同的,等級越高戒律越多。「優婆塞」即「善男」,也就是在家(非出家)修行的佛教徒。「沙門」則是佛教徒的泛稱。也就是說,不畜貓是連最低層次的佛教徒都要遵守的基本戒律。

這些佛經中明確說到禁止畜貓的情況,恰恰說明很可能早期西方印度等地的佛教徒面對的,正是一個普遍畜貓的環境。

而事實上,面對老鼠咬壞珍貴的佛經等物,使得佛門對於養貓的戒律似乎並不怎麼嚴格執行。僧人畜貓等家畜的記載,歷史上並不罕見,後世僧人甚至有「貓有五德」的玩笑。「蕭寺馱經馬,元從竺國來。(李賀《馬詩·其十九》)」白馬寺的建立為中國佛教之始,即不諱言白馬馱經。

僧人面對家貓的矛盾態度,使得其經典雖明令禁止畜貓,但家貓仍然有可能跟隨佛教一起傳播出來。

而傳說中無論「包公取貓」還是「唐僧取貓」,也都與佛教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繫。這或許是巧合,或許表明了人們對家貓傳入史實的依稀記憶。

顧野王《玉篇》成書於梁大同九年(543年),雖然貓在當時有了一定的覆蓋度,但養貓似乎也並不是太通行。隋朝皇宮中有「貓鬼」事件中的貓究竟是家貓還是野貓,便很難說清。直到武則天時期(649-705),才有了武后將貓與鸚鵡共養,又曾因蕭淑妃的詛咒而禁止宮中養貓,這兩條明確的養貓記錄。

而唐僧取經的真實時間(629-645),正處於在「《玉篇》成書」與「武后養貓」這兩段歷史之中。

總之,從家貓傳入中國的最可能途徑,與家貓傳入中國的大概時間這兩方面來看,至少可以說,相對於「包公請貓」,與「《詩經》時代就有家貓」而言,「唐僧取貓」要更加接近事實。

參考文獻:

【清】黃漢 王初桐:《貓苑 貓乘》,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6-6

【清】孫蓀意 著,陸蓓容 註:《銜蟬小錄——清代少女擼貓手記》,中信出版集團,2019-6

[英]艾比蓋爾·塔克 著,黃竹沁 譯:《家貓如何馴化人類並統治世界》,中信出版集團,2018-4

劉朝飛:《狗拿耗子的歷史》《大唐長安的狸貓魅影》,收錄於《志怪於常——山海經博物漫筆》,浙江古籍出版社,即出。

祝秀麗 蔡世青:《「五鼠鬧東京」傳說的類型與意義》,民俗研究2018-4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寶藏貓咪暹羅貓,挖煤君、小狗貓、貓中二哈、唐僧貓都是它!
    在200多年前,這種珍貴的貓僅在泰國的皇宮和大寺院中飼養,是足不出戶的貴族。1884年,英國駐泰國的曼谷領事離任時,將泰王國的禮物之一海豹色斑的暹羅貓帶回英國,立即受到英國許多愛貓者的重視。翌年,該貓就出現在倫敦郊外的水晶宮貓展會上,引起震動。1920年,暹羅貓被引入美國,而後傳布於世界,受到各地鏟屎官們的喜愛。
  • 貓名字取的越「賤」就越好養活?看完這些名字我笑的胃疼
    異曲同工之妙啊,不過寓意還是不錯的!@可凡以前我有個同學一直想考新疆大學,於是貓名字就叫「考新大」...傳說名字取得越「賤」就越好養活,難道這在貓界也通用?!@Strong Liu有一隻小母貓,取名「張建國」!有一次去寵物醫院,護士小姐姐問貓咪的名字,我說「張建國」,她說「問貓呢!」我說:張建國...名字倒是夠大氣!
  • 貓為何成為東亞動畫片的超級IP
    卡託受花仙國王所託,與一隻雄狗努波(Nuvo)來尋找花仙子,要陪伴她一起去找傳說中的七色花。花仙子和她的夥伴更為亞洲動漫迷所熟悉的伴侶貓顯然是《哆啦A夢》(Doraemon)中的機器貓哆啦A夢。哆啦A夢是日本漫畫家藤子·F·不二雄筆下著名的漫畫人物。《哆啦A夢》漫畫自1969年12月開始連載,共發行單行本45冊、原著大長篇漫畫17本。
  • 日本與貓的愛恨關係:貓在日本的民間傳說中已經遊蕩了幾個世紀
    這個國家有著悠久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民間傳說,涉及到可怕的超自然貓科動物。日本的貓傳說非常廣泛,從奇幻的、神奇的貓人(巴肯奈科)到可怕的食屍魔(卡沙)。今天有猜測說,「尼科麻獺」傳說起源於一隻從中國帶來的老虎,起先圈養在動物園,後來逃走了。亦或者是其他一些感染了狂犬病的動物。12世紀之後,關於「尼科麻獺」和超自然貓科動物的故事沉寂了幾個世紀。然後是江戶時代的到來,當時日本的貓數量真的呈爆炸式增長。
  • 給貓取名字越「賤」越好養活?看看這些貓的鏟屎官究竟有多缺德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寵物取名字的那些事。食物類:都說民以食為天,所以不少吃貨鏟屎官在給貓咪取名字的時候,會直接以自己想吃的食物命名。比如之前我收養的一隻布偶貓就叫布丁。另外,貓友群裡叫果凍、泡芙、花卷、雪碧、可樂的貓也不少。唯一的問題就是,凌晨呼喚自家貓咪,真的不會餓麼?
  • 請不要看到貓就說是中國貓!中國貓沒有那麼多
    這不是三花貓嗎?你說的都對,但只要一扯上中國就不對了,因為這些都不是中國的貓!它們是當地國家的「土貓」,有美國的土貓、土耳其的土貓、日本的土貓、英國的土貓、還有一隻日本的短尾貓。是不是很想說為什麼和中國的狸花貓、三花貓、大橘子長得特別像?因為這些貓本來就是同一個祖宗,並且它們還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短毛家貓。
  • 【普及】相關的中國妖怪與民間傳說(1:貓)
    中國古代大多數飛禽走獸或被用於詛咒、魅惑,或被用於禳除、厭勝,但其中關於貓的內容卻屈指可數。今天就來扒一扒關於貓的傳說,資料來源包括古籍、網絡、民間傳說。阿尼只得暗中祈禱,不到一個時辰,買酒的錢就送到了,獨孤陀就這樣貪而無厭的不斷叫阿尼向貓鬼取錢買酒。  獨孤陀因內戚關係做官以後,有一天他在花園裡向徐阿尼說:「你叫貓鬼向獨孤皇后(獨孤陀同父異母的姊姊)說:我家沒有錢,請皇后常常賜錢給我。」阿尼就照他的話向貓鬼祈禱,貓鬼果然走到宮廷,向獨孤皇后取財物。
  • 天使貓,一種有翅膀的貓
    很多朋友都很好奇,貓貓有沒有翅膀,或者是說貓會不會飛之類的,下面由我給大家講解下,其實,有種貓是有翅膀的,當然這是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傳說中,有種有翅膀的貓,它的名字叫做天使貓,目前為止還是一個神秘的物種。
  • 招財貓舉左手表示招福還是招財 店裡的招財貓舉左手表示什麼
    招財貓舉左手表示招福還是招財 店裡的招財貓舉左手表示什麼時間:2020-06-26 11:4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招財貓舉左手表示招福還是招財 店裡的招財貓舉左手表示什麼 招財貓舉左手表示招福還是招財?
  • 選擇領養貓還是購買貓舍養的貓?
    還有許多人喜歡特定品種的貓,到了非某一種貓不養的地步。說他/她不愛貓嗎?他/她對那一個品種的貓愛得死去活來,為了得到這樣的貓願意付出不菲的代價;說他/她愛貓嗎?可他/她卻又對其他品種的貓不屑一顧,甚至還到了厭惡的程度。
  • 「貓咪咖啡館」,是愛貓還是害貓?
    貓咪咖啡館原是在日本興起的一種咖啡館,在這種咖啡館中,客人們享受的不僅是咖啡,還是與館中貓咪們一同玩樂時獲得的放鬆。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眾多以貓為主題的咖啡館也遍地開花。寒假剛開始的時候,小編就和朋友去了一間聽聞已久的貓咖啡館,特別的風格和可愛溫順的貓是這家咖啡店的兩大亮點。我和朋友們都非常喜歡貓,在那的整個下午確實是很歡樂和放鬆的,除了經常會有人吸菸。我覺得十分奇怪,一般咖啡館不都是禁止吸菸的嗎?更何況還是有那麼多貓咪的咖啡館。但店內每個桌子上都擺放著一個填著咖啡渣的菸灰缸。
  • 什麼樣的貓是玄貓,玄貓象徵著厄運嗎,玄貓能不能養?
    玄貓,平常口語中稱之為「黑貓」,特指那些黑色的毛色中帶有一點硃砂紅的貓咪。國內外從很早前就有玄貓的各種象徵意義衍生出來,不過科學養寵的鏟屎官們應該會明辨真偽,不必理會人類富裕貓咪的過多含義。傳說玄貓象徵厄運現代玄貓象徵厄運的誤解最開始是在影視劇中流行的。無論國內外,都非常喜歡在恐怖片或不詳場景發生前,由一直玄貓在鏡頭前一閃而過,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玄貓代表壞事來臨,下一秒就出現災難的象徵。而就古代來說,國外常常將玄貓和壞巫婆聯繫在一起,國內古時則會認為玄貓是小人和遊魂的化身。
  • 「我養的是貓!貓!」
    即使女主人多次解釋過貓咪就是家貓,還是很多人會懷疑它是某種野生大貓……別看貓咪長得挺兇,但是它性子是極其溫順的,和家裡的小主人也相處得特別好,當初一來到家裡,就成了小主人最好的玩伴了。江湖傳說太多了……緬因貓,來源於美國緬因州,它們天生體型以及樣貌都跟一般家貓不大一樣,所以人們總愛猜想它們的來歷,各種各樣的說法都有。1、最傳奇的傳說。
  • 古代貓奴取名大全:教你如何給貓取一個好聽的名字
    古人給小兒女取小名,喜歡用奴字表達喜愛之意,其中較為出名的有寄奴(宋武帝劉裕)、黃奴(陳後主陳叔寶)、雉奴(唐高宗李治)……還有,據說李白他女兒取名為明月奴,這個是真正好聽的。所以,把貓兒叫作奴,是把它當兒女看的,古代愛貓的詩人們常常這樣喚它。
  • 貓の日話貓
    而日本的貓,傳說是在7世紀中旬由遣唐使從中國帶回來的,初衷是為了保護佛典不被鼠類毀壞,史稱「唐貓」。如果這是真的,那麼日本貓的祖先就是我們的中華田園貓了(亞洲沙漠貓的後裔)。這位天皇把自己寵愛的母貓命名為「命婦御許」,「命婦」為五位女官;「御許」則為高貴的女子,這是日本歷史上第一隻被記錄下名字的貓。一條天皇還給貓配了奶媽,命大臣妻妾為小貓慶生。不得不說其貓奴程度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     一條天皇為貓請了保姆
  • 給貓取名有講究,你家貓的名字什麼來由?
    發於2020.6.01總第949期《中國新聞周刊》好朋友的貓名叫小麥,我的貓名叫小米,兩隻貓一樣品種,一樣花色。小麥還有一個大名,喚作麥廣麗,「天、地、貓」三格俱全。反觀小米的名字,多少有些兒戲。於是,我決定要給小米再取個像樣的大名。可惜的是,並沒有動物姓名學之類的書可資參考。
  • 貓真的有邪性嗎?為什麼有人害怕貓?貓:我這麼萌,為什麼怕我!
    在一些西方國家,甚至是在中國的一些偏遠農村地區,貓通常被人們認為是具有邪性的動物。但是關於這種說法,在中國和在西方的解釋是不一樣的。在西方一些國家,他們的一些傳說,貓是巫婆的寵物,貓和巫婆在一起時間久了,自然會學到一些本事,並且到人類社會去害人。
  • 動漫中的都市傳說,《貓和老鼠》恐怖的都市傳說,真的有可信度嗎
    動漫中的都市傳說,《貓和老鼠》恐怖的都市傳說,真的有可信度嗎都市傳說就像是一陣冷風一樣,不知從什麼地方刮來,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就傳入你的耳中,然而有趣的是,當我們去試圖尋找真相的時候又總是被各種各樣的謠言所迷惑,你有時候甚至毫無道理的就對這些說法深信不疑
  • 京劇貓五歲生日:你希望上映第四季下半部還是京劇貓之霸王折呢?
    算上今天,還有10天就是京劇貓五歲生日啦。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京劇貓已經陪著我們度過了5個春夏秋冬。感謝京劇貓,也感謝各位貓民。曾經很多貓民以為,京劇貓中最神秘的宗派是念宗。直到雲憂谷的出現,貓民才發現居然真的有京劇貓第十三宗-法宗。
  • 好奇瓦貓!
    瓦貓用陶製作,造型為張著大口的貓,瓦貓造型為面目猙獰的神怪。它的使用有一定的規矩,並不是所有房屋都要安置。有的地方是使用石頭雕成的貓,如呈貢馬金堡一帶,他們不叫「瓦貓」,而叫「石貓貓」。昆明大普吉桃園村紅石崖水庫大壩上,立有一個足有1米多高的巨型「石貓貓」,傳說水庫建好後,大壩時常漏水,不論怎麼修補,都無濟無事,原來是大壩對面的樹林中有一頭母野豬帶著七頭小豬每到月夜,便出來拱這拱那,所以水壩頭天修好,第二天就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