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紋飾是中國傳統的裝飾紋樣,是以魚作為裝飾的主體內容。用魚紋做裝飾見於古代各類藝術品中,其中以魚紋陶瓷最為豐富。魚紋最早出現於新石器時期的彩陶上,這個時期的先民多居住在河流溪畔,長期的漁獵生活使他們對魚有了深刻的了解,因此在早期的生活器物上也就留下了有關魚的內容。後來魚被賦予了一種思想和文化內涵,戰國時代的莊子說"魚出遊從容,是魚樂也"。他的這種"魚樂"思想,在古代的繪畫作品中演變成一種獨有的藝術主題;與此同時,用魚紋裝飾的器物也非常流行,而魚紋瓷就是其中的一種,它的大量出現見於宋遼時期,明清是魚紋瓷發展的高峰。
大量出現於宋遼時期的魚紋瓷,所涉及的瓷器種類包括青瓷、白瓷、彩瓷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器物有盤子、瓷枕等,這類器物上的魚紋採用了繪、印、刻、劃等多種裝飾技法,生動再現了"蓮花遊魚""水波遊魚"等不同形象。這個時期的魚紋瓷以寫意為主,風格粗獷豪放。魚紋多以雙魚的形式出現,呈同向平行遊動,魚鱗呈連弧狀平行排列,或呈半圓顆粒狀突起,這件?泉窯的青瓷雙魚紋盤就是這種類型的典型器物。進入元代,魚紋瓷形成了宋代魚紋瓷無法比擬的優勢,無論是品種、器型、裝飾技法和表現風格都別開生面、獨具特色。
元代的魚紋瓷主要特點是採用釉下青花,它的特點一般是單魚或雙魚入畫,紋飾布局分兩種,一種是在魚的下方有一叢水草,然後在魚的左右兩側有兩束荷花,荷花呢和荷葉蜿蜒地浮出魚的上方水面,它的特點是寫實誇張,魚體一般比較豐盈,動感比較強,青花的用色多半用進口的料,色彩比較濃豔,形象生動。由於元代的魚紋瓷在寫實的基礎上又有誇張,因此作為紋飾主體的魚的形象,就顯得更富有情趣和韻味,這是元代魚紋瓷一個十分突出的特點。同時魚紋瓷中出現的這種魚和水草一起使用的情況,通過不同的組合,產生了一種意境;而且這個時期的紋飾比較講究對稱,不單調;還有青花彩繪技法的應用更加成熟,器型上的紋飾有一種水墨畫的味道。到了明代,隨著宮廷養魚成風,出現了魚譜,和魚有關的各類活動也多起來,像當時的"賽金魚"表演就是非常盛行並深受人們喜愛的一項活動。那麼作為體現在器物上的魚紋也成為明朝各個時期喜繪的紋樣,其中以魚紋瓷最突出,應用的非常廣泛。 明代的魚紋裝飾瓷器比前期品種數量都要多,這時候所見的有青花釉裡紅,仿定窯白瓷、藍釉、孔雀藍、五彩瓷等,其中呢尤以嘉靖朝最為突出,嘉靖朝的魚紋一般由前朝的鯽魚變成了鯉魚、白魚、青魚、桂魚等這樣的四種魚紋,加上一些浮萍、水草等共同使用,它最重要的特點是用色比較鮮豔,一件瓷器上可以見到鮮豔的紅色、綠色、黃色等,那麼它的畫風呢也比較寫實,器型常見於高足杯,還有盤,還有雙耳尊。明代的魚紋瓷除了品種得到極大的豐富外,在嘉靖時期,用色和畫法上還有一個最值得一提的地方,就是開始大量出現於不同器型上的魚紋,受到晚明畫風的影響,畫法細膩、紋飾繁密,商業性強。它被認為是魚紋瓷發展過程中的又一個重要變化。到了清代,魚紋瓷的品種、器型、裝飾風格和表現內容更為多樣,進入了一個集大成的時期。清代所有的各種釉色品種的瓷器都有用魚紋作裝飾的,比如青花、粉彩、法郎彩、五彩、豆彩、孔雀藍釉、幾藍釉等,這個時候的魚紋瓷,最重要的特點是畫風非常細膩,就像工筆畫一樣,每個魚紋的鱗片,它都不怕麻煩的一一的都畫出來,而且這個魚紋的陰陽面,受光面它都表現出來了,可以說它又是受到了西方油畫的影響,裝飾風格也不同於以往各朝,除了傳統的水波遊魚、蓮池魚、藻魚之外,還出現了魚與生活中常見的魚、蝦、螃蟹在一起繪製,還和龍紋,還有和象徵富貴的牡丹花紋一起組成紋飾,清代魚紋瓷還有一個重要的意義,它所有的畫面有吉祥的象徵意。清代的魚紋瓷不僅以品種數量最豐富而具有重要的影響,同時通過魚以及魚和其他事物的象徵性構建,將一種美好的祝願融入其中,因此這個時期的一些魚紋瓷不再只具有單一的紋飾欣賞功能,而是能夠表達一個主題,有深刻的寓意和內涵在裡面,這也使魚紋瓷具有了更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