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球莖花,水仙、鬱金香有何區別?冬天愛開花的它們該怎麼養?
自打養花事業發展的風生水起後,各種各樣的植物類別紛紛進入人們的視線,像水生、種球等早前大家尚不太熟悉的植株,現也成功入駐花市,為花友提供了更多有利選擇。而今天小花就想跟大家聊聊鬱金香和水仙這兩種植物,那麼,同為常見球莖花的它們,各自有哪些特點?植株的日常養護又該著重注意哪些方面?
首先,鬱金香,又名楊荷花,是百合科鬱金香屬的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園藝學中被廣泛認為出自土耳其,現為荷蘭、匈牙利、土耳其等國家的國花,於當地深受居民的喜愛。外形上,鬱金香的鱗莖呈圓錐狀,直徑約2~3公分左右,花色以洋紅、鮮黃、紫紅為主,多集中在每年的3~5月盛開。受產地影響,鬱金香在漫長的進化過程裡自然形成了夏季耐乾熱、冬天忍溼冷的特殊生長屬性,每逢酷暑,植株便會陷入休眠,等秋冬時再暗自生根萌芽,不過,其真實的莖葉需經寒冬的低溫處理後才能長成,而花芽的分化則是在種球的貯藏期得以順利完成。
養護方面,鬱金香是典型的長日照植物,只有保證光照充足的情況下,植株才能花繁葉茂的生長。土壤的話,實踐表明,鬱金香更適合栽培於疏鬆透氣、排水性好且不失肥力的腐殖土中。
其次,水仙,也叫中國水仙,花如其名,它不僅是多花水仙的一優良變種,本質為石蒜科的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還是我國十大傳統名花裡的高顏值觀賞型品種,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栽種史。有別於普通植物,水仙的葉往往是從其鱗莖頂端呈綠白色的筒狀鞘,即花箭裡抽出,一般每個鱗莖少則抽長出1~2枝,多則8~11枝不等。水仙天生更喜歡溫暖溼潤、透氣排水性好的環境,盆栽養殖時人們可從這方面入手,掌握植株的養護訣竅。
此外,關於水仙,有一點大家務必要從心底敲響警鐘,原來水仙鱗莖所分泌的汁液含有很多諸如石蒜鹼、多花水仙鹼這樣的有毒生物鹼,儘管外科常用它作為鎮痛劑,但那是基於數量有被嚴格控制的基礎,正常來講,人們一旦中毒,就可能出現痙攣、腹瀉等不良症狀,因此,已經有在家裡養殖或準備入手新株的朋友,大家一定要注意和植物保持安全距離。
最後,小花認為,由於鬱金香、水仙皆是球莖植物的典型代表,所以平時人們自不然會將兩種花放在一起比較。要小花說,在某種程度上,它們代表的更多是本土花卉和外來植物兩種身份。別看水仙其原種最早是由唐朝於義大利引進,為法國多花水仙的變種。
時至今日,該植株已在長達上千年的優勝劣汰中完全擺脫了母株的影子,成為我國植物界的又一經典佳品。這樣看來,國貨是真的有在暗自發力,且很多當前都已初具成效,相信用不了多久,中國製造必將變成一充滿正能量的形象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