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疫情如此嚴重,我在矽谷居家「隔離」,買菜真是個技術活

2020-12-18 楓小凌的空間

作為矽谷的工程師,我從3月6日就開始在家辦公了,到今天已經有五個多星期了。從開始的憋悶、為疫情的擔憂,到今天的自得其樂,享受居家生活,人的適應能力還是滿強的。

1. 買菜是個技術活

這周五早上,朋友圈一片哀鴻遍野,都是吐槽在Weee上沒買到菜的。

有的朋友訂了五點的鬧鐘(說五點放貨),刷了半天發現網站崩了。好不容易網站修復好,刷進去一看,貨架又空了。

Weee是一家做線上華人生鮮配送的,自從疫情爆發以來,幾乎承包了大家的冰箱存貨。

三月初的時候,我第一次在Weee上買菜,那時候貨源尚且充足,容我挑挑揀揀了半天。沒過幾天,一大箱食物就送到了家門口,我還洋洋自得地發朋友圈說成功屯糧一個月。

事實證明,是我低估了自己消耗食物的能力。

在家一日三餐,蔬菜水果肉類要搭配得當、營養均衡,眼見著冰箱裡的存貨一天天變少。

等我再到Weee上去看,自選通道已經沒了,只有食材包可以下單。再後來,連食材包都要用搶的了。

各種同學同事群裡的日常交流都成了如何買菜。有以物換物的,有每天零點守著刷Amazon 送貨窗口的,也有全副武裝去超市的——聽說Costco的進門隊伍能繞停車場大半圈。

媽媽千叮嚀萬囑咐讓我不要出門,在她的「恐嚇」下,我也覺得外面甚是危險。

其他菜還能維持,可我究竟該上哪兒去買雞蛋呢?

我試了好幾個網站,比如給美國超市送貨的instacart。我興致勃勃下了單,好不容易湊齊35刀免運費(一盒雞蛋也不過5刀),結果跟我說沒有delivery date。

再比如可以給韓國超市HMart送貨的RICEPO,我往購物車裡放了一堆好吃的,最後發現沒有雞蛋,真是欲哭無淚。

至於Amazon Fresh和Whole Foods,也上演了類似的劇情。

大概是我網購經驗不足吧,算了,還是人肉去超市吧……

上周五早上,我起了個大早準備一開門就衝進超市,結果意外刷出了Weee。把我激動的,壓根兒沒仔細看就往購物車裡加加加,最後付款的時候還是有好幾個菜沒了。大家真是在用生命搶貨啊!

毫無疑問,雞蛋是沒有的,超市還是要去的,口罩手套消毒洗手液也一樣不能少。

大華九點多幾乎沒人,僅有的幾個顧客也都戴著口罩,自覺地保持著社交距離。插一句,這好像是我第一次結帳都不用排隊。

為了速戰速決,我也沒仔細盤算一下自己能吃多少。過後一思量,得,我這一天竟然花了三百多刀買菜,可真是一筆巨額夥食費……

回到家,又是各種噴消毒劑,扔包裝袋,確保食物衛生安全了才敢小心翼翼地放進冰箱。

買個菜,流程如此複雜繁瑣,簡直比打仗還累。

2. 媽媽別擔心了

前段時間,網上有一個很著名的段子:新冠疫情,中國打上半場,世界打下半場,海外華人打全場。

一月下旬的時候,我每天刷好幾遍疫情新聞。今天這個媒體爆料,明天那個媒體闢謠,信息轟炸之下,整個人都很疲憊很焦慮。那時候,我也天天催爸媽買口罩,告誡他們不要出門。

當時,許多心理學號主都有推過相關文章,幫助大家走出這種疫情負面情緒。

好不容易開始回到自己的生活,美國的疫情又開始了。我和父母的角色反了過來,他們開始為我沒有口罩而擔心,隔三差五就問我美國疫情這麼嚴重怎麼辦啊。

朋友的媽媽甚至擔心到每天都要和她語音,車軲轆話來回叮囑,為她難買口罩憂心忡忡,甚至希望國家能包機送她回國。

父母不了解我們真實的情況,只能從新聞裡看到美國的數字蹭蹭蹭地往上漲,所以會幻想出許多危險。但他們又沒法到我們身邊照顧,只有干著急的份。

我們要做的,就是把自己正常的生活狀況傳達給他們,慢慢地,他們的焦慮就會少很多。

媽媽曾經跟我分享過一個姑娘的微博,說新聞是她媽媽焦慮的來源,而她媽媽是她焦慮的來源。

「我決定以後不看新聞了」。

嗯,媽媽你做得對。

我不是二十出頭的小姑娘了,我在美國獨立生活了五年多了,我自己賺錢養活自己,自己做飯照顧自己,在家自由自在、自娛自樂,簡直跟放暑假一樣愜意。

我現在也不太關心疫情新聞了,只要安安心心呆在家裡,其實我們很安全。

現在,我和父母的交流日常不是廚藝鑑賞,就是追劇心得,至於疫情,早已不是我們討論的重點。

把自己搞得心力交瘁不值得,抵抗力下降,反而徒增感染的風險。

疫情總會過去的,過好當下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3. 我可以宅到天荒地老

現在,我已經習慣了居家生活,甚至很享受。

這一個月,時間變得很慢,慢到我幾乎回憶不出什麼閃光的瞬間。

可仔細想想,該工作工作,該做飯做飯,該運動運動,該寫作寫作,該追劇追劇,我想做的事,一件也沒落下。

這一個月,時間又流逝得飛快,今年還未享受過的春光,可能已經過去一大半了。

即便只能從窗戶裡看,院子裡的小花、新抽的嫩葉,溫和的陽光灑在牆壁上落下斑駁的樹影,還有更遠處的藍天,依舊能給人帶來美的享受。

至於人與人之間的聯繫,也並沒有因為疫情而疏遠。

組裡每周的雲喝茶時間,讓我們同事之間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聯繫。各種線上社交,也給了我們許多打開自己的新方式。比如,我給學弟學妹做過一次雲分享。上周,我還參加了一場雲K歌活動。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自我成長的部分。

就像Papi醬說的,自己才是那個陪伴自己時間最久的人。

當我們不再有機會和外界產生連接,內心安定下來,修煉自身更顯得彌足珍貴。當我們自己可以給自己這份安全感,外界的諸多變化和風雨就不會把我們擊垮了。

今年確實是多災多難的一年。

但困難既是挑戰,也是機遇,給了我們破窗和改變的空間。

誰又能保證自己的一生四平八穩、毫無波折呢?

不如,好好享受這難得的獨處時光,好好把握與心靈的每一次對話。

讓生活慢下來,讓靜思長一點。

等疫情結束,一起迎接那個嶄新的自己。

相關焦點

  • 獨自漂在美國矽谷,我親歷的疫情日記
    我是去年五月搬來矽谷工作的,對這裡也算不上熟悉。加州疫情爆發後,各大公司很快就宣布員工在家辦公,而居家的這二十多天,我和外界的聯繫也有限。我不想特意去找很多新聞素材來充實文章,就寫寫一個普通人視角下的感受和故事吧。1.
  • 封城周記二——疫情中的美國矽谷持續更新中
    繼上周分享了一位生活在美國矽谷的華人媽媽記錄封城1周的矽谷疫情現狀後,很多人期待可以持續關注美國疫情,於是我們繼續約稿了華人媽媽,請她繼續真實記錄疫情下的矽谷生活。今天分享的是矽谷封城第二篇周記。居家隔離第二周。
  • 戰疫深圳人:社區書記變身「跑腿代購」 居家隔離買菜不愁
    我是南嶺村社區黨委書記張育彪,請問你今天身體狀況怎麼樣?有什麼需要社區幫助的?」2月14日下午,在全社區各出入卡點檢查各崗亭信息登記情況後,張育彪連續撥通了5戶居家隔離居民的電話。&nbsp&nbsp&nbsp&nbsp「體溫正常,都挺好的。你們有84消毒液嗎?」「好的,晚點幫你拿上去。」張育彪記錄下來,不一會兒,社區就將居民所需的物品送到了家門口。
  • 疫情下的矽谷:保持「社交距離」,舊金山出行減少53%,航拍仿佛空城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導讀:疫情不斷擴散下,美國矽谷地區具體表現如何?手機GPS數據的分析顯示,馬林縣減少57%,舊金山市53%,聖塔克拉拉縣和聖馬特奧縣都是48%。矽谷地區確診1706人,佔加州總確診人數5723人比例為29.8%,佔比進一步下降。 作為在全美最早採取「居家隔離令」的地區,在「居家隔離令」執行12天過後,21記者發現,矽谷6縣市並沒有放鬆,相反進一步對「隔離令」中的某些要求緊縮,比如關閉縣區公園,暫停進入。
  • 美國疫情下的國務院、國會、FBI、紐交所、矽谷巨頭……
    據悉,這是首位被確診感染的美國國會議員。巴拉特13日在參加完國會投票後進行了自我隔離,14日出現發燒、頭疼等症狀。他18日通過社交媒體表示,「我目前感覺好多了,但是每個人都應該重視並遵從疾控中心的防疫指南,以防止感染並減緩病毒的傳播。」 美國國會大廈中至少已有兩例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病例,一些議員的辦公室處於關閉狀態。
  • 美國疫情告急:矽谷關門!10萬員工回家!紐約進入緊急狀態!
    ISSCC 2020最全論文+PPT下載【共1.5G】疫情在美國還在不斷擴散。重要信息紐約州州長科莫7日宣布該州進入緊急狀態,這也是繼華盛頓州、佛羅裡達州、加利福尼亞州、馬裡蘭州後,第5個宣布進入緊急狀態的州。
  • 美國式「居家隔離」,這地率先發布「封城令」,城市旅遊將要蕭條
    小夥伴們還記得幾天前網上爆紅的「美國機場裡不戴口罩不做防護的乘客成千上萬,擁擠在機場裡邊,而機場工作人員卻也沒有勸他們自我防護」,與此同時國內也有許許多多的人們紛紛發言,「現在的義大利未嘗不可能是明天的美國」,而到了今日,美國確診人數已經高達一萬多人,正在向著兩萬的數目邁步子,美國也開始緊張了,美國這個州率先發出「封城令」,居民們「居家隔離」之旅即將開始
  • 舊金山首次確診感染 Facebook緊急通知矽谷員工居家工作
    新冠病毒在全世界蔓延,對於科技、電子、網際網路行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如今,病毒帶來的危險正在一步步逼近美國矽谷的科技巨頭。與此同時,谷歌公司在給周四新聞界的聲明中表示,對於加州灣區的員工提供了居家工作的選項,表明還不是強制性要求。谷歌和Facebook是第一批在矽谷的家中感受到疫情影響的科技巨頭。Facebook最新的預防措施發生在舊金山首次發生新冠病毒感染事件。周四,舊金山市宣布兩位居民被確認感染了新冠病毒。
  • ...居家隔離誰買菜?寧波這位退役軍人凌晨3點去買平價菜,還送貨上門
    近日,記者見到錢湖人家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專管員薛明的時候,他正拎著兩大袋蔬菜和藥品,臉色通紅,頭上冒汗,快步趕往一戶居家隔離人員家中。 「今天需要配送22戶,到目前為止還剩3戶了。」隨後據記者了解,錢湖人家社區外來人口較多,居家隔離的達40多戶,合計150人。許多隔離家庭主要通過買菜APP進行線上下單買菜,5日早上得知該平臺要暫停服務,都很焦慮。社區苦於人手緊張,也犯了難,「得知這一情況後,薛明聯合社區內的退役軍人,主動請纓,提出利用以前做配菜生意的優勢,為隔離人員平價進菜並送貨上門,解決大家的後顧之憂。」社區黨總支書記林美君介紹道。
  • 「網上買菜」這麼簡單的事,為什麼在美國這麼難普及?
    神譯局是36氪旗下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編者按:同樣是疫情期間居家隔離,中美兩國人民上網買菜的感受卻是天壤之別,不得不說國內的生鮮電商和物流配送真是太方便了,只要你想,幾乎什麼都可以在網上買到,很快就送到家門口,但發達的美國為什麼生鮮電商發展得如此之差?來看看下文的介紹吧。
  • 俠客島:美國疫情到底咋樣?我們連線了大洋彼岸
    他最近一直在跟蹤紐約疫情。他告訴我們,紐約州確診2萬多例,是全美疫情最嚴重的地區,並且疫情呈現愈來愈嚴重的趨勢。Andrew說,最新的情況是,紐約州宣布進入重大災難狀態,全州已於周日(22日)晚8點「封城」,除超市、藥房等必要企業外,所有企業、商店關閉,所有人居家隔離、辦公,禁止聚集性活動。
  • 2020,矽谷開啟「疫情後大創新時代」元年
    源源不斷的上市潮和上市後不間斷交出的好成績,不禁讓人重新對矽谷燃起了各種希冀:那個用科技改變世界的矽谷,還沒死;意外爆發的新冠疫情,成為了矽谷的強心針,給了它改變的動力和土壤,讓它重新燃起了新的生機。 2020年,對於矽谷來說,必將是個疫情後創新時代的元年。
  • 葉縣仙臺鎮「五步法」打通居家隔離疫情第一線
    下午4時50分,服務車來到該鎮辛樓村三組一戶居家隔離門前,隨行的衛生人員先行下車實施防疫消殺,隨即社會愛心人士仙臺鎮華聯超市工作人員把事先約購的生活物資送到從武漢返鄉王浩偉一家四口居家隔離門前,給他們送去黨委,政府的溫暖。
  • 逃離矽谷,疫情可能對加州房價造成衝擊
    這波疫情顯著改變了矽谷高科技巨頭們的辦公形式。亞馬遜和微軟決定把在家上班的日期延後到10月份,Facebook和谷歌允許員工年底前都留在家中上班,Twitter更是宣布可以永久性居家辦公。逃離矽谷?矽谷的居住成本在全美數一數二,灣區的一室戶租金通常都要花費兩、三千美元。買房就更不用說了,中位數超過60萬美元,是全國平均水平的兩倍多。居住成本如此高昂,因此,當允許長期在家工作的公司決定一出臺,有些人就動了搬家的心思。
  • 美國疫情嚴重為何遲遲不封國,川普:救一人要花費600美元
    據官方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感染人數已經高達6000萬人,死亡人數也高達140萬,如此巨大的數字也表達不了人們正在承受著怎麼的痛苦,在所有國家中美國是尤為突出的,美國作為一個醫療技術先進的大國卻防治不了疫情的爆發,美國到現在為止感染人數已經高達1300萬,是全球感染人數的五分之一,死亡人數也高達26萬,並且現在還在呈現迅速增長趨勢。
  • 美國底特律五分之一警察被隔離 韓國宣布所有入境旅客將居家隔離兩...
    世衛組織說,截至歐洲中部時間29日18時(北京時間30日零時),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638146例,死亡病例達30105例,疫情已影響到全球202個國家和地區。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27日表示,新冠肺炎疫苗研製至少還需要12至18個月,與此同時,全球正在推進新冠肺炎療法的臨床試驗。
  • 從疫情嚴重國家入境廣東者隔離14天
    來源: 南方都市報3月4日,廣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第37場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呈現擴散態勢,廣東省衛生健康委二級巡視員紀樂勤介紹,廣東已建立口岸聯防聯控機制,全面加強入境健康管理。凡是從韓國、義大利、伊朗、日本等疫情嚴重國家經廣東口岸入境的、目的地是廣東的,不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要實行14天的居家醫學觀察或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 美國疫情最嚴重不是紐約!是這個被遺忘的「印第安人國家」
    作為全世界財政實力和科技水平最強大的超級大國,美國本來不該有這麼慘烈的悲劇。再問一個問題,美國疫情最嚴重的地區是哪?很多人肯定毫不猶豫認為是紐約州。的確,2000萬人口的紐約州總確診37萬人,每10萬人確診1900人,不管是確診總數還是疫情密度,都高居美國首位。
  • 香港入境深圳,可申請居家隔離!
    隨著香港第四波疫情持續惡化和中小學及幼兒園停課,不少香港市民或者在港內地居民都選擇回內地避疫!!! 圖源:微博 據葉先生介紹,由香港入境的人士,除了需要在酒店進行14日的隔離觀察外,如果有居家隔離條件,則可以申請「7+7」隔離,即酒店隔離
  • 海外留守記|居家隔離,廚藝大增,我甚至適應了不出門的日子
    2020年5月3日,今天是我居家隔離的第53天,身處異鄉,看到國內陸續復工復產,心中甚是欣慰。西班牙疫情趨緩,「馬村」又現生機馬德裡疫情也基本得到了控制,原本的禁令開始放寬了。隨著近期西班牙疫情趨緩,政府禁令放寬,允許14歲以下兒童在父母或長輩陪同下出門、每天每人有一小時的運動時間,「馬村」(留學生對馬德裡的俗稱)街道、廣場、公園瞬間充滿了生機。超市購物「歷險記」從3月11日學校停課開始,在家自我隔離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