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衡水市應急管理局啟動冬春救助工作,對因自然災害受到經濟損失的困難群眾進行摸底排查,安排部署受災群眾冬春救助工作,確保受災群眾安全、溫暖過冬,嚴防因災返貧。
今年以來,衡水市相繼遭受了「3·18」「4·23」等大風、低溫冷凍和風雹災害,導致衡水市11個縣市區不同程度受災,累計受災人口30.68萬人次,直接經濟損失3.18億元,給衡水市受災群眾生產生活造成較為嚴重影響。在冬春救助工作中,衡水市應急管理系統工作人員深入基層一線,進村入戶全面了解受災群眾生活需求。在前一個階段工作的基礎上,對救助需求進行二次排查,實地走訪受災群眾,真實了解受災困難家庭基本情況和冬春期間在吃飯、穿衣、禦寒取暖等方面存在的困難,及時登記造冊,保證冬春救助工作底數明、帳冊清。
在做好調查摸底的基礎上,該局科學分析救助需求,精心安排救助時間進度,制訂本地區冬春期間受災群眾生活救助方案,確保工作任務和責任落到實處。對於有自救能力的,鼓勵受災群眾自己解決生活困難;對於有部分自救能力的,給予適當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對於無糧、無錢、無自救能力的「特困受災群眾」實施重點救助,保證其口糧和禦寒衣被需求,並幫助解決部分取暖用煤、用氣,切實保障受災群眾基本生活不受影響。
各縣市區按照國家 《自然災害生活救助資金管理辦法》 和 《河北省自然災害救災救助資金管理實施細則》 規定,認真落實救災資金投入責任。各地在接到省市撥付通知後,於15個工作日內把資金發放到位,把冬春救助款物以最快的速度發放到受災群眾手中。同時,該局對救助資金落實、救助款發放等進行專項督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及時整改,確保冬春救助工作健康有序、高效開展。該局建立救災資金聯合監管機制,市、縣應急管理局主動配合紀檢監察、審計、財政等有關部門做好監督檢查,切實加強監管,確保資金安全。(記者田思雨)
來源:衡水日報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來源:河北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