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米北面說的是中國飲食文化的一種大範圍劃分,主要在於南方喜食米飯,北方喜食麵食;其實在此之外,江西,廣東,廣西,湖南,貴州,雲南,四川等地,米粉也是一種主食,可以稱得上米麵之外的第三類國民主食。在米粉盛行的地域內,風味也不盡相同,我們來看下全國最好吃的十大米粉
NO1:南寧老友粉
老友粉是南寧本地的著名美食,與柳州的螺螄粉,桂林的桂林米粉同為廣西的「三大米粉」,南寧人認為酸辣可口的老友粉夏天吃著開胃,冬天吃著驅寒,這種粉能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把酸和辣巧妙的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南寧小吃的獨特風味之一,常常讓人吃的汗流浹背,辣的痛快而欲罷不能
NO2:桂林馬肉米粉
桂林馬肉米粉以粉條圓細而柔韌,滷水鮮美芳純,肉菜香松而爽口的風味聞名;其大約始於清道光年間,口味確實與眾不同:首先是馬肉的製備就很奇特,先將馬肉下水醃好貯入缸內,待到秋高氣爽季節,再取出臘制,吃時切成薄片,故甘香松爽,其味特別誘人;米粉則直接在馬骨湯中燙熱,連湯盛入碗中
NO3:雲南過橋米線
過橋米線是雲南滇南地區特有的小吃,屬滇菜系,起源於蒙自地區,已有百年歷史;正宗的過橋米線主要由湯料、佐料、生的豬裡脊肉片、雞脯肉片、烏魚片及五成熟的豬腰片、肚頭片等製作而成;輔料有來過的豌豆尖、韭菜,芫荽、蔥絲、草芽絲、薑絲、等;加上用水略燙過的米線,鵝油封面,湯汁滾燙,但不冒熱氣
NO4:遵義羊肉粉
遵義羊肉粉是一道美味可口的地方小吃:用鮮羊肉熬湯,澆米粉,放羊肉片、調料而食,已有300餘年製作歷史。遵義人特別愛吃羊肉粉。尤其在冬季,吃一碗滾燙的羊肉粉,渾身暖和。羊肉粉的主要原料是羊肉和米粉,先將羊肉純好,再將米粉在開水鍋裡燙三次,除去米粉本身的酸味,盛在瓷碗中。加入羊肉片,澆上鮮紅的辣椒油等輔料,熱氣騰騰,香氣撲鼻
NO5:肇慶竹蒿粉
竹篙粉是處於粵西的廣東省肇慶市德慶縣頗具特色的傳統小吃,其特色是美味爽口、芡汁獨特,口感顯著區別於普通河粉,且需放竹篙掛晾而得名;德慶氣候溼熱,村民經常將新蒸的熱河粉隨手晾在曬腐竹的簕竹篙上凍涼再切來吃,菜園田間,村民常就著白粥、自製的榨菜、辣椒醬,「稀裡咕嚕」一番
NO6:柳州螺螄粉
柳州螺螄粉是用螺螄湯料、米粉製作的一道主食,原本就是柳州及廣西範圍內的特色米粉小吃,隨著近段時間網絡的傳播,瞬時間成為全國聞名的網紅美食;其口味具有「酸、辣、鮮、爽、燙」的特點,除了桂林圓米粉和紅油鮮辣的螺螄湯,一碗好的螺螄粉,好的配料也是不可缺少的:酸筍不能太酸,蘿蔔乾不能太甜,腐竹和花生要炸得恰到好處
NO7:衡陽魚粉
魚粉是湖南衡陽地方名小吃,利用新鮮的魚肉和米粉為主要原料製成,是其當地普遍的早餐之一;米粉按煮熟後所添加的原料可分為碎肉粉、三鮮粉、酸辣粉、筒子骨粉、牛肉粉、牛腩粉;在烹製的過程中,重要的是保證魚要新鮮,湯要濃湯,火候適度,一般將豬的筒骨敲碎以後煨熬至少一夜;將燙好的米粉淋上新鮮的魚湯,一碗美味的魚粉大功告成
NO8:南昌拌粉
南昌拌粉是江西省南昌市的一道風味小吃,屬贛菜系;將米粉放入沸水中涮熱後裝盤並放入剁椒、花生米、蘿蔔丁、食用油、醬油、蔥花等佐料調拌而成。一般南昌人吃米粉,主要是涼拌米粉、炒米粉、也可搭配到別的菜餚裡,相對於其他區域的米粉,南昌拌粉所用的米粉具有久泡不爛、久炒不碎、韌而不硬的特點
NO9:湖南米粉
湖南米粉,指的是湖南省的特色米粉:它易儲存、味道鮮美,煮食方便,是湖南人最喜歡的早餐之一。從口味上來說,它有四三大主流:常德米粉,長沙米粉、湘潭原味石磨米粉;常德米粉又叫津市米粉,主要以牛肉米粉聞名;長沙米粉以切粉為主,湯以大骨熬成,原汁原味,香甜可口;湘潭米粉的特色也在湯頭上,以大骨熬製而成
NO10:貴陽牛肉粉
提起貴州,多數人都會想起貴州黃牛肉,這樣的火鍋,以其牛肉的正宗,火鍋的香辣受到吃貨們的喜愛,而其特色米粉也是以牛肉及牛肉湯為主要特點;在貴陽,牛肉粉的各類繁多,有清湯牛肉粉、紅燒牛肉粉、黃燜牛肉粉、泡椒牛肉粉,甚至還有酸湯砂鍋牛肉粉,不過,萬變不離其宗,一碗上品牛肉粉的精髓,就在於那一碗湯
各地米粉各有自身特色,除口味外,排名主要結合相關知名度和影響力,你認可文中的米粉嗎?如有評論,請關注一丟生活,一起探討更加美味的米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