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日本在職員工平均工資為27.326萬日元,約1.73萬元人民幣

2020-12-07 騰訊網

因為疫情的影響,2020年8月份日本在職員工的薪酬又下降了!按照厚生勞動省公布的8月份數據顯示,日本各企業的在職員工「包括基本工資與加班費在內的人均名義工資」較去年同期減少1.3%。

當前初步統計的8月份人均名義工資額為27.326萬日元,按當前匯率折算約為1.73萬元人民幣。其中降幅最大的理髮美容等「生活相關服務業」,8月份同比縮減高達40.5%;之後是餐飲業就業者,8月份的薪資同比縮減31.9%。

8月份,日本各製造行業的在職員工平均薪酬減少25.1%,批發與零售行業的在職員工薪酬減少14.7%……,日方表示:疫情導致各行業就業人員的工作時間減少,使得「相當於加班費的額外工資平均減少14.0%」成為拉低在職員工薪酬下降的主要因素

2019年,日本在職員工人均年收入為436萬日元

據報導,當前日本各企業在職員工薪酬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新冠疫情的衝擊」,但卻不是唯一原因。日本《東方新報》近期撰文表示,最近20多年日本勞動者的薪酬不僅沒有出現大的增長,而且還在下滑。以2019年為例,日本在職員工人均年收入為436萬日元(近27.64萬元人民幣),同比縮減1%。

而20多年的1997年,日本勞動者的人均年收入就已經高達467.3萬日元——雖說與2019年的變化不是特別大。但其他國家的勞動者薪酬可上漲了很多了,這屬於「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日本在職員工薪酬也「失去了20年」,原因是啥呢?

一提到日本經濟,通常都說是「失去了20年」。但按照日本官方公開的日本在職員工的薪酬收入數據,我們發現也是「失去了20年」。那問題來了,為什麼最近20多年日本經濟、員工薪酬水平都基本是長期「停滯」呢?

首先是日本在新興經濟領域沒有取得優勢。最近20多年正是網際網路、電子信息技術、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產業不斷發展和崛起的年代,這些企業不僅受到國際資本的青睞,而且這些行業的在職員工的薪酬普遍比傳統行業在職人員更高。

在網際網路信息技術大規模應用之前,那些傳統行業每年利潤增長都比較緩慢,能達到10%或15%就算不錯了,但網際網路行業興起後,經常出現超過50%甚至突破100%的增長,這使得相關企業「不缺錢」,也經常「高薪吸引人才」。

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日本的老齡化越來越嚴重。為了穩定經濟、推動就業,日本官方提出了延遲退休甚至是終身不退休「彈性工作制」。首先是立法,如果老年人想繼續工作,企業不得拒絕僱傭。

其次,為了激勵企業「樂意僱傭老年人」,新政策規定:工資可以降為原工資的70%左右。加上「臨時工」數量的不斷增長,拉低了日本各企業在職員工的人均年收入數據。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日本國稅廳:日本民企員工年平均工資約合26萬元
    9月28日通過日本國稅廳發布的民間工資實態統計調查獲悉,日本在民營企業工作的人2017年全年平均工資為432萬日元(約合人民幣
  • 日本就業人員平均月工資約為2.11萬元人民幣,那中國、美國的呢?
    來源:南生今世說按照日本厚生勞動省公開的信息,2019年日本非農就業人員的薪資不僅未增長,還出現了下降——平均每月的貨幣工資(不包括實物獎勵)為322689日元(約32.27萬日元,折合2.11萬元人民幣),同比縮減
  • 日本月平均工資1.8萬元 為1990年來最低水平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2月19日消息,近日,日本厚生勞動省公布的詳細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日本勞動力月平均工資總額為31萬日元(約合1.84萬元人民幣),達到自1990年來以來最低水平。  據日本《讀賣新聞》消息,2月18日,日本厚生勞動省公布了2013年每月勞動統計調查的詳細數據。
  • 香港在職人員平均月薪近1.7萬港元,約1.5萬元人民幣
    數據顯示,2019年香港經濟總量名義GDP為28681.71億港元,折合3660.35億美元。按照750多萬人口計算,人均GDP高達4.87萬美元——按照2019年的平均匯率折算超過33.6萬元人民幣。
  • 日本平均工資連續增長 已超1.7萬元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12月6日電據日媒報導,日本10月的平均工資為27.3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77萬元),已經連續兩個保持增長,日本厚生勞動省對此表示,增長的背景或與該國勞動力不足有關。據報導,該數據是基於厚生勞動省對日本全國大約3萬家用人單位進行的調查得出,10月的數據較2018年同期增長了0.5%,且連續兩個月保持增長。
  • 日本員工人均月薪人民幣約2.1萬元,為何日子依舊過得緊巴巴的...
    日本作為亞洲地區較為發達的國家,日本居民收入水平一直處於高位,這也讓很多國家百姓羨慕。 根據中新網年初的報導,日本厚生勞動省的調查結果顯示:2019年,日本人均月薪約32.27萬日元,同比減少了0.3%,時隔6年首次下滑。 日本平均月薪32.27萬日元是什麼概念呢?
  • 日本員工人均月薪人民幣約2.1萬元,為何日子依舊過得緊巴巴的?
    日本作為亞洲地區較為發達的國家,日本居民收入水平一直處於高位,這也讓很多國家百姓羨慕。根據中新網年初的報導,日本厚生勞動省的調查結果顯示:2019年,日本人均月薪約32.27萬日元,同比減少了0.3%,時隔6年首次下滑。
  • 日本人平均一個月工資有多少?和中國差距太大,一月能掙30萬!
    同工≠同酬 日本厚生勞動省發布的2019年「工資結構基本統計調查」顯示,外籍勞動者的平均工資為每月22.31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468萬元)。僅相當於包括日本人在內的普通勞動者整體(30.77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03萬元)的約7成。
  • 40歲的表哥在日本打工,每月工資3萬人民幣,在日本什麼水平?
    由上圖可知,2020年全年,除了6月份日本平月工資達到最高的4086美元(折合成日元不到42萬左右)之外,其餘月份均在2500美元(折合成日元25萬左右)上下浮動。2019年的數據和2020年相差不多。
  • 日本上班族2016年平均月薪30.4萬日元 飛行員最能掙錢
    據日本AbemaTIMES網站3月3日報導,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統計,2016年日本全職上班族的平均月薪是30.4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84萬元),與上年持平。其中,月薪最高的是飛行員,達到149.33萬日元(約合人民幣9.02萬元)。   據報導,飛行員已經連續6年為最高收入人群。
  • 日本調查:晚年生活每月需要生活費27.6萬日元
    人民網東京9月12日電 據日本共同通信社報導,在敬老日(9月17日)即將到來之際,日本生命保險公司於11日發布了一項有關晚年生活的意願調查。結果顯示,夫妻雙方在退休後,如果要無憂無慮地安享晚年,平均每個月需要27.6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7萬元)。
  • 日本4月人均工資約27.5萬日元 受疫情影響有所下降
    原標題:日本4月人均工資約27.5萬日元 受疫情影響有所下降 中新網6月9日電 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9日,日本厚生勞動省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該國4月人均工資收入約27.5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7985元),較2019年同期減少了0.6%,厚勞省表示,工資水平下降與新冠疫情的影響有很大關聯
  • 日本應屆畢業生平均起薪又漲了,達1.37萬人民幣
    最近,日本厚生勞動省發布了「工資結構基本統計調查」的結果,據報導,此次調查的受訪對象為日本國內約1.5萬家公司,這些公司均在2019年招聘了10人以上的應屆生。
  • 日本最有錢的公司是哪家?工資有多高?入職難度如何?
    東洋經濟Online近期收集了日本約3700家上市公司的市值排名,排名前5的分別是三菱商事、三井物產、三菱地產、伊藤忠商事、日本經濟新聞社等。2019年年初,現金儲備最多的上市日企為索尼,達到14178億日元,約為人民幣910億元。
  • 日本高級葡萄一串120萬日元,約7.6萬元人民幣
    7月9日,日本高端葡萄「浪漫紅寶石」本季度首次競拍,最高一串拍出120萬日元的新紀錄(約7.6萬元)。這串葡萄僅24粒,每一粒價值約3200元人民幣。「浪漫紅寶石」是由石川縣培育出的高端品種,果實碩大飽滿,顏色鮮豔如紅寶石。
  • 2013年日本人平均月薪1.7萬元
    原標題:2013年日本人平均月薪1.7萬元 據顯示,2013年的日本勞動者平均月薪為31萬4150日元(約合人民幣1.7萬元),該數值略高於1990年開始調查以來創下最低值的2012年的31萬4127日元。 縱觀2013年的整體調查結果,實質工資指數(工資總額減去物價變動影響)同比減少0.5%,連續兩年遞減。安倍首相要求經濟界提高勞動者工資,部分上市企業也正在就增加底薪進行討論。
  • 日本國家公務員年終獎65萬日元,約為4萬1千元人民幣
    今年日本國家公務員,普通職位的平均年終獎約為65萬日元,按現在的中日匯率算,大概是4萬781元。比去年減少了約3萬4000日元,也就是人民幣2133元左右。年終獎最高的是日本最高裁判所長官,所得有560萬日元,約為人民幣35萬1344元。
  • 2020年日本人的平均工資是多少?
    可以參考日本媒體發表的「2020年平均年收入排行榜」。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日本人2020年的平均年收入是409萬日元(約25萬人民幣),這個數字比2019年增加了1萬日元。這份數據是以20-65歲的日本人(正式員工)的平均年收入(支付額)為調查基礎的。
  • LOL 韓國 LCK 一線選手平均工資約 103 萬元人民幣
    據韓媒inven的新聞,韓國創意內容署(KOCCA)宣布,2018年LCK一線選手的平均年薪為1.7億韓元(折合人民幣約103萬元)。根據韓國創意內容機構於10月10日發布的「2018年電子競技調查報告」,LCK一線選手的平均工資為1.7億韓元。與2017年的9770萬韓元相比,平均工資上漲了約80%。
  • 韓國國企新員工平均年工資21.88萬人民幣,國內大學生稱羨不已
    如果你是上班族,肯定還記得自己入職第一年的工資收入吧?日前,韓國求職信息網站「 Job Korea」發布數據顯示,2020年韓國公營企業新員工的平均年收入為3809萬韓元(約21.88萬元人民幣),而上一年度的統計數字是3724萬韓元(約21.39萬元人民幣),收入水平提高了2.3%。作為初出茅廬的職場新人,上班第一年能夠拿到這樣的年薪還是很不錯的,令國內很多大學畢業生稱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