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農言鄉事
各位讀者和粉絲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說:老房子的「舊房梁」能賣錢,一根好幾百?你信嗎
二三十年前的農村,是什麼樣子,農民心裡都清楚,那個時候,我國的經濟發展重心主要是在沿海地區,中西部的發展速度緩慢,這些地方的村民都是靠種地或賣藥材為生,養老、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水平都得不到保障。如今,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農村也迎來了很多變化,很多建制村現在也實現了「三通」,農民群眾的生活、收入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在國家的號召下,返鄉、下鄉創業的人也比以前增加,農村很多行業也得到了發展,農民的收入來源也多樣化。
記得以前,村裡的發展情況也很差,村裡的道路基本都是土路,村民們居住的都是土瓦結構的房屋,如今,城鄉一體化發展之後,村裡的變化也很大,無論是村容村貌還是衣食住行都有很大改變,除了部分老人在家裡種地之外,有勞動能力的青壯年都在外面討生活,有的是進城打工,還有的是在縣城做生意,每年的春節這些外出的人也會回到老家過年,那個時候,可以說是村裡最熱鬧的一段時間。
筆者雖然不在農村常住,但到了節日或收割糧食的時候也會回家住上幾天,順便看看家鄉的發展和變化,前不久,筆者回村辦事,在村裡居住的這幾天,也了解到了很多事情,筆者和村民老劉在交流的過程中,就說到了關於舊房梁這個話題,老劉說,這幾年,村裡拆舊房、建新房的人很多,在那段時間,他經常看到有人到村裡來收村民從老房子拆下來的「舊房梁」,這些小販收購的價格也不低,有上百年歷史的舊房梁,收購價在一千多左右,差一點的一根也能賣好幾百塊,很多村民知道舊房梁可以賣錢,都在後悔把它們都當柴燒了。
筆者聽到老劉的話後,也不怎麼相信,之前聽朋友說過這種事情,很多商販收購的價格都很低,很少有賣到一千多的,普遍都是一百多,二百塊,而筆者查閱資料後,才知道這門生意背後的貓膩,很多商販到農村收「舊房梁」都是低價收,高價賣,中間的利潤少則幾十、幾百,多則一兩千,想想都覺得有些農民賣虧了,成色好的老榆木和老柏木轉手賣錢就能賺好三四百,如果能收到稀有木料,還能發一筆橫財,所以,筆者也要提醒農村的朋友,家裡的老房子還沒拆的,可以事先了解一下房子的歷史和房梁的年份,看看是什麼木料,不要隨意處理掉,否則吃虧的是自己。
【以上就是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話題「在農村,老人說:老房子的「舊房梁」能賣錢,一根好幾百?你信嗎」,對此,大家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