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9日下午,西安電影製片廠60周年慶祝活動「我們的西影時光」在西安隆重舉行,黃建新、楊亞洲、張嘉譯、金琛等外地的西影人和西影長老員工一起為西影慶生,更在活動追溯往昔,回憶了西影六十年的輝煌經歷,表達了對西部電影乃至中國電影的希冀。
活動現場播放的《1958·創業歷程》《1988·光影傳奇》《西影·未來》三個專題短片介紹了西影廠的發展歷程,老、中、青三代西影人齊聚一堂,溢滿濃濃的「親情」,特別是許多耄耋老人的到來,讓現場充滿了感動與回憶。91歲的老藝術家常秀霞和年逾八旬的陳達力、李恩德,都是1958年就來到西影工作的,他們回憶創業艱辛,至今依舊記憶猶新。
西影黃金歲月的創作代表黃建新、蘆葦也在臺上說起西部電影的輝煌歲月,黃建新坦言,「在西影的那段歲月,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不僅成就了我的電影人生,也給中國電影畫上一筆濃重色彩。」「那段經歷讓我認識了電影,也讓我明白了做電影的真諦,只要你認真執著,就一定會有收穫。」蘆葦有感而發。
作為西影人「北漂」代表,張嘉譯在臺上說侃侃而談,「91年大學畢業後,分配回西安電影製片廠,本來不是做電影的,後來卻進了影視圈,這裡的每一位老師都讓我成長,一晃這麼多年過去了,至今我依然是西影廠的人,不管都走到哪裡,西影永遠是我的家。」
《老井》《人生》《紅高粱》《大話西遊》……作為中國電影的西部策源地,西影不僅是第五代導演築夢的地方,更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執著追夢的電影人,他們帶著西影精神至今活躍在影視圈,在中國影視發展的歷程中,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活動現場,姬他、呂曉霖一首《寫給電影人的情書》,不僅道出了作為電影人對夢想的執著,更道出了熒幕背後的艱辛和不易,正是有了這樣一批批有夢想的電影人,西影才是西影,電影才是電影。 短片《我們的西影時光》中,張子恩、黃建新、趙非、高明、蘆葦、張嘉譯等一代代西影人用樸素的語言表達著當初青春的熱血,短短6分鐘時間,讓全場每一位都不禁落淚,「當初拍紅高粱的時候,大家在半夜都掙得臉紅脖子粗的,如今都30年過去了,老哥哥、老姐姐、孩子們,我真的想你們了。」紅高粱美術楊鋼老師面對鏡頭講到,當時創作紅高粱時大學畢業沒多久,用他的原話是,「當時還不知道什麼叫電影美術。」
傳承衍進,生生不息。西影用「《再見汪先森》開機」「10月12日《紅高粱》復映」「動作商業大片《時空行者》定檔11月9日」三個重磅消息禮獻創建60周年。
據了解,除上述影片外,西影出品的都市愛情電影《愛在時間之外》、現代軍旅電視劇《戰爭零距離》已開機拍攝;獻禮建國70周年紀錄電影《扶眉戰役》加快籌備,年內開機;電影《青春公社》《河套刀客》電視劇《西北烽火》等有序籌備……西影,正在穩步回歸中國影視產業主力陣營。
創新求變的西影,以電影創作生產為核,以電影圈子·西影電影產業集聚區為重要載體,依託西影劇本原創中心、中國故事創意研究院構建內容原創體系,依託西安電影製片廠、西影數碼基地、西部電影頻道完善製片發行體系,依託西部電影投資基金等構建資本支撐體系,著力推進「電影、傳媒、文旅、資本」四大板塊協同發展,並將充分兌現西影品牌所蘊藏的巨大文化產業附加值。
(中國日報陝西記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