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船降落傘,太空歸來的安全保障

2020-12-15 騰訊網

5月8日,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以下簡稱新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著陸在酒泉東風著陸場,一時間喜訊刷爆了朋友圈。而這次返回中最搶眼的,當屬在空中一齊綻放的三頂紅白相間的降落傘了。與以往神舟飛船返回時不同,此次試驗船返回的降落傘採用了群傘模式,這是為何?

新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安全返回

原來,試驗船返回艙比以往的神舟飛船返回艙重了一倍以上,降落傘需要有更大的減速面積才能確保返回艙安全著陸。但是在一個降落傘的基礎上再增加其面積,從製造場地、設備周期、驗證技術等方面難度都非常大,並且可靠性也會降低。

「胖」了一倍的新飛船試驗船返回艙

經過評估,科研人員選擇採用群傘解決這個難題,通過開展大量試驗和仿真工作,最終使返回艙在進入大氣層,到達指定高度後,依次打開減速傘和主傘,成功將返回艙的速度從「飛機飛行速度」降為「汽車市區行駛速度」。

每一艘飛船都要有安全返回的「保護傘」

如果返回艙沒有安裝降落傘,後果將不堪設想。1986年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在空中發生爆炸,當時乘員艙並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壞,航天員也有可能生還,但由於乘員艙沒有安裝降落傘,在下降過程中高速撞擊海平面解體,造成航天員全部遇難。

在事故中遇難的7名航天員

那麼,返回艙安全返回地面有沒有其他方法呢?美國SpaceX公司研製的飛船曾試圖全程利用火箭反推著陸,但綜合考慮費效比和安全性,最後還是改為降落傘緩衝著陸。

飛船的每一次返回都需要降落傘來保障安全。返回艙再入大氣層,闖過熱障難關,下降到距離地面10公裡高度時,雖然速度已經在大氣阻力作用下大大降低,但仍達到200米/秒左右,這就需要降落傘來完成最後減速。飛船降落傘不僅可以降低返回艙的下降速度,還能保證它的下降姿態穩定。降落傘在中低空打開後,將返回艙從比高鐵還快的速度減至到普通人跑步的速度,讓航天員安全著陸回家。

神舟飛船返回艙安全返回

如果一個人從飛機上跳傘,只需一頂完好的降落傘就夠了,而對於3噸重的神舟飛船返回艙,要從一百多公裡的高空「跳傘」,就需要一套降落傘系統為飛船和航天員的返回保駕護航。我國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再入大氣層時,使用的降落傘就是由三種各司其職的降落傘組成的「小家庭」。

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過程演示

飛船返回艙在返回過程中,傘艙蓋彈開後,約1秒左右引導傘展開,隨後拉出減速傘,減速傘的作用是對整個返回艙進行減速,它能夠將返回艙速度由200多米/秒減至100米/秒左右。減速傘在工作一定時間後進行分離,最終拉出1200平方米的主降落傘,面積大到能鋪滿一個足球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傘。

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過程演示

每一件「仙女裙」背後都是匠心的運作

飛船降落傘的外形和人們日常用的雨傘相似,都是利用氣動阻力減速,兩者主要的區別在於返回艙降落傘系統更複雜,科研人員精心挑選了高強度芳綸纖維來製作傘衣和傘繩,讓它薄如蟬翼卻異常結實,並且經過特殊的耐熱處理,可以承受400攝氏度的高溫,防止降落傘被返回艙與大氣層摩擦產生的熱量燒壞。

例如神舟飛船的主降落傘,雖然龐大,體態卻十分輕盈,重量不到100千克,收攏後裝進200升容積的傘包,可以塞進普通的家用冰箱。然而包傘的技術難度高,絕非把傘簡單塞進傘包就萬事大吉。

什麼是包傘呢?按專業說法,就是將降落傘的傘衣、傘繩和連接吊帶等整齊有序地裝進傘包內,使之保持一定的幾何形狀,並保證傘衣等部件在工作前不受氣流吹襲,不與其他物體鉤掛,在工作時保證降落傘按預定程序開包工作。

神舟飛船的主傘有96根50米長的傘繩,根數多、長度長,很容易出現纏繞現象。一旦控制不好,就有可能導致降落傘開傘失敗,甚至使整個飛船墜毀。經過長期摸索,科研人員制定了非常詳細的降落傘包裝工藝方案,包括晾傘、梳理傘繩、摺疊傘衣和壓力包裝封包等幾十道工序。

為了確保多根傘繩互不纏繞,科研人員採用了梳繩夾等專用工具,將傘繩按照編號順序依次排列進梳繩夾內,然後手持12根一組的梳繩夾,從頭理到尾,近50米的距離來回要走好幾趟。這時,提起來的傘繩落在桌子上「譁譁」作響,感覺就像特級大廚在做一種超級長的「拉麵」。梳理之後的傘繩就可以整齊有序地排列在傘包內,保證了傘繩拉出時不打結不纏繞。

神舟十一號飛船包傘現場

將傘衣摺疊好裝填進傘包時,既要均勻有序,又要充實飽滿、不留空隙,力度的控制全靠操作人員的雙手,力度過小傘衣裝不進去,力度過大就有可能損壞傘衣,因此只有依靠反覆練習的經驗,才能掌握好合適的力度。而要將傘衣、傘繩、連接吊帶等部件全部壓進傘包內,只靠人力是不夠的,還需要藉助壓力包傘機進行輔助操作。

神舟十一號飛船包傘現場

把所有部件裝填進傘包後,還需要將傘包的口封住,也叫「封包」。由於傘衣傘繩是在壓力包傘機的巨大壓力下塞進傘包內部,當壓力撤除,傘衣傘繩會隨壓力減小而膨脹,因此封包就需要在傘衣還未膨脹的一瞬間進行。雖然整個封包過程需要十幾分鐘,但科研人員的工作強度不亞於在健身房鍛鍊兩個小時。

飛船降落傘在保護飛船返回艙安全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空間站在軌建造階段飛行任務序幕的拉開,讓我們期待紅白相間的降落傘在空中再次綻放吧!

本文內容由張馨方編輯整理

中國載人航天ID:zairenhangtian

相關焦點

  • SpaceX載人飛船降落傘測試鬧事故 「假飛船」墜毀
    不過SpaceX載人飛船日前傳出一個意外事故的消息。據外媒最新消息,SpaceX公司3月24日表示,載人飛船的一次降落傘測試出現了事故,該公司將其歸咎於測試飛船(假飛船),而不是降落傘本身的缺陷。SpaceX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它試圖通過從直升機上扔下一個試驗飛船(代替載人飛船)來進行降落傘試驗。該公司沒有描述試驗飛船的詳情,但在過去的一些測試中,它使用了一個載人飛船的模型。
  • 航天員在太空中出艙後,不小心漂離太空飛船,該如何回到飛船?
    航天員在太空中出艙後,不小心漂離太空飛船,該如何回到飛船?隨著如今的科技不斷的發展,人類實現了飛翔太空的夢想,也帶著人們的希望一次次進入太空,探索宇宙中的奧秘,更成功的登陸了月球表面,為我們的科技和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因此,有更多的朋友產生了奇妙的想法,如果航天員在太空中出艙後,不小心漂離了太空飛船,那該如何回到飛船上面呢?
  • 神舟十一號飛船「回家」啦
    藍天白雲,陽光普照,草原以寬廣的胸懷熱情迎接神舟十一號飛船從太空歸來。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主著陸場成功著陸18日下午,數千名幹部群眾和部隊官兵仰望天空。一位身著橘紅色衣服、標著「中國航天」字樣的搜救隊員說,他在第一時間看到,紅白相間的降落傘吊掛著深褐色的返回艙,在空中劃出一道斜線,臨近地面一剎那濺起一股塵土,平安降落在內蒙古中部草原上。神舟飛船主著陸場位於內蒙古中部的北端。這片古老的草原,記錄著中國人遨遊太空的每一個前進腳步。從「神一」到「神十一」,在凌晨,在白日,在傍晚,春夏秋冬,天外歸來的不同季節和時間裡,都成功降落。
  • 整機降落傘——輕型飛機的「安全氣囊」
    說到降落傘,人們通常就會自動與飛機連接到一起,的確,對於飛機而言,降落傘不僅意味著一項運動,更意味著危機時刻的一種安全保障。隨著航空的發展,安全措施也更加完善,小編今日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可以成為安全措施的最後一項——整機降落傘。
  •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太空歸來中國載人航天開啟新篇章
    三朵巨大的紅白「傘花」在東風著陸場上空盛放,5月8日,新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從太空平安歸來,中國載人航天事業開啟了新篇章。作為新一代載人飛船的「試驗版」,試驗船此次任務主要是對新飛船高速再入返回防熱、控制和群傘回收等關鍵技術進行飛行驗證,這些技術為下一階段的新飛船研製指明了方向。太空被稱為繼陸、海、空之後的「第四疆域」。21世紀,太空探索已成為確保國家安全與實現國家利益的戰略制高點,而載人航天則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和科技實力。
  • 波音Starliner太空艙完成降落傘墜落最終測試
    據外媒報導,波音在Starliner太空艙的開發上又向前邁進了一兩步,其成功地完成了飛船著陸系統降落傘的最終系列測試。這次演習可以收集到了關於飛行前降落傘性能的有價值數據,現在小組的目標是展開第二次軌道測試飛行和載人前往國際空間站(ISS)。
  • 「神舟」五號飛船安全成功著陸
    「神舟」五號飛船是16日晨5時35分開始返回的,北京航天指揮控制中心成功發送了返回指令,遠在南大西洋上的「遠望」三號測量船及時跟蹤捕獲飛船。指揮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三維動畫模擬顯示,飛船甚為輕巧地轉了個身。   按照程序,呈返回姿態的飛船經返回制動、軌道艙與返回艙分離、推進艙與返回艙分離等一系列太空控制動作後,開始返回內蒙古主著陸場。
  • 載人太空飛船發射前,白宮下達必須成功死命令,俄:不詳預兆出現
    測試火箭點火升空後,模擬火箭發生故障,逃逸塔點火迅速與火箭分離,之後飛船下降到一定高度後,降落傘成功打開,逃逸測試成功。 美方這些年一方面使用俄羅斯的飛船完成運送航天員,另一方面也在積極發展自己的載人飛船。發展載人飛船方面美方還是個新手,不過當前在太空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美方龍飛船能夠儘快的投入使用,縮小與對手的差距。因此白宮希望SpaceX此次測試必須取得成功。
  • NASA太空人正乘坐「Crew Dragon」飛船返回地球 過程詳解
    預計美國東部時間下午5點45分左右,"Crew Dragon"飛船就會關閉艙門,他們會一直待在裡面,直到東部時間晚上7點34分解除對接,固定"Crew Dragon"飛船的鉤子會縮回,將太空艙釋放到太空。緊接著,"Crew Dragon"飛船上的推進器將進行兩次快速燃燒,以便與國際空間站進一步分離。
  • 宇宙飛船簡筆畫:太空飛船
    在2455年的早晨,一個大型太空飛船上,下來了一個人,一下來就有很多記者採訪,有很多人圍觀。你想知道她是誰嗎?對了,她就是我。  我發明了一種大型太空飛船,它有許多功能:一、快速駕駛(一秒鐘就能到達你想去的地方)二、做帳篷(裡面有高科技的呼吸裝置,可以在外面沒有空氣的情況下睡覺,吃飯)三、造房子(這座房子是一個閣樓,裡面有一個保姆,什麼也不用做就可以做想做的事,同樣裡面也有高科技的呼吸裝置)……這可是有100個功能啊!聽清楚,是100個功能啊!哪個軟體裝錯地方了,就得重新安,很麻煩呢!
  • 波音飛船成功在沙漠中著陸 美國製造太空艙首次陸地著陸
    12月23日消息,據外媒報導, 波音公司星際線宇宙飛船(Starliner CST-100)將是首批將太空人從美國本土發射送到太空的新型載人太空飛行器之一,它已經成功地從軌道返回,並降落在新墨西哥州白沙的預定沙漠著陸點。這艘飛船於美國當地時間22日上午7點58分降落,與此前介紹的任務計劃時間表完全吻合。
  • 如果太空人太空出艙時沒有抓緊,脫離了飛船會怎麼樣?
    1965年,前蘇聯航天員阿列克謝·列昂諾夫乘坐上升2號飛船順利升空,並成功進行太空行走,成為世界歷史上首位離開太空艙開展太空漫步的太空人。隨著科學技術特別是航空航天技術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太空人被送入太空執行各種各樣的任務,那麼離開太空艙進行太空行走,也已經成為太空人們的「家常便飯」。
  • 行走的「太空飛船」:解密航天服的前世今生
    原標題:行走的「太空飛船」:解密航天服的前世今生  從「神五」到「神十一」  從出徵到返回,從艙內到艙外……  中國自行研製的航天服裝  始終伴隨著每一名航天員  保障著航天員的人身安全和工作效率  展示著航天員隊伍的良好形象  本次讓我們走近航天員系列服裝
  • 太空旅行即將出發
    這個高度是劃分地球大氣層和太空的分界線,在這裡可以領略到地球球形曲線的美麗;當飛船下降時,你還會像太空人一樣體驗到失重的感覺,這時你可以解開安全帶,在船艙中飄浮幾分鐘!如果你也能像太空人一樣,一上飛船就倒頭大睡,一覺醒來就抵達火星,不用體驗沿途的奔波,也無需長久的等待,眼睛一閉一睜就到達目的地,那這樣的太空旅行也太方便了!
  • 美「太空班車」正式啟航!SpaceX載人「龍」飛船順利升空
    這是「龍」飛船的第二次載人發射,也是該型號飛船得到美國宇航局(NASA)認證後,執行的首個商業載人航天任務,意味著美國太空人的「太空班車」有望走上正軌。美國的商業太空時代,即將開啟。【啟航:太空漫遊分幾步?】
  • 如果帶著降落傘從太空往地球跳,能回到地面嗎?
    太空跳傘提到太空跳傘,首先我們要明確太空的位置,儘管我們把地球大氣層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以及太空,但其實各個大氣層之間並沒有明確的分界線,而且不同的國家對太空高度的標準也不同,其中大多數國家將高度超過100000米的高空稱之為太空。
  • 航天員不聽指揮,一意孤行,記差點被留在太空的美國飛船曙光7號
    據說當年從太空中榮耀歸來的約翰·格倫在路過百老匯之時,光用來歡迎他的紙帶就用掉了3500噸,這是一個龐大的數字,甚至直接超過了10多年前,美國人歡迎二戰英雄麥克阿瑟將軍所用掉的紙帶數量——當時用掉的紙帶數量為3249噸。
  • 形似太空飛船的水上巴士
    形似太空飛船的水上巴士
  • 人類的星際探索之旅,航天飛船和空間站起到了革命性作用
    知識點擊:美國航天局於2006年發射的新視野號宇宙探測器,需要花10年時間才能到達冥王星1961年4月,前蘇聯太空人尤裡·加加林成為第1個進入太空的人2003年10月15日北京時間9時,楊利偉乘由長徵2號火箭運載的神州5號飛船首次進入太空,是中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太空人
  • 太空育種櫻花歸來,將在廣州從化「安家」
    太空育種櫻花歸來,將在廣州從化「安家」金羊網  作者:張豪  2020-08-07 從化是廣州的後花園,生態優勢明顯,鄉村振興、鄉村遊等走在全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