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旮旯鋪,再也不怕跑掉車輪——革命老區河北涉縣「千裡鄉村振興...

2020-12-12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石家莊2月18日電 題:出入旮旯鋪,再也不怕跑掉車輪——革命老區河北涉縣「千裡鄉村振興路」開啟山村幸福之門

  新華社記者 範世輝

  旮旯鋪,地處革命老區河北涉縣北部太行深山區一個旮旯之地。過去,旮旯鋪年年過,年年相似,村民都覺得過年沒啥意思;然而今年,這裡卻生機盎然別往年。

  春節期間,記者深入到這個偏僻小村莊,剛進村口,便看見一口大鍋支在街邊熱氣騰騰。原來,在外做生意的姜寶軍弟兄幾個今年都回來過年了,一家人一邊做豆腐,一邊和村民一起聊天。從去年連翹賣了好價錢,到村裡好多人家翻蓋新房,再到不少戶要辦農家樂,聊的都是村裡新鮮事。

  新鮮事的發生,都是因為旮旯鋪告別了那條走了不知多少年、坑坑窪窪的出村「彈簧路」。

  村民們說,20多年前,出村路本是水泥路,然而沒幾年很多地段的水泥便損毀了,2016年洪災後,衝下來的石子積在路面上,農用車開在上面,人像坐在彈簧上,上下亂蹦。「不管誰出門,先要把農用車車輪的螺絲緊一下,而且還要備上些螺絲螺母,在路上跑丟了好隨時換新的。」開小賣鋪的姜建國說。

  因有防火任務,偏城鎮黨委副書記黃祖謙是少數幾個在這條路上敢跑小麵包車的人。「一次我拉了一車人,跑著跑著右後輪丟了,車直接栽到了溝裡,嚇壞了。」 黃祖謙說。

  路難走,村民們賴以生存的連翹和核桃也買不上好價錢。像涉縣不少村莊一樣,旮旯鋪漫山遍野都是野生的中藥材連翹,採青翹一直以來是村民的主要收入。然而,小商販的車開不進村,只好騎摩託來收,每次只能收一二百斤。別的村三四塊錢一斤,他們村卻只給一兩塊錢。

  村民無可奈何,有人為了每斤多賣5毛錢乾脆背到山西去賣。但村民說,過去後貨站挑了又挑,稍微差一點兒的,就被人家剔除了,100斤能減20斤。「明知坑你,但也得賣,大老遠背過去了,總不能再背回來。」村民姜成香說。

  青翹不能久存,最慘的是連續幾天沒有小販來收。馮有何和老伴兒曾經連續5天沒白沒黑地採了300多斤,然而幾天後青翹都捂黑了還不見小商販來。想起自己每天早晨衣服被露水打溼,太陽出來後又被風乾的勞作之苦,老伴流著淚陷入絕望,「受這個罪幹嘛,咱再也不去採了,就是坐著沒收入餓死也不去了。」

  核桃的行情,和連翹幾乎一樣。

  「哐當,哐當,」2017年7月,建設「千裡鄉村振興路」的挖掘機開進深山,向絕望的旮旯鋪村發出吶喊。

  涉縣將災後重建與全域旅遊、扶貧攻堅、美麗鄉村緊密結合,從修路入手,努力打通制約山區群眾發展關鍵環節,開啟鄉村振興新徵程。

  以群眾為基礎、村為主體、鄉為主導、縣為支持,涉縣創新修路模式,將路段分包到各個鄉鎮、村,發動群眾施工,交運局負責技術指導。面對資金短缺的難題,涉縣一改以往修路靠撥付資金的做法,通過向上爭、市場籌、幹部助、社會捐、群眾投、政府獎,用4個多億元的投資,完成了25億元的工程量。

  100多天時間,一條從涉縣東南到西北,穿越10個鄉鎮158個村,總長1300多華裡的「千裡鄉村振興路」建成通車,沿途農民歡呼雀躍。

  旮旯鋪就在這條路的西北端,過了旮旯鋪,就是山西省了。

  路基剛剛打好,旮旯鋪的命運就有了轉機。

  馮有何說,再也不用大眼瞪小眼等收連翹的小販了。「收連翹旺季,每天小商小販好幾家來,連翹採下山就地過秤,商販搶著收,誰價高我們賣給誰。過去我們求他們,現在他們求我們。」兩個月下來,馮有何和老伴賣了八千多塊兒錢。

  旮旯鋪因路而變,因路而興。談起路通後有的村民要建倉庫倒山貨、有的修老宅開農家樂、有的村民搞起了電商,村主任郭彥平眉眼之間都帶著笑,甚至激動得臉微微泛紅;互相議論著誰家翻新房子了,誰家買了小轎車,誰家往年過年不回家的人今年都回來過年了,與記者座談的村民們都感覺像做夢一樣,難以相信4多個月前他們還覺得生活沒有奔頭。

  旮旯鋪的巨變,是涉縣「千裡鄉村振興路」串起的158個村的縮影。

責任編輯: 於楊

相關焦點

  • 2019京津冀晉魯豫革命老區紅色運動會在涉縣開幕
    10月26日,以「傳紅色經典 頌不朽精神」為主題的2019京津冀晉魯豫革命老區紅色運動會在涉縣將軍大道將門盛大開幕,縣領導汪濤、陳英、趙銀亮、申新成,省體育局社會體育中心主任趙捷參加開幕式,市體育局副調研員宋永忠。來自京津冀晉魯豫六省市的3500餘名選手共聚涉縣,通過開展紅色運動會的形式緬懷革命先烈,練就健康的體魄,在壯美的太行風光中暢享紅色運動盛宴。
  • 弘揚革命老區精神 推動鄉村振興發展
    本報訊(記者 費玉瓊 王道)9月22日,中國老促會副會長楊槧、湖南省政法委原常務副書記彭對喜、重慶市老促會會長王昌渠等一行來黔江參觀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情況。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姚登惠,區政府副區長孫天明介紹相關情況。
  • 弘揚革命老區精神 推動鄉村振興發展
    本報訊(記者 費玉瓊 王道)9月22日,中國老促會副會長楊槧、湖南省政法委原常務副書記彭對喜、重慶市老促會會長王昌渠等一行來黔江參觀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情況。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姚登惠,區政府副區長孫天明介紹相關情況。
  • 涉縣:81歲老黨員抗疫一線 彰顯革命老區「紅色基因」
    河北共產黨員網訊(記者杜俊利通訊員賈耀)「今年都不許來,等武漢疫情過去,全國人民都不用戴口罩了,你們再回來給我拜年!」國網河北涉縣供電公司81歲的退休老職工郝昌義不光要求自己的子女老老實實待在家,還不停地勸說親戚、朋友在疫情防控期間也要響應國家號召,不串門,不聚會,「宅」在家中做貢獻。防控疫情的鏖戰正在緊要關頭,億萬人民的正常生活受到了波及。但人心不能慌,秩序不能亂。越是集中精力戰『疫』,越要確保社會正常運轉。
  • 河北涉縣舉行2020年度新兵入伍歡送儀式
    9月15日上午,涉縣在129師司令部舊址廣場舉行2020年度新兵入伍歡送儀式。縣領導董路明出席並講話,縣委常委、武裝部長郭常智總結了徵兵工作情況。政府代縣長董路明指出,涉縣是革命老區,有著光榮的擁軍愛軍革命傳統,不管是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建設時期,涉縣有志青年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履行參軍義務,為部隊輸送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兵源。
  • 河北邯鄲:探尋全域旅遊發展的「涉縣模式」
    從旅遊工程的建設到旅遊體系的建設,再到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百餘項改革,涉縣走出了一條以旅遊業帶動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新路,成為了邯鄲旗幟、河北領跑、全國先進,打造了「黨建統領、改革創新、全民共建、群眾共享」的全域旅遊「涉縣模式」。
  • 劉伯承和夫人汪榮華骨灰安葬儀式在河北涉縣舉行
    10月28日上午,涉縣將軍嶺上松柏蒼翠,菊花如潮。劉伯承同志和夫人汪榮華同志骨灰安葬儀式在這裡隆重舉行。    河北省委書記張慶黎,省委副書記、代省長張慶偉致信。    將軍嶺上,當年由劉伯承、鄧小平率領軍民親手開鑿的漳南大渠至今仍發揮著重要作用。奔流而下的清漳河水滋潤著涉縣老區40萬人民。
  • ...駐馬店市中醫院外科一、二支部及藥劑走進大別山革命老區參觀學習
    為迎接建黨99周年,認真貫徹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大別山革命老區時的講話精神,6月27日 駐馬店市中醫院外科一支部、外科二支部及藥劑支部一行在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劉前進的帶領下至大別山革命老區信陽市新縣及息縣參觀學習,重走革命道路,開展「牢記初心使命,爭當出彩先鋒」主題黨日活動。
  • 【鄉村振興之窗】「美麗鄉村行」之巴日嘎斯臺鄉 革命老區 紅色巴鄉
    這裡有光榮的革命歷史,也有光明的發展前途。近年來,巴日嘎斯臺鄉著眼革命老區脫貧,有條不紊加強了對紅色文化的挖掘、傳承和弘揚。紅色旅遊景區從主題開發到主題化發展轉變,進一步發揮了紅色旅遊在鄉村振興進程中的獨特作用。
  • 千裡通道躍太行河暢岸綠入畫來——探尋全域旅遊發展的「涉縣模式」
    從旅遊工程的建設到旅遊體系的建設,再到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百餘項改革,涉縣走出了一條以旅遊業帶動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新路,成為了邯鄲旗幟、河北領跑、全國先進,打造了「黨建統領、改革創新、全民共建、群眾共享」的全域旅遊「涉縣模式」。
  • 四川省統籌謀劃川陝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工作
    四川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實施《川陝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出臺了《四川省川陝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實施方案》,推動川陝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取得階段性成效。一是以弘揚紅色文化為導向,創建全國紅色文化旅遊勝地。
  • 「最紅高鐵」擘畫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新藍圖
    此次活動以「紅色昌贛憶初心」為主題,走進江西萬安、興國等革命老區,展示了昌贛高鐵開通運營後,沿線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迎來的嶄新面貌,老區百姓生活發生的巨大變化。 山高路遠、交通閉塞,曾是贛南革命老區發展的真實寫照。振興發展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既是一項重大的經濟任務,更是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
  • 河北涉縣革命老區情牽四川汶川地震災區
    中廣網石家莊5月22日消息(記者徐江帆 通訊員李淑英)「該我捐了,該我捐了……」從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縣發生8.0級強烈地震後,革命老區河北省涉縣從黨員幹部到普通群眾,從呀呀學語的兒童到耄耄老人,從日進鬥金的老闆到拾荒度日的流浪漢,擠爆了縣民政局的大門,踏破了村委會的門檻,爭搶著把特殊黨費、生活費、醫藥費、生產費塞進一個又一個捐款箱,儘其所有全部捐獻給災區的人民
  • 大智融醬酒品鑑館河北邯鄲涉縣店盛大開業!!!
    12月28日,在這銀白色的季節裡,我們滿懷真誠的相約在美麗的龍山腳下這個有著光榮傳統的紅色革命老區涉縣,共同慶祝大智融醬酒品鑑館——河北邯鄲涉縣店盛大開業
  • 鼠年春晚連線河北阜平 聚焦革命老區脫貧攻堅
    記者在阜平現場採訪 河北阜平縣是集革命老區、深山區、深度貧困地區山區合一的地方。因此,脫貧致富、鄉村振興一直是當地政府和阜平人民奮鬥的方向。為了助力阜平脫貧攻堅,當地政府不斷探索其他產業,試圖將農業與其他多種產業相結合,以此拓寬產業鏈發展,把紅色資源優勢轉變為紅色產品。
  • 江門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江門市推動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實施意見...
    ,建立促進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長效機制。嚴格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進一步推動我省革命老區和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意見》,確保財政投入與革命老區振興目標任務相適宜。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統籌安排加大對革命老區的人居環境改善、產業扶持、配套服務體系等方面的財政支持力度。優先支持老區村(不含社區)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
  • 鼠年春晚連線河北阜平 聚焦革命老區脫貧攻堅
    記者在阜平現場採訪 河北阜平縣是集革命老區、深山區、深度貧困地區山區合一的地方。因此,脫貧致富、鄉村振興一直是當地政府和阜平人民奮鬥的方向。為了助力阜平脫貧攻堅,當地政府不斷探索其他產業,試圖將農業與其他多種產業相結合,以此拓寬產業鏈發展,把紅色資源優勢轉變為紅色產品。
  • 河北歷史文化古城(鎮)⑪:華夏祖廟 古意涉縣
    涉縣位於河北省西南部,晉冀豫三省交界處,隸屬河北省邯鄲市,地處於太行山東側,有「秦晉之要衝、燕趙之名邑」之稱。2008年,涉縣被命名為中國核桃之鄉、中國花椒之鄉;2011年,涉縣被認定為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2012年,涉縣被評為「國家園林縣城」。涉縣始置於漢朝,是傳說中女媧造人、補天之處,故被譽為「華夏祖廟」、「中國女媧文化之鄉」。
  • 探尋全域旅遊發展的「涉縣模式」
    從八山半水分半田,到青山綠水似桃源;從紅色聖地,到百花齊放;從國家級貧困縣,到人均年增收近2萬元……從旅遊工程的建設到旅遊體系的建設,再到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百餘項改革,涉縣走出了一條以旅遊業帶動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新路,成為了邯鄲旗幟、河北領跑、全國先進,打造了「黨建統領、改革創新、全民共建、群眾共享」的全域旅遊「涉縣模式」。
  • 新坡鎮合水村活化紅色資源振興鄉村
    茂名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陳國漢 攝茂名網訊  茂南區新坡鎮合水村是革命老區,紅色文化資源底蘊深厚。近年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引領下,該村的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近日,記者來到合水村,看到施工人員正在建設該村與紅色歷史相關的人物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