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昨日召開的南寧·中關村科技園建設加速推進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南寧高新區在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南寧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圍繞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以南寧·中關村科技園建設為重要抓手,加快園區硬體、配套建設,服務一批產業化項目落地開工,以高水平創新助力首府高質量發展。
今年,南寧·中關村科技園、南寧·中關村創新示範基地(含相思湖區)多項工作列入強創新建設重點推進內容。1—10月,南寧·中關村科技園、南寧·中關村創新示範基地(含相思湖區)營業收入達73.07億元,累計入駐科技創新企業325家,全年營業收入預計達100億元。
拓展園區空間
承載能力不斷增強
今年以來,南寧高新區以南寧·中關村科技園建設為重要抓手,持續拓展和外延南寧·中關村的發展空間,由2016年的「一基地」發展為目前的「一基地、一園區、一中心」。
「一基地」即南寧·中關村創新示範基地,包括明月湖和相思湖兩個片區。截至2020年10月,明月湖片區累計入駐滴滴出行、國千科技等創新主體213家,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裝備製造、生命健康、科技服務四大產業微集群;相思湖片區累計入駐萬航星空、卡迪亞、眾冊生物等95家創新主體,形成生命健康和節能環保產業微集群。
「一園區」即南寧·中關村科技園。科技園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核心,打造「信息+先進位造、信息+現代服務」共生產業的「1+2」產業體系。目前,科技園累計引進浪潮、瑞聲科技等產業化項目17個,落地1個中關村發展集團重資產投資項目,打造1個百億產值項目——電子信息產業園。
「一中心」即南寧·中關村和德科創中心。該中心重點打造以新型產業技術研發機構為主體的科技服務創新園區。目前一期已完工交付使用,二期將於2021年中完工。中心已入駐區塊鏈科創園、力合南寧科技園、南寧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等重點項目。南寧軌道交通產業技術研究院、北鬥智能導航裝備產業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產業技術研究機構也將於近期陸續入駐。
按照「一基地、一園區、一中心」產業空間布局,南寧高新區還將推進傳統產業增長動力向創新驅動轉變,支撐南寧高新區、南寧市以及廣西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集聚創新資源
創新主體不斷壯大
鳳凰擇良木而棲。藉助中關村的品牌及平臺、理念、資源,南寧高新區吸引一批來自北京中關村、粵港澳大灣區的行業重點企業入駐並取得新發展。今年1—10月,南寧·中關村創新示範基地和南寧·中關村科技園共新增38家創新主體,累計達325家。
南寧高新區經濟發展局局長秦長文介紹,下一步,還將深化與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中關村發展集團的合作,加強區域協同創新,加快引進一批創新能力強的科技型企業,大力推進孵化器加速器建設,圍繞人才、技術、資本等關鍵性的創新要素營造創新生態,持續培育一批以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廣西瞪羚企業為代表的創新型企業,助力南寧跑出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
強化輻射帶動
創新生態不斷優化
南寧高新區以創新示範基地為核心,示範帶動環明月湖創新創業集聚區建設,形成了以高新區為核心、全市多個雙創載體聯動的「1+N」雙創載體聯動格局。此外,南寧高新區充分發揮南寧創新創業聯盟與各類創新平臺、雙創載體的聯動作用,牽頭成立南寧創新創業聯盟,舉辦180餘場創新交流活動,累計吸引50家雙創載體、科技服務機構加入聯盟。
同時,創新示範基地獲批建設廣西首家歸國留學人員科技創新創業基地,為歸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提供良好服務,有力推動科技創新成為引領首府高質量發展的強力引擎。
為助推南寧·中關村等創新力量的發展,南寧高新區繼續堅持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廣西瞪羚企業」培育計劃,大力實施「高企+瞪羚」企業培育計劃,構建富有吸引力的創新生態系統。並通過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為企業提供高效精準服務。今年通過南寧·中關村提供的投融資平臺,南寧高新區為企業融資累計達4.5億元。
下一步,南寧高新區將緊緊圍繞強首府的目標任務,全力以赴抓好招商引資和重大項目建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提升服務實效,力爭到2030年,將南寧·中關村科技園打造成面向東協的科技門戶、廣西信息產業高地和南寧的智慧產業園區。
本報記者阮曉瑩 通訊員歐陽鋼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