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泰國近期旅遊入境政策,總結如下:
2020年9月15日,泰國內閣宣布10月1日起,允許外國遊客入境並且開放籤證申請,這類籤證,名叫「特殊旅遊籤證」(STV),也就是「在泰停留270日籤證」,入境條件是隔離14天。
2020年9月24日,星期四,泰國旅遊體育部部長皮帕表示:「只要10月1日入境的這批遊客『0確診』,11月初我馬上向巴育總理提議,14天隔離改為7天隔離。因為我個人認為,遊客一看到要隔離14天,肯定就跑光了,所以要儘可能開放入境條件才能創收。」
2020年9月25日,星期五,泰國旅遊體育部部長皮帕確定了10月1日赴泰的遊客名單和人數,「高達」600人,而且要分開兩批入境普吉,一批300多人。
2020年9月26日,星期六,泰國移民局宣布加班辦公,為能夠繼續滯留泰國的外國人士辦理籤證延長,並且明確表示,即使當前滯留泰國的外國人人數多達十幾萬,但只要9月26日最後一日沒有延長籤證並且離境,那麼有多少人,就罰多少人,依法重罰,特別是那些滯留超90天的,一律「黑名單」處理,未來限制入境。
從上述政策進展不難發現,泰國旅業確實「手頭緊」了,兩大「神操作」的本質,在網絡中,熱議一片——
在中國國慶前夕開放的「270天長期籤證政策」,入境前後隔離14天,完全與「國慶8天假」沒有半點聯繫。
而且人家還明說了,這籤證項目就是為有假期、有存款的歐美遊客準備的——似乎認為,只要「金毛白皮」一入境,絕對270天馬力全開地衝向各大景點送錢、送繁榮。
這段時間,對於滯留在泰國的外籍人士,「鬼」才知道他們經歷了什麼。
9月26日是離境的最後大限,然而期間政策風向還在介於「延長與否」之間徘徊....飄忽不定!
對於滯泰人士,9月26日之後如果政策明確表示還能留,那就遞交材料申請籤證延長即可;
如果不能留,那就只能準備回國工作了。可說得倒簡單,真正回去一趟,各類材料準備+5位數機票+隔離酒店資費的「定製套餐」,全都是「讓成年人崩潰」的最佳素材。
期間,實在不想回去的滯泰人士也是有的,只不過當他們幾經周折、花錢出力、託人、託「籤證中介」在26日把籤證「強行」趕下來之後,移民局又對他們說:「嘿嘿!別著急啊,我們正在考慮讓你們免費留下來呢,雖然現在還沒個結果...」
求你了,一天一個樣的泰國政策,行行好吧,給個痛快便是,
疫期不易,別再擋著大家「喝西北風」了....
一輪操作下來,境內的暹羅外客,有錢的,容易留下,沒錢的,不願面對機票隔離自費,只好四處借來了「灰色財神」,留了下來。
疫情階段,出入艱難,經濟「雪上加霜」,滯留人士和泰國都一樣,都是圖個錢罷了。
只不過一個是主,一個是客,一個想著以熱情好客的姿態「茶滿敬人」,一個想著屋外暴雨可否再於簷下暫住片刻...
泰國,你可否想過,與其小心翼翼地為「西域外邦」接風洗塵,為何不能敞開胸懷地留下「家中熟客」?
他們,人數也不少了,衣食住行,樣樣都離不開交錢,同樣是一筆消費,而且還是更安全的、「已經經過長期檢測」的固定創收。
何況若望得長遠,你此時的熱心,必是將來新冠滅亡後的「重來再聚」。
歐美市場,這麼遠,新冠病毒,又這麼多,
你聞著,「真香」?
遊客是雨,能夠滋潤乾涸的旅業。
泰國想著的,自然是開放。
可真的就如旅業部長所言,只要10月1日進來的外籍遊客0確診,11月入境馬上只用「隔離7天」?
理論上想得倒挺美的,但泰旅當局或許忘記了,那些近期不願意來泰國的外籍遊客當中,有多少人是這麼說的:
「就事論事,不是我歧視哦,就歐美國家疫情數據那死樣子,還要出國旅遊啊!?」
「泰國可以開放,歐美國家出境也自由,但只要歐美遊客來泰國,打死我也不來!」
評論霸屏,反正就一句話——
歐美遊客是『麻風佬』,現在暫時『挨不得』。
不單只是外國網民這麼認為,泰國自己,他們的第一學府朱拉隆功的醫學院副教授也這麼認為。
這位叫Thira Worathanarat的副教授在臉書這樣寫道:
「泰旅業急什麼?開放是遲早的,說好的一步步觀察,一步步開放,怎麼馬上就翻臉變成7天隔離了?還保證0確診?這怎麼可能呢?!大家看看吧,10月1日入境的歐美遊客,絕對不可能0確診!」
「放歐美遊客入境+減少隔離=泰國的疫情大災難!」
除此之外,Thira 副教授還通過泰國國家電視臺,詳細的列舉了當前國際的疫情數據,用於提醒泰國民眾:
.....又有353,944人確診,共計32,710,981人,現在死亡人數為5,869,共計992,009.......明天世界將超過3,300萬人,而在接下來的兩天,死亡人數將達到100萬人。
美國增加了54,319人,總數為7,229,011,死亡人數將近一千
印度增加了85,473人,總數為5,901,576,千餘人喪生
巴西增加了31,911人,總計4,689,613
俄羅斯增加了7,212人,總計1,136,048
包括泰國在內,或許因為新冠的持續時間太長,大多數的民眾似乎已經表露出「厭煩」和「麻木」——口罩疏忽,出行隨意。總之被新冠新聞轟擊數月下的心力憔悴,大家該怎麼過就怎麼過,不在乎了。
而Thira 副教授的提醒,很快傳遍全泰網絡,在眾人把疫情新聞「看吐」之時,堅持吹了一聲「口哨」,「哨聲」還得到了巴育總理的回應。
9月27日,泰國總理府副發言人特萊素麗女士在內閣會議中澄清:「請民眾放心,所謂的『7天隔離方案』只是旅遊體育部的口頭提議,連草案都沒有呈遞,近期的內閣會議也根本沒有相關的議題,絕對不會輕易放鬆入境檢疫。」
「不管哪國遊客入境,一律14天隔離,所有健康證明和審核程序不會更改。」
還算好,泰國旅業還沒到「想錢想瘋了」的地步。
那群以「270天籤證入境」的600多名外國遊客,希望在10月1日那天,你們能在監控下進入隔離指定地點,不要在旅業開放首日,送上「陽性+逃跑」的大禮包,也不要在隔離後完全排除自己「復陽」的可能性,接著在暹羅畫出人人恐慌的「行跡路線」。
你們,也不需要怪罪泰國人民用「懷疑」的眼光看著你們,跟見了鬼似的。
畢竟,在這個充滿未知的時刻,在可有可無的出國旅遊面前,你們還是選擇了「禍害別人抗疫成績」,這條矯情之路。
非議和歧視,多少是免不了的。
泰國,希望你不要從「抗疫優等生」的成績表中滑落,願你在小心謹慎地開放中,拿到「後疫情時代」的第一桶「復甦金」,一洗景點蕭條的沮喪和經濟停滯的無望。
率先入境的歐美「小白鼠們」,記得規矩點,你們這時候來,是「特惠」還是「實驗」,你們飽經抽插的鼻孔最清楚了。
泰國旅業,曙光不遠了,請你們堅守下去,用「小白鼠的對比實驗」向「大金主」們呈遞一份滿意的抗疫安全報告,
只要我們看著滿意,看著舒服,看著安全了,
遊客大軍南下,旅業全面復甦,對於我們而言,也就一天的事,
而已。
(文/布周十面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