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為之傾倒的泰姬陵主殿倒影
泰姬陵主殿內兩座鑲嵌著無數珠寶的大理石棺槨
陽光透過窗欞照在殿壁用寶石鑲嵌的精美圖案和花卉浮雕上
泰姬陵一側的清真寺
印度青年情侶在泰姬陵合影
遊人進泰姬陵前,無不先在這裡聽泰姬陵悽美的愛情故事
出境旅遊,最令人擔心的是人身安全。說來也巧,我們赴印度旅遊之時,恰好是印度1月26日國慶將臨之際。而印度的這個國慶非同尋常,特邀美國總統歐巴馬來訪並觀看閱兵式。歐巴馬最後一天的行程,是參觀作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泰姬陵。為了歡迎歐巴馬這位超級貴賓,泰姬陵所在的古城阿格拉展開了一場徹頭徹尾的大掃除:600名工人被安排清掃街道,粉刷圍牆,泰姬陵大理石上的汙跡全部被擦掉。早在兩周前,古城內的全部施工作業已被叫停,防止造成揚塵。因此,在我們於1月21日抵達泰姬陵時,發現以髒亂差著稱的印度,泰姬陵不僅異常整潔,而且似乎也控制了國內遊客的流量,安保已經提前到位。當後來得知因要前往沙特弔唁剛剛去世的沙特前國王阿卜杜拉,歐巴馬突然改變行程、取消參觀泰姬陵的安排時,我們都覺得,這次是意外地在泰姬陵享受到了一次高規格的禮遇,倍感神清氣爽!
泰姬陵位於印度北方邦阿格拉靜靜流淌的亞穆納河畔,距新德裡二百多公裡。我們的旅行大巴在泰姬陵西門外停下之後,導遊阿亮就去購買門票。因入門要安檢,遊客必須排隊等候。我們看到等候安檢的隊伍被欄杆隔成四列,自然就先挑隊伍最短的入列。哪知等阿亮來分發門票時,才告訴我們全都排錯了隊。原來過安檢的四列隊伍是內外、男女有別,即分印度男遊客、印度女遊客、外國男遊客、外國女遊客。我們發現,不僅印度國內遊客的隊伍很短,而且他們手持的門票價格僅25盧比,僅是我們手中750盧比一張門票的十五分之一。懸殊之大,著實驚人!
這裡的安檢似乎比機場還嚴,不能自備飲料,通過安檢後,才每人發一瓶礦泉水。進東門後,阿亮就把我們帶到正門前的一棵枝繁葉盛的大樹下,給我們講述早已廣為傳誦的那個動人心弦的愛情故事——
泰姬陵(Taj Mahal)全名叫泰姬瑪哈陵,主人是沙·賈汗的皇后泰姬瑪哈。十八歲的阿姬曼·芭奴,是個來自波斯的女子,美麗聰慧,多才多藝,與當時為賈汗吉爾國王的三王子庫拉姆結婚。她婚後與庫拉姆同甘共苦,形影不離,足跡遍布疆場。1628年,庫拉姆經過一場血戰繼承王位,給自己取名沙·賈汗,意為世界之王。沙·賈汗是個很有個性的君主,驍勇善戰,雄姿英發,四處出徵。阿姬曼·芭奴一直追隨沙·賈汗身邊,為他出謀劃策,排憂解困,使沙·賈汗總能化險為夷,戰無不勝。沙·賈汗封她為「泰姬·瑪哈爾」,意為「宮廷的皇冠」,可謂三千寵愛在一身。十八年間,泰姬為沙·賈汗生了十四個孩子,但最後僅僅成活了七個(四男三女),其中就包括後來的皇帝奧朗則布。然而,三十六歲時,泰姬在生第十四個孩子時,不幸因難產而香消玉殞。她臨死前,沙·賈汗悲傷不已,他問愛妻有什麼遺願?泰姬回答有四個願望:第一,請陛下答應永不再娶;第二,為她建一座精美的陵墓;三是希望陛下保重龍體,不可過度悲傷;四要精心撫育子女。據說泰姬死後,沙·賈汗悲痛欲絕,竟然一夜白了頭。這個在沙場上呼風喚雨的英雄,能夠在揮手間使萬眾臣服的帝王,再怎麼縱橫捭闔,也終有脆弱無力的時候,再怎麼富甲四海坐擁天下,也擁不住逝去的佳人,挽不住枕邊水樣的溫柔。於是,他動用皇室的特權,傾舉國之力,讓每天兩萬名工匠,用去整整二十二年時間,耗盡無數資財,修建了這座舉世無雙的陵墓,為愛妻寫下了這段瑰麗的絕響。正如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所說,愛情的力量在這裡震撼了所有的人……
聽完有關泰姬陵的講解,我們就走向它那象徵著天堂入口的莊嚴雄偉的正門。這是一座紅砂巖建築,裝飾著白邊和圖案,還有大理石鏤空的雕飾,一看就是典型的伊斯蘭教建築風格。上方有拱形圓頂的亭閣,前後各有十一個小圓頂,每個圓頂象徵一年,代表著建築泰姬陵二十二年的時間。沙·賈汗的痴情由此可見一斑。據說原先這兒曾有一扇純銀的門,上面鑲嵌著幾百顆銀釘。這些東西都已被劫走,現在的門是銅製的。進門之後,展現在我們正前方的,就是選用白色大理石建造的泰姬陵主殿。
這座宮廷式的陵園東西長五百八十米,南北寬三百零五米,佔地十七公頃,為一略呈長方形的院子。主殿前方為莫臥兒花園,分為兩個庭院:前院古樹參天,奇花異草,芳香撲鼻,開闊而幽雅;後面的庭院佔地面積最大,由一個十字形的寬闊水道,交匯於方形的噴水池。噴水池中一排排的噴嘴,噴出的水柱交叉錯落,如遊龍戲珠。象徵愛情和永恆的柏樹並列清澄的水道兩側。後院的主體建築,就是著名的泰姬的陵墓。陵墓四角各有一座高約四十一米的尖塔,內有五十級階梯,專供穆斯林教徒們每天拾級而上,登高朗誦《古蘭經》,以及祈禱朝拜之用。陵墓主體兩旁各有一座清真寺,以紅砂巖建築而成,頂部是典型的白色圓頂,而興建這兩座清真寺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維持整座泰姬陵建築的平衡效果,以達到對稱之美。
進門之後,阿亮就招呼大家先不要朝前走,左側的一張石凳是最佳留影處,全團先在這裡拍一張合影,這將是旅行社特意送給大家的最好的禮物。並說,不在這裡留影,就不算到過印度。無論國際政要還是普通遊客,但凡來到印度,哪怕日程再忙,都要擠出時間來瞻仰一下這座舉世聞名的愛情豐碑。為迎接歐巴馬來訪,印度《教徒報》最近就用一個整版刊登之前多位國家元首偕夫人遊泰姬陵的浪漫照,並用電腦合成歐巴馬與米歇爾在泰姬陵前的合影。你們可以上網查一下,英國的黛安娜王妃,美國前總統柯林頓,俄羅斯總統普京、前總統梅德韋傑夫,泰國前總理英拉,還有中國的好多位國家領導人,也都坐在這張石凳上留過影。2002年1月13日,朱鎔基總理和夫人勞安婚後四十六周年來訪,並肩在此合影時,朱鎔基已經七十四歲……
說來也巧,進入2015年,我也正好闖過了「七十三」的人生險關,七十四歲了。於是,在拍完全團十五人的合影后,我和妻子也並肩坐在這張石凳上,以象徵著愛情忠貞不渝的泰姬陵為背景留了一張影。這一刻,只覺得相伴近四十八年走過的風雨坎坷算不了什麼,心中裝滿的是得之不易的老來福。合影后,我們就沿著水道旁筆直的甬道前往泰姬陵主殿。為了保護大理石及防止遊人滑倒,遊客必須在登上陵墓基座時脫掉鞋子。我想,光腳丫進入這座聖潔的陵宮,也是為了對純真愛情表示一種虔誠和崇敬吧?果然,在陵墓前面的拱門上,用黑色大理石鑲嵌著《古蘭經》的經文:「請心地純潔的人進入天堂。」
主殿呈八角形,中央是半球形的高達六十二米的圓頂,令人嘆為觀止。陵墓的平臺是紅砂石,與白色大理石陵墓形成鮮明的色調對比。寢宮的上部為一高聳飽滿的穹頂,下部為八角形陵壁,上下總高七十四米,用黑色大理石鑲嵌的半部《古蘭經》的經文置於四扇拱門的門框上。寢宮共分宮室五間,宮牆上有構思奇巧的用珠寶鑲成的各色花卉,使宮室更顯光彩照人。中央八角形大廳是陵墓的中心,在白色大理石牆上鑲嵌著各種顏色的奇珍異寶拼綴成的美麗花紋與圖案。在這些奇珍異寶中,既有中國的水晶、玉和綠寶石,也有巴格達和葉門的瑪瑙、斯裡蘭卡寶石、阿拉伯的珊瑚……手藝十分精湛、巧奪天工的建築師、鑲嵌師、書法師、雕刻師及工匠們,除印度籍之外,也有不少是來自波斯、土耳其和巴格達。令我們感到驚喜的是,陵寢內有一扇精美的門扉窗欞,傳說是出自中國明代工匠的雕刻。在中央的宮室裡則設有一道雕花的大理石圍欄,裡面放著的就是世界聞名的沙·賈汗和泰姬的兩座大理石棺槨,但他倆的真身則深埋於底層的墓穴。棺槨上以翡翠、瑪瑙、水晶、珊瑚、孔雀石等二十餘種價值連城的寶石鑲嵌出精緻的茉莉花圖案,其工藝之精細、色彩之華麗,可謂巧奪天工,無與倫比。據說,當年在建造時,在主體下方挖了十八個井,每個井都以一層石頭、一層柚木的方式,把地基層層疊起,以降低地震對主體的傷害,可見沙·賈汗對皇后的愛護。從外表上看,由於整座陵墓系由純白大理石砌成,因此,一日之中,隨著晨曦、正午和晚霞三時陽光強弱的不同,照射在陵墓上的光線和色彩就會變幻莫測,呈現出不同的奇景。每逢花好月圓之夜,景色更為迷人。正如沙·賈汗在竣工之初所說:「如果人世間有天堂與樂園,泰姬陵就是這個樂園。」
可以說,泰姬陵是一件集伊斯蘭和印度建築藝術於一體的古代經典作品。沙·賈汗國王原本計劃在河對面再為自己造一個一模一樣的黑色陵墓,中間用半邊白色、半邊黑色的大理石橋連接,與愛妃相對而眠。未料泰姬陵落成的第二年,其子奧朗則布弒兄殺弟,篡位成功,沙·賈汗國王本人也被囚禁在離泰姬陵不遠的阿格拉堡的八角宮內。此後整整八年的時間,沙·賈汗每天只能透過小窗,悽然地遙望著遠處河裡浮動的泰姬陵倒影,後來視力惡化,僅借著一顆寶石的折射,來觀看泰姬陵,直至九年後因憂鬱而悽涼地死去。但有幸的是,沙·賈汗死後被安葬於泰姬陵內,長眠於愛妃阿姬曼·芭奴的身旁。
作為集伊斯蘭和印度建築藝術於一體的古代經典作品,泰姬陵已於198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創刊於1880年的美國《國家地理》雜誌,1999年召集遍布全世界的記者,歷時兩年評選出了「人一生要去的五十個地方」,泰姬陵列於十個「世界奇觀:人類不朽的創造」之首。為此,這座陵墓因其舉世無雙的豪華與精美吸引了無數世界各地的旅遊者前來參拜。當我們參觀完主殿,沿著水道往回走時,就覺得一對對年輕愛侶紛紛在倒影池畔親密合影的場面太誘人了。顯然,在他們的心中,泰姬陵是一個皇帝對愛妻最刻骨銘心愛情的表達,在這座無與倫比的愛情豐碑前留影,是一生中最甜美的時光。我真羨慕印度生長在新時代的年輕伴侶,在他們變換著愛戀姿勢合影時,我也情不自禁地用我手中的相機抓拍了一個個令人怦然心跳的鏡頭。令我感動的是,有一對印度年輕愛侶落落大方,不僅對我抓拍他倆的合影一點兒也不介意,而且還主動地邀請我和我的老伴與他倆相互合影留念,分享他倆青春的美妙記憶!
與這對印度的年輕愛侶告別之後,臨出大門前,我又忍不住留戀地回望這令無數人為之傾倒的地方:只見建築群的色彩沉靜明麗,湛藍的天空下,草色青青託著晶瑩剔透的陵墓和巍巍尖塔,兩側赭紅色的清真寺把它映照得格外如冰似雪。倒影清亮,蕩漾在澄澈的水池中,當噴泉飛濺水霧時,景象尤為迷人。記錄著一個古代悽美故事的陵墓,如今竟洋溢著如此蓬勃的生機。這使我更加堅信,人世間真有榮辱與共的夫妻,真有穿越時空的思念,真有天長地久的愛情……(石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