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臭氧層巨洞倆月就自行閉合,為何南極臭氧層空洞卻存在幾十年

2020-12-12 科普大世界

今年3月份的時候,媒體報導地球的北極地區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臭氧層空洞,面積相當於格陵蘭島的三倍,近600萬平方公裡,只比澳大利亞大陸小一點,它的出現一度讓氣候和氣象學家們十分擔心,因為北極地區很少出現臭氧層空洞,相對而言,南極地區更容易出現臭氧層空洞,數十年來人們都沒有發現北極地區出現較大的臭氧層空洞,因此一度有人認為這地球氣候條件出現了較大變化導致的。

不過最近有好消息傳來,據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在5月1日公布的消息稱,一地區出現的臭氧層空洞已經癒合,也就是說該空洞基本消失了。

歐盟哥白尼大氣監測局(CAMS)更多關注了這個臭氧層空洞的變化,其研究人員報導,今年3月下旬,極地渦旋強度很高,當異常的風況連續幾周將北極上空的冷空氣困住時,臭氧層的空洞首次在北極上空打開。所以它與地球變暖和大氣質量的狀況沒什麼關係。

北極臭氧層空洞出現後,並沒有完全形成毫無臭氧的空洞,而是臭氧層變得極其稀薄,這種狀態持續了近一個月後,歐洲空間局的氣象衛星發現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已經關閉,於4月下旬公布了這一消息,表示不必再擔心它對地球氣候造成什麼不利影響了。

臭氧層是地球大氣層中距地表以上10~50公裡處存在的含有臭氧的大氣層面,它的存在可以很好地阻擋太陽照射向嗯地球的紫外線,人們為什麼這麼擔心臭氧層空洞會對人類和地球生物帶來不利影響呢?正是因為太陽紫外線的照射對人類和其他生命物種都會帶來一些不利影響,所以臭氧層空洞的出現對人類和地球生命來說,並不是一個好現象。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地球的南極上空曾經出現巨大的臭氧層空洞,原因被認為是人類的氟利昂等化工產品釋放到空氣中作用於大氣中的臭氧分子而形成的,不過近些年來人類減少了氟利昂的排放,南極的臭氧層空洞範圍也大大減少,不必再過多的擔心了。

不過南極洲臭氧層空洞存在的時間卻遠遠超過了這次的北極臭氧層空洞,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南極臭氧層空洞出現和變大,最大是超越2000萬平方公裡,一直到近幾年才開始變小,存在的時間遠遠超過了北極臭氧層空洞,而北極臭氧層空洞兩個月之內就閉合消失,也讓氣象和氣候學家們感到意外,但也並非沒有什麼不可理解的原因,一般認為這與南極地區的氣候有關,南極地區的溫度要比北極地區冷很多,極地渦旋也比北極地區強烈,而且南極地區形成的臭氧層空洞也要比北極地區大得多,臭氧的稀薄情況也比北極地區嚴重,所以南極地區的臭氧層空洞可以較長時間地存在,但是北極地區不具備南極那樣的氣候條件,而且這次北極地區的臭氧層空洞主要是極力斡旋造成的,當極地斡旋消失的時候,臭氧層空洞也就趨向於恢復了。

參考資料:

《環球時報》5月2日文章《才過了兩個月,北極上空最大臭氧洞出現巨大變化》

《環球網》4月29日文章《極地渦旋減弱 北極有史以來最大臭氧層空洞自行閉合》

相關焦點

  • 極地渦旋減弱 北極有史以來最大臭氧層空洞自行閉合
    【環球網科技報導】據外媒報導,北極有史以來最大的臭氧洞已經自行閉合。據歐盟哥白尼大氣監測局(CAMS)的研究人員報導,在北極上空隱約出現近一個月後,北極上空迄今為止探測到的最大臭氧空洞終於關閉。臭氧層是地球大氣層中保護地球免受紫外線輻射的一部分,今年3月下旬,當異常的風況連續幾周將北極上空的冷空氣困住時,臭氧層的空洞首次在北極上空打開。
  • 北極最大臭氧層空洞神奇「癒合」!原因是……
    歐盟哥白尼大氣監測局(CAMS)表示,這次北極臭氧層空洞「癒合」和當前的疫情與封鎖政策造成的汙染下降沒多大關聯。臭氧層空洞一般在南極比較常見,不過在北半球,要想形成如此巨大的臭氧層空洞,所需要的條件一般並不存在!
  • 北極現史上最大臭氧空洞 南極每年都會形成空洞 北極卻很罕見
    北極現史上最大臭氧空洞 南極每年都會形成空洞 北極卻很罕見 2020-04-15 09:53:51 來源:參考消息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北極現史上最大臭氧空洞】美媒稱,科學家日前發現,北極上空出現面積相當於三個格陵蘭島的臭氧層空洞,可能是有記錄以來北極上空最大的一個。
  • 北極現史上最大臭氧空洞,面積約為三個格陵蘭島
    美媒稱,科學家日前發現,北極上空出現面積相當於三個格陵蘭島的臭氧層空洞,可能是有記錄以來北極上空最大的一個。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4月11日報導,南極上空每年都會出現臭氧層空洞。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則罕見得多。
  • 北極首次出現巨大臭氧層空洞,面積堪比澳洲大陸,未來幾周將破裂
    近幾十年來,南極臭氧層出現空洞一直是人們關注的一個焦點,好在近幾年來南極臭氧層空洞逐步變小,這個問題也漸漸被人們淡忘了,然而最近科學家們發現北極地區卻出現了臭氧層空洞,而且面積已經很大,讓人們始料未及。這可能是該地區有史以來出現的最大的空洞,與每年在南極形成的臭氧層空洞面積相當。
  • 北極又出事了!有史以來最大的臭氧洞被關上了!
    說到臭氧空洞,就不得不聊到臭氧。臭氧是氧氣的一種同素異形體,在常溫下可以自行還原為氧氣。臭氧由太陽輻射使氧分子分解後,一個氧原子和另一個氧分子結合而成,通常生成於日照強烈的赤道上空。而臭氧層是大氣層的平流層中臭氧濃度高的層次,臭氧有吸收太陽紫外輻射的特性,臭氧層會保護我們不受到陽光紫外線的傷害,所以臭氧層對地球生物來說是很重要的保護層。
  • 北極最大臭氧層空洞「癒合」 與極地渦旋氣候有關
    4月28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今年春天在北極上空形成並最終成長為有記錄以來最大的臭氧空洞已經閉合。  3月以來,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一直不平靜。
  • 低溫和極地渦旋破壞北極臭氧層
    事件:4 月初,歐洲空間局(ESA)稱,北極上空出現了 25 年來最大面積的臭氧層空洞。《自然》雜誌稱 2020 年北極上空臭氧含量創下歷史新低,將作為一種非凡的大氣現象載入史冊。隨著氣溫逐漸升高,4 月中下旬,北極臭氧空洞恢復。
  • 南極臭氧洞的發現
    1、 臭氧洞的發現1985年5月,英國南極調查局的三位大氣科學家Farman, Gardiner和Shanklin在《自然》雜誌發表論文,根據南極觀測,首次揭示了南極平流層臭氧自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每年春季就出現急劇降低的現象,而且臭氧降低的趨勢在不斷加強。
  • 春季平流層極渦的持續低溫是北極臭氧洞形成的關鍵因素
    陸龍驊2020年春,北極上空出現自南極臭氧洞發現以來的首個北極臭氧洞,隨著平流層溫度逐漸升高,4月中下旬,北極地區臭氧低值升至220DU以上,北極臭氧洞不復存在。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南極臭氧洞被發現以來,每年春季,南極地區都會出現臭氧洞;而在北極春季直到2020年才首次出現北極臭氧洞。每年春季,南極地區臭氧總量減少,會出現低於全球平均值30%~40%的閉合低值區,與周圍地區相比,南極地區上空出現了一個臭氧低值的「空洞」,這就是春季南極臭氧洞。
  • 北極現史上最大面積臭氧空洞,會不會影響地球生態?
    源 / 新財網 文 / 新財網 2020年04月15日 11時12分   臭氧層空洞,多年前仍是讓全球憂心忡忡的一個焦點話題,其中人類環境汙染是最主要的原因。
  • 南極臭氧層空洞可能致非洲南部氣候變暖
    原標題:南極臭氧層空洞可能致非洲南部氣候變暖 新一期英國《自然-地學》雜誌刊登研究報告說,南極上空臭氧層空洞的影響超出了南極洲及其周邊海域,這可能是導致非洲南部近年來氣候變暖的原因,這種變暖與溫室氣體的關聯相對不大。
  • 南極臭氧層空洞突然接近消失,原因找到了!對人類卻不一定是好事
    來自美國宇航局(NASA)和美國海洋大氣管理局(NOAA)的科學家近日給出的一份報告指出,目前2019年的南極臭氧層空洞是自1982年有衛星觀測記錄以來的最小範圍。自從人類在80年代初期開始正式觀測南極上空的大氣情況時,臭氧層空洞就存在了,科學家們也注意到,南極洲一年中的臭氧層空洞大約會在9-10月前後達到最大值。但2019的情況有些不太對——9月8日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空洞達到了1640萬平方公裡的峰值,但隨後在9月和10月的剩餘時間內迅速縮小到不足1000萬平方公裡。
  • 別擔心,北極出現臭氧空洞只是因為太冷了
    臭氧層在地球表面並不是均勻分布,世界三極地區即南極、北極和青藏高原的臭氧層會明顯稀薄。如果某處臭氧層中臭氧含量減少到正常值的50%以下,科學家們就會形象地說這是個臭氧洞。  據《自然》雜誌報導,目前,北極中部的大部分地區(覆蓋面積約為格陵蘭島的3倍)上空的臭氧含量創下了歷史新低,作為一種非凡的大氣現象,它將被載入史冊。
  • 南半球大氣氣流正恢復正常,臭氧層空洞或在本世紀中葉「癒合」!
    不過在1982年,科學家首次在南極上空觀察到臭氧層出現一個大洞(臭氧層空洞),此後為了防堵洞口越來越大,全球開始逐步禁用會分解平流層分子的化學物質(即氯氟烴)。而據最新發表於《自然》(Nature)的一篇新研究表明,那個長期縈繞出現在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空洞,將有機會於本世紀中葉完全「癒合」。
  • 科學家稱氣候變暖有助臭氧層空洞縮小
    核心提示:日美科學家23日報告說,氣候變暖使赤道地區上空平流層的東西風過去60年不斷減弱,而從赤道地區向南北兩極運送臭氧的風力變強,這可有助於兩極臭氧層空洞縮小。
  • 南極最環保了,為什麼臭氧層總在無人的南極「空洞」?
    首先要慶幸,臭氧層空洞沒有在人口稠密的地區,因為臭氧層攔截的大量紫外線對生物有危害作用,如果紫外線直射地表,大量生物將會滅絕。圖:在如果不禁止生產氟利昂的情況下,NASA對臭氧層被消耗的預測為什麼目前臭氧層空洞只在極地發生?這跟極低的地理情況息息相關。
  • 臭氧層保護公約制定近30年後終見成效:南極臭氧空洞開始修復
    1984年,英國科學家首次發現南極上空出現臭氧洞。
  • 南極上空臭氧層空洞達15年最大,對紐西蘭有這些影響
    據英文《先驅報》和美聯社報導,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空洞已經擴大到15年來最大、最深。每年8月,也就是南極春季開始的時候,臭氧層空洞就開始擴大,並在10月左右達到高峰。本周,歐盟的地球觀測項目報告說,一個強大的、穩定的、寒冷的極地渦旋使南極臭氧層空洞擴大到15年來的最大面積。
  • 北極上空出現巨大臭氧層空洞;火星水或有兩個不同來源丨科技早新聞
    圖為4月1日無人機拍攝的船隻在西溪溼地水道上行駛。(新華社記者 翁忻暘 攝)●在早期的科學考察中,科學家已經發現火星表面存在水,而且有跡象表明水量非常充沛,甚至可以支撐和孕育生命,但這些水從何而來一直存在爭議。而最新發表在《自然地球科學》的一篇論文表示,火星上的水分子可能有兩個不同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