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見
初見倫敦,第一幅畫面就是倫敦塔橋。白天的塔橋,沉穩大氣有歷史的厚重;夜晚的塔橋,魅惑神秘有強烈的吸引力。
倫敦塔橋
冬天不是倫敦最好的季節,但冬天走在倫敦大街小巷,有種孤獨的蕭瑟,又是另一種體驗。
倫敦塔橋
冬天的倫敦多雨,在細雨中走在倫敦塔的石板路上,這裡有歷史的痕跡,也有我們帶來的活力。倫敦塔內收藏了不同時期的王冠和權杖,名貴且精美,大英帝國的輝煌史,就在這王冠權杖之間,在朝代更迭之間,娓娓道來。夜晚站在倫敦塔橋,回望倫敦塔,夜空中燈光下的倫敦塔滄桑安靜,繞著倫敦塔一圈圈走著,我似乎在想些什麼,又似乎什麼都沒想,但不知為什麼,心中多了一絲溫暖。
倫敦塔
圓頂哥德式建築,並不是它的名片,聖保羅大教堂被大多數人記住,更多是因為這裡是黛安娜王妃大婚之地。在倫敦的時間裡,小報八卦在議論查爾斯與卡米拉秘密離婚的消息,似乎全世界都在為這個離婚消息歡欣鼓舞一樣。沒有別的意思,其實一路看來,黛安娜與查爾斯並不合適,儘管這個女子美麗優雅善良,但,這兩人之間沒有愛與共鳴,人們只是把自己對於公主王子的美好願景,強加在了不適合的兩個人身上,他們不該承載人們的幻想。
聖保羅大教堂
喜歡西敏寺,尤其是在倫敦塔看了女王在西敏寺加冕的視頻記錄,的確,這是一位為王室犧牲了很多,奉獻了一生的女子。或許,她也熱愛自由,也有自己想要追求的夢想,然而她的一生終將奉獻給王室。
威斯敏斯特教堂
倫敦一行有太多精彩,大英博物館就是其中之一。在大英博物館待了兩天,聽了完整的一遍講解,依然只能看個精華版,不得不說,這個曾經的帝國,積累了太多的人間珍寶,儘管珍寶的獲取方式大家各有評斷,但是,它的確為人類保留了文明的記憶。拉美西斯二世的一生輝煌,可圈可點,而我記住的卻是其中的插曲。插曲說到,拉美西斯二世會誇大其詞,或者是無中生有,他會要求在文字上或者碑文上誇大他的戰績,甚至是將失敗也寫成勝利,以此來加強統治。聽到這裡,笑了,聯想到職場經歷、朋友的職場經歷,現代社會依然會有老闆、高管用這種方式來將黑說成白,會宣遠比會管理業務來得更重要。
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人群最密集的展廳是古埃及展廳。第一次見到如此之多和保存完整的木乃伊,還有在科學儀器檢測之下,描述的木乃伊內部結構。坦率來說,總覺得古埃及的木乃伊似有靈性,不太敢拍照和po圖,而且實地看到的精美,是無法用照片表達的。古希臘展廳大氣磅礴,甚至有巨型石碑和各種雕塑,置身於此,仿佛經歷那個年代,耳邊都能回想起戰場、聖地的聲音。
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
西洋棋製作精巧,讓我想起了哈利波特第一部裡的西洋棋。在倫敦時,剛好電視臺在播這一部,一直有個疑問沒有得到答案,當時劇情中,一定要犧牲自己成全哈利波特,那為什麼不能在對方棋子揮劍斬來的時候,從棋子上跳下來躲避襲擊呢?
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
亞洲館的宗教展品很有威懾力,尤其看到Shiva,恍惚間仿佛穿越到了吳哥窟,一個讓我覺得神聖安詳又略帶畏懼的地方。
大英博物館
國人但凡來到大英博物館,都會去中國展廳轉一轉,看看當年老祖宗的寶物,這裡有青銅、玉石、壁畫、瓷器,品類眾多。多數人喜歡大維德花瓶,而我卻被一把玉石茶壺打動。實物比照片更加通透,暖暖的綠光透射而出,茶壺上的圖案雕刻的極為精緻,配合燈光,有種觸手生溫的感覺。這讓我想起了在景德鎮買的茶杯,燈光下,茶杯透出菩薩的側臉,柔和、有力量。
大英博物館
喜歡梵谷,喜歡他筆下富有生命力的向日葵,喜歡麥田與烏鴉的視覺衝擊,喜歡引人遐想的星空,也喜歡梵谷和高更的兩把椅子的唏噓故事。在國家美術館,第一次近距離感受到向日葵的筆觸,驚嘆他的力量、技法,欣賞畫中蘊含的飽滿的情感。梵谷的畫,是一種直擊內心的衝擊。
英國國家美術館
梵谷的兩幅作品椅子,分別收藏在倫敦國家美術館和梵谷博物館,其中梵谷自己的那把椅子收藏在倫敦,木椅簡單材質一般,還擺放著梵谷的菸斗和菸絲,像質樸的他自己。高更的椅子收藏在阿姆斯特丹,相比來看更有設計感,體現了高更的身份,也表現了梵谷對於這位接受他的邀請,即將與他同住,探討藝術的朋友的期待與重視。藝術的共鳴是不易的,兩人最終因藝術觀點不同,而發生激烈爭吵,高更奪門而出,而梵谷割下了自己的左耳,並且住進了精神病院。對藝術的執著,對事業夥伴的期待,這滿腔熱情遭遇了打擊,對於一個純粹的熱愛藝術的人來說,無疑是致命的,這似乎抽走了他的靈魂。精神受到重創之後,梵谷並沒有放棄創作,杏花、麥田、鳶尾花、星空就這樣誕生了,充滿了激情與想像。梵谷的作品後期用了越來越多的螺旋和完全線條,一直想知道是這精神疾病帶給了他靈感,還是天賦導致了精神疾病,卻已無從考證。
英國國家美術館
國家美術館同時還收藏著莫奈的作品。他畫筆下的鄉間叢林、小橋流水、著群女子,就是小時候看書時,我能想像到的歐洲,安靜自然和諧,似乎這裡才是生活的要義。
英國國家美術館
英國國家美術館
英國國家美術館
英國國家美術館
不知道倫敦到底有多少博物館,我只知道自己已經迷失在館藏中,無法自拔。V&A有很多藝術設計類的展品,類別多,當然也可以說比較雜,同時也有不少複製品,但總的來說還算精美。達文西的筆記算是其中比較有趣的一件,筆記內容雜亂沒邏輯,由此看來,網傳類似桌面雜亂這樣的行為,的確有可能是天才的表徵。
這裡的雕塑很多都是複製品,真品在聖彼得堡、巴黎、佛羅倫斯的各博物館中多多少少見到過。即使是複製品,也是很精美的,尤其是把這些展品放在一起,視覺衝擊就有了。
走進自然歷史博物館,直面中庭的設計感與巨大骨骼化石,這裡就是電影的取景地,一個讓人驚嘆的地方。夏季來倫敦的朋友,如果有興趣,可以提前報名夜宿博物館,穿著睡衣,晚上穿梭在這些館藏中,躺著睡袋裡,看著頭頂上的巨大骨骼化石,願你也有一個博物館奇妙夜。
自然歷史博物館
博物館有幾個展廳,用透明塑料展示蝴蝶,昆蟲、海洋生物等,標本栩栩如生,近距離可看得到身上的紋理與花紋,一群群的標本擺成成群飛舞的造型,格外優雅。
自然歷史博物館
倫敦有大本鐘,倫敦有倫敦眼,而這些在我心裡分量都不如福爾摩斯重。最後一站也是特別期待的一站,放在了福爾摩斯博物館,在這裡,我甚至產生一種錯覺,似乎樓梯上響起腳步聲,門開了,福爾摩斯與華生就這樣自然地回到了貝克街的家。
福爾摩斯博物館
房間裡已沒有小提琴聲,什麼時候,那雙細長的手,能夠再次握住這把落滿灰塵的琴。
福爾摩斯博物館
福爾摩斯博物館
倫敦的夜,充滿了藝術氣息,在倫敦的日子裡,看了三場西區的歌劇,媽媽咪呀、悲慘世界、歌劇魅影,每場演出都讓我歡欣,讓我激動,讓我感傷。劇院出來,晚上十點的倫敦格外寒冷,裹緊圍巾,看著西區街上手舞足蹈的人們,感嘆一句,這就是倫敦,一個戒不掉的地方。
揮別
倫敦之行落下帷幕,在倫敦的每一天,都能找到生活的樂趣。我在人群中笑著跳著,忍不住召喚我的朋友們,來倫敦吧,這裡有你想要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