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玩具有需求缺供給 如何讓老人老有所玩、老有所樂

2021-01-10 中原新聞網

小時候有毛絨玩偶、遙控汽車,青春期有手辦、航模,成年後有拼裝模型、減壓玩具……人生的每個階段,都離不開各色各樣玩具的陪伴,藉以愉悅精神、增益智力、放鬆身心。

「長樂無極老復丁。」今天,當急速運轉的中國社會與老齡化迎頭相撞,當1.8億65歲及以上老人會聚為我們身邊的「銀髮浪潮」,怎樣讓辛勞一生的老人們得到放鬆與撫慰?我們可以為老人提供什麼,讓他們能老有所樂?近期,一些老年玩具店進入大眾視野,光明智庫派出記者現場觀察、多方走訪,把玩具店主、設計者、老年「玩友」、專家學者的聲音聚攏於此。期待這些聲音激發的思考,轉化為向老人奉上的一份貼心禮物,讓晚境美好,人間情暖。

北京豐臺區康助護養院宛平城養老服務驛站,一位老人與工作人員在玩跳棋。新華社發

【記者探訪】

在這裡重拾兒時樂趣

寒冬的周末,記者來到位於通州區楊莊路的「老有所玩」老年玩具店。推開門,展現在眼前的是一片寬闊敞亮的空間,佔地足有200多平方米。偌大的店鋪被分為陳列區、運動健身區、益智玩具區,豐富多樣的大小玩具遍布其中,讓整個空間格外溫馨。

店鋪中老人的身影並不多。店主宋德龍告訴記者,前段時間,老人們來得挺多,一天能有好幾十人。這幾天天氣寒冷,加之受疫情影響,老人們很少出門。

72歲的劉先生笑聲爽朗,是這裡的老顧客。平時除了帶孫子,他就愛打桌球。「自從發現了這家店,就惦記上了,常過來看看。投壺、空竹、小人書,好多好玩的,還沒玩遍呢。」他的孫子兜兜今天是第一次來,很多玩具從沒見過,正滿眼新奇地蹲在地上把玩空竹、鐵環,時不時摸摸「華容道」,解解九連環,還拉著爺爺興衝衝地玩起了投壺。

「嘭」一聲,宋德龍用一臺小爆米花機做出了噴香的爆米花。84歲的房奶奶一直圍著看:「這個機器用著挺方便,還能自己做零嘴兒。想當年,那可都是大機器,鐵傢伙,現在很少見了。」房奶奶念叨著,買了一件帶回家。她住在店鋪附近,家裡人少,平時發愁不知怎麼打發時間。「來這兒不但能玩玩具,還能和其他老人聊天。這兒的玩具對我們口味,那些電子設備,老年人看不太懂。」

幾位中年人也在店裡轉悠。他們有的想給家裡老人買點兒小玩意,有的帶孩子來「懷舊」。「現在的孩子沒怎麼見過這些,想讓她也體驗下我們小時候的樂趣。」一位女士帶著7歲的女兒,對記者說。她還和店主探討:「只賣玩具能掙錢嗎?我看,來玩的老人比買的多。」

這也是許多人來「老有所玩」後產生的疑問:讓老人們免費玩玩具,還有人願意買嗎?宋德龍有自己的考慮:「開這家店不僅是賣玩具,更是希望建成老年人的俱樂部,讓大家一起玩兒、交朋友。一旦收費就感覺味道變了。」他曾多年從事與老年文化有關的行業,深深體會到老年人娛樂的缺失,所以才開了這家店。收羅400多種玩具花了他不少心血。到目前為止,雖然開業以來受到不少關注,但還沒到盈利階段。「我在投資前就做好了面對困難的準備,希望半年以後可以逐漸盈利吧。不過也有好的趨勢,最近不少物業公司、養老院、企事業單位過來團購,為老人設計一些娛樂活動、用玩具解壓。」宋德龍說,開業以來他最自豪和欣慰的,是讓更多人注意到了老年人被忽視的「玩兒心」。

記者走訪發現,多數老人很少有屬於自己的娛樂活動,日常的精力和時間大多用來照顧晚輩,此外,就是跳跳舞、打打牌。被問起想要什麼樣的玩具時,很多老人表示幾乎沒想過,但「聽了就動心」。他們告訴記者,有趣的小玩意兒當然喜歡,但不知道怎麼買、買什麼。

開店之前,宋德龍考察過國內外老年玩具的市場情況。他發現,歐美和日本等國家目前已有成規模的老年玩具專賣店,還有專門為老人開發玩具的企業。日本對老人的精神生活非常關注,經常在市場上推出各種老年益智類玩具和交互類玩具。美國有一系列專門針對老年人設計的玩具和戶外娛樂設備。而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老年玩具」還是比較新的概念。

「老年玩具店,咱們國內之前也零星有人經營,但能堅持下來而且盈利的少之又少。」宋德龍坦言,「總得有人來努力,努力多了,說不定就成了。」

上海靜安區江寧路街道愛老家園,在專為輕中度認知障礙老人開設的康複課上,一位老人通過玩小遊戲進行認知訓練。新華社發

【講述】

老年玩具網店:利潤不高,需求挺大

講述人:淘寶某老年玩具店店主 王 宏

從小我就喜歡鼓搗小玩具。因為很多老年人也想玩玩具,但不知道去哪兒買,我就開了家網店,專門賣些老人們喜歡的物件。

實體店我也開了一家。店裡兒童玩具銷量很好,但老年玩具就很少有人買。我發現去店裡的老人幾乎不給自己買玩具,可能是覺得不好意思。大多是年輕人為父母、祖父母購買,就算是六七十歲的老年人,也都想著給自己的父母買玩具。雖然實體店中老年玩具銷量不佳,但是網店銷售漸成規模,這說明老年人的潛在購買需求是很大的。

賣老年玩具比賣兒童玩具費事很多。同一年齡段的兒童智力水平、動手能力等大致類似,而同一歲數的老人情況差別非常大,需求很不一樣。很多做兒女的平時很少回家陪伴老人,就想給他們買玩具解悶兒。但他們對老人情況不是很清楚,我們的客服也沒法有針對性地提出購買建議,這樣,為老人選玩具的難度就更大了。

現在,我還沒發現國內有專門生產老年玩具的廠商,我都是去不同的玩具廠商那裡,憑著經驗判斷老人大概喜歡什麼,然後買回來,按照「益智」「防痴呆」「鍛鍊靈活性」「解悶」等分類售賣。判斷失誤也是常事。比如進貨的時候,我看到一些稀奇古怪的棋類遊戲,覺得挺有意思。買回來才發現,老人們覺得太難了,貨賣不出去。基本上,魯班鎖、華容道等傳統物件,數獨、記憶棋等大眾化玩具,老人們比較熟悉,不會排斥,而且因為玩的人本身年齡層分布廣,老人們不會覺得只有小孩才玩,接受程度也更高。

我們這個行業規模很小。淘寶上沒有專門的「老年人玩具」分類,我們被劃到了母嬰類目,目標客戶常常找不到我們,這讓我很頭疼。

經營了5年多,現在網店每月有一兩千人次的購買量。這些年來,回頭客多了,也有越來越多的晚輩意識到要關心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雖然賣老年玩具的利潤不高,但老人們能得到喜歡的玩具,我就很開心。

讓老人在娛樂活動中找回自己

講述人:康語軒孫河老年公寓創始人 金恩京

康語軒90%以上的客戶都是患有阿爾茨海默症等認知障礙的老人,玩具一直被當作護理、治療的重要工具。但我們目前除了麻將、撲克、棋類之外,其他玩具很少。因為市場上很多老年益智玩具的理念有些落後,往往把老人看作無法自理的病人,做出的產品很幼稚。在我看來,患病老人是擁有豐富人生經驗的成年人,他們只是逐漸忘掉了後天習得的知識,雖然表達有困難,但不願意被看成不諳世事的孩子。我們應該平視他們,尊重他們。

我們和高校研究團隊合作,為老人們開發了一些多功能遊戲和玩具。老年人視力下降,對色彩的辨別能力降低;不太敏捷,所以不適合玩需要精細動作的玩具和遊戲,這些考慮都應體現在設計中。

老年公寓裡最受歡迎的是我們改良過的二十一點棋牌玩具。老人感受到競爭的快樂,大家可以盡力做數學計算,和同伴交流。對獲勝的老人,我們會發小獎品。老人可以把獎品送給家人,也可以用獎品裡的寵物食物餵寵物,很有成就感。患病老人們也有贏的渴望,有與人合作、競爭的需求,能夠承受比賽的壓力。在玩耍過程中,他們不覺得自己是被照顧者,大家都是遊戲的參與者和合作者。

我們還組織家屬和老人一起開設海馬記憶工房,讓老人們組成團隊、角色分工,進行運營管理,設計、製作手繡包、便當包,還能售賣賺錢。我發現,老人們對這種情景式娛樂非常投入,焦慮等症狀有很大改善。

我們意識到,老人的娛樂活動不單是為了保持能力,更應以創造價值為目的,所以我們嘗試把玩具融入日常生活中,防止顯得刻意做作。我們希望通過環境的營造,藉助玩具和遊戲,讓老人們自在、體面地生活。

設計更多益智產品,傳遞心中關愛

講述人: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講師 傅吉清

醫學和心理學研究發現,老年人玩玩具不僅可以增進生活中的主動性交流,更能緩阻阿爾茨海默症的發展。但是現在,我國的老年人玩具市場幾乎是一片空白。不是老年人不需要玩具,而是沒有真正屬於他們的玩具。

怎麼讓老人的生活豐富多彩、充滿活力?懷著這樣的夢想,我帶著學生開展公益課題——緩阻阿爾茨海默症的輔助玩具設計。我們走進養老院,看到很多老人或多或少有著記憶衰退、機能下降的前兆,他們眼裡的空洞讓我們非常心痛。在護理員幫助下,我們和老人進行了多次交流。漸漸地,老人們向我們敞開了心扉。他們希望有東西玩、有人交流,不想被社會排斥。

我們嘗試著以「邊玩邊想邊看」的形式,幫助老人重建對自我思想、情感和行為等的認知。研究發現,不同的玩具能產生不同的訓練效果。例如,找不同、找錯誤等遊戲能夠改善觀察能力,棋類益智遊戲有助於鍛鍊右腦功能,情感治癒陪護類產品則能讓老人想起觸動內心的往事,勾勒出記憶中的形象。

從這些原理出發,我們設計了Heal A系統。它由實體產品和網絡虛擬產品組成。音樂棋盤和記憶放映機用於輔助治療,音響託盤集合了充電、藍牙音響和收納功能,用聲效和視覺的轉換喚醒深度感知,激發老人情感交流的欲望。我發現,老人們在使用產品時,看著視頻中的家人和朋友們,總是眼中綻放出神採,嘴角露出笑意。他們在感受著屬於他們的「童趣」。

因為我國的老年玩具和輔助益智類產品市場尚不成熟,無法科學預估研發和生產成本,所以,我們的產品設計只能局限於實驗室,無法量產。作為產品設計師,我由衷希望這樣的課題能持續下去,帶給老人們情感的交流、肢體的感知、精神的觸動,帶去實實在在的關愛與呵護。

搭積木,搭出心裡的童話世界

講述人:北京市民 齊女士

孫女3歲多時,我帶著她去玩具店買積木。先買了幾個方頭仔,帶著她一起拼。玩著玩著,我比孫女還上癮。一有空,我就去店裡轉。

搭積木的魅力到底在哪兒?首先是挑戰性。雖然有拼裝說明書,但還是常出錯,比如選錯零件、放錯位置等。這就需要冷靜耐心,回過頭一步步找原因。為了糾錯,我會花好幾個小時,實在沒辦法就端著半成品到店裡請教店員。正是因為「不容易」,所以每次完成作品,都會特別喜悅。

其次是積木設計的奇妙和大膽。比如「冰雪奇緣」套裝裡,晶瑩剔透的海藍色城堡實在太漂亮了。還有我最喜歡的「樹屋」,一個大樹冠上居然建有三棟房子,家居擺設一應俱全不說,還有旋轉樓梯、歐式圍欄、可以蕩來蕩去的鞦韆和精緻的草坪。更讓人驚喜的是,設計師配備了綠色和金黃色兩種葉子,方便根據季節更換。拼完「樹屋」,我有空就坐在它面前看,好像置身其中。

我和孫女還買了一些散裝件做創意樂高。有時我們會比賽,在規定時間內看誰搭得有創意。過程很緊張也很開心,經常創造出意想不到的驚喜。每搭完一個積木,我都會用手機拍下來,放到收藏夾中。為了不讓它們沾上灰塵,我買了一個牆面大的玻璃櫃,把它們放進去,成了我們家的一道風景線。

隨著年齡增長,我經常想,怎麼遠離阿爾茨海默症的困擾?也許搭積木是個不錯的選擇。然而,進口類玩具價格偏貴,如果能有物美價廉的國產商品,那該多好啊。

江西贛州章貢區三康廟社區的老年居民使用健身器材鍛鍊身體。新華社發

【專家點評】

小玩具背後有老年文化建設大文章

小玩具,大文章。老年玩具進入大眾視野、逐漸走上市場,折射出當今老年消費方式的變遷、精神文化需求的快速增長,以及全社會敬老、孝老、養老政策環境與文化氛圍的形成。

長期以來,社會大眾對老年文化需求的認知是不全面的,甚至是消極的。準確把握社會發展轉型期中的新矛盾,及時了解老年文化需求的新變化,深刻認識老年文化建設的家庭功能和社會功能,完善相關政策措施,積極推動老有所樂、老有所為,迫在眉睫。

當前,老年文化建設中存在一些突出問題:

老年文化需求沒有得到足夠重視。相較於老年生活的物質滿足與基本保障,大家對老人的文化、精神、教育特別是社會參與需求關註明顯不夠,甚至存在漠視傾向。

老年文化建設的內容和形式相對單一,組織化程度和社會參與水平有待提高。目前的老年文化建設主要由老人、單位、街鄉鎮(社區、村)等組織實施,內容主要是文化娛樂、學習教育等。由於缺乏規範引導,老年文化群體組織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作用得不到有效發揮,利用老年文化群體兜售保健產品、理財產品,侵害老年人權益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十四五」時期老年人素質提升,對文化建設提出更高要求。隨著20世紀60年代「嬰兒潮」時期出生的人群逐漸步入老年期,老年人整體經濟實力、受教育程度、健康狀況明顯提升,自主意識更高,接受新技術、新思潮更快,對精神文化、社會參與和自我實現的需求更加凸顯,更加需要豐富、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

新時代推進老年文化建設和社會參與,可以從以下方面發力:

一是發揮家庭基礎作用,落實義務贍養人在老年精神文化生活、心理慰藉等方面的權益。採取教育引導和法律強制、道德約束等多種方式,引導人們自覺承擔家庭文化建設責任,關注並滿足老人文化生活需求,樹立良好家風。

二是大力發展玩具、遊藝等老年文化產業。各級政府要完善扶持政策,鼓勵更多企業和社會主體參與老年文化產業發展,搭建完整的老年文化產業鏈,推進產業集群形成,為老人設計製造更多符合需求的文化產品、文娛用具。

三是推進老人參與社區共同體建設。按照就近就便原則,完善社區老人文化、娛樂、教育、體育設施等硬體建設和老年人協會等組織及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推動老年文化資源下沉到社區,將文化服務、文娛產品送到老人身邊、床邊。

四是大力發展老年文化群眾組織,以其為依託,重建老人與社會群體之間的紐帶。要聚焦老人的文化娛樂、精神心理和價值實現需求,倡導和推動老年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激發老人自尊自重、積極有為的主動性,為老齡社會持續注入發展動力。

相關焦點

  • 老年玩具有需求、缺供給 如何讓「銀髮族」老有所玩、老有所樂
    小玩具背後有老年文化建設大文章  如何讓「銀髮族」老有所玩、老有所樂今天,當急速運轉的中國社會與老齡化迎頭相撞,當1.8億65歲及以上老人會聚為我們身邊的「銀髮浪潮」,怎樣讓辛勞一生的老人們得到放鬆與撫慰?我們可以為老人提供什麼,讓他們能老有所樂?近期,一些老年玩具店進入大眾視野,光明智庫派出記者現場觀察、多方走訪,把玩具店主、設計者、老年「玩友」、專家學者的聲音聚攏於此。期待這些聲音激發的思考,轉化為向老人奉上的一份貼心禮物,讓晚境美好,人間情暖。
  • 「老有所玩」老年玩具店:亟需關注的老年人娛樂需求
    (健康時報記者 郝倩玉/文 牛宏超/圖)「關愛、關心老人可以換換思路,不要總是買吃的、買各種保健品,也可以買老年玩具給老人玩。」老有所玩老年玩具店店主宋德龍表示。一提到玩玩具,大家總會認為那是小孩子的最愛,似乎與老年人沾不上邊。然而在位於北京市通州區楊莊路的一家名為「老有所玩」老年玩具店裡,前來光顧的老年人們絡繹不絕。
  • 老年玩具公開賽,老人玩的真開心
    這兩天,通州區「老有所玩」老年玩具店內舉辦了一場別樣的大賽——楊莊街道首屆老年玩具公開賽。參賽人員都是年齡超過60歲的老人,比賽設置了投壺和室內高爾夫球兩個項目,吸引了70位老人參賽。比賽第一天,通州區楊莊街道老有所玩老年玩具店內就異常熱鬧。60歲的程大媽手持箭羽一頭,瞄準漆壺,將箭向壺內投去。「身體前傾,手往前夠點兒。」已經完成比賽的老人在一旁不斷傳遞技巧。程大媽的手感越來越好,連續投進了好幾支。「好!」每投進一支箭,現場就會爆發熱烈的掌聲和喝彩聲。
  • 老年人玩具店成「網紅 「老小孩「如何老有所玩
    央廣網北京11月17日消息(記者馮爍)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小時候每次買了新玩具,都會想出去溜溜,去公園逛逛。在公園裡看到老年人晨練,抖空竹的、玩核桃的、遛鳥的等。好像這些項目就是和老人有聯繫,應該算是他們的玩具。
  • 老年人玩具店成「網紅 「老小孩」如何老有所玩
    小時候每次買了新玩具,都會想出去溜溜,去公園逛逛。在公園裡看到老年人晨練,抖空竹的、玩核桃的、遛鳥的等。好像這些項目就是和老人有聯繫,應該算是他們的玩具。  在購物網站上搜了一下,老年玩具還真不少,投壺、孔明鎖、九連環、握力器……購買量有的能有五六千。
  • 老年人需要玩具嗎?
    「玩具」兩字,一般來說並無前綴。傳統意義上,玩具是專屬小孩子的。可前不久,北京通州區的楊莊路上,卻開了一家專為老年人設計的玩具店。自開業以來,那裡就成為眾多「老頑童」的新寵,吸引了周邊不少老人前來嘗鮮解悶。投壺、陀螺、記憶棋、木牛流馬……400多種小玩具應有盡有。
  • 北京這家老年玩具店成網紅,「老小孩兒」的玩具誰來開發?
    其實,老人和孩子一樣,也需要玩具的陪伴與慰藉。最近,記者在通州區楊莊路就發現了一家名為「老有所玩」的老年玩具店。心理諮詢師柏燕誼表示,老年人經常玩玩具獲益良多,這不僅能幫助老人排解寂寞、愉悅身心,還能起到靈活大腦、鍛鍊身體的作用。
  • 小玩具背後有老年文化建設大文章
    小玩具,大文章。老年玩具進入大眾視野、逐漸走上市場,折射出當今老年消費方式的變遷、精神文化需求的快速增長,以及全社會敬老、孝老、養老政策環境與文化氛圍的形成。長期以來,社會大眾對老年文化需求的認知是不全面的,甚至是消極的。
  • 甩龍、可樂球、放大版撲克牌,北京通州有家老年玩具店悄悄開業了
    自重陽節開業以來,這家玩具店每天都能吸引不少「老頑童」前來體驗,店內的玩具成了附近老人的「新寵」。28日上午,記者走進這家名叫「老有所玩」的老年玩具店內,前來光顧的老年人絡繹不絕。「讓我也試試!」看著58歲的丈夫陳擁清玩起了甩龍,56歲的祖金蓮也忍不住想上手嘗試。彩色的帶子在她的手中上下翻飛玩得很「溜」,旁邊圍觀的老人都為她豎起了大拇指。「這個挺好玩的,比遛彎鍛鍊身體。」
  • 採訪中國第一家老年玩具店,強烈希望得到普及!我老了也要這樣
    宋德龍和顧客在玩「對戰足球」。店裡的玩具,已經從開業時的300多種增至如今的400多種,有跨越時光的滾鐵環、投壺、鐵皮青蛙,也有記憶棋、4倍大撲克、可樂球等新式玩具,五花八門。宋德龍將貨架兩側規劃成「益智休閒區」和「健身運動區」,前者是記憶棋、鼓型鎖等益智玩具,有助於老人打發時間、鍛鍊大腦;後者直接瞄準「強身健體」的需求,邊玩邊活動手腕、腿腳。
  • 萬般美好 老有所樂——2020年「廬園杯」合肥市老年遊戲創意大賽...
    本次大賽旨在通過全民創意、鼓勵創新,進一步激發養老市場活力,推動養老行業發展,宣揚社會尊老敬老的傳統品德,提升社會對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關注,豐富老年遊戲種類,從而造福老年群體。活動伊始,來自廬園長者照料中心的「廬園紅合唱團」的爺爺奶奶,平均年齡85歲,但依然精神抖擻,他們為來賓獻上歌曲「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展現了當代老年人老有所樂的風採。
  • 日本「養兒不防老」,能令老人「老有所樂、老有所養、老有所為」
    日本老人「養兒不防老」的退休生活,卻能「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生活比較幸福。如果是中國老人的話,一直習慣「養兒防老」,卻是一生都為孩子。中國老人一生都為孩子活,到了晚年的時候都存錢為孩子買房買車,一直與孩子住,為孩子帶孫子孫女一直做家務。
  • 雲和木製玩具「玩」進老年市場
    在雲和縣,像箬溪社區這樣投放了木製玩具供老年人休閒娛樂的還有12家養老服務機構。雲和縣玩具協會秘書長楊曉瑩介紹說,老年玩具具備健身、益智、休閒娛樂等功能,可以延緩老年人衰老,近年來木玩已逐漸成為許多老年朋友的「新寵」。  浙江達成玩具有限公司創辦於1997年,過去,產品多銷往歐洲。「歐洲的中老年人專用玩具有上千種,而且分不同的年齡段。」
  • 康利達裝飾:老有所樂-許昌市老年大學遷建項目室內裝修工程
    項目名稱:許昌市老年大學遷建項目室內裝修工程項目地址:河南省許昌市職工活動中心以西位置工程造價:1484.03 萬元建設單位:許昌市財源開發建設有限公司老年大學項目建設,對於豐富老同志精神文化生活,更好實現「老有所學、老有所教、老有所樂、老有所為」具有重要意義。王忠梅在致辭中指出,老年大學項目是我市今年確定的「十件民生實事」之一,是一項重之又重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和敬老工程,充分體現了市委、市政府對老同志的尊重、關心和愛護。為實力許昌、活力許昌、魅力許昌增光添彩。
  • 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規模達3億人 老有所依如何解
    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依,讓人們更有尊嚴地安享老年生活,這是全面小康、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中華傳統文化敬老孝親美德的現實體現。「十四五」期間,如何使養老體系更加健全,讓老人們生活更加幸福?光明智庫邀請專家就相關政策展開分析,並與您共同傾聽老人與養老工作者的心聲。
  • 西安航空基地開展「周末去哪裡,一起做公益」 關愛老人志願服務活動
    12月12日下午,在北屯養老院大廳裡,西安航空基地航空二路社區工作人員和「航空小飛俠」志願者利用周末時間,前來開展「周末去哪裡,一起做公益」志願服務活動,為老人們帶來水果、點心等慰問品和精彩的文藝表演,與老人親切交流,送上關懷和問候。
  • 老年玩具,一個被遺忘的市場
    在雙塔寺街一家商場的玩具櫃檯,記者看到兒童玩具「一統天下」,電動的、毛絨的、塑料的、充氣的兒童玩具應有盡有,就是沒有一件老年人專屬玩具。記者詢問有沒有老年人玩的玩具,售貨員拿出來的是跳棋、圍棋等,並稱「這些可能適合老年人玩」。   記者在解放路一處玩具批發市場轉了一圈,也沒有發現有老年人專屬玩具。
  • 老有所養!博興縣京博養老服務中心正式啟用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5月30日,博興縣京博養老服務中心啟用儀式圓滿完成,一期共有300餘位老人正式入住。「養老安居 仁孝京博」博興縣京博養老服務中心啟用儀式現場博興縣京博養老服務中心是一家公益性、非營利性養老機構。
  • 老年護理虛擬仿真教學軟體:VR聯手老年護理,讓老有所依成為現實
    老年護理虛擬仿真教學軟體:VR聯手老年護理,讓老有所依成為現實當前全球老齡化形勢嚴峻,增長迅速,其中老齡化問題最為明顯的國家有日本老年護理市場目前存在著巨大的供需缺口。老年護理行業普遍存在技能粗糙、無證上崗、「護工荒」、社會認同感不足等問題。養老機構的護工數量短缺、流失率畸高,且多數是50歲上下的來自農村的女性,缺乏護理的專業技能,甚至不會讀體溫計、不知道速效救心丸的使用方法。加強護理人員隊伍建設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
  • 老年玩具店來了!「老小孩兒」拉動一個大產業
    投壺、陀螺、記憶棋、木牛流馬……說起玩具,人們都會想到那是孩子們的專屬。近日,在北京開了一家專為老年人設計的玩具店。1北京老年玩具店:400種玩具免費玩在北京市通州區的一家老年玩具店,記者觀察到,裡面都是比較適合老年人的玩具,比如羊拐骨、投壺、滾鐵環、小人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