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八路軍最大的兵工廠:建在懸崖峭壁上,圖8令人心酸落淚

2021-01-10 騰訊網

【黃崖洞兵工廠指示牌】黃崖洞,位於山西黎城縣北東崖底鎮上赤峪村西的板山嶺一座海拔1600米的懸崖峭壁上,是一個天然大山洞。鮮為人知的是,這裡曾是抗戰期間八路軍最大的兵工廠所在地,當年這裡年產武器彈藥可裝備16個團,「五五式」步槍、「八一式」馬步槍等武器都在這裡生產。黃崖洞兵工廠,又稱水窯兵工廠。

【兵工廠如今是文物保護單位】1938年4月,八路軍在晉東南粉碎日軍的九路圍攻後,成功開闢了太行抗日根據地,這為創建兵工廠創造了條件。之所以選擇黃崖洞,是因為這裡群峰矗立,陡崖千仞,北部山崖峭壁上有個高25米,寬20米,深40米的天然大石洞,完全可以容納百人。

【兵工廠周邊環境】黃崖洞兵工廠在八路軍軍工部組建的各兵工廠中排號第一,故名軍工部一所。這座兵工廠的修建非常不容易,兵工廠四周被群山緊緊懷抱,與外界只有兩條羊腸小道相通,一條沿西北方向翻越山頂可直達武鄉縣王家峪村,與八路軍總部機關所在地相聯;另一條沿山谷而下,出東口有一條狹長的山澗,猶如一線天,地勢非常險要。

【遠眺黃崖洞洞穴】黃崖洞洞口直立,距地面十幾米。抗日戰爭時期,這個洞口沒有任何可供攀爬的梯子,洞口處有一棵核桃樹,大家用核桃樹為支點架了一個滑輪升降裝置,供人員和物資上下。相信大家通過這張照片,就能知道黃崖洞的險要。

【黃崖洞近處照片(如今安裝了階梯)】黃崖洞兵工廠於1939年7月開工興建,整個建設過程無比艱辛,當時從韓莊村到黃崖洞相距50多公裡,全是盤山小道,高低不平而且坡度較大,使得大量設備器材的搬運多靠人抬肩扛,因此修建過程中困難重重。除了兵工廠興建困難外,修建兵工廠工人的宿舍也是困難重重。

【兵工廠內部一角】1941年11月11日,日軍糾集井關36師團和元山第四混戰旅等九個大隊共5000餘人的兵力,從長治、潞城、黎城方向和武鄉、遼縣方向黃崖洞發起進攻。這場兵工廠保衛戰的結果:日軍傷亡1000餘人(死亡680人)、八路軍傷亡166人(犧牲44人)的戰績宣告結束,並且讓兵工廠得以安全轉移。

【去黃崖洞的小道(重修)】1942年黃崖洞兵工廠受到了嚴重的困難,儘管之前兵工廠保衛戰獲得勝利,但是兵工廠位置已經暴露。不僅如此,當時也進入抗戰最艱難時期,日軍隨時會向兵工廠發起全面進攻,因此八路軍軍部將兵工廠一分為三。一分廠,駐遼縣河北溝村,保密代號「河北」;二分廠,依舊在黃崖洞,保密代號「黃山」;三分廠,駐武鄉縣顯王村,保密代號「石灰窯」。

【兵工廠工人宿舍(寒酸簡陋,當年工人們就在這裡抵抗北方的酷寒)】1944年6月23日,八路軍軍工部將各黃崖洞等分廠重新改編為「八廠一所」,到抗戰結束時,已在當地發展成為14個小型兵工廠。1952年,傳承於黃崖洞兵工廠、隸屬於中央兵工局,已命名為342的老兵工廠人員、場地等再次一分為三,發展成為後來的淮海、惠豐和南京晨光機械廠。

【黃崖洞保衛戰烈士塔】資料顯示,從1942年4月至1944年3月,共生產50毫米炮彈76000多發,82毫米迫擊炮彈5800多發,炮彈產量佔整個太行軍事工業同類產品的90%以上,為抗日戰爭期間全部產量的35%。毫不猶豫地說,黃崖洞兵工廠是當時八路軍最大的兵工廠,這裡聚集了當時國內許多尖端技術人才,有清華大學、燕京大學等著名高等學府的教授和學生,甚至有武漢、上海、天津等大城市來的技術人員。

【崔振芳烈士雕像】崔振芳,山西洪洞縣人,14歲參軍,後被調到總部特務團司號班學習司號通訊技術。黃崖洞工廠保衛戰期間,崔振芳投出數百顆手榴彈,就在戰鬥即將結束時,崔振芳不幸中彈壯烈犧牲,年僅17歲。

相關焦點

  • 抗戰時期,他帶領八路軍建立了第一家兵工廠
    他們放棄原本優越的生活,匯聚在這個山洞裡,目的只有一個,為了前方的抗戰,為了民族的自由。與此同時一批八路軍隊伍中的能工巧匠也被選派過來,大家集思廣益,想出了不少實用的土辦法。比如用一韭菜葉寬或一紮長來比劃產品的加工尺寸。當時在黃崖洞兵工廠的工人們中間流傳著許多順口溜,我給大家念一段,全拼一把土銼刀,太行山上出英豪,多了邊區狀元印,新華日報天天飄。
  • 抗戰時期的八路軍軍工部(上)
    當月,軍工部各機關、附屬單位、部隊、家屬及籌建黃崖洞兵工廠的技師、工人等一大批人馬開赴黎城黃崖洞地區。其中軍工部領導機關和實驗所入駐上赤峪村,工人和家屬等入駐下赤峪村。抗戰勝利後的1945 年冬天,為適應形勢發展和戰略需要,才遷往長治市。以軍工部機關駐地變遷為節點,可以將軍工部在黎城的活動大致分為兩個時期。
  • 軍網刊文盤點:抗戰時期八路軍、新四軍的那些知名老槍
    都說八路軍「小米加步槍」,其實那只是一個籠統的比喻。抗戰時期,八路軍、新四軍除了步槍,還有手槍、輕重機槍、擲彈筒、迫擊炮、山炮等,但主要是輕武器,重武器很少,更別說坦克、飛機了。八路軍、新四軍剛改編時,武器裝備一是改編前自帶的紅軍武器,二是國民黨政府撥給的少量武器彈藥。以後,就主要靠繳獲敵人的和根據地自製了。
  • 抗日戰爭時,八路軍有哪些武器裝備,我軍兵工廠生產能力如何?
    除中國自己的漢陽造,和根據地、長徵時期從國民黨手中繳獲的中正式步槍、捷克式輕機槍、盒子炮外,接下去很大一部分就是在與鬼子作戰過程中繳獲的日本三八式步槍、南部十四式手槍、歪把子機槍,偶爾還有少量的迫擊炮、山炮、擲彈筒等「重武器」。 到了抗戰後期,還有一些美制的卡賓槍。
  • 保護八路軍楊家莊兵工廠舊址行政公益訴訟案
    「八路軍楊家莊兵工廠舊址」8號院落修繕後   「八路軍楊家莊兵工廠舊址」8號院落修繕前   八路軍楊家莊兵工廠舊址兵工廠全景圖   【關鍵詞】   行政公益訴訟訴前程序 革命文物保護 脫貧攻堅 跟進監督
  • 東北小城北安市,誕生新中國最大輕武器兵工廠,朝鮮戰場殺敵無數
    「黃崖洞」兵工廠隨著電視劇《八路軍》、電影《百團大戰》熱播,已經家喻戶曉。誠然,「黃崖洞兵工廠」是抗戰時期,華北敵後八路軍創建的最早、規模最大的兵工廠,年產的武器彈藥可裝備16個團。八路軍特務團與4倍於我的敵人激戰8晝夜,殲敵1000多人,贏得了敵我傷亡6:1的輝煌戰果。黃崖洞保衛戰也成為1941年以來反掃蕩的一次最成功的模範戰鬥。黃崖洞兵工廠錘鍊出了一大批工業建設人才,新中國成立後,這些人才奔赴各地,繼續在武器裝備方面發揮力量。但黃崖洞兵工廠的歷史使命也隨之結束了,新中國有了更先進的設備和製造環境。
  • 「四史」關鍵詞|黃崖洞兵工廠被譽為新中國軍事工業的搖籃
    來源:央視網(21:16)敵後兵工廠選址黃崖洞抗日戰爭初期,八路軍最大的困難之一就是武器彈藥嚴重缺乏。從1937年抗戰的兩年中,雖繳獲步槍兩萬多支、輕重機關槍400多挺,但遠遠滿足不了部隊需要,槍枝彈藥成了制約八路軍戰鬥的瓶頸。1938年6月,武漢會戰爆發,八路軍的武器來源更加受到影響。朱德總司令和彭德懷副總司令,籌劃設立八路軍總部軍工部,由左權參謀長領導成立了八路軍總部軍工部,下設修械所。
  • 八路軍桂林辦事處:再現抗戰時期生動場景
    9月23日,「山水桂林 紅色熱土」——2020年全國重點網絡媒體桂林行採訪團走進八路軍桂林辦事處紀念館參觀,了解抗戰期間八路軍桂林辦事處的紅色歷史。該紀念館依託八路軍桂林辦事處舊址建立,是一座功能設施完善,集展覽、研究、文物保管為一體的綜合陳列館,展示八路軍桂林辦事處在抗戰期間的豐功偉績和桂林文化抗戰的地域特色,再現抗戰時期桂林人民與全國甚至世界各地來桂文化工作者、軍民積極參戰、鼓舞抗戰、團結抗戰的生動場景,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團結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以及桂林人民和在桂軍民為抗日鬥爭、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所做出的民族犧牲及歷史貢獻。
  • 八年抗戰時期,國軍與八路軍,各自擊斃多少日軍高級將領
    在八年抗戰時期,中華大地上分為兩個陣營,一個是蔣介石領導的國軍,還有一個是毛爺爺領導的八路軍,也就是紅軍。雖說雙方是友軍關係,但是,只是表面上的合作關係,屬於面和心不和。包括在抗戰時期,雙方都是各自為戰,而且蔣介石還時不時地還會找八路軍的麻煩。
  • 8年抗戰八路軍只打死851個日軍?日本人說出真相:八路搞得我們要自殺!
    1「連日激戰,我軍步槍子彈用盡,只剩下重機槍子彈和炮兵部隊的最後30發炮彈,真令人擔心。炮兵隊出發時帶來420發炮彈,兩天內兩門炮打出390發,戰鬥的激烈可以想見。7中隊、8中隊彈藥也已用盡,只靠刺刀了。在我右側100米左右的地方,敵捷克造機槍正在噴火。」「我們被敵人圍得水洩不通,既無彈藥,又無友軍來援的跡象,有人絕望地說,怎麼可能衝出敵人的包圍圈!
  • 抗戰時八路軍犧牲的最高將領是誰?曾創造一項殲敵紀錄!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犧牲的最高級別將領是誰?很多朋友都知道答案——左權將軍。 左權這個名字,可謂婦孺皆知,左權將軍的軍事才能怎麼樣?他又指揮過哪些經典的戰役戰鬥?知道這個問題答案的朋友可能不多。 那咱今天就圍繞左權將軍的軍事才能,好好地講一講。
  • 抗戰聖地黃崖洞:上天賜予我軍的天然兵工廠,曾七天阻擊10次進攻
    ,八路軍朱總司令統合各部,揮師東進,出陝西渡黃河,深入太行山上,建成晉冀魯抗戰根據地,襲擾敵後。建成根據地後,一個天大的難題砸在了八路軍的頭頂,那就是裝備問題。無他,建國前的人民軍隊的確窘迫,即便國共聯合抗戰後依然改觀甚微;畢竟連正面戰場的國民革命軍都有許多地方軍發不起槍枝,更別提處於敵後戰場的八路軍、新四軍了。
  • 迫擊炮:抗戰中屢創傳奇
    緊接著,上海兵工廠又在1923年以英國「斯託克斯式」迫擊炮為原型,仿製出「滬式」82毫米迫擊炮,該炮重68千克,彈重3.8千克,最大射程可達2.8千米。僅隔一年後,張作霖的東三省兵工廠仿製成日式75毫米迫擊炮。 北伐戰爭後,在戰場上意識到迫擊炮之重要性的南京國民政府,亦開始加緊對這種新式武器的仿製。
  • 重慶建川博物館寶貝多!60件國家一級文物,還有各個時期的結婚照
    夠震撼 抗戰老兵手印組成手印牆重慶建川博物館位於謝家灣付家溝片區,是一個由24個防空洞打造的8個博物館組成的博物館聚落。包括兵器發展史博物館、兵工署第一兵工廠舊址(漢陽兵工廠)博物館、抗戰文物博物館、重慶故事博物館、民間祈福文化博物館、中國囍文化博物館、票證生活博物館、中醫藥文化博物館8個主題博物館。
  • 抗戰時期的陝甘寧邊區軍事工業
    為保存兵工生產力量,從1947 年3 月開始,軍工局一廠、紫芳溝化學廠、八路軍留守兵團第一兵工廠等陝甘寧邊區的兵工廠,大部分列入部隊編制,東渡黃河併入晉綏軍區工業部,繼續為解放戰爭提供武器裝備和彈藥。與此同時,晉綏軍區工業部一廠、二廠、四廠也先後撤離佳縣,遷往山西省境內。
  • 山西省長治市——抗日戰爭時期最大的兵工廠所在地黃崖洞就在這裡
    始建於北魏時期,寺內藏有宋代泥塑藝術精品。黃崖洞風景區位於黎城縣城北45千米處的黃崖洞鎮上赤峪村西的太行山腹地峽谷之中,是抗日戰爭時期我軍創建最早、規模最大的兵工廠所在地。現遺存兵工廠舊址。明碉暗堡、戰壕工事等。黃崖洞景區還包括白雲洞、善陀、廣志山三個景區,景區內有宋代城隍廟三節樓、百米瀑布、百米天梯、天上人家等20多個景點。
  • 民國時期中國四大兵工廠,可惜有兩個被日軍佔領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的很多武器以及軍用物質都是靠美國、蘇聯等國家買來的。當然中國自己也有一些大大小小兵工廠來維持抗戰的需要,在民國時期中國主要有四大兵工廠,可惜有兩個被日軍佔領了!
  • 抗戰時期八路軍的五大山頭
    三大主力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原紅一方面軍改編為第115師,紅二方面軍為第120師,紅四方面軍為第129師。115師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政治部主任羅榮桓。八路軍中另外兩位副師長聶榮臻和徐向前後來都是元帥,蕭克卻只授了個上將軍銜,這主要是因為二、四方面軍會師時,蕭克支持張國燾,被毛澤東視為叛徒。王樹聲儘管在一、四方面軍會師時也堅決支持張國燾,但他本就是四方面軍的人,各為其主,也不為過,毛澤東能原諒他,55年仍授他大將軍銜。而蕭克是毛在井岡山的老部下,因此不能容忍。
  • 「遊山西·讀歷史」十條主題旅遊線路系列之三:太行抗戰文化遊
    這條線路以太行山為主線,主要包含了武鄉太行八路軍紀念館——武鄉王家峪八路軍總部——黎城黃崖洞兵工廠舊址和左權麻田八路軍總部紀念館四個景點。太行山,這是一座神奇的山,更是一座英雄的山,人民軍隊在這裡壯大,太行精神在這裡孕育,而太行抗戰文化遊以太行山為主線,充分展示了八路軍在抗日期間,在我們山西這塊土地上領導和指揮我八路軍英勇抗日所留下的主要印跡,全面反映了八路軍和根據地史實
  • 山西高顏值旅遊路線,每一條都令人心馳神往
    圖/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近代,戰爭時期山西長城也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從平型關大捷、雁門關伏擊戰、再到夜襲陽明堡等等,具有歷史意義的抗戰文化與長城文化相結合,為這條旅遊線路更增添了一份韻味。太行抗戰文化遊線路:武鄉太行八路軍紀念館——武鄉王家峪八路軍總部舊址——黎城黃崖洞兵工廠舊址——左權麻田八路軍總部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