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嘯山莊》講述的是一個向死而生的愛情故事。
這部小說最激動人心最吸引讀者的就是凱薩琳與希思克利夫敢愛敢恨又盪氣迴腸的愛情,在這裡沒有含情脈脈,有的是最狂野的愛與最真摯的恨。
凱薩琳是一個叛逆野性而又天真的姑娘。
小說中有一處描寫到,當亨德利讓她讀《聖經》時,她卻將書本踩在腳底下,並且扔進了狗窩。她並不相信宗教以及宗教所傳遞的關於做人的本分與禁規,她具有反叛的膽量。
看過夏洛蒂曾經評價艾米莉說她「要強的如一個男人,天真的如一個孩子」,我想這正是對於凱薩琳的概括。
由於天真,她自以為嫁給林頓可以幫助希思克利夫,同時也可以讓她過上自己想要的物質生活。但是,她又那麼強烈的愛著希思克利夫。
顯然,理想與現實發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面對選擇,她的二重性格也展開了前所未有的博弈。強烈的情感訴求讓人震撼,心理衝突也達到了高潮,以致精神發生錯亂,最終早早地失去了生命。在她發著高燒甚至都認不出鏡子中的自己時,在精神的錯亂中她穿過石楠荒原回到了幼時的家,回到了呼嘯山莊,回到了本真自我的世界,在那裡享受著屬於自己的幸福。
當然,希思克利夫也是一個複雜的人物,他有著懦弱的一面,同時也有著魔鬼般的恐怖與堅韌。當凱薩琳面對畫眉山莊與林頓的誘惑,選擇背叛希思克利夫的時候,他沒有為自己爭得權益以及為自己辯護,而是從高背椅上站起來,默默地走出去,再也沒有回來,一直到三年後才現身。此刻,他再也不是當年那個任人欺辱的希思克利夫了,他決心要進行報復,由此他的魔鬼身份真正的開始了。
在小說中,有幾個場面很是恐怖,充滿了暴力與變態的意象。在伊莎貝拉從呼嘯山莊出走的那個晚上,希思克利夫吊死了就要產崽的長毛垂耳狗。在黑暗的夜晚,使用兇殘的手段對付這麼一隻小動物,不禁讓人覺得毛骨悚然。
他的內心是有多深的恨,要用如此方式進行宣洩。他決定復仇,並且在復仇的歧路上越走越遠。
面對病重的凱薩琳,他沒有柔情的安撫,而是瘋狂的責問以及對林頓瘋狂的嫉妒。他的愛是瘋狂的,如荒原上的狂風般猛烈,柔情似乎與他絕緣。
他用他瘋狂的愛逼得凱薩琳發了瘋,以致在精神錯亂中死去。沒有了凱薩琳也就沒有了精神家園,那麼他就乾脆茶不思飯不想的追隨凱薩琳的腳步,最終在絕食中死去。
他期待和凱薩琳的會面,在最後的日子裡,他經常和凱薩琳的遊魂交流,他想和她恢復在曠野荒原上的自由,這個願望吞沒了真實存在的他,召喚著他回到那片自由快樂的童年樂土。雖然凱薩琳與希思克利夫的性格導致了最終的悲劇,但是他們最終卻通過死亡達到了重生。
這讓我想起了白居易《長恨歌》中的一句: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當然這裡這個「恨」指的是凱薩琳與希思克利夫愛的表達,他們的愛是通過烙印在彼此身上綿綿不絕的恨來達到天長地久的。因為恨,糾纏於今生今世,來生來世,永不分離。所以,兩人的愛情是向死而生的絕唱。也正是如此,主人公的悲劇命運得到了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