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西瓜:到底是一種什麼瓜?

2021-02-22 一刀西域圖志

 

託克遜縣夏鄉南湖村,董月強從自己的大棚裡摘出來幾個滾圓的牛奶西瓜,嘁哩喀喳的切開:「嘗嘗。」董月強淡定而自信地對我說。

後來我抱了一箱這種牛奶西瓜從吐魯番回到烏魯木齊——其實一箱西瓜也就是四個,整齊的「隔離」在紙箱之中,紙箱上醒目的寫著「牛奶西瓜」四個字,但我沒料到,就因為這四個字的緣故,一路之上不斷的有人好奇的問我:牛奶西瓜是什麼瓜?

甚至在我從烏魯木齊下了火車,坐在了計程車上,開車的維吾爾族的哥還在問我這到底是一種什麼西瓜,聽我我簡單的介紹後,這位的哥最後對我說:「要不你錢不給了,給我給個瓜吧。」

我哈哈大笑,沒給。

後來俺家老婆大人埋怨我說為什麼不用瓜抵車費?我毫不猶豫的說:「牛奶西瓜一公斤就25元,這一個瓜兩公斤多,車費哪兒有瓜價高啊?」話雖如此,但真正的原因其實是西瓜有限,我只是想讓更多的人能嘗嘗我帶回來的瓜罷了。董月強的牛奶西瓜每年4月下旬開始陸續成熟,到五月底,幾十噸的牛奶西瓜就會被搶購一空,別說烏魯木齊了,即使是在吐魯番本地,能吃到這個瓜的人也不多。

 

我第一次知道這個世上還有一種西瓜叫做牛奶西瓜時,是託克遜的鮑愛玲告訴我的,當時我們在閒聊中,鮑愛玲偶然間給我說起,夏鄉的南湖村有一個叫董月強的人,專門種植牛奶西瓜和牛奶葡萄,味道絕非一般。

聽鮑愛玲的介紹,我的第一反應是:「牛奶西瓜是牛奶味的嗎?」

鮑愛玲說:「不是,是用牛奶澆灌的。」

但是西瓜為什麼要用牛奶澆灌?怎麼澆灌?牛奶澆灌的西瓜味道又是怎樣的不同?對此,鮑愛玲也說不清楚,只是告訴我,董月強最初在2015年種植出來牛奶西瓜後,雖然吃過他牛奶西瓜的人都說好,但因為不為人知而賣不出去,沒辦法只得四處找到當地的旅遊局、農業局和媒體請求宣傳。「當時吃過的人讓他賣二十元一公斤,但是他不敢賣,只是賣十元一公斤還賣不出去。」鮑愛玲說:「沒想到一經宣傳後,這些瓜被竟然供不應求,被一搶而空。」

 

關於我對牛奶西瓜的疑問,直到在託克遜工作的李靖海帶著我去見了董月強後,才令我知道了個大概。

那次去董月強的大棚正值隆冬,大棚裡的西瓜才剛剛出苗。

(董月強的西瓜大棚)

「我三次去東北總共花了六萬八,就是為了學這個牛奶西瓜的技術。」董月強說:「最後花了八千元買了個秘方,總共51個字,平均一個字一百五十六塊八。」

其實董月強那裡不僅僅是牛奶西瓜和葡萄,他還種有機蔬菜,堅持施農家肥,同時折騰著種桃子、草莓。所謂牛奶西瓜或者葡萄,按照董月強的說法就是用牛奶和中藥做衝施和葉面肥,我問他真的用牛奶嗎?董月強說:「當然,都是收的本地維族人的酸奶,今年十幾個大棚就用了四噸。」至於中藥,董月強說,最重要的是苦豆子。

所謂苦豆子,是廣泛產於西北等地的一種野生藥用植物,因為其根、莖、葉和果實都奇苦無比而得名,可以治療腹瀉、溼疹等疾病,但是在西北地區,苦豆子最主要的功效還是用來種瓜,以前的瓜農都會用苦豆子來給西瓜或者甜瓜施肥,也就是所謂的「古法種瓜。」施了苦豆子的瓜非常甜美,然而在化肥的衝擊下,現在的瓜幾乎都不會再被施苦豆子了。

「東北不產苦豆子,但是他們專門種,用來給瓜施肥。」董月強說:「東北人給我說:這種東西,你們新疆遍地都是啊。」

除了苦豆子,董月強還會按照秘方的配比、溫度等加入紅糖等原料一同熬煮,配著牛奶對西瓜、葡萄進行施肥。

「這個技術是日本人發明的。」董月強說:「後來是東北的日本人後裔學回來,才開始在國內推廣,其實,這種種植方法就是堅決不用化肥和農藥,全程使用農家肥。」

在董月強的大棚前,他帶著我看了熬製苦豆子的大鍋以及堆積的農家肥。

「農家肥全部使用豬糞,效果最好。」董月強說。

忙不過來的時候,董月強就會聘用村裡的維吾爾族鄉親來幫忙,事實上,因為牛奶西瓜的供不應求,村裡的很多瓜農都過來學習牛奶西瓜、葡萄的種植技術,而董月強也想著讓整個村都能成為新疆牛奶西瓜和葡萄的基地。

(董月強熬製苦豆子等原料的鍋,手裡拿著一串苦豆子) 

但是一開始的董月強顯然沒這麼自信,2014年第一次種植出來的牛奶葡萄和2015年頭一次種植出來的牛奶西瓜,並無人認可,很多人都覺得是他在譁眾取寵,所謂牛奶西瓜不過是個噱頭,於是他就抱著牛奶西瓜去讓大家品嘗,到處找有關部門求救。這其中就遇到了李靖海,靖海則不僅專門多次寫稿介紹和推廣這些牛奶瓜果,還拍攝了大量的葡萄和西瓜的照片。

「這事兒,多虧了靖海。」董月強這樣對我說。

 

第一次去董月強那兒我只看到瓜苗,到了今年4月底的時候,我終於收到靖海給我發來的微信:「牛奶西瓜熟了。」但是因為俗務纏身,直到5月中旬,我才再次去了託克遜夏鄉南湖村。

鑽到董月強的大棚裡,那些立式栽培的西瓜一個個吊在架子上,像是懸掛著成排的足球。

(李靖海 攝)

而且這些瓜中,還有一種金黃色橢圓形的瓜,無論是皮色還是形狀,看起來都是甜瓜,誰知道切開一看,卻也是西瓜。

(李靖海 攝)

「這種黃皮的牛奶西瓜要比一般的牛奶西瓜還甜。」靖海對我說:「不過最甜的,則是一種黑皮的。吃的時候一定要循序漸進,先吃一般的,再吃黃皮的,最後黑皮的。」

我嘗了一口牛奶西瓜,果然很甜,但是叫我覺得,其實甜還不是主要的,因為在新疆,甜的瓜我吃的太多了,而這個牛奶西瓜,給我最深印象的則是鮮,那種鮮甜的味道才是一種真正久違的味道,或許這才是用農家肥的西瓜原本該有的味道。

(李靖海 攝)

 

「這個瓜唯一的問題是皮太薄。」董月強對我說:「稍微不注意就裂了,有時候瓜堆在地上,一陣風吹過來就嘁哩喀喳的破一片。」

託克遜多風,而且常常是大風,因此託克遜也被稱為風城,所以董月強的說法並不誇張,在董月強的門前,就堆著一堆裂開的瓜。

「不過黃皮的瓜倒是沒事,皮厚。」董月強說。

正因為如此,董月強的牛奶西瓜都要進行仔細的包裝,不僅在紙箱中要隔開,每個瓜還要套上泡沫的網套。

 

靖海告訴我,最早的時候,董月強其實學的技術是牛奶葡萄,回來後用牛奶葡萄的種植技術來種吐魯番的無核白,因為吐魯番的葡萄本身就糖度高,因而加上牛奶種植的技術後,就達到了讓人驚豔的效果,因此董月強就琢磨,用牛奶葡萄的技術來種植西瓜。

「牛奶葡萄的糖分最高能達到27。」董月強說。而在吐魯番,以無核白為例,通常的甜度都在20%左右。「牛奶西瓜的糖分一般都是14到16,黑皮的還要高一些。」董月強邊說邊遞給我一張西瓜的檢測報告。但對我來說,這份檢測報告基本看不懂,事實上我也沒必要看懂,西瓜是用來吃的,又不是用來看的。於是我對靖海說:「那得嘗嘗黑皮的啊。」

靖海二話不說就鑽進了大棚,不一會兒抱出來一個黑皮的牛奶西瓜來:「轉了一圈,成熟的黑皮瓜就找到這一個。」

其實這個所謂黑皮的西瓜並非黑色,而是墨綠色,只是因為顏色太深,所以看起來皮色發黑。切開一吃,靖海說:「這個瓜的糖分,應該都到了20了。」

(李靖海 攝)

靖海的舌頭是不是達到了檢測儀器的水準我不知道,我只是知道黑皮的果然更甜。而且這裡有一個概念很重要,就是內地的西瓜,通常的糖分含量是在4%到7%之間,吐魯番本身的瓜果就甜,糖分遠在內地的瓜果之上,如今再加上牛奶種植的技術,自然是錦上添花了。

「這個黑皮瓜的種子每個就3塊錢。」董月強說:「而且還不見得每個育出來的苗能成活。」

 

如今董月強專門成立了一個農業合作社,註冊了一個「董雙雙」的商標。我問他為什麼註冊了這個名字,董月強說:「我和我老婆都姓董,後來就有人說,不如就註冊個『董雙雙』吧。」

也許對於絕大多數八零九零後的人來說,並不知道「雙雙」這個名字的淵源,想當年,《李雙雙》可是一個著名的IP。顯然,「董雙雙」的這個名字是借用了當年「李雙雙」的這個IP,倒也十分貼切。

 

「外國人說中國的食品都有毒,我們就是要爭口氣,種出來真正的有機產品。」董月強認真的對我說。

我大笑,叫我看來,其實這件事兒沒必要達到這麼一個高度,無論是西瓜還是葡萄,只要好吃、健康就行。從董月強的這句話裡,我依稀看到當年他抱著西瓜四處求救的模樣。

吃貨情報站:董月強的聯繫方式見下圖:

當然你也可以直接掃左側的二維碼,那是董月強個人的微信:

 

律師聲明

 

本微信公眾號「一刀西域圖志」的所有原創內容,包括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均受《著作權法》及相關法律保護,未經許可不得擅自使用,不得轉載、摘錄和編輯,不得傳播或與其它產品捆綁使用、銷售。如果用於非商業用途,應明確標明來源和作者;如果用於商業目的,那麼應提前徵得作者的書面同意。

凡侵犯本公眾號版權的,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本律師受權利人委託,特此鄭重聲明!

 

北京瀛和律師事務所  陳棟律師

相關焦點

  • 「8424西瓜」到底是什麼瓜?為什麼大家都喜歡挑選它?
    圖片來源網絡我不會挑選西瓜,但是每次買8424西瓜一般都不會差。我相信也有很多朋友和我一樣都鍾情於「8424」,可是你知道這「8424西瓜」到底是什麼瓜?「8424」西瓜已經陪伴大家很多年了,就像「老朋友」一樣,很親切。所以大家挑選西瓜的時候首選肯定是它,我記得這種西瓜我是從小吃到大的。吃了那麼多年的8424西瓜,大家知道這「8424」到底是什麼意思嗎?今天順便給大家科普一下。「84」就是「1984年」的簡稱,這種西瓜品種是2984年在上海南匯區培育成功的。
  • 浮瓜沉李 / 西瓜冰淇淋
    浮瓜沉李 / 西瓜冰淇淋 2013-07-29 14:03 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3年第12期
  • 吃瓜群眾吃的到底是哪種瓜?
    「你喜歡大海,我愛過你」;「一直很尊重吳老師,沒交往,沒視頻,沒故事」……吃瓜群眾喜歡看公眾人物在網上展示自己不斷進階的截句技能,因為無數次經驗已經證明,句子越短,瓜就越甜。每到深夜,他們就奔忙在一望無垠的瓜田裡,對任何風吹草動都異常敏感,為了等待一顆成熟的瓜,漫漫長夜也變得不那麼難以忍受。吃瓜群眾自己大概從未思考過,他們吃的瓜是什麼瓜?
  • 中國人種瓜吃瓜全世界最猛!海南和新疆,到底哪裡的西瓜更好吃
    夏天即將到來,吃瓜群眾們的好日子就要到了。西瓜生津止渴,清熱降暑,簡直是我夏天最愛的水果之一。但是國人整日念叨吃瓜,到底有多能吃呢,有沒有人了解過?根據統計,在世界上,共有117個國家生產西瓜。中國在西瓜種植榜單上,以7294.38萬噸的數量遙遙領先,高居榜首。要知道,第二名伊朗西瓜的年產量只有394.71萬噸啊。雖然只差一名,數據差了近20倍之多。更讓人驚奇的是,中國吃瓜群眾的力量。
  • 綿綿瓜瓞中的「瓜」是什麼瓜?
    《大雅·綿》當是周王朝貴族為紀念古公亶父開疆創業之事跡而作,其中首句「綿綿瓜瓞」用來形容周王朝子孫繁盛、傳承久遠,「綿綿」很好理解,那麼「瓜瓞」代表什麼呢?孔穎達疏:瓜之族類本有二種,大者曰瓜,小者曰瓞。意思就是成熟的果實就叫「瓜」,未成熟的就叫「瓞」。
  • 綿綿瓜瓞中的「瓜」是什麼瓜?
    《大雅·綿》當是周王朝貴族為紀念古公亶父開疆創業之事跡而作,其中首句「綿綿瓜瓞」用來形容周王朝子孫繁盛、傳承久遠,「綿綿」很好理解,那麼「瓜瓞」代表什麼呢?孔穎達疏:瓜之族類本有二種,大者曰瓜,小者曰瓞。意思就是成熟的果實就叫「瓜」,未成熟的就叫「瓞」。
  • 冬瓜、西瓜、南瓜,北瓜是什麼瓜?其實北瓜我們早就吃過了!
    冬瓜、西瓜、南瓜,北瓜是什麼瓜?其實北瓜我們早就吃過了!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用東西南北加上其他字來進行命名區分。生活中,各種瓜類我們都沒少吃。瓜果中,最有趣的要屬東西南北瓜了。那麼冬瓜、西瓜、南瓜都有,很多人都會疑問北瓜是什麼瓜?
  • 西瓜的歷史淵源有哪些?試問:你是合格的吃瓜群眾嗎?
    引言西瓜是一種深受人們喜愛的水果,起源於古代中國以外的地區,後來又傳播到中國,並在全國傳播並繼續發展。西瓜傳入中國後,經過長期的種植和傳播,已經形成了許多以西瓜為主要元素的文化,歷史和習俗。這篇文章主要敘述了在中國朝代的發展中,西瓜不僅在涼爽人們的夏季和解渴方面發揮了作用,而且還為中國傳統文化增添了許多有意義的內涵。
  • 新疆:「牛奶西瓜」供不應求 預計年入三十多萬元
    託克遜縣夏鄉南湖村董雙雙合作社大棚種植的「牛奶西瓜」開始正式上市,這些「牛奶西瓜」從種植到採摘需要用牛奶澆灌三次,用來增加瓜的脆度、糖度。「牛奶西瓜」 因其口感獨特、綠色無公害等特點,深受消費者的青睞。4月20號,記者走進「牛奶西瓜」大棚看到,種植的「牛奶西瓜」長勢喜人,陸續進入成熟期。合作社負責人董月強正在嚮慕名而來遊客講解摘西瓜的技巧。
  • 這種瓜和西瓜一個模樣,很少有人去吃果肉,看到籽才知道是什麼
    日常生活中我們對於西瓜並不是很陌生,西瓜作為我們最常吃一種水果,也可以算是每家每戶都知道了,西瓜有很多的好處,夏天的時候也是我們作為一個解暑的好東西,一般我們吃的西瓜都是紅色瓤,黑色的籽,我們吃瓜的習慣一般都是把籽吐掉,小時候家裡的長輩們也是經常性的告訴我們,西瓜子不能吃,吃進肚子裡面
  • 農民就地打爛西瓜,這種瓜也因此被叫做「打瓜」
    秋天的10月份,西瓜在其他地方收穫已經很久了,但是許多西瓜仍然躺在高緯度地區的地裡,比如中國東北、內蒙古、甘肅和新疆。遠處望去西瓜整齊地躺在地裡,瓜秧乾枯。為什麼這些西瓜不在當季收割?當地的瓜農說:這些西瓜正等著挨打。
  • 好吃西瓜品種有哪些?這點常識都沒有,這麼多年的瓜白吃了!
    好吃西瓜品種有哪些?這點常識都沒有,這麼多年的瓜白吃了!在夏季這個普遍高溫的季節,什麼水果最受歡迎呢?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西瓜了,又便宜又好吃,在炎熱的酷暑裡,將西瓜冰鎮一下,吃起來簡直不要太爽!從宋朝器,中國就已經有了吃西瓜的習慣,據統計,中國已經成為最大的西瓜生產消費國。(莫名的有一點小驕傲,是不是很有成就感呢?)我們老是愛稱自己為「吃瓜群眾」,那你到底會不會吃瓜呢?你知道西瓜到底有多少品種嗎?全國各地,哪裡的西瓜最好吃呢?
  • 即墨一採摘園培育出「牛奶西瓜」 一個能賣上百元
    18日訊(記者 朱曉娟)在山東即墨區龍泉街道,有一種喝牛奶長大的「牛奶西瓜」,一個西瓜竟能賣到上百元。棚內,工作人員正在忙著給西瓜人工授粉,棚內的西瓜都用網兜吊著,每一個授粉後的瓜藤都標註著日期。大棚負責人張培利告訴記者,這些就是傳說中的「牛奶西瓜」。
  • 西瓜子出自西瓜,剩下的果肉咋辦?果農:這瓜不能吃,讓它爛地裡
    那麼西瓜子呢?很多人表示,自己吃西瓜的時候,看到的西瓜籽又小又硬,咬開后里面的瓜仁一定也不好吃,根本不像西瓜子一樣那麼香。西瓜子到底來自於哪裡呢?如果它們來自西瓜,那麼取出瓜籽後,果肉又去哪裡了呢?事實上,我們平時吃的西瓜子,根本不是從西瓜上得來的,而是從一種叫「籽瓜」的水果上獲得,這種籽瓜還有另一個名字,叫做「打瓜」。
  • 中國有紅瓤西瓜,黃瓤西瓜,想不到還有白瓤的西瓜,這瓜能好吃嗎
    夏天到來,大家一定不會放過這個「吃瓜」的好時候。畢竟,夏天就是各種瓜類盛產的季節,從蔬菜中的絲瓜、南瓜、冬瓜吃到水果中的西瓜,在炎炎夏日裡,吃瓜就成了吃貨們最想做的事情。我們下面就要來說說水果中的西瓜,平時我們吃的西瓜基本為兩大類,紅瓤西瓜和黃瓤西瓜,但你們見過白瓤的西瓜嗎?
  • 我的瓜保甜是什麼梗 瓜保甜是什麼意思出處是哪?
    最近在網絡上經常的看到一句話「我的瓜保甜」,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有人刷這個,肯定是有其他的含義的,那麼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下面就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我的瓜保甜這個梗。圖片來源圖蟲:已授站長之家使用【我的瓜保甜是什麼梗 瓜保甜是什麼意思出處是哪?】
  • 全世界的西瓜都全了,這個夏天好好吃瓜!
    夏天是什麼味道?西瓜味兒! 如果說下雨天和巧克力更配,那麼西瓜和夏天必須是絕配。夏天是火一樣的熱情,翻滾熱浪中西瓜可以說是夏天最冰涼的頭牌。西瓜,又名水瓜、寒瓜,是世界十大水果之一。原產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帶,後逐漸北移到埃及,傳至伊朗,再經「絲綢之路」從西域傳入我國,所以在我國稱其為西瓜。2000多年來,我國勞動人民精心培育,已經使西瓜種類繁多,品質優良。那麼,到底西瓜一族中有多少個不同類型的瓜種?一起來開開眼界。
  • 農民種西瓜,怎樣判斷西瓜的瓜紐是否能坐住瓜?掌握5點,很簡單
    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其實無論種瓜還是種豆,並不簡單,都需掌握其種植技術。今天給大家分享怎樣識別西瓜的雌花是否能坐住瓜。
  • 我的瓜保甜是什麼梗 瓜保甜是什麼意思出處是哪?
    最近在網絡上經常的看到一句話「我的瓜保甜」,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有人刷這個,肯定是有其他的含義的,那麼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下面就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我的瓜保甜這個梗。
  • 國人吃掉世界上70%的西瓜?南宋時已有大批「吃瓜群眾」
    專家告訴記者,唐三彩作品中就有西瓜,而南宋中後期,江南地區已經普遍種植西瓜,千年的「吃瓜傳統」,讓吃瓜的學問中滲透了歷史、科學與藝術。吃瓜的歷史南宋時江南已有大批「吃瓜群眾」南京眾彩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7月21日,眾彩的西瓜到貨量是1169噸,穩坐水果排行榜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