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一則通報顯示,監管在檢查的過程中,發現了招聯消費金融公司四項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行為。
包括:營銷宣傳存在誇大、誤導;未向客戶提供實質性服務而不當收取費用;對合作商管控不力;催收管理不到位。
通報中提到,招聯消費金融公司在相關宣傳頁面、營銷話術中,未明確說明展示利率為日利率、月利率還是年利率,「超低利率」「0門檻申請」「全民都可借」「隨借隨還」「想還款可以提前還款」等宣傳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存在誇大、誤導情況。
該企業因借款合同糾紛案由起訴他人或公司的自身風險達483條,關聯風險達到4666條。
大股東為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招商銀行持股24%左右。
去年每經曝光南京自殺大學生,放款筆數第一的就是招聯!一年內放了16筆。
至2020年上半年,招聯消金總資產920.76億元,淨資產99.38億元;報告期內實現淨利潤5.78億元。
在黑貓投訴中,一位用戶稱,且一直有在使用招聯金融,很早之前幾次借款提前還款都沒有違約金。
這次借款在借款頁面仍沒有明顯提示提前還款需收取違約金,今天打開APP突然發現兩筆還款金額各多了200,合共多了400,利用老用戶的慣性思維套路用戶,且一直宣傳的也是隨借隨還,按日計息,故本人強烈要求取消本次借款違約金。
還有一位用戶稱,一直有在使用招聯金融,之前幾次借款提前還款都沒有違約金。這次借款在借款頁面仍沒有明顯提示提前還款需收取違約金,今天打開APP突然發現還款金額多了200,利用老用戶的慣性思維套路用戶,且一直宣傳的也是隨借隨還。
在信貸領域,有一個詞叫「負責任貸款」(Responsible lending),什麼意思呢,就是在審批每一筆貸款前,放貸機構都應了解清楚借款人的貸款訴求、經濟狀況,並據此作出理性評估:貸款金額是否滿足該客戶的需求;客戶是否能按時償還貸款。
與「負責任貸款」對應的則是「掠奪性貸款」(predatory loans),指的是放貸方以不公平、誤導性、或不可負擔的條款向借款人放貸,其對象通常為低信用、控制力弱的年輕群體、社會邊緣或底層群體。
貸款本身是來給人們以更好的生活,而不是毀滅別人的生活。高利貸如何甄別?在大多數銀行人看來,非銀行借款都算……微信支付寶其實也夠高的,不過考慮到普及率,倒也不會太在意。小貸平臺的話,基本可以看作高利貸了。
事實上,招聯金融面臨的不止是合規層面的近憂,還有利率下調的遠慮,如何解決消費者投訴和合規問題,是招聯金融的下一個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