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聯金融陷爭議:背後為市值萬億招商銀行,相關風險高達4000條

2020-12-23 騰訊網

10月22日,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一則通報顯示,監管在檢查的過程中,發現了招聯消費金融公司四項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行為。

包括:營銷宣傳存在誇大、誤導;未向客戶提供實質性服務而不當收取費用;對合作商管控不力;催收管理不到位。

通報中提到,招聯消費金融公司在相關宣傳頁面、營銷話術中,未明確說明展示利率為日利率、月利率還是年利率,「超低利率」「0門檻申請」「全民都可借」「隨借隨還」「想還款可以提前還款」等宣傳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存在誇大、誤導情況。

該企業因借款合同糾紛案由起訴他人或公司的自身風險達483條,關聯風險達到4666條。

大股東為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招商銀行持股24%左右。

去年每經曝光南京自殺大學生,放款筆數第一的就是招聯!一年內放了16筆。

至2020年上半年,招聯消金總資產920.76億元,淨資產99.38億元;報告期內實現淨利潤5.78億元。

在黑貓投訴中,一位用戶稱,且一直有在使用招聯金融,很早之前幾次借款提前還款都沒有違約金。

這次借款在借款頁面仍沒有明顯提示提前還款需收取違約金,今天打開APP突然發現兩筆還款金額各多了200,合共多了400,利用老用戶的慣性思維套路用戶,且一直宣傳的也是隨借隨還,按日計息,故本人強烈要求取消本次借款違約金。

還有一位用戶稱,一直有在使用招聯金融,之前幾次借款提前還款都沒有違約金。這次借款在借款頁面仍沒有明顯提示提前還款需收取違約金,今天打開APP突然發現還款金額多了200,利用老用戶的慣性思維套路用戶,且一直宣傳的也是隨借隨還。

在信貸領域,有一個詞叫「負責任貸款」(Responsible lending),什麼意思呢,就是在審批每一筆貸款前,放貸機構都應了解清楚借款人的貸款訴求、經濟狀況,並據此作出理性評估:貸款金額是否滿足該客戶的需求;客戶是否能按時償還貸款。

與「負責任貸款」對應的則是「掠奪性貸款」(predatory loans),指的是放貸方以不公平、誤導性、或不可負擔的條款向借款人放貸,其對象通常為低信用、控制力弱的年輕群體、社會邊緣或底層群體。

貸款本身是來給人們以更好的生活,而不是毀滅別人的生活。高利貸如何甄別?在大多數銀行人看來,非銀行借款都算……微信支付寶其實也夠高的,不過考慮到普及率,倒也不會太在意。小貸平臺的話,基本可以看作高利貸了。

事實上,招聯金融面臨的不止是合規層面的近憂,還有利率下調的遠慮,如何解決消費者投訴和合規問題,是招聯金融的下一個命題。

相關焦點

  • 招聯金融的「套路」背後
    成立於2015年的招聯,背靠中國聯通與招商銀行兩大股東,自成立之日起就勢如破竹——開業次年即扭虧為盈,資產規模已達700多億元。快速發展背後,招聯在各大投訴平臺的捆綁貸款投訴逐漸增多。是跑得太快,出現管理漏洞?還是業績壓力,不規範操作被默許?
  • 招聯金融的「套路」背後
    成立於2015年的招聯,背靠中國聯通與招商銀行兩大股東,自成立之日起就勢如破竹——開業次年即扭虧為盈,資產規模已達700多億元。快速發展背後,招聯在各大投訴平臺的捆綁貸款投訴逐漸增多。是跑得太快,出現管理漏洞?還是業績壓力,不規範操作被默許?
  • 招聯金融:依靠金融科技優勢與天津銀行聯合貸款
    作為以發放貸款為主營業務的金融機構,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的聯合貸款是很有必要的一種方式。招聯金融作為消費金融的頭部企業,深知這一點。一直以來,招聯金融都以客戶為中心,為給客戶貸款提供保障,招聯金融與天津銀行推出了一款名為「天天貸」的聯合貸款產品。
  • 招聯金融成功落地第二筆銀團借款 額度高達10.4億元
    來源:環球財富網在強監管、去槓桿的大背景下,為滿足業務快速發展,2018年5月15日,招聯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第二筆外資銀團貸款成功交割並首次提款,貸款總額度高達10.4億元。據招聯金融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筆銀團貸款由國泰世華銀行、開泰銀行(中國)、富邦華一銀行牽頭,共有12家外資行踴躍參貸,總額度10.4億元,認貸額超過2倍,首次提款金額3億元,於2018年6月20日提款全部落地。招聯金融在成立之初即確立了純線上的輕運營模式。
  • 消金評測報告(一)被拒秒賠高達88元?招聯金融誇大營銷引質疑
    招聯金融官方則回應稱,「我司持續進行動態科學化的風險管控和精細化用戶運營,根據用戶具體信用情況進行綜合評估和全流程風控管理。用戶申請被拒絕,可能涉及到相關風險的評分不足,需要根據用戶實際情況評估」。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申請貸款接連被拒,一方面是與宏觀環境相關,疫情對信貸業務造成了比較大的衝擊,除了消金公司收緊貸款,銀行此前也收緊了個貸,邏輯是一致的;另外也與政策相關,最高法下調利率紅線加劇了某些逃廢債現象,消金客群相較銀行更為次級,收緊貸款也是應對政策調整下的現實選擇。「被拒秒賠高達88元」失實?
  • 招聯金融,「無接觸金融」的先行樣本
    招聯金融,作為一家由中國聯通和招商銀行共同設立發起的消費金融公司,兼具零售金融與網際網路雙重屬性的天生優勢,在這次疫情期間的表現,既成為了「無接觸金融」的典型樣本,又體現了金融機構的社會責任。試金石也好,壓力測試也罷,由數據驅動的線上金融,到了價值凸顯的時候。
  • 數千條投訴直指催收 招聯金融收緊風控
    近日,招聯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招聯金融」)註冊資本發生變更。工商資料顯示,招聯消費金融有限公司註冊資本金由28.59億元變更為38.69億元。去年12月初,中國聯通(600050.SH)發布公告稱,中國聯通將與合營方招商銀行(600036.SH)增資招聯金融,雙方各自增資10億元人民幣。
  • 招聯金融回應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相關部門已進行勘誤
    目前,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南山分局已對相關信息進行勘誤,撤銷載入,確認公司不存在經營異常情況。最新查詢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方平臺可知,招聯金融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相關信息已不存在。近期,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南山分局委託相關會計師事務所,對轄區企業公示的年度報告和即時公示信息進行審計覆核。
  • 韋博英語崩盤續:銀行暫緩上傳逾期學員徵信 招聯消費金融仍在催款
    就在11月3號,韋博學員還接到了招聯消費金融的催款電話,部分韋博英語的學員,已經向深圳市銀保監局,發起了兩次針對招聯消費金融的實名舉報。 據消金界了解,上海地區的銀行接到銀保監會通知,韋博英語學員未償還貸款出現逾期的暫緩上徵信,目前浦發銀行、招商銀行已經暫緩韋博英語學員的徵信上傳。 這意味著,通過分期貸款購買韋博英語課程的學員,在韋博英語崩盤之後,如果停止還款,個人徵信記錄將不會受到影響。
  • 寬帶遭捆綁網貸,教育網貸難退,招聯金融投訴量居高不下
    消費金融市場空間巨大,正吸引各路資本進入。招商銀行(600036,股吧)和中國聯通(600050,股吧)也攜手創立了招銀消費金融公司(簡稱「招聯金融」)。招聯金融儘管近年來經營業績不錯,但其因捆綁銷售、暴力催款等問題頻上投訴平臺。近日,因有聯通客戶投訴因為寬帶業務續費問題,差點被網貸,使得招聯金融關注度進一步增高。而據了解,招聯金融在教育平臺業務上也存在捆綁式網貸情況。
  • 金融風險防禦戰:微眾、招聯等大幅提額營銷,銀行信用卡針對性降額
    來源:清流消費金融2020年的疫情可能並不是改變消費金融行業風險策略的主因,至少從2019年下半年起,包括銀行信用卡中心、互金在內的機構或許都已開始意識到風險正在集聚,內部客群的質量不如以往。某銀行信用卡中心人士陳亮表示,「其中,此前信用卡業務發展比較激進的華南某股份制銀行,已經於2019年就開始放慢信用卡業務,這背後很可能就是風控狀態不盡如人意。」其實,信用卡業務一直都是這家銀行的優勢業務和主要利潤來源,所以減速可能會給銀行的整體盈利水平帶來一定壓力,但這也反映出該行已經意識到無抵押信用卡貸款業務給其帶來了更高的信用風險。
  • 招聯金融上半年淨利潤降近兩成,不良率隱患增加
    招聯消費金融乘市場紅利東風,在中國聯通和招商銀行的用戶流和資金流加持下,業績拔地而起。然而,在疫情之中,其快速擴張的模式留下的風險隱患也慢慢顯現。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招聯消費金融淨利潤增速接近300%,直接跨入淨利潤10億的持牌消金序列。在這背後,除卻消費金融黃金時期的紅利,招聯消費金融淨利能從個位數突破到十位數,一方面抱住了中國聯通、招商銀行等股東的大腿,另一方面離不開招聯瘋狂的展業套路。招聯消費金融由招商銀行與中國聯通聯合發起成立,成立後完成3輪融資。
  • 招聯消費金融2017年期末貸款餘額468億,同比增長157%
    3月23日晚間,招商銀行(600036.SH;03968.HK)發布2017年財報,報告顯示招商銀行實現營業淨收入2210.37億元,同比增長5.12%;淨利潤701.50億元,同比增長13.00%,年末市值突破7100億元。
  • 現金貸測評:招聯金融、借唄、微粒貸到底如何?
    二、招聯金融   產品介紹:招商銀行與中國聯通共同組建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根據用戶信息及央行徵信中心信用情況決定額度。   申請門檻:可通過招聯金融App、「招聯金融」微信公眾號、支付寶生活號搜搜「招聯金融」,自主申請,填寫個人相關信息即可,獲批額度後即可借款,最快1分鐘左右。
  • 招聯金融,創新消費金融先行者
    從「先行先試」到「先行示範」,深圳的金融創新一直走在全國前沿。而實現跨越式發展的背後,科技創新是這座城市最強勁的內驅動力。通過科技的賦能,金融創新的業態層出不窮,金融服務線上化、運營網際網路化和用戶場景化,成為金融轉型發展的新趨勢。
  • 消金評測報告(一)被拒秒賠高達88元?招聯金融誇大營銷引質疑
    招聯金融官方則回應稱,「我司持續進行動態科學化的風險管控和精細化用戶運營,根據用戶具體信用情況進行綜合評估和全流程風控管理。用戶申請被拒絕,可能涉及到相關風險的評分不足,需要根據用戶實際情況評估」。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申請貸款接連被拒,一方面是與宏觀環境相關,疫情對信貸業務造成了比較大的衝擊,除了消金公司收緊貸款,銀行此前也收緊了個貸,邏輯是一致的;另外也與政策相關,最高法下調利率紅線加劇了某些逃廢債現象,消金客群相較銀行更為次級,收緊貸款也是應對政策調整下的現實選擇。「被拒秒賠高達88元」失實?
  • 招聯金融等13家機構獲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準入資格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4月24日發布公告稱,招聯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等13家金融機構獲批准入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拆借公告發布當日,招聯金融已經完成3筆拆借業務,累計金額3.1億。同業拆借市場是金融機構之間進行短期資金融通的市場。由於同業拆借屬於信用拆借,金融機構以其信譽參與拆借活動,中國人民銀行對該市場實行準入審核制,在嚴格審查和防範風險的基礎上,批准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進入全國銀行間同業市場。對於消費金融公司來說,同業拆借作為融資渠道之一,需消費金融公司連續盈利兩年,才可獲得準入資格。
  • 2018年拆藉資金近百億 招聯消費金融增速明顯放緩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劉陳希婷 北京報導近日,隨著中國聯通與招商銀行相繼披露2018年年報,兩者聯合創辦的招聯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招聯消費金融」)的經營狀況也浮出水面。
  • 招聯金融首批通過移動金融APP備案,安全規範助力精緻體驗
    深圳2020年6月4日 /美通社/ -- 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以下簡稱「互金協會」)最新消息,首批申請移動金融APP備案試點並獲通過的金融機構名單出爐,包含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等為主的銀行類金融機構、證券基金保險類金融機構和非銀支付機構等在內共計73款移動金融客戶端應用軟體。
  • 招聯消金去年狂賺14.66億,招商銀行「出錢出力」,中國聯通「六親不...
    2018年12月,招商銀行與中國聯通分別向招聯消金增資10億元,增資後招商銀行持有股權比例24.15%,永隆銀行持有股權比例25.85%,招商銀行、中國聯通各持股50%保持不變。根據年報,2019年招商銀行董事會同意給予招聯消金同業授信270 億元,授信期限 2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