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救助對象感受到家的溫暖

2020-12-26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白 雪

說起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長張旭光,他的同事們脫口而出幾個關鍵詞:「以站為家」「剛毅堅強」「內心柔軟」……問其原因,同事們說:「張旭光盡心竭力為流浪乞討人員服務,在傳遞給他們關愛和溫暖的同時,想方設法幫助他們尋親、返鄉。一忙起來,他就住在站裡。說他內心柔軟,是因為平時和流浪乞討人員接觸的時候,他常常為一些小事動容。」面對同事們的評價,張旭光說:「組織安排我在這裡工作,是對我的信任,我必須把工作做好。」

張旭光還記得剛到救助管理站工作時的情景。因為是新手,要學的東西很多,「做好救助管理工作需要專業知識和技巧,我是一名新兵,只有多跑、多學、多看,才能儘快適應新的崗位。」通過多跑外勤、上街巡查、勸導流浪乞討人員、護送救助對象返鄉,他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地學習、積累業務知識和經驗。「為民愛民不是一句口號,是要用腳踏實地的工作來踐行的使命。」張旭光說。

張旭光在工作中不斷創新思路,轉變方式,幫助流浪乞討人員尋親、返鄉。「做好救助尋親工作不僅需要熱情,更需要技巧,要因人施策、因人施救。」他說。在長期的救助管理工作實踐中,他不斷摸索和創新尋親方法,通過口音、飲食習慣、人像比對等多種方式,幫助流浪乞討人員返鄉。

2020年1月27日,一位在街頭流浪的老人由民警護送到救助管理站。老人有些耳背,又說著方言,溝通起來比較困難。張旭光耐心細緻地和他聊天,終於得知,老人叫宋萬明,已經84歲高齡,來烏蘭察布市集寧區看望姐姐,卻未找到姐姐家,又無錢回去,就在街頭流浪,被民警發現,送了過來。張旭光和工作人員立刻行動,多方查詢協調,終於聯繫到了老人的家人。隨後,他們還送老人回了家。

張旭光常說:「幫救助對象尋親,不能只靠一個人的力量,要廣泛發動朋友,大家一起努力;還要努力提高自己,學習的知識多了,總有用得上的地方。」他建立了全市尋親微信群,和各地救助管理站時常保持聯繫。有空就學習相關資料,聽各地方言。平時經常在廢棄建築、涵洞等流浪乞討人員容易出現的重點區域巡查。他帶著同事們走街串巷,和流浪乞討人員耐心溝通,寒冬送溫暖,夏季送清涼。「雖然辛苦,但是幫助了救助對象,傳遞了黨和政府的溫暖,我很欣慰。」他說。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張旭光和同事們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為切實保障流浪乞討人員和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的安全,1月29日起市救助管理站實行封閉管理。從那時起,張旭光就在一線值守,吃住都在單位。從嚴密部署疫情防控工作、配備防疫物資,到嚴把入站檢視關、做好站內管理,張旭光每天都忙碌著。他還通過微信工作群宣傳、普及疫情防控知識,提高大家的防範意識。他坦言,「疫情防控工作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防疫期間我們不會關上救助流浪乞討人員的大門。我們相信,只要做好科學防護,就可以把疫情擋在門外。」

2月1日,流浪乞討人員李剛由民警護送至救助管理站。李剛已流浪多年,患有精神疾病。由於是在疫情防控期間,救助管理站安排李剛做了檢測,拿到了陰性的結果。張旭光和同事們通過查詢戶籍,確定李剛家住呼倫貝爾市。於是,及時與其家人取得聯繫。李剛的父親得知兒子的下落後,十分激動:「這真是個天大的好消息,感謝你們為我找到了孩子,謝謝!」考慮到李剛的病情,張旭光與市精神康復醫院及時協商溝通,將其送去治療。在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後,他和同事又驅車護送李剛回了家。

張旭光就這樣立足本職工作,踐行著為民愛民理念,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幫助一個又一個流浪乞討人員重返家庭。「不僅要讓救助對象在站裡感受到家的溫暖,還要幫他們尋親,送他們回家。這就是我的工作目標。」張旭光說。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12.3)


相關焦點

  • 合力救助為流浪者送溫暖
    進站救助:熱菜熱飯、空調取暖 不願進站:加派棉衣、棉鞋、棉被等禦寒物資本報訊(記者 林琳 通訊員 陳方璐)冬至已至,數九也隨之開始,我們也迎來了一年中最冷的時段,流浪乞討人員如何溫暖過冬牽動著公眾的心。
  • 暖冬行動 溫暖到家
    【暖冬行動 溫暖到家】--雲安區留守老人巡訪慰問活動冬至將到,為了加強對雲安區留守老人的身心健康、生活狀況作進一步了解,關注留守老人的保暖情況。2020年12月14、16日,在雲安區民政局的主導下,雲浮市雲安區惠健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組織雲浮市車友志願服務協會和惠健志願服務隊的志願者開展「【暖冬行動 溫暖到家】構建和諧社會 弘揚敬老美德--雲安區留守老人巡訪慰問活動」。惠健社工、志願者與村委幹部帶著暖冬物資來到留守老人家中,和服務對象聊聊家常,進一步了解他們近日的生活狀況、精神狀態。
  • 全省救助管理機構「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進行中,救急救難應救...
    全省救助管理機構「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進行中,救急救難應救盡救.mp32:21襄陽的救助行動今年11月下旬,全省民政部門及其救助管理機構展開一年一度「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對過街通道、橋梁涵洞等生活無著的流浪人員滯留地帶進行反覆拉網式巡查搜救
  • 司法救助暖人心 矯正對象送錦旗
    本網訊 1月22日上午,社區矯正對象羅某華來到縣司法局社區矯正中心
  • 冬春救助打開溫暖「一扇窗」
    冬春救助是解決受災人員冬春期間口糧、飲水、衣被、取暖、醫療等基本生活困難。日前,民政部、財政部聯合召開2017—2018年度全國冬春救助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下撥冬春救災資金57.275億元,用於幫助各地災區統籌解決受災群眾困難。一個決策,一批資金,一組數據,體現了黨和政府對受災群體的關懷,也彰顯著「躬行為民之政」的高尚情懷。冬春救助打開溫暖「一扇窗」。 以民為本,解民之困。
  • 樂陵市黃夾鎮:辦理臨時救助 溫暖救助見真情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李夢晴 通訊員 李志聰 李國正今年9月份,樂陵市社會大救助體系建成正式運行,標誌著樂陵市社會大救助體系全面建成並正式運行啟動,黃夾鎮積極響應,對鄉鎮內的村民進行實地走訪,對困難群眾實施臨時救助,幫他們度過難關。
  • 區委社會工委區民政局三項措施保障社會救助對象溫暖過冬
    截至目前,已為2328戶社會救助對象發放取暖補助820.8萬元。一是明確補助標準。採用清潔能源自採暖的,按照實際居住面積予以救助,最高不超過1800元。採用集中供暖的,城鄉低保、分散供養人員,按照實際收費標準最高不超過75平方米進行補貼;城鄉低收入家庭按600元/戶進行補貼。
  • 通過社會救助購買服務 科學合理確定救助對象
    為了進一步提升城鄉低保精細化管理,完善低保對象認定綜合指標體系,科學核查低保申請家庭經濟狀況,準確認定低保對象、合理確定補差救助金額,林西縣民政局作為全區社會救助購買服務的試點旗縣,通過社會救助購買服務的方式,以城鎮低保作為首輪試點,對林西縣所有在享城鎮低保進行一次家計調查
  • 如皋:以精準救助讓困難群眾溫暖過冬
    為鞏固「六保」成果,如皋市民政局組織開展政策宣講進村、線上核對、線下核查等活動,用好用足兜底保障政策,確保社會救助兜底保障網牢不可破,讓困難群眾溫暖過冬、幸福過年。政策宣講進村入戶。「困境兒童不僅僅是貧困家庭的兒童,還包括重殘、重病及流浪兒童」日前,社會救助政策宣講九華鎮專場如期舉行,詳細講解了低保、五保、「單人保」和殘疾人、困境兒童等救助政策,村幹部、受助家庭成員共計300多人參加活動。線下,要求各鎮(區、街道)制定計劃表,部署開展政策宣講進村(居)活動,確保全覆蓋。線上,運用微信、微博等群眾喜聞樂見、行之有效的宣傳形式和傳播平臺,強化社會救助政策宣講實效。
  • 相伴相惜丨從心出發,讓旅客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
    不論是和同事的相處,還是與旅客的溝通、服務,我深信只有「以心換心」,才是對積極溫暖的客艙精神的最好詮釋,也會用實際行動證明,每一份信任都不會被辜負!——海南航空乘務員姚冉臨危不懼,果斷冷靜,這些優秀的品質應體現在乘務員工作的方方面面。海南航空乘務員姚冉時刻提醒自己要嚴於律己,恪盡職守,專業沉著。而近期這個航班上發生的一件意外令姚冉難以忘懷。
  • 和田市城鄉困難群眾事後醫療救助對象範圍
    醫療救助對象包括: 1.重點救助對象:特困供養人員(主要包括農村五保人員,城市「三無」人員、孤兒)、最低生活保障對象,重病、重殘兒童,單獨立戶的重度殘疾人及建檔立卡貧困人口。
  • 黑龍江省多措並舉做好冬春救助工作
    為進一步做好全省受災群眾冬春救助工作,黑龍江省民政廳嚴格按照民政部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和要求,採取有效措施確保受災困難人員安全溫暖越冬,愉快過節。  一、制定精細化管理規程,促進冬春救助規範化、精準化。
  • 【脫貧攻堅面對面】多樣化社會救助讓愛心傳遞溫暖
    【脫貧攻堅面對面】多樣化社會救助讓愛心傳遞溫暖 2020-11-12 1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雖是湖北人,卻在大連感受到家的溫暖,感謝!」_手機網易網
    我雖然是湖北人但卻在大連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大連就是我的第二個家!可黃阿姨剛剛進家就接到了大孤山街道鵬運社區工作人員陳霞的微信陳霞向她發放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健康告知書》告訴黃阿姨保證會保護她的隱私讓她和家人放心的做好居家隔離社區還每天為黃阿姨和其他隔離家庭送去「愛心溫暖包」「愛心溫暖包
  • 福建緊急下撥2300萬元救助資金 做好群眾溫暖過冬工作
    人民網福州12月26日電 (詹託榮)26日下午,福建省民政廳舉行儀式,啟動開展「冬日暖陽、送愛到家」活動,做好群眾溫暖過冬工作,特別是要確保山區和貧困地區群眾溫暖過冬。 連日來,受強冷空氣影響,福建出現明顯降溫、霜凍、寒潮、大風等極端天氣。
  • 黃平縣舊州鎮「四舉措」開啟「寒冬送溫暖」 專項救助行動工作
    為確保流浪乞討人員安全過冬、溫暖過冬,助推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黃平縣舊州鎮「四舉措」開啟「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工作。一是整合資源,精密部署。整合民政、公安、村、社區、綜合執法大隊等部門,制定街面巡查計劃,精密部署。
  • 文峰街道及時開展冬春救助工作 確保困難群眾溫暖過冬
    近幾日,天氣持續低溫寒冷,為了讓群眾溫暖過冬,黔西縣文峰街道積極作為,切實做好今冬明春困難群眾生活救助工作。向困難群眾發放棉被和棉衣等物資此次物資發放工作重點是幫助殘疾人家庭、困難優撫對象、建檔立卡貧困戶等群體解決冬春期間的衣被困難,讓他們切實感受黨的關懷和溫暖,增強他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按照「分類救助、重點救助」的原則,文峰街道對冬春救災物資進行了分配發放。
  • 南鄭區救助管理站「寒冬送溫暖」82人獲救助
    近日,針對最強寒流席捲陝南地區,夜晚氣溫已降至零度以下的天氣情況,南鄭區救助管理站心繫生活無著流浪人員的冷暖安危,夜晚冒著嚴寒,帶著棉衣、棉被、食品、藥品等物資,對每一個橋梁涵洞、車站廣場、建築工地等流浪人員集中露宿區域仔細排查,為他們及時送去溫暖。
  • 利辛縣救助管理站積極開展「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
    入冬以來,利辛縣救助管理站在做好疫情防控和日常救助工作的同時,著手做好「寒冬送溫暖」準備工作。目前,已預備棉大衣50件,棉睡衣100套,桶裝方便麵20箱,火腿腸20箱,奶茶10箱。
  • 丹東市救助管理站冬季救助全面開啟
    連日來,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員都在為巡查、救助流浪乞討人員而奔波忙碌著。11月26日,記者在市救助管理站看到,工作人員早早地採購了棉被、棉衣、棉褲、棉鞋和保暖內衣等防寒物資以及各類食品,確保入站受助人員和街頭流浪人員溫暖過冬。記者來到流浪人員的居住房間,立刻感受到融融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