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心圓、同心畫
20位市民代表
共繪徐匯「十四五」幸福藍圖
☁️ 卓越水岸 ☁️
一港一谷一城一倉一灣,打造濱江新面貌?
節目錄製現場——西岸國際人工智慧中心,是徐匯人工智慧產業集群的重要載體。它所在的徐匯濱江,已從昔日的砂石碼頭、煤炭堆場變成趨之若鶩的熱土。
◉ 西岸智慧谷
▼ 西岸國際人工智慧中心「雙子樓」
一座城市的未來五年,是很大的命題。作為資源稟賦最集中的區域之一,徐匯如何把資源優勢變成發展優勢?未來五年的發展空間又在哪裡?
徐匯濱江11.4公裡的岸線已基本打通。面向「十四五」,我們要強化人工智慧、生命健康、藝術傳媒、科技金融「四輪驅動」,打造「一港一谷一城一倉一灣」百萬級體量產業空間。
徐匯人工智慧產業集群已列入全國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十四五,要繼續強化雙A功能引領(AI+ART)。目前,AI TOWER 東塔樓基本完成招商,引進微軟、期智、阿里巴巴、華為等21家頂級研究機構和頭部企業,匯集1位圖靈獎得主(姚期智)、6位院士、150餘位博士和3千多名員工。
◉ 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張慶
▼ 西岸金融城
�� 面對迅猛發展的金融業,明確提出發展科技金融。今年,西岸金融城地塊以310.5億的價格整體出讓,由香港置地開發,共28個地塊,約180萬平方米,對標紐約哈德遜城市廣場、倫敦金絲雀碼頭,與浦東前灘、後灘呼應聯動。
�� 這裡將與陸家嘴金融城錯位發展,功能互補,以金融科技為引領,力爭成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新增長極。同時,著力國際社區、國際學校等周邊配套設施,吸引國際高端人才。
◉ 形似「高跟鞋」的西岸金融城
針對青年人才,我們已供應區籌公租房房源近3000套。目前入住率90%以上,為500多家單位,近2000名人才提供了住房保障。 十四五,這塊還要做得更實一點,讓徐匯的租賃房市場更規範,更多樣,讓90,95,甚至00後在這裡就業更方便,讓西岸的生活場景更體現出徐匯溫度。
◉ 仟尋MoSeeker創始人 王嚮導
華東建築設計研究院總院高級城市設計師劉家齡:上海有各種交通方式跨江:大橋、隧道、輪渡,就是沒有纜車。「海陸空」就缺一個「空」了。
上海交大設計學院教授王林:非常有創意!很期待!什麼時候我們也能在黃浦江上慢慢遊覽?��
跨江纜車?這個可以有!
新中國成立後,大家對上海的印象就是外灘。改革開放後,上海的地標是陸家嘴。未來,我們想打造一個屬於明天的城市標誌,刻進上海的城市記憶。「纜車」或許是一種答案。如果能跟對岸的世博公園、上海大歌劇院相連,那對上海綜合旅遊休閒的影響一定會很大。當然,還需要層層論證。
十四五,我們會把西岸當成一個作品來創造,要對得起歷史,要有責任感。從自身工作來說,我們班子要把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貫徹好,敢為先鋒,追求卓越,經得起歷史考驗。
西岸未來真會有跨江纜車?
點擊下方圖片��
進入 360 度對話現場,看看大家都怎麼說
�� 華涇崛起 ��
15號線賦能AI小鎮,南部優勢正顯現?
隨著濱江南拓,華涇鎮將發揮軌道交通、產業園區、生態空間等優勢資源效應,打造南部戰略拓展區,對標城市副中心高標準建設。
上海龍華工業公司董事長張永林:希望徐匯和閔行交界處的濱江面貌有所提升,那兒的居民也想下了班去黃浦江畔溜達溜達。
明豐居民區書記陳靜:啥時候家門口能出現一家二級醫院��?看病就再也不用跑到北部的六院、八院了。
華建規劃院國土空間規劃所副所長王璐妍:華涇還有不少空間載體,希望未來五年,帶領南部地區實現跨越式發展。
華涇不能再塵土飛揚、灰不溜秋,要成為各個年齡層心之所向的地方。
很多人覺得徐匯南端不強,但通過調整產業布局、提升空間品質,我覺得還是能抓住由弱轉強的機遇。
▼ 北楊人工智慧小鎮
十四五,要以中環南部、華涇鎮為核心,以人工智慧和生命健康兩大科創產業為發展引擎。全面提升徐匯南部地區的生活品質,打造科創重鎮和生態新城。
北楊的人工智慧小鎮(AI TOWN)今年6月已正式開工,將串起「漕河涇-閔行紫竹」科技創新帶,推進上海人工智慧創新中心(浦江實驗室)落地,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慧產業生態集聚區、全域應用示範區和國際產城融合區,和西岸國際人工智慧中心(AI TOWER)形成雙 T 載體。
我們會在華涇工業園、關港園區和揚子地塊統籌建設產業載體和配套設施,打造超過100萬平方米的「西岸楓林灣」,以體外診療、醫學影像、高端治療設備為特色,吸引國內外知名生物醫藥企業總部入駐,打造集臨床、研發、製造於一體的生命健康產業高地。
進一步改善華涇整體的交通狀況:軌交15、19號線將貫穿華涇。建設中的虹橋浦東機場聯絡線也有華涇站,與15號線景洪路站相連。未來,這裡到浦東、虹橋機場,都只要20分鐘。十四五,華涇能否有進一步的提升,對我們絕對是考驗。規劃終究是規劃,把規劃變成現實的,靠的是認知、執行、追求,最關鍵的,是恆心。久久為功,以老百姓為主,水才會燒開!
��️ 再造一個徐家匯 ��️
從有到優,打造高品質生活樞紐?
1999年,徐家匯被列為上海第一批城市副中心,承載了上海市民對現代都市生活的美好記憶。目前,徐家匯中心加快建設,相當於「再造一個徐家匯」,成為面向全球、面向未來的城市生活樞紐。
徐匯中學學生孫晟凱:出了校門口,就是徐家匯。要守住我的零花錢,真難!再多點運動的地方,別讓我老是熬夜搶球場。
徐匯中學教師姚虹:期待一個標誌性的書店,一個充滿文化氣息的「海派之源」,一個動靜相宜的徐家匯。
新華社經濟部主任何欣榮:多些「城市家具」與「複合型公共空間」的規劃設計,包容不同群體的需求。
永嘉新村小區居民金伊莎:年紀大的走路走累了,真的很想在路邊找個坐下來的地方。
「十四五」期間,徐家匯將進一步打造全球城市的世界級核心商圈...��
◉ 370米高的徐家匯中心將成浦西第一高樓
▼ 徐家匯中心
�� 徐家匯中心將在「十四五」時期完成蝶變,著力打造面向2035的高品質中央活動區。港匯恒隆廣場、美羅城、東方商廈等全面升級,布局新零售、新業態、新模式,加快打造數位化商圈。徐家匯天橋連廊一期建設今年基本完成,二期將於明年開工,打造「空中步行街」,串聯各大商場,1、9、11、23號線聯通地下空間。
「上海之光」徐家匯書院總建築面積約1.8萬平方米,融合百年土山灣文化,打造高品質、超大型的公共閱讀文化空間,預計明年下半年開放運營。
�� 進一步保護利用徐家匯天主教堂、觀象臺、藏書樓、百代唱片公司舊址等海派文化遺存,彰顯百年電影、百年唱片、百年工藝、百年教育、百年氣象特色。
同時,強化資源聯動效應。聚焦「徐家匯源」「魅力衡復」「藝術西岸」「古韻龍華」文化品牌,加強衡復、濱江、龍華等地區的文化資源聯動。
�� 徐匯,未來的世界級商圈?
詳細內容點擊閱讀「話匣子」報導。�� 古韻龍華 ��
上海城市精神新地標?
龍華,積澱了千年的歷史文化。這裡,龍華革命烈士紀念地、龍華塔、龍華寺、龍華廟會...如今,徐匯區正啟動龍陵周邊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包括三大類40餘項整治提升工作,獻禮建黨一百周年。
龍華新村居民吳敏慧:周邊綠化多一些,汙水管道換一下,再開幾家大型超市,生活才能方便起來。
龍華烈士陵園講解員李夢圓:龍華革命烈士紀念地擴建工程早日完工!龍華多種些桃花樹,讓大家都知道,"三月三,上龍華,看桃花!」��
龍華周邊環境要配得上這裡沉甸甸的歷史積澱。
◉ 龍華革命烈士紀念地鳥瞰圖
▼ 龍華烈士陵園
龍華革命烈士紀念地擴建:龍華烈士陵園長眠著1700餘位英烈,光中央委員以上的就有20位。長期以來,烈士就義地被分割在紀念地整體之外,影響了紀念地的整體性和參觀祭掃的莊嚴性。在市裡支持下,將7315廠100畝土地整體置換,開闢一條160米的連通大道,連接起就義地與紀念地的主體部分。
推進龍華新村舊住房綜合改造:分三期實施。實現一期、二期16棟173戶居民三輪意見徵詢100%同意並全部搬遷、拆平開工重建。三期方案徵詢同意率已超過三分之二。
環境整治:對龍華路、龍華西路、天鑰橋路、龍水北路等道路進行立面改造、地面更新、綠化提升,推進架空線入地和合杆整治工程,拆除周邊存量違法建築、沿街破損店招店牌。將於年底基本完成。同步推進龍華港「一河兩岸」貫通和景觀提升工作。
配套完善:龍華廣場,包含地上廣場景觀、地上建築、地下空間改造等具體工程,將於明年5月基本竣工。龍華會,與龍華寺對望而立,打造江南風格獨棟商業體,引進時尚零售、餐飲、文創生活等業態,整體提升「古韻龍華」風貌品質。
好的規劃貴在落實,貴在執行,貴在持之以恆!徐匯這兩年是有了進步,但是千萬不要忘記最重要的兩個區域:一個是街區,一個是小區。老百姓最關心自己的生活場景,所以,小區綜合治理是我們永遠的主題。對於一些短板問題不能視而不見,是短板就要奮起直追。時刻看到差距,保持謙虛謹慎!
徐匯的未來,「十四五」 @你
�� 舊改:按「可改願改,盡改快改」原則,採取拆除重建、拓寬改造、抽戶改造、內部分割等方式,成熟一幢、推進一幢。明年將對剩餘22幢全部啟動意願和方案徵詢,力爭用三年時間完成。
�� 教育:南部職教中心正式開工建設,與復旦大學合作辦學二期工程完成初步設計,等等。未來幾年,更大力度推進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均衡供給,加快探索在線教育和傳統教育融合發展,辦好家門口的每一所學校。
���� 養老:「樂齡匯」南部養老中心,是目前全市區級政府投資建設的規模最大的養老設施項目,總建築面積近10萬平方米,新增養老床位1968張,計劃2023年竣工投用。未來,「樂齡匯」與「鄰裡匯」形成聯動,探索機構養老和居家養老的新模式。
�� 醫療:南部醫療中心,位於龍川北路、百色路口,由基本醫療功能、精神衛生功能和中科院上海臨床中心構成,設置基本醫療床位950張(醫療床位600張,老年醫療護理和康復床位350張),精神衛生床位500張,計劃於明年9月竣工。
��♂️文體:徐家匯體育公園建設有序進行,預計興建40片羽毛球場、30片桌球場、3片網球場及壁球、擊劍、體操、健身房等設施。同時,推動體育公園城市環境整體形象提升,預計2022年基本完工。
點點心願瓶,為徐匯助力
坐標徐匯
下面哪些也是你的心願?
點擊心願瓶,助力添��願
截圖發送至後臺,告訴我們!
風貌區路上
更多座椅
供市民休憩
by 姚佳音
兒童玩具
博物館
孩子更快樂
by 張慶
戶外更多公
共藝術作品
by 顧悠悠
坐跨江纜車
覽黃浦江景
by 劉家齡
一幢一冊
為歷史建築
建信息檔案
by 王林
濱江貫通
南延至關港
by 張永林
關注長者出行
普及基礎醫療
by 侯衍棟
原標題:《區情 | 對話徐匯區委書記鮑炳章:西岸金融城蓄勢待發?15號線賦能華涇AI小鎮?再造一個徐家匯?如何打造"卓越徐匯、典範城區"》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