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智庫 | 中國千億美元市值俱樂部後浪洶湧,誰會是下一個?

2020-12-09 騰訊網

文/涓涓 編輯/楊溪

出品 | 原子智庫·騰訊新聞小滿工作室

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最直觀的體現在其公司。根據普華永道今年最新發布的「2020全球上市公司市值100強」排行榜,截至3月低市值超過千億美元的公司為80家。這其中,中國內地企業為11家,總量僅次於美國,位居全球第二。

此後3個月內,又有美團、拼多多等中國網際網路企業衝進「千億美元俱樂部」。至此,中國千億美元市值企業已一改此前國有金融、能源企業為主的格局,騰訊、阿里、美團、京東、拼多多這些新興網際網路公司幾乎佔據了半壁江山——這還不算並未上市、但根據營收估算市值絕對遠超千億美元的華為。此外,網易、小米、阿里健康、好未來,以及尚未上市的螞蟻金服、字節跳動等重量級中國網際網路企業,都具備衝刺市值千億市值的潛力。

這副絢爛圖景的背後,是中國40多年改革開放、市場經濟發展、技術創新、產業變遷和消費習慣改變的後浪推前浪。那麼,誰會是下一個邁入市值千億美元俱樂部的「後浪」?

以下為正文:

2020進程過半。在全球深受新冠「黑天鵝」影響、多數企業艱難求生的背景下,美團、拼多多等中國企業市值相繼突破千億美元,顯得格外醒目。

5月26日,上市僅兩年的美團,市值漲至1038億美元,成為繼騰訊、阿里之後中國第三家市值邁過千億美元門檻的網際網路公司。

很快,6月中旬,拼多多在不足3個月內市值翻倍,也突破千億美元。拼多多創始人黃崢身價水漲船高,超越馬雲成為中國第二大富豪。

對於全球上市公司而言,千億美元俱樂部($100-billion-plus)是一個具有標誌性的存在。市值達到千億美元的企業,無疑都是其所在領域的行業翹楚,意味著可以較少受到機構投資影響,是實現強者恆強的重要保障。

在普華永道(PwC)根據2020年3月31日股票市值排出的「2020全球市值100強上市公司」排行榜中,沙特阿美、微軟、蘋果分別以16020、12000和11130億美元市值位列前三甲。中國雖還沒有萬億美元市值的企業,但阿里巴巴和騰訊以5220和4750億美元入圍全球十強。在這份榜單中,市值超過千億美元的公司為80家,其中,中國內地企業為11家,依次為阿里巴巴、騰訊、工行、建行、貴州茅臺、中國平安、農行、中移動、中行、招行、中石油——除兩家科技網際網路企業外,其餘集中在金融、能源、消費品和電信等傳統領域。

短短三個月後,截至6月30日,美團、京東、拼多多的市值紛紛超過7000億元人民幣,晉級千億美元俱樂部。

與美國歷史悠久且多元的千億俱樂部成員相比,中國千億美元市值企業的出現,不過是近30多年的事情。當越來越多的穿T恤、背雙肩包的矽谷小子取代能源巨頭和華爾街精英主導各大財富榜單,中國網際網路「新貴」也市值突飛猛進,成為千億美元俱樂部的生力軍。這背後,無疑是技術創新、產業變遷和消費習慣改變的後浪推前浪。

千億市值企業行業變遷

作為經濟第一強國,美國一直都是千億市值企業的聚集地。在普華永道「2020全球上市公司100強」中,美國企業佔據57席,中國(包括大陸、香港和臺灣)共14家上榜,英國有6家,法國4家,瑞士、日本、荷蘭各3家,愛爾蘭、印度各兩家,沙特、韓國、丹麥、德國、比利時、加拿大各1家。

據統計,美國千億市值企業平均年齡接近百年。早在十九世紀,美國即誕生了如寶潔、強生、可口可樂、百事可樂、菲利普莫裡斯菸草、通用電氣、埃克森美孚等企業巨頭,並見證了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工業強國。全面工業化與消費社會形成,為美國千億市值企業奠定了成長的土壤。

20世紀70年代以來,伴隨信息革命和科技進步,英特爾、微軟、蘋果、甲骨文、思科、高通、谷歌等IT巨頭紛紛崛起,美國千億市值企業迎來另一個高潮。據統計,在20世紀,全球GNP增長了20多倍,科技的貢獻由20世紀初的5%上升到60~70%之多。

除了製造業和IT產業之外,以美國銀行、富國銀行、摩根大通、花旗銀行等為代表的千億市值的美國金融業,則助推美國向新經濟成功轉軌。目前,美國擁有世界金融體系中最發達的資本市場,市值佔到全球資本市場總市值的50%。

與美國相比,中國千億市值企業的歷史不過30幾年,年輕且成長迅速。2008年時,中國僅7家企業市值過千億美元,且全部集中於國有金融、能源、通訊等領域,總市值為15790億美元;到2018年上升到13家,總市值幾近翻倍達到30070億美元。這其中,騰訊和阿里巴巴兩家網際網路企業在一眾國有企業中脫穎而出,分別以4960億美元和4700億美元列入全球TOP10公司,成為中國企業的「市值擔當」。這兩家公司致力於創新的產品和服務,在社交、商業模式、消費習慣、支付方式等領域極大地改變了中國經濟社會生活的形態,其技術和業務也拓展至海外。

數據來源:普華永道2018市值TOP100(2018年6月25日發布) 製作:涓涓

數據來源:普華永道2020市值TOP100(2018年6月28日發布) 製作:涓涓

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的千億市值企業,其市值漲跌變幻都是時代潮流變化的體現。這其中,技術進步是最重要的關鍵因素,尤其是2008年以來的十幾年間,各類市值排行榜已逐漸由科技公司主導。蘋果、亞馬遜、微軟、艾爾法貝特(谷歌母公司)、臉書、騰訊、阿里巴巴等市值動輒增長數倍數十倍,已連年佔據全球最大市值企業前排,把傳統的能源、金融巨頭拋在身後(沙特阿美首次上市即成為2020全球最大市值企業除外)。

進入2020年,伴隨新經濟和新消費的發展,更多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後浪襲來。前後腳上市不足兩年的美團和拼多多,在五六月份又前後腳市值超過千億,踏進千億美元俱樂部,市值增長之快,讓傳統行業望塵莫及。

當然,產業格局變遷也是重要因素。這其中,能源轉型及頁巖氣革命影響巨大。2010年,石油價格曾飆升到100美元/桶,全球市值前5中有3家是石油公司,為埃克森美孚、中國石油和荷蘭皇家殼牌。如今油價重回40美元/桶,傳統的能源巨頭即跌出40名開外(同樣沙特阿美是個特例)。例如美國最大的能源企業埃克森美孚,2019年到2020年僅一年間便市值腰斬,從3420億美元跌至1610億美元。而中國最大的能源巨頭中石油2007年上市時被稱為「亞洲最賺錢的企業」,其市值曾一度超過萬億美元,但如今中石油市值甚至已排不進中國企業市值前十。

中美兩國作為擁有千億市值企業最多的兩個國家,既有相似之處,也有很大差距,可以說企業實力是國家實力的體現。

橫向對比來看,美國仍是千億美元俱樂部的絕對霸主。據普華永道「2020全球上市公司100強」,截至3月31日,市值超千億美元的80家企業中,美國企業超過半數達46家,中國內地企業數位列第二,為11家。而市值最高的前十家企業中,除沙特阿美和中國的騰訊、阿里巴巴外,其餘7家均為美國企業。

從企業類型上,美國千億市值企業更加多元,不僅包括技術公司,也包括能源、媒體企業、醫療、製造業以及消費商品及服務企業。而中國千億美元企業除網際網路企業外,主要集中在金融、通信、能源等行業。對比而言,中國在「硬科技」領域與美國仍差距巨大。

中國千億美元俱樂部「新貴」

中國市值千億美元俱樂部成員近幾年一直呈現出「騰訊阿里爭一哥,國有四大行、兩桶油、中移動等國企此消彼長」的格局,成員總體穩定。進入2020年,除貴州茅臺作為特殊消費品市值突飛猛進,超越工行衝進前三外,最大的變化是以美團、京東、拼多多、小米、滴滴以及暫未上市的螞蟻金服、字節跳動等網際網路新貴的快速崛起,它們在各自賽道卡位,對傳統的網際網路格局形成挑戰。

據Wind發布的2020中國上半年上市公司市值排行榜,截至6月30日,市值超過7000億人民幣的內地企業有14家,其中美團、京東、拼多多新近入榜,市值均超過中石油。

數據來源:Wind 2020半年度中國上市公司市值500強(2020年7日1日發布) 製作:涓涓

擁有500萬騎手、市值破萬億港元的美團,現在已穩居騰訊、阿里之後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第三把交椅。美團外賣、美團打車、美團金融、美團月付等功能的出現,讓這個本身以優惠券、外賣訂單為主的企業逐漸升級,開啟了全新的模式,其背後是本地生活服務商戶的數位化進程在進一步提速。

成立僅5年、上市不足兩年的拼多多,依靠模式創新、差異化競爭(市場下沉、農村包圍城市)的方式,實現了火箭般的成長,市值突破千億美元,與在港交所二次上市的電商對頭京東爭坐網際網路市值第四位。根據拼多多4月25日發布的2019年財報,其全年交易總額首次突破1萬億元,達到了1.006萬億,同比增長113%;營收高達301.4億,同比增長129.74%, 年活躍買家數量達到5.8億,同比增長39%,多項指標增速超過阿里和京東。

而京東由電商探路者轉型成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在二次赴港上市後,市值也一路飆漲至千億美元。

這三家新貴的快速崛起,暗合了中國消費習慣、消費市場的變化趨勢。與傳統千億市值企業相比,這三家共同的特點是上市時間短、市值飆升快。

誰會是下一個千億市值成員?

進入7月,與茅臺同為特殊消費品的五糧液,市值超過7300億人民幣。此外,如果對比美國市值前十多為網際網路科技企業,毫無疑問,代表新經濟的中國第二梯隊網際網路企業應該最有想像空間。

網際網路江湖瞬息萬變,從不缺少奇蹟。摸準時代發展脈搏的企業,可以快速成就一代霸主;而錯失時代風口的企業,則從雲端墜落。門戶網站時代的新浪、搜狐等,已褪去鋒芒,搜狐市值僅剩22億人民幣;同時代的網易則抓住網遊風口,轉而深耕泛娛樂、電商等領域,不斷豐富自己的業務生態,目前市值3000億仍穩居前列;阿里、騰訊則抓住電商、移動網際網路風口,成長為萬億人民幣市值巨頭;曾位列前三的百度,目前市值與阿里、騰訊差距十倍以上,滑落至第9位。

根據證券時報數據寶最新統計的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市值50強,阿里巴巴、騰訊、美團穩居前三,7至10名依次為京東、拼多多、網易、小米集團、阿里健康、百度、好未來。如果再算上尚未上市的螞蟻金服、字節跳動等重量級網際網路企業,誰能衝進千億美元俱樂部,必將是一場激烈的競爭。

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後疫情」時代,唯有不斷適應市場變化,成為創新的引領者,才能渡過時代風浪,做到「強者恆強」。

附:普華永道2020全球上市公司100強(數據截至2020年3月31日)

排名 公司 總部所在地 領域 股票市值/上年市值

1、沙特阿美(SAUDI ARAMCO) 沙特 石油和天然氣 16020億美元/--

2、微軟(MICROSOFT CORP) 美國 科技 12000億美元/9050億美元

3、蘋果(APPLE INC) 美國 科技 11130億美元/8960億美元

4、亞馬遜(AMAZON.COM INC) 美國 消費服務 9710億美元/8750億美元

5、ALPHABET INC-A(谷歌母公司) 美國 科技 7990億美元/8170億美元

6、阿里巴巴(ALIBABA GRP-ADR) 中國 消費服務 5220億美元/4720億美元

7、臉書(FACEBOOK INC-A) 美國 科技 4750億美元/4760億美元

8、騰訊(TENCENT) 中國 科技 4690億美元/4380億美元

9、伯克希爾(BERKSHIRE HATH-A) 美國 金融 4430億美元/4940億美元

10、強生(JOHNSON&JOHNSON) 美國 醫療保健 3460億美元/3720億美元

11、沃爾瑪(WALMART INC) 美國 消費服務 3220億美元/2800億美元

12、維薩(VISA INC-CLASS A) 美國 金融 3160億美元/3140億美元

13、雀巢(NESTLE SA-REG) 瑞士 消費品 3060億美元/2920億美元

14、羅氏(ROCHE HLDGGENUS) 瑞士 醫療保健 2800億美元/2370億美元

15、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美國 金融 2770億美元/3310億美元

16、寶潔(PROCTER & GAMBLE) 美國 消費品 2720億美元/2600億美元

17、中國工商銀行(IND & COMM BK-A) 中國 金融 2560億美元/2870億美元

18、萬事達卡(MASTERCARD INC-A) 美國 金融 2430億美元/2420億美元

19、聯合健康(UNITEDHEALTH GRP) 美國 醫療保健 2370億美元/2370億美元

20、臺積電(TSMC) 中國臺灣 科技 2350億美元/2060億美元

21、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 韓國 科技 2340億美元/2340億美元

22、英特爾(INTEL CORP) 美國 科技 2310億美元/2410億美元

23、威瑞森通訊(VERIZON COMMUNIC) 美國 電信 2220億美元/2440億美元

24、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 INC) 美國 電信 2090億美元/2280億美元

25、諾華(NOVARTIS AG-REG) 瑞士 醫療保健 2090億美元/2450億美元

26、中國建設銀行(CCB-H) 中國 金融 2050億美元/2160億美元

27、家得寶(HOME DEPOT INC) 美國 消費服務 2010億美元/2120億美元

28、貴州茅臺(KWEICHOW MOUTA-A) 中國 消費品 1970億美元/1600億美元

29、豐田汽車(TOYOTA MOTOR) 日本 消費品 1970億美元/1910億美元

30、默沙東(MERCK & CO,默克) 美國 醫療保健 1950億美元/2150億美元

31、可口可樂(COCA-COLA CO/THE) 美國 消費品 1900億美元/2000億美元

32、路威酩軒(LVMH MOET HENNE) 法國 消費品 1880億美元/1860億美元

33、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美國 金融 1850億美元/2660億美元

34、輝瑞(PFIZER INC) 美國 醫療保健 1810億美元/2360億美元

35、中國平安(PING AN) 中國 金融 1790億美元/2080億美元

36、華特迪士尼(WALT DISNEY CO) 美國 消費服務 1740億美元/2000億美元

37、百事公司(PEPSICO INC) 美國 消費品 1670億美元/1720億美元

38、思科系統(CISCO SYSTEMS) 美國 科技 1670億美元/2380億美元

39、奈飛(NETFLIX INC) 美國 消費服務 1650億美元/1560億美元

40、中國農業銀行(ABC-H) 中國 金融 1640億美元/1920億美元

41、英偉達(NVIDIA CORP) 美國 科技 1610億美元/1090億美元

42、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 CORP) 美國 石油和天然氣 1610億美元/3420億美元

43、康卡斯特(COMCAST CORP-A) 美國 消費服務 1570億美元/1810億美元

44、ADOBE INC 美國 科技 1530億美元/1300億美元

45、甲骨文(ORACLE CORP) 美國 科技 1520億美元/1840億美元

46、中國移動(CHINA MOBILE) 中國香港 電信 1520億美元/2090億美元

47、歐萊雅(L'OREAL) 法國 消費品 1460億美元/1510億美元

48、諾和諾德(NOVO NORDISK-B) 丹麥 醫療保健 1440億美元/1280億美元

49、雅培(ABBOTT LABS) 美國 醫療保健 1390億美元/1400億美元

50、思愛普(SAP SE) 德國 科技 1360億美元/1420億美元

51、雪佛龍(CHEVRON CORP) 美國 石油和天然氣 1360億美元/2340億美元

52、中國銀行(BANK OF CHINA-H) 中國 金融 1360億美元/1560億美元

53、荷蘭皇家殼牌(ROYAL DUTCH SH-A) 英國 石油和天然氣 1350億美元/2560億美元

54、禮來(ELI LILLY & CO) 美國 醫療保健 1330億美元/1340億美元

55、聯合利華(UNILEVER NV) 英國 消費品 1310億美元/1660億美元

56、賽富時(SALESFORCE.COM) 美國 科技 1290億美元/1220億美元

57、耐克(NIKE INC -CL B) 美國 消費品 1290億美元/1330億美元

58、百時美施貴寶(BRISTOL-MYER SQB) 美國 醫療保健 1260億美元/780億美元

59、開市客(COSTCO WHOLESALE) 美國 消費服務 1260億美元/1070億美元

60、麥當勞(MCDONALDS CORP) 美國 消費服務 1230億美元/1450億美元

61、美敦力(MEDTRONIC PLC) 愛爾蘭 醫療保健 1210億美元/1220億美元

62、安進(AMGEN INC) 美國 醫療保健 1200億美元/1180億美元

63、NEXTERA ENERGY 美國 公共事業 1180億美元/920億美元

64、阿斯利康(ASTRAZENECA PLC) 英國 醫療保健 1170億美元/1010億美元

65、富國銀行(WELLS FARGO & CO) 美國 金融 1170億美元/2190億美元

66、特許通訊(CHARTER COMMUN-A) 美國 消費服務 1160億美元/870億美元

67、招商銀行(CHINA MERCH BK-A) 中國 金融 1150億美元/1270億美元

68、滙豐控股(HSBC HOLDINGS PL) 英國 金融 1150億美元/1630億美元

69、菲莫國際(PHILIP MORRIS IN) 美國 消費品 1140億美元/1380億美元

70、中國石油(PETROCHINA-H) 中國 石油和天然氣 1130億美元/1970億美元

71、阿斯麥(ASML HOLDING NV) 荷蘭 科技 1130億美元/800億美元

72、賽默飛世爾(THERMO FISHER) 美國 醫療保健 1130億美元/1090億美元

73、PROSUS NV(騰訊大股東) 荷蘭 科技 1130億美元/---

74、艾伯維(ABBVIE INC) 美國 醫療保健 1130億美元/1190億美元

75、貝寶(PAYPAL HOLDINGS) 美國 工業 1120億美元/1220億美元

76、賽諾菲(SANOFI) 法國 醫療保健 1100億美元/1100億美元

77、友邦保險(AIA) 中國香港 金融 1090億美元/1200億美元

78、都科摩(NTT DOCOMO INC) 日本 電信 1050億美元/740億美元

79、埃森哲(ACCENTURE PLC-A) 愛爾蘭 工業 1040億美元/1120億美元

80、道達爾(TOTAL SA) 法國 石油和天然氣 1010億美元/1470億美元

81、國際商業機器(IBM) 美國 科技 990億美元/1260億美元

82、聯合太平洋(UNION PAC CORP) 美國 工業 970億美元/1210億美元

83、特斯拉(TESLA INC) 美國 消費品 960億美元/480億美元

84、丹納赫(DANAHER CORP) 美國 醫療保健 960億美元/940億美元

85、AMERICAN TOWER C 美國 金融 960億美元/870億美元

86、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 美國 工業 960億美元/850億美元

87、博通(BROADCOM INC) 美國 科技 950億美元/1190億美元

88、霍尼韋爾(HONEYWELL INTL) 美國 工業 950億美元/1160億美元

89、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 英國 醫療保健 940億美元/1030億美元

90、吉利德科學(GILEAD SCIENCES) 美國 醫療保健 940億美元/830億美元

91、信實工業(RELIANCE INDS) 印度 石油和天然氣 940億美元/1250億美元

92、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 美國 科技 930億美元/1000億美元

93、日本電報電話公司(NIPPON TELEGRAPH & TELEPHONE CORPORATION) 日本 電信 930億美元/830億美元

94、中國人壽(CHINA LIFE-H) 中國 金融 920億美元/1080億美元

95、林德(LINDE PLC) 英國 基礎材料 920億美元/970億美元

96、塔塔諮詢服務(TATA CONSULTANCY) 印度 科技 910億美元/1080億美元

97、百威英博(AB InBev) 比利時 消費品 900億美元/1690億美元

98、花旗集團(CITIGROUP INC) 美國 金融 880億美元/1460億美元

99、加拿大皇家銀行(ROYAL BANK OF CA) 加拿大 金融 870億美元/1080億美元

100、英國石油(BP PLC) 英國 石油和天然氣 860億美元/1480億美元

原子智庫·騰訊小滿工作室出品 | 第397期

實習運營編輯:趙家寧

本文版權歸「原子智庫」公眾號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後留言,經允許後方可轉載,並在文首註明來源、作者及編輯。

相關焦點

  • 小米躋身千億美元市值俱樂部 年內大漲近2倍
    公司最新總市值為8021億港元,約合1034.71億美元,至此小米正式躋身千億美元俱樂部。 2018年7月,小米集團上市時市值不過360多億美金,歷時2年半,公司市值翻了近3倍。在2018~2019年年線收跌後,小米今年漲勢兇猛,今年以來漲幅達到195.92%。小米創始人、董事長雷軍在上市時的「讓在上市首日買入的投資者股價翻一倍」的許諾也基本兌現。
  • 躋身千億美元俱樂部,小米市值再創新高,明年手機要賣到2億部?
    來源:財聯社財聯社 木森財聯社12月23日,今日華為nova8系列手機發布會之際,小米集團市值繼續創出新高,躋身千億美元俱樂部。據悉,小米11將在12月28日舉行發布會。截至今日收盤,小米集團市值突破8000億港元,續刷歷史新高,盤中一度大漲8.94%,至32.35港元/股。以美元換算,小米集團身價已突破千億級別。這也意味著,小米正式躋身千億美元俱樂部。今年以來,小米股價節節攀升,年內累計漲幅近200%。
  • 小米市值翻 3 倍,正式躋身千億美金俱樂部
    今日 11 點前,小米股價一度衝破 30.85 港元,整體市值超過 7757 億港元,換算後突破千億美金級別。這也意味著,小米正式躋身千億美金俱樂部。截至發稿,小米漲幅進一步擴大至 7.93%,報 32 港元,整體市值達 7964.42 億港元。自 2018 年 7 月 9 日至今的 2 年多時間,小米市值從最初的 360 多億美金到達目前的千億美金,市值翻了 3 倍。對於小米近來良好的股價表現,業績可能是一個主要原因。
  • 小米市值衝破30.85港幣 正式躋身千億美金俱樂部
    打開APP 小米市值衝破30.85港幣 正式躋身千億美金俱樂部 龔進輝 發表於 2020-12-23 18:21:26 最近雷軍治下的小米好消息不斷。先是小米11發布會正式定檔,後是小米市值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
  • 千億美元估值加持盈利,阿里雲或將助力阿里市值破萬億
    對於阿里巴巴來說,在數字經濟時代,要形成一個幫助企業完成數位化轉型的基礎設施,與雲計算結合形成了獨特的數字經濟時代的「阿里巴巴商業作業系統」,從而幫助消費品企業端到端數位化經營。阿里市值超8000億,雲服務或將成阿里市值增漲動力阿里商業生態系統也得到了行業高度認同。
  • 小米首次闖入千億美金市值俱樂部 股價漲超30港元
    (原標題:小米首次闖入千億美金市值俱樂部,股價漲超30港元)
  • 4.5小時狂賺108億美元,馬斯克踏入千億美元富豪俱樂部
    感染新冠病毒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不幸的消息,對於馬斯克這樣的大佬來說,影響可能會更大些。畢竟這不僅僅對於身體健康來說是一次大傷害,而且確診後需要隔離,讓其不能自由地指揮企業運轉。在這樣爆炸性利好消息的刺激下,本來常規交易時間股價下跌0.1%的特斯拉,在盤後交易中(盤後交易又稱延長交易,美股盤後交易時間為下午4點到八點半),股價大漲13%,市值飆升518.73億美元(約合3414億人民幣),漲出了一個「上汽集團」。根據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公布的最新文件,馬斯克持有特斯拉20.8%的股份。
  • 小米股價創新高:市值正式躋身千億美金俱樂部
    12月21日上午11點前,小米股價一度衝破30.85港幣,整體市值超過7757億港幣,換算後突破千億美金級別。小米正式躋身千億美金俱樂部。2020年Q3,小米手機全球出貨量達4660萬臺,同比增長45.3%,上升至全球第3名;歐洲市場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90.7%,市佔率達到18.7%。
  • 市值蒸發千億美元的困境下,蘋果又推出產品限購,你以為庫克在玩
    市值蒸發千億美元的困境下,蘋果還限制購買次數,你以為庫克在玩大家好,歡迎來到蝸牛有品。受全球競爭和疫情影響,蘋果遭遇了史上最嚴重的市場份額暴跌和市值蒸發;面對目前如此緊張的局勢,蘋果方面並沒有對廣大媒體朋友和社會做出正面回應。
  • 小米股價衝破30.85港幣 市值達到千億美金
    【TechWeb】12月21日上午11點前,小米股價一度衝破30.85港幣,整體市值超過7757億港幣,換算後突破千億美金級別。小米正式躋身千億美金俱樂部。在剛剛過去的雙12,小米中國區新零售全渠道累計總銷額突破71.5億,同比增長40%。小米手機包攬全平臺安卓手機累計銷量全第一。電視品類從60寸、98寸等四個級別中,小米獲得了銷量、銷售額雙第一。對於小米來說,突破千億美金只是一個新的起點。12月8日,中信證券發布小米深度跟蹤報告。維持小米「買入」評級,上調小米目標價至36港元,這是小米上市以來,獲得的全市場最高目標價。
  • 小米市值衝破千億美金 繼續進軍萬億俱樂部_產業經濟_財經_中金在線
    小米市值衝破千億美金 繼續進軍萬億俱樂部 2020
  • 美團市值接近4個百度 王興首次跨入千億富豪俱樂部
    截至收盤,美團報收218港元,上漲8.67%,總市值1.28萬億港元。年初3月的低位至今,美團已經上漲了188%。王興的個人財富也一天之內暴增126億元,以16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83億)的身家首次跨入中國的千億富豪俱樂部。
  • 小米躋身千億美元俱樂部,國內企業市值排名16!
    半周以來,小米股價持續走高,並創下了歷史新高31港元,根據匯率換算後已達到千億美元級別,這也是小米首次正式躋身千億美金俱樂部,排名國內企業第16位。能達成此項成績,小米的業績是主要原因。12月2日,小米集團宣布將發行8.55億美元2027年到期可轉債,並以每股23.70港元配售10億股股票。籌得的款項將主要用於增加營運資金以擴大業務。對於不缺乏現金流的小米來講,這樣的大額融資引起外界質疑。
  • 聯商頭條:京東市值超千億美元 李國慶被拘留
    聯商頭條:京東市值超千億美元 李國慶被拘留來源:聯商網2020-07-09 17:45聯商網消息:在剛剛過去的24小時內,京東股價創新高,市值首次站上千億美元;世茂股份總裁劉賽飛離職 華潤系吳凌華接任;萬達地產集團總裁呂正韜離職;李國慶等
  • 手機+AIoT獲資本市場認可 小米市值達到千億美金
    12月21日上午11點前,小米股價一度衝破30.85港幣,整體市值超過7757億港幣,換算後突破千億美金級別。小米正式躋身千億美金俱樂部。對於受到市場認可原因,業內認為主要受益於多個方面。小米「手機+AIoT」戰略進展顯著,2020年Q3,小米手機全球出貨量達4660萬臺,同比增長45.3%,上升至全球第3名;歐洲市場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90.7%,市佔率達到18.7%。
  • 千億美元富豪俱樂部成員增至4位 疫情加劇財富不均
    上周被譽為史上最賺錢的一周,千億美元富豪俱樂部成員增至4位,他們分別是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以及新晉的特斯拉公司CEO埃隆·馬斯克,他們組成了被稱為千億美元富豪俱樂部,成員增至
  • 他是如何把小成本的玩具店生意,做到市值千億?
    文/智庫優課在很多商場裡,都有看到擺放在角落裡的盲盒機器,看上去確實和寫字樓裡販賣飲料的售貨機沒啥區別。但就在前不久,港交所上市的泡泡瑪特(09992.HK),市值暴漲突破千億港元,再次證明了這是一門價值可以超過千億的生意。
  • 中國兩家國產汽車巨頭,如今一家市值超5千億,一家卻負債2900億
    今年以來,全球的新能源汽車都持續性爆發,其實不是消費市場爆發,而是資本市場爆發了,特斯拉的市值突破了5500億美元的大關,馬斯克成為了全球的第二大富豪,身家超過了千億美元,市值幾乎漲了10倍。
  • 最幸運的中國「導遊」,拿到美國富豪10億投資,今公司市值5千億
    人生可能是因為一件事或者一個貴人就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比如說有一位中國「導遊」,美國富豪拿10億投資自己, 如今公司市值千億。1998年,一個美國富豪來中國旅遊,有位中國年輕人幸運得到了給他當導遊的機會。
  • 張維:中國將出現一批千億市值企業,「商湯」們崛起的速度超乎想像
    從這些企業的超乎普通人預期的高速發展出發,張維預測,中國經濟增速下降並不影響本土市場的蓬勃發展,尤其在民營企業,中國將出現一批千億市值企業。2018年,中國A股千億市值的民營企業才13家,到2020年已經有54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