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保護|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候鳥平靜回遷

2020-12-20 澎湃新聞

野生動物保護|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候鳥平靜回遷

2020-02-14 21: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從2月10日開始,北京官廳水庫陸續迎來一批批北歸候鳥。

據長期監測候鳥遷飛的北京黑豹野保站有關人員介紹,首批落腳官廳水庫的北歸候鳥以灰鶴為主。目前,水庫周邊的灰鶴總計已超過1500隻,還有部分綠頭鴨和赤麻鴨。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理事、北京黑豹野保站站長李理說,由於氣溫較往年同期偏高,今年首批候鳥北歸的時間比往年早了近半個月。

在全球8 條候鳥遷徙路線中,經過我國的有3條,分別是東部遷徙路線、中部遷徙路線和西部遷徙路線,對應著東亞-澳大利西亞遷徙路線、中亞遷徙路線、西亞-東非遷徙路線。

往年的候鳥遷徙季,總是伴隨著大眾的踏青賞春、專業的觀鳥拍鳥。天上是遷飛的鳥群,地上是活躍的人流。今年的候鳥遷徙季,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讓熟悉的場景變得不同。

中國最大的以野生鳥類攝影為主的生態類門戶網站——鳥網創辦人段文科向40萬鳥網會員發出倡議:重視疫情,減少外出,嚴格做好個人與家庭的防護,不能出去拍鳥時可以選擇在家修片或在平臺學習交流。

眾多的觀鳥、拍鳥、愛鳥活動取消或延期。候鳥遷徙路上少了很多觀眾,平靜之下是更專業的守護。

今年年初,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關於切實加強鳥類保護的通知》,要求各級陸生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將鳥類保護納入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加強與公安、海關、市場監管、網信、郵政等部門的溝通協作,加強種群及動態監測,強化行政執法,規範鳥類收容救護,強化疫源疫病防控和預警,加強區域性省際聯防聯控,加強科技支撐,強化監督機制。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及各專業委員會紛紛發出倡議,呼籲拒絕食用野生動物,拒絕參加轉運、販賣等一切與野生動物交易有關的活動;做好輿論引導,告知公眾儘量避免與野生動物近距離接觸,不要擅自救助、飼養、掩埋野生動物。野生動物救護委員會呼籲,恪盡職守站好崗、正向引導不恐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暫不放歸救治康復的野生動物,嚴格無害化處理死亡動物的屍體。公眾發現野生動物需要救助或野生動物異常情況,要及時與當地野生動物主管部門聯繫,由專業人員進行救助、處理,不得擅自救助、飼養、處理。

各地林草主管部門也紛紛展開行動。

青海省林草局2月7日發布通知,針對春季野生鳥類遷入、禽流感等疫病易高發等情況,從通知發布之日起到5月底,組織開展以鳥類保護為重點的野生動物保護專項行動。聯合森林公安和生態管護力量對本轄區內未封凍的湖泊、河流、水庫等鳥類越冬地的遷徙候鳥組織開展好清網、清套、清夾巡護執法,清除各類獵捕工具,加大巡護、巡查力度,依法查處亂捕濫獵野生動物違法行為。

河南省洛陽市林業局發布通知,禁止擅自進入自然保護區觀鳥和拍鳥,禁止追逐鳥群和幹擾及影響鳥類正常繁殖和遷徙。規範鳥類收容救護,禁止在候鳥遷徙停歇地以及越冬地隨意進行投食和補飼,避免人為因素致使鳥類滯留或延期遷徙。

三江源黃河源園區強化巡護執法和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在扎陵湖-鄂陵湖保護分區、星星海保護分區、黃河鄉三江源保護區、花石峽東格措納湖溼地公園4個重點區域分別設立野生動物及過冬候鳥疫源疫病監測點,持續開展野外巡護值守監測,密切監測野生動物及過冬候鳥疫源疫病情況。

寧夏溼地保護管理中心加強鳥類及溼地野生動物監測和管控,要求各市、縣溼地管理機構、溼地型自然保護區、溼地公園加強對轄區所有溼地監測和巡查,嚴禁閒雜人員進入重點溼地,嚴禁獵捕溼地鳥類等野生動物,嚴禁未採取必要措施接觸野生動物。

雲南省昆明市關閉多個景區。為了保證紅嘴鷗順利過冬,昆明市林業和草原局等部門組織工作人員每天兩次在紅嘴鷗主要覓食點進行投喂,每天投餵鷗糧1000多公斤。

浙江省樂清市樂清灣疫源疫病監測站加大對樂清灣勝利塘沿線一帶以及樂清灣沿海候鳥和留鳥的主要分布區、越冬地、繁殖地、遷飛停歇地、遷飛通道和集群活動等重點區域的巡查力度,時刻監測樂清灣候鳥遷徙情況,目前未發現異常情況。

候鳥遷徙已鋪就安全路。疫情之下,一個人鳥和諧、鳥語花香的春天也將如期來臨。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記者:馬雨晶

原標題:《野生動物保護|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候鳥平靜回遷》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關於開展2020年保護候鳥志願者「護飛行動...
    >中動協秘字(2020)17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保護候鳥志願者「護飛行動」是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以下簡稱中動協)從2016年起組織開展的以保護候鳥為目的、以科普宣教、在候鳥遷徙線路上的重點區域巡護監測、救護收容、拆除非法獵捕工具、舉報違法犯罪線索為內容的全國性公民志願活動。
  • 2020年湖南護鳥飛行動雲啟動 聖輝大和尚呼籲保護野生動物
    原本我們應該熱熱鬧鬧的相聚,共同謀劃今年候鳥等野生動物保護工作。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我們不得不通過雲視頻的形式來啟動今年的工作。而今年是我們開展候鳥守護的第十個年頭,我有因緣能陪伴大家開展十年的行動,見證了我們在制止狩獵者「濫打濫捕」的艱辛;分享了在湖南的天空、由於我們的用心守護、候鳥南飛北往安全通過鳥道的喜悅。謹此,讓我們懷著對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向所有候鳥守護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讚嘆!
  • 主題展覽|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候鳥保護志願者「護飛行動」紀實展覽
    從2016年開始,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每年春季和秋冬季兩次候鳥遷徙季節,聯合各省級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和其他社會公益組織,動員全國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在候鳥遷徙通道及主要活動地,連續四年8次組織開展了保護候鳥志願者「護飛行動」,在全社會掀起了保護候鳥宣傳熱潮。
  •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舉辦保護候鳥志願者「護飛行動」 紀實展覽
    【本刊訊】12月7日-12日,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候鳥保護志願者「護飛行動」紀實展覽在國家林業草原局辦公大樓一樓大廳舉辦。展覽展出了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近年來參加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倡議發起的保護候鳥志願者「護飛行動」近200幅具有鮮明代表性、內容豐富詳實的圖片和影像資料,充分展現了廣大野保志願者開展科普宣傳、清網救護、打擊犯罪取得的豐碩成果和不懼艱難、甘於奉獻野生動物保護事業的亮麗風採。
  • 上海自然博物館邀專家共話「疫情之下的野生動物保護...
    5月23日,上海自然博物館的綠螺講堂開啟今年的首場「新問題沙龍」,主題為「疫情之下的野生動物保護觀察」。本次活動邀請到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基礎醫學院病原生物系主任謝幼華、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王放、上海市崇明區新村鄉黨委書記張秩通以及《知識分子》科學新媒體主筆葉水送,幾位專家分別從醫學、生物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科學傳播媒體等多個角度為公眾解讀。
  • 保護野生動物,莫讓疫情重演
    疫情溯源顯示,新冠病毒是一種動物源性病毒,中國-世界衛生組織的聯合考察報告稱,目前的全基因組基因序列系統進化分析結果顯示,蝙蝠似乎是該病毒的宿主,但中間宿主尚未查明。因此,野生動物保護又成為了熱點話題。 其實當年SARS病毒已經給人們敲了一記警鐘。眾所周知,SARS病毒是由蝙蝠傳給果子狸,人們獵殺果子狸,最終導致了SARS病毒肆虐。
  • 保護野生動物,我們志在必行!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牽動全國人民的心 這起由吃野味引發的疫情 讓人們的視野重回 野生動物 對於野生動物保護
  • 陝西全力加強秋冬季涉候鳥等野生動物保護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陝西全力加強秋冬季涉候鳥等野生動物保護   本報訊(記者霍海澎)11月23日,省公安廳森林公安局在大荔縣舉行打擊秋冬季涉候鳥等野生動物犯罪專項行動現場推進活動
  • 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為候鳥南遷護航(圖)
    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為候鳥南遷護航  「候鳥至,鳥網出」的亂象牽動著護鳥人士的心。我市的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們紛紛行動起來,配合執法部門義務巡查,打擊非法盜獵行為,為野生鳥類的平安遷徙保駕護航。  候鳥南遷,「驛站」危機四伏  候鳥具有按季節遷徙的特點,每年春秋兩季都會沿著固定的線路往返於繁殖地和避寒地之間,遷徙的路線被稱為「鳥道」。
  • 我市全面加強野生動物保護宣傳
    「近段時間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給大家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很多專家也說這是『舌尖上的肺炎』。 當日記者還來到了新崗山鎮農科新社區,記者看到,一些黨員幹部正拿著喇叭走街串巷開展野生動物保護宣傳,喇叭裡一遍遍地播放著:「新崗山鎮黨委政府提醒廣大鄉親,關愛、保護野生動物是每個公民的應盡義務
  • 疫情之後,民間野生動物保護將何去何從
    彭坤攝影:香香即便是最穩健的野生動物保護機構,在此次疫情當中也未能免俗,也開始蹭熱點,並發動聲勢浩大的群眾運動。畢竟,這對實現從業人員的個人價值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對自身機構的知名度的傳播也是一次契機。
  • 依法防控,長白山開展野生動物保護在路上……
    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億萬人民的心。這類病毒原本依附於野生動物身上,是貪婪之人的——亂殺、濫食野生動物,導致這場噩夢。因此依法防控迫在眉睫。令人欣喜的是,2月1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已部署啟動了野生動物保護法的修改工作,擬將修改野生動物保護法增加列入常委會今年的立法工作計劃,並加快動物防疫法等法律的修改進程。其目的是加大嚴懲打擊亂捕、濫殺野生動物的違法行為。那麼,作為國家級保護區的長白山,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這裡的野生動物防控工作是如何做的呢?
  • 禁食野生動物與熊膽治療新冠肺炎,中醫藥亟需更多屠呦呦式人物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我國正在積極採取措施,永久禁止食用野生動物。但是《國家地理雜誌》也注意到,在最新一期新冠肺炎治療推薦治療方案中,還包括含有熊膽汁的痰熱清注射劑用來治療重症患者。西方媒體質疑,這種做法是否與禁食野生動物的主張相違背?
  • 為青藏高原野生動物保護提供示範
    長期以來,全省林草部門在宣傳普及野生動物保護知識及法律法規和查處違法案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野生動物生存、發展環境得以改善,野生動物物種逐年增多。防控疫情 實行最嚴格野生動物管控措施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省林業和草原局對疫情防控作出高密度、全方位的部署。全省各級林草部門快速響應,壓實責任,全面落實一級應急響應,連續出臺一系列重拳舉措,實行最嚴格野生動物管控。
  •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舉辦保護候鳥志願者「護飛行動」 紀實展覽
    【本刊訊】12月7日-12日,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候鳥保護志願者「護飛行動」紀實展覽在國家林業草原局辦公大樓一樓大廳舉辦。展覽展出了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近年來參加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倡議發起的保護候鳥志願者「護飛行動」近200幅具有鮮明代表性、內容豐富詳實的圖片和影像資料,充分展現了廣大野保志願者開展科普宣傳、清網救護、打擊犯罪取得的豐碩成果和不懼艱難、甘於奉獻野生動物保護事業的亮麗風採。
  • 全國人大代表張伯禮:擴大野生動物保護範圍
    疫情暴發以來,保護野生動物的呼聲很高。「野生動物寄生病毒來源、特性不明,存在巨大隱患。」全國人大代表、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張伯禮建議,應修改《野生動物保護法》,擴大野生動物保護範圍,除水生野生動物不做修改外,陸生野生動物擴至全部品種。除醫療用途外,禁止個人和飯店、酒店、茶樓等餐飲機構購買和食用任何野生動物及其製品;全面取締野生動物經營集貿市場;禁止私自藏匿、飼養野生動物;利用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應當以人工繁育種群為主。
  • 多措並舉做好北京候鳥遷徙和野生動物保護工作
    輸 近年來,隨著野生動植物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首都生態環境得到了有效改善,野生動植物種類及數量不斷增加。去年底,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野生動植物和溼地保護處處長張志明、北京市森林公安局政委孫磊兩位嘉賓做客林業網在線訪談節目,談網友們關心的候鳥遷徙等問題。 ▲建議在WiFi環境下播放 北京是候鳥遷飛的重要一站。
  • 520社會責任日:聚焦「公共衛生與健康」「野生動物保護」「可持續...
    ,圍繞 「公共衛生與健康」 「野生動物保護」和「可持續消費」三大主題發起責任倡議,同時聯動倡議夥伴落地線上線下520系列活動。2020年以來,中國乃至全球都遭遇了新冠疫情的衝擊。災難之下,更顯社會責任的重要性,更顯設立520社會責任日的意義。」據了解,每日經濟新聞還將於5月28日就今年的社會責任日舉辦「美好消費直播間」特別活動,分享企業責任案例及產品,向公眾傳遞可持續消費理念。
  • 我省下發通知防範候鳥禽流感疫情一旦發現候鳥死亡 要及時採取有效...
    山西晚報訊(記者 薛建英)2日,山西晚報記者從省林草局獲悉:我省下發緊急通知,防範今冬明春候鳥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一旦發現候鳥等野生動物異常情況和死亡的,及時查明原因,採取有效措施妥善處置。現在正值我省候鳥大規模遷徙季節,監測防控任務十分繁重。省林草局要求,各級林草主管部門要成立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候鳥越冬地疫情防控工作,嚴格落實工作責任,採取一切有效措施,進一步細化分工,量化責任,確保各項監測防控措施有人管、有人做、能落地。
  • 石家莊檢察機關公益訴訟聚焦野生動物保護
    長城網訊(記者蔡洪坡)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將非法野生動物交易推向風口浪尖。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和以食用為目的獵捕、交易、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