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又出「水管屋」新概念,這回可以名正言順睡天橋底了!

2020-12-15 騰訊網

  帶你認識一個真實的香港

  繼「劏房」「籠屋」之後,寸土寸金的香港,為解決底層人民的住房問題也是操碎了心,這不,最近又拋出了「水管屋」的概念!

  「水管屋」設計概念。資料圖

  當時只道是玩笑,畢竟這「水管屋」的結構讓人很費解,感覺不切實際啊!

  財政預算案上月剛提出預留20億元(港幣·下同)支持非政府機構興建過渡房屋,最近傳來的消息是,仁濟醫院計劃向香港地政總署租用地皮5年,在荃灣路天橋底興建過渡性房屋,將首次採用「水管屋」設計。

  「水管屋」擬放置天橋底。圖:James Law Cybertecture網頁

  據了解,項目初步預計最少可提供80個單位,居住人數約300人,以助輪候公屋已久及居住環境欠佳的荃灣居民!最快可能會在今年底落成。

  「水管屋」申請對象為已輪候公屋3至4年的人士,以及居住環境欠佳的荃灣居民,以協助他們在原區居住。

  圖:James Law Cybertecture網頁

  居住兩年後,申請者可再申請續期,最長不可居住超過五年。

  「水管屋」到底長啥樣?

  至於「水管屋」項目的室內設計和租金,目前計劃未有詳細公布。

  每個單位面積約100至150尺。圖:James Law Cybertecture網頁

  在設計師羅發禮(James Law)去年提出的構思中,「水管屋」(OPod)內裡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每個單位面積約100平方尺,目前計劃興建的水管屋,有報導指面積最大的將有150平方尺。

  全屋可供1~2人居住,配備洗手間、淋浴設施、煮食設施、空調和迷你冰箱等,連裝修造價每個約10萬~12萬元。

  水管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圖:James Law Cybertecture網頁

  建議以月租3,000元把水管屋租予年輕人,當中2,000元還是代租客儲起,到退租時歸還,讓年輕人一邊租屋一邊存錢,助他們圓置業夢。

  受惠對象為現正輪候公屋達3年或以上的家庭/個人,或現正居於不適切住房、急需社區支援的基層市民,現居荃灣區者優先。

  據政府統計處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全港劏房戶有逾9.2萬戶,當中荃灣區就佔了6,600戶,是新界區最多。

  網友花式吐槽不斷

  但不少網友感到不可思議,各種花式吐槽「水管屋」居住條件差,質疑聲不斷……

  「香港人已經淪落到集體訓天橋底」(香港人已經淪落到集體睡天橋底)

  「諗起到時人哋問起住邊,係咪要答天橋底呀?」(想起到時有人問自己住哪裡,是不是要回答天橋底呀?)

  「天橋底知唔知有幾嘈,懸浮粒子有幾嚴重」(天橋底不知道有多吵,懸浮粒子有多嚴重)

  「一排排骨灰龕咁」(好像一排排骨灰盒)

  水管屋設計圖

  不過,也有網民認為這是權宜之計,「水管屋係荒謬,但係無辦法嘅辦法,你去睇過劏房環境就知水管屋其實唔差」。(水管屋確實荒謬,但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你去看過劏房環境就知水管屋其實不差)

  沒辦法呀,申請公屋太漫長了,目前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5年,長者孤身一人申請者也要將近3年。

  噪音、惡臭問題未解決,怎麼住?

  不過,荃灣區有議員認為,這項目地處位置交通不便,又在高速公路和工業區附近,居民難以忍受噪音和空氣汙染問題,旁邊荃灣海濱還重度汙染傳來陣陣惡臭,一直未能解決,叫人咋住?

  還有議員直言這是市民住屋的歷史「大倒退」,畢竟香港人由木屋、徒置區幾經努力,終於可以住得正常點,如今竟要淪落睡水管和天橋底。

  香港的貧民窟

  而且,這個「水管屋」設計欠缺配套設施,遠離社區,恐怕和「貧民窟」差不了多少,而且水管屋室內面積太小,很難給三至四口的家庭入住,估計未來入住的只有單身人士。

  政府還得多花點時間去教育和宣傳「水管屋」概念,否則住在裡邊的居民可能會被標籤歧視。

  但還是有人支持這樣的水管屋,都是真正住房有困難的居民,有些當地居民租住村屋,租金都要大5,000元;有些私樓業主每月需繳付水電煤、管理費等支出,開支也不少,如果水管屋租金可以低至2,000元,那也不是不可以考慮哦?

  要是設計得好,起碼環境、衛生方面還是會比劏房好的……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香港找換店百萬搶劫案,原來是個自編自導自演的局!
    警方在打劫現場附近兜截賊車及匪徒,調查後發現,原來這起劫案屬於「自編自導自演」的「局中局」,劇情如港產懸疑片,而幕後黑手疑是遇劫的物流公司東主。所以,其實這人懷疑是財務出問題,想出「真打劫、假遇劫」奸計,叫死黨招兵截劫目標並分贓,卻隱瞞目標是他自己,其實他遇劫時手袋內根本沒錢,劫匪發現裡面沒錢,又找6名朋友禁錮他死黨追錢
  • 香港擬建首個「水管屋」項目 料2020年末可入住
    中新網3月19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水管屋」在香港的首個項目擬落戶荃灣海邊空置地皮,仁濟醫院計劃向香港地政總署租用地皮5年,放置約110至130個「水管屋」住房作為過渡性房屋,每個住房可住1至4人,以低於市場價格出租給輪候公屋3年或以上的家庭或個人,或現正住在房等基層住戶。
  • 繼大陸的膠囊屋之後,香港又推出"水管屋",驢友:少了家的溫馨
    繼大陸的膠囊屋之後,香港又推出"水管屋",驢友:少了家的溫馨!想必從小看TVB,聽粵語歌長大的孩子,心中都存在一個香港夢吧!電視中看到的旺角、沙尖咀、南丫島、大澳、廟街,歌曲中唱的百德新街、皇后大道東.......等等。
  • 香港政府推出「水管房」,月租3000!(附實探)
    據香港01報導,香港仁濟醫院打算在荃灣有線電視大樓對外的天橋底(約3300平方米)空置土地,興建一個過渡性房屋項目。預計將放置100+水管,並把這些水管改建為房子,人稱「水管房」。每間水泥管道屋可入住1-4人,按照規劃,這個天橋底的空地可容納約250至350人。而荃灣的這一批水管屋最快將會在2019年年底底落成,2020年年底就可入住!不過,這個圓滾滾的柱子真的能住人?為什麼放置在天橋底還讓人住?
  • 繼大陸的膠囊屋之後,香港又推出水管屋,驢友:少了家的溫馨
    繼大陸的膠囊屋之後,香港又推出"水管屋",驢友:少了家的溫馨!想必從小看TVB,聽粵語歌長大的孩子,心中都存在一個香港夢吧!電視中看到的旺角、沙尖咀、南丫島、大澳、廟街,歌曲中唱的百德新街、皇后大道東……等等。
  • 香港人發明「水管屋」 一套售價10萬元
    提到香港,相信很多小夥伴們都不陌生,不過對於大多數人而言,記住的也許只是香港都市的繁華。而對於一些香港絲毫不起眼的東西,甚至很多人都沒有親眼見到過吧,它就是香港的獨有物品「香港水管屋」。眾所周知香港的房價非常的高,稱之為寸土寸金其實也並不為過。而且在過去的眾多年裡,香港就一直被評為世界上平均房價最高的地方之一。
  • 高密度下的香港,14㎡水管中蝸居
    設計採用常見的2.5m直徑混凝土水管為基礎,低成本建造出一人/兩人用的微生活公寓,水管房將在10平方米左右的空間內包含起居、烹飪和洗浴空間。這批水管房選址荃灣海角街及海興路交界,地皮規劃用途為休憩空間,臨近海濱,荃灣路行車天橋就在旁邊,附近是工貿大廈。
  • 香港推出新房型「水管屋」,每套僅11平米賣10萬,換成你會買嗎?
    很多家庭的人均居住面積也只有十幾平方米,在外租房的香港年輕人更是不堪重負。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香港政府和很多設計師也想出了各種各樣的方案。例如用舊貨櫃改造的貨櫃屋,在今年上半年又有一款水管屋被推出。這種水管屋是由香港一家設計公司設計而出,顧名思義它的外形就像是一段巨大的混凝土管道,裡面可以居住1~2人,總體空間的面積大約為11.15平方米。這種水管屋裝配了透明的玻璃門,門上還安裝著智能鎖。
  • 香港出現用水管制成的「水管屋」
    在寸金尺土的香港,住房問題一直困擾著底層老百姓,對於房子:價高買不起、房租貴也租不起。於是為了滿足最基本的住房需求,香港出現了各種讓人意想不到的房屋構造,除了最常見的?房,還有籠屋、太空艙、陽臺屋、貨櫃屋……當然,也包括接下來要介紹的水管屋。   近日,由香港本地建築師設計的水管屋引發網友關注。
  • 香港的水管屋,總面積10平方只要十萬元,網友:真能住人嗎?
    不管是在過去,還是在現在,香港的房價都是名列世界前茅的。提起香港,大部分人的印象就是繁榮,土豪和富人的居住地。面對幾十萬的房價,不是真正的土豪,一般人是怎樣生活的呢?其實,在眾多的傳統建築物裡面,香港還有一種十分獨特的建築,那就是一座座類似於水管狀的房屋。
  • 香港人發明「水管屋」,一套售價10萬元,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香港人發明「水管屋」,一套售價10萬元香港人發明「水管屋」,一套售價10萬元,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香港人發明「水管屋」,一套售價10萬元其實生活在香港的人遠遠沒有我們想像中的快樂,而對於一些香港絲毫不起眼的東西,甚至很多人都沒有親眼見到過吧,它就是香港的獨有物品「香港水管屋」。
  • 香港出現水管屋,面積十平方,售價十萬元,你要買嗎?
    近日,一家房產商公司在香港推出了一種全新的水管屋,受到了大家一致熱議。這種水管屋面積約一百至百五呎,可供一至二人居住,配備煮食和浴室設施,連裝修造價只需十二萬港元,而且,這款建材可疊高成三至四層的「水管樓」,沒有獨立的電力、供水、排汙系統,維修成本很少。我們都知道香港的房價在全球都是前幾名,雖然作為國際化的大都市,那麼的人的工資很高。但是工資再高,也高不過那裡的房價。
  • 香港…這些讓人心酸的房屋!
    或許你會覺得上面太空艙更天價,但是,這個太空艙類似於共享社區的概念,相關的配套設施還是比較齊全的,整體環境可比這兩個廁所房好太多。在這裡也可以對比看深圳的房租情況。在房天下租房平臺上面,隨機搜索了深圳華僑城的房屋出租信息,截圖了三個房源,可以計算出三個的每平米租金分別為124、107、146,只到廁所房的1/5左右。
  • 香港詞人黃偉文新書:《俗》、《生於天橋底》
    但這句話,不妨看完才講。28元,未必夠你買兩疊空白A4紙,而A4紙不能陪你坐公車坐地鐵坐馬桶,但我可以。——黃偉文《生於天橋底》是香港著名填詞人、潮流教父黃偉文近期時裝專欄的結集,在大陸首度出版發行。書中的三個部分--I'm crossing you in style、你在橋上變風景、全個世界都是我的T臺,分別從衣裝、人物、城市的層面刻寫了時尚在香港的潮流和都市生活領域的實際影響和無窮變幻。未許「生於天橋底」只願「死在更衣室」黃偉文香港報章專欄「Buymea Sunday」首度精選結集,坐車時打機打sms與發夢以外的可能性。
  • 香港的水管屋吸引了不少遊客,別看它空間比較小,但五臟俱全
    香港是很多國人喜歡的城市,這裡不僅景色優美,還是繁華的大都市,來到這裡能夠感受到繁華的夜景,體驗一線城市,還能購物,比國內便宜很多。香港有很多平時沒見過的東西,比如這個香港水管屋,吸引了不少遊客。香港是人口最密集的城市,這裡的房價非常高,真的可以說是寸土寸金,在這裡只要是土地都被開發做成了房地產。雖然房子多,但來香港定居的人還是源源不斷,導致房子緊缺。
  • 《生於天橋底》香港著名填詞人黃偉文新書
    《生於天橋底》 黃偉文 定價:36.80元  內容簡介  《生於天橋底》是香港著名填詞人、潮流教父黃偉文近期時裝專欄的結集,在大陸首度出版發行。自認「時裝精」、痴迷時尚到匪夷所思地步的Wyman黃偉文,對時裝的熱愛和執著甚至高居創作歌詞之上——「你說王菲不會唱歌,王菲也就認了,但你說她不會打麻將,她馬上翻臉;你說我歌詞寫得很爛,可以,但你說我不會買東西,我跟你博命!」《生於天橋底》視野所及之處遍及時尚圈內外以及作者本人的親身經歷,筆調詼諧、透視深入。
  • 肇慶有水管屋?又一親子的新樂園!
    我是個旅遊玩家,曾在奧地利旅遊時住過灰白的水管屋,難忘的回憶!真沒想到肇慶市這個旅遊古城,竟然有彩色的水泥管雅座,而且還有主題彩繪,哇!驚奇!翻出塵封多年的照片,這是當初在奧地利旅行時入住的水管屋旅館,外牆簡單的水泥原色,與愛麗絲咖啡莊園水管屋的繽紛馬卡龍色十分不一樣。
  • 香港現「水管房」僅需10萬
    最近,香港街頭竟出現了「水管屋」!   房屋設計還頗有創意!   阿白帶你一睹「水管屋」的真面目!   羅發禮以大型水泥水管為基礎,   為年輕人設計建造了一種過渡性質的共享水管屋,   以期待為香港的房屋政策注入新思維。
  • 這就是香港的「水管屋」,面積僅9.3平方米,造價約10萬元
    過去8年來,香港一直被評為世界上平均房價最高的城市,在大多數香港人的生活中,幾乎無法承擔高昂的房價。可以說,香港正面臨著世界上最嚴重的住房危機。去年,香港建築師James Law設計了一個低成本的解決方案:用改裝的混凝土排水管來造房子,被稱為「O-Pod」,它們可以堆疊,最大限度地節約空間,成本也很便宜。
  • 香港蝸居新創意 廢棄水泥管制成「水管屋」
    因為人多地少,在中國香港面積小於18平方米的「納米房」一度很受歡迎。像這劏房、棺材房,月租也不菲如今香港街頭又出現了「水管房」,沒錯,有設計師將廢棄的水泥管裝飾成了房屋。非但不簡陋,還很漂亮。不僅顏值高,「水管房」還有良好的防火、隔音以及隔熱功能,比較適合居住。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根據不同的空間形狀堆疊出不同模組,量產也只需一兩個星期就能完成。而想到利用城市細碎空間的可不只羅發禮這一位,在波蘭華沙市,一位設計師竟然在兩棟樓之間不到1.2米的縫隙裡建了個房子,而且意外的採光充足、溫馨浪漫,並不會覺得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