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加德滿都的泰米爾商業街是尼泊爾最為繁華熱鬧的地方,也是每一個來到尼泊爾的外國遊客必遊之地,我在《第62篇.尼泊爾遊記(四十四)「混亂且熱鬧著」的泰米爾街區》中已對白天的泰米爾街區做了一些介紹。但我覺得,如果你來到了加德滿都,還很有必要去夜遊一次泰米爾街區。加德滿都是一個嚴重缺電的城市,因為限電,到了夜晚很多地方和街巷都是黑黢黢的,如果你不想待在酒店中無聊地浪費時間,那麼去逛逛泰米爾街區肯定是最好的選擇。
相對於這個城市中其他街巷的幽暗、冷清,泰米爾街區絕對是加德滿都夜晚中最為靚麗的一道風景。當夜色降臨在加德滿都泰米爾街區時,也是這裡大大小小的商販們最為忙碌的時候。相比白天,又增加了販賣各種物品的地攤,交織著各國來的遊客,人來車往,狹窄的街道十分熱鬧。
我曾經去過三十多個國家,以我的經驗來看,城市夜色往往凸顯的不僅是燈紅酒綠(霓虹燈的繁華),還有別樣的人文生活,這與白天是像是兩個世界。加德滿都這個尼泊爾最大的城市和首都,其安全性比起印度來要令人放心很多,即便是晚上挎著相機出來街拍,都絲毫沒有那種擔心被搶的緊張感。走在街頭,不論是賣東西還是站在街頭聊天的,無論是商販還是熙熙攘攘的遊客,夜色下的泰米爾街區都有種別樣的迷人。徜徉期間,你會驚訝地發現,這個世界上最不發達之一的國家,竟然還有如此燈紅酒綠、繁華熱鬧的一面。
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的泰米爾街是尼泊爾最負盛名的旅遊一條街,這裡不但有琳琅滿目的特色工藝品出售,而且以其豐富多彩的夜生活吸引著來自四面八方的外國遊客。每到華燈初上的時候,尋求浪漫安逸生活的人們往往來此留連忘返。那些充滿尼泊爾風情的各種路邊小店為這溫馨的加都之夜增添了不少嫵媚迷離的色彩。
夜晚的泰米爾街區是加德滿都燈光最為璀璨的地方,也可以說是國際旅遊購物吃飯街區,集中著各種各樣的旅遊商店,在這裡你可以買到所有的關於尼泊爾特色的旅遊紀念品,如唐卡、菩提、羊毛圍巾、掛毯、木雕以及各種宗教法器等等。
泰米爾街區有很多特色餐館,中國餐館也不少,很好地滿足了中國遊客在異國他鄉的味蕾需求。遊客們逛累了,可以方便地找家餐館填飽肚子。總體來看,吃的不算太貴,一頓飯大概在20-50元人民幣左右,但酒類比較貴,餐館提供的普通啤酒一般的零售價在200尼幣左右/瓶(約人民幣15塊左右),酒吧的酒水價格就更貴了。
這裡甚至有公開營業的賭場(CASINO),尼泊爾是南亞唯一一個給賭場發放運營牌照的國家,早在1968年就開了第一座賭場,2004年的時候就推出了線上賭博服務,同年,文化部就出臺了賭博法草案。
夜晚的泰米爾街上,也有不少的計程車守株待兔。但這裡的計程車司機喜歡漫天要價,所以如果要打車的話,一定得還價,一般來說將司機的報價打個6-7折就是合適的車資。
泰米爾街區尤其討女人們的喜歡,如果識貨又善於砍價的話,可以買到一些物美價廉的東西,享受一下「買買買」的快樂,更重要的是還花不了多少錢。
一家石制工藝品店裡,工匠仍在忙碌。
在泰米爾街遊玩及購物一定要注意把握好時間。正當外國遊客們開始感覺夜晚的亢奮時,由於經濟不發達以及電力供應緊張的緣故,這裡的熱鬧璀璨卻會在你還沒有盡興的時候就準備消退了。晚上9點多的時候,各種店鋪就開始陸續關門了,等到十一點,泰米爾街就已變得冷冷清清。所有,如果你有採購任務,就一定得抓緊了。
泰米爾街上有不少中國人開的,主要針對中國遊客的店鋪。如這家店鋪,主要銷售尼泊爾出產的鳳眼菩提。鳳眼菩提是菩提子的一種,因芽眼如目,故稱「鳳眼菩提」。藏傳佛教中的「菩提」指的就是鳳眼菩提。尼泊爾的鳳眼菩提主要產於尼泊爾海拔一千米左右的地區,質量上乘,據稱是世界上最好的鳳眼菩提,因此深得很多中國遊客的喜愛,我看到有不少中國遊客都在這家店裡與店主討價還價,購買這種鳳眼菩提手串。
在泰米爾街區,中國的影響隨處可見。泰米爾街的商人基本都會幾句中文,有些店鋪還會在門口掛出各種中文牌子,目的就是為了吸引中國遊客。
有些中國人開的專門針對中國遊客的店鋪,東西便宜得難以置信。比如廣告上的唇膏100RS/3隻(相當於每隻只要人民幣2元多)。據說這些化妝品都是用尼泊爾的天然植物製作的,因此吸引了不少中國女遊客大肆採購。我在這家店裡就看到好幾位女孩子用微信視頻與國內聯繫,國內的親友都是要求多多益善。
還有這種標稱為「頂級莫桑鑽」的東東,標價只有普通鑽石的10%左右,但用這種玻璃瓶一裝,就讓我很難將它與鑽石聯繫在一起。因為莫桑鑽之間的品質相差很遠,價格之間也相差很遠。如果不識貨的話,恐怕會上當。
尼泊爾的高山羊絨很有名,因此泰米爾街有不少羊絨圍巾和羊絨衫店鋪,看起來來相同的東西標價比國內便宜多了,只有幾百人民幣。但據說有不少所謂的羊絨圍巾其實是化纖高仿的,因為按照實際成本,真正的羊絨圍巾價格基本應該在1000左右人民幣。所以,購買前最好還是用土辦法驗證一下:用火機燒一下線頭。然後,用手攆不碎的,很多成份是化纖,而不是羊絨。如果有糊焦的味道和淡淡臭味,燒焦後,用手可以碾碎,就是基本上是真的羊毛或者羊絨。
在泰米爾街區,中國商人經營的各種商鋪比比皆是,而火熱的代購又讓中國快遞成為了尼泊爾街頭的一景,韻達、中通、申通等這些耳熟能詳的中國快遞公司的營業點在這裡遍地開花,在這裡購買的貨物都可以用這些快遞公司寄回國內。
這是一家買宗教器具的店,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一種銅缽,店家給我演示敲擊了一下,那聲音嗡嗡的,震得人腦皮發麻,聲音久久不散,真有「繞梁三日」的真諦。
紙燈籠、銀首飾和廓爾喀彎刀被譽為「尼泊爾的三寶」,這就是三寶之一的紙燈籠。懸掛尼泊爾特有的紙燈籠是當地商家用來招徠顧客的一種手段。據了解,尼泊爾的這種紙燈籠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幾乎和尼泊爾的造紙歷史一樣長。尼泊爾紙燈籠的獨特之處在於它的製作材料。它使用的是一種尼泊爾出產的手工紙。製造這種手工紙的材料來自喜馬拉雅山上一種叫「查克達」的獨特喬木,它的材質特殊又耐久,遇水可陰乾再使用,有天然防蟲的特質,非常環保,也可再生利用。製作燈籠的紙張裡還要加入一種當地出產的樹葉。這種樹葉經過特殊加工處理後富有韌性,在紙張摺疊的時候不會發脆折斷,葉脈紋路清晰,成為一種天然的美麗圖案,製成燈籠以後在燈光的映襯下非常好看。樹葉本身還具有防腐防蟲的功能,在做成燈籠的蒙皮以後,由於受燈光烘烤加熱會發出淡淡的清香味。
泰米爾街區也被當地人叫「外國人街」。它是加都旅行者和背包客最集中的地方,擁擠錯亂的巷子兩旁匯集了各色商店:紀念品店、手工服裝店、酒店、首飾彩寶店、羊毛織品店、旅行社、餐廳、酒吧……。朋友提醒我,在泰米爾街區購物時,不要進印度人開的店,因為他們經常以次充好,以假亂真,很會為中國人挖坑。
街頭有荷槍實彈的警察在站崗巡視,所以安全不用擔心。
擁擠雜亂的街道上,在來往的人群裡,還有不少當地人在街邊推著車做著小生意,販賣當地的小吃。這些東西都很便宜,但衛生狀況不敢恭維,大多數中國遊客不敢買,怕吃了會拉肚子。畢竟在異國他鄉,吃壞肚子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泰米爾街區有很多交匯的路口,對於初來乍到的外國遊客很容易迷路,特別是在夜晚。這是租上一輛三輪車環遊一些街區,也是不少外國遊客的選擇。
相對於中國大中城市的夜市,泰米爾街的夜景並不驚豔。但有趣的是那些出沒街頭的身影。每一個畫面在令人產生趣味的同時,也展現了這個貧窮國度中人們對生活的期待。
如果想宵夜的話,稍微走出點泰米爾街進入任何一條與之相通的小街巷都可以找到一些經濟實惠、富有當地特色的小餐館,這比泰米爾街中心的餐館的價格要低一些。另外,當地餐館多另收10%服務費,也有一些是不收的,菜單上一般會標明,記得先了解一下。
像這家小餐館,主打尼泊爾的著名美食「Mo:Mo」。「Mo:Mo」即尼泊爾語「餃子」的意思,在尼泊爾當地屬於流行小吃,餡料有雞肉、胡荽、姜及尼泊爾香料等,趁熱蘸點微辣的Achar一起吃,妙不可言。這種叫做「Mo:Mo」的小吃,其實並非尼泊爾當地食物,而是由西藏傳入,經過一段時間的演變,而改良成符合當地的口味。現在「Mo:Mo」在尼泊爾已經演變成相當熱門的食物了。「Mo:Mo」分西藏式及尼泊爾式兩種。西藏式「Mo:Mo」形狀像水餃,而尼泊爾「Mo:Mo」形狀像小籠包。有蒸的及煎的。內餡最常見是水牛肉,也有豬肉、雞肉及青菜。
黑夜,也是邪惡容易閃現的時候。當我逛完了泰米爾街穿過一條小巷準備返回酒店的路上,就遇到了一位販毒的當地人,徑直走到我身邊小聲搭訕:
「Japanese?」(日本人?)
「No,Chinese.」(不,中國人)
「Marijuana?」(大麻要嗎?)
「Pardon?」(沒聽懂)
「 DA MA?」(」大麻「的中文發音)
大媽?什麼大媽?我遲鈍片刻才突然反應過來,是大麻!於是果斷給了對方一個「No」,轉身迅速離開。雖然吸大麻在尼泊爾是合法的(在一些禁止吸大麻的西方國家,就有一些人專程來尼泊爾吸大麻,包括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西方一些著名的搖滾歌星),但在國外一定要遠離這樣的人和地。否則不知會惹上什麼大麻煩。
「共享多彩世界」運營者信息:李毅軍,英國皇家特許建造師、中國圖片籤約攝影師,教授級高工,註冊諮詢師,有豐富遊歷經驗的資深自助遊驢友,寫作出版有《西域光影》《天路勝景》《旅途擷趣》《仔細打量這多彩的世界》四本行攝圖記書籍(在當當網、京東商城上均有發售,進入後搜索書名即可找到),在各類報刊雜誌上發表過數十篇遊歷方面的散文,數十幅攝影作品被報刊雜誌和網站採用,在新浪博客(博客名:李毅軍的博客。用百度搜索「李毅軍的博客」即可找到)上發表了兩千多篇博客,現居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