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海棠有關的歷代詩句擷拾
枯木
海棠花姿瀟灑,花開似錦,自古以來是雅俗共賞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貴妃」、「花尊貴」之稱,在皇家園林中常與玉蘭、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貴」的意境。另外海棠花又稱斷腸花,思鄉草。有象徵遊子思鄉,表達離愁別緒的意思。又因為其嫵媚動人,雨後清香猶存,花豔難以描繪,用來比喻美人,是文人墨客詩詞中常見吟詠之花。
關於海棠名字的來歷,很少有人去探究。海棠是我國原產物種,關於海棠的記載漢以前少見,但是我們可以從《詩經》中得到啟迪,《詩經·小雅·鹿鳴之什》「棠棣之華,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描述棠棣茂盛,兄弟之情。裡面的「棠棣」,薔薇科植物,也就是鬱李,和海棠非常相近,而且海棠花要比鬱李大且美,花開季節,恰似一片海洋,因此,「海棠」名字的來歷大概如此。
用「海棠春睡」來形容女子的嬌媚,據說和唐明皇、楊玉環有關,宋釋惠洪《冷齋夜話》記載:唐明皇登沉香亭,召太真妃,於時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侍兒扶掖而至。妃子醉顏殘妝,鬢亂釵橫,不能再拜。明皇笑日:「豈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這是「海棠春睡」典故的由來。
花間派鼻祖唐朝詩人溫庭筠《題磁嶺海棠花》:「幽態竟誰賞,歲華空與期。島回香盡處,泉照豔濃時。蜀彩淡搖曳,吳妝低怨思。王孫又誰恨,惆悵下山遲。」,用蜀彩和吳妝來描述海棠顏色之淡雅可人。
薛濤與劉採春,魚玄機,李冶,並稱唐朝四大女詩人,因其用自己製作的桃紅小箋寫詩,被人仿製,成為著名的「薛濤箋」,她有一首關於海棠的詩《海棠溪》「春教風景駐仙霞,水面魚身總帶花。人世不思靈卉異,競將紅纈染輕沙。」,把描述海棠花開時的優美風景。
宋朝大詩人蘇東坡有一首《海棠》「東風嫋嫋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描述自己喜愛海棠花到了痴迷的地步,因此海棠也有「解語花」之說。有的評論認為蘇東坡用來形容被貶黃州,寄託孤旅生活,感覺有點附會。該詩樂觀灑脫,嬌憨可人,一副痴迷之意,話題之外的含義似乎並不多。
陸遊曾經寫過二十多篇關於海棠的詩詞,其中之一,「雖豔無俗姿,太皇真富貴。我為西蜀客,辱與海棠遊。再見應無日,開圖特地愁。」,把海棠描述的超凡脫俗。還有《久雨驟晴山園》(桃李爛熳獨海棠未甚開戲作):「雨霽風和日漸長,小園尊酒答年光。直令桃李能言語,何似多情睡海棠?」。
金元時期大詞人元好問《同兒輩賦未開海棠》:「枝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淺數點紅。愛惜芳心莫輕吐,且教桃李鬧春風。」,借吟詠海棠來教誨兒悲。
「風流才子」唐伯虎根據典故,豐富了想像,畫了一幅《海棠美人圖》。《六如居士全集》卷三有《題海棠美人》詩云:「褪盡東風滿面妝,可憐蝶粉與蜂狂。自今意思誰能說,一片春心付海棠。」
據記載曹雪芹祖父曹寅(字子清)有一副唐寅真跡《海棠美人圖》,清蔣景祁《瑤華集》卷五有《臨江仙》一詞,題日《為曹子清題唐寅美人圖》。詞中有云:"睡起雲鬟欹未整......紅襟一抹,衫色學鶯梳"。
曹雪芹更是在《紅樓夢裡》借賈府姊妹賽詩之機,用眾人口吻給海棠各賦詩一首,其中林黛玉的為「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用海棠高豔來襯託林黛玉的悽美。
近代志士秋瑾也有一首描寫海棠的詩,不過不是描述的古代意義上的海棠,而是《秋海棠》:「栽植恩深雨露同,一叢淺淡一叢濃。 平生不借春光力,幾度開來鬥晚風?」,用海棠來寄託自己的志向和表明心跡。
2017-8-26榆木齋(yumuz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