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月初,世界著名指揮家洛林·馬澤爾將來華為他指揮的義大利歌劇《圖蘭朵》宣傳造勢。這部由陳凱歌導演、囊括國內外歌劇精英的《圖蘭朵》,也將是新落成的廣州歌劇院第一次面向公眾開放的揭幕演出,該劇的上演標誌著劍指中國三大頂尖劇院之一的廣州歌劇院正式投入運營。同時,廣州歌劇院的落成也將令困擾廣州演藝市場多年的場地難題得到根本性扭轉。
廣州歌劇院由廣州市人民政府投資13.8億元人民幣歷時6年打造,目標是成為華南地區最先進、最完善和最大的藝術表演中心。記者了解到,計劃在今年年底落成的廣州歌劇院工程,即將進入最後的裝修、調試和試運行階段。那麼,這座廣州新建的七大標誌性建築之一的歌劇院到底是什麼樣子?建成後又將上演什麼樣的精彩好戲?記者為此採訪了廣州歌劇院經營管理方———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廣州歌劇院籌備小組相關負責人,獲得了許多新鮮一手資訊。
硬體篇
建築難度超過「鳥巢」
廣州歌劇院由英國著名建築師扎哈·哈迪德和聲學大師馬歇爾共同設計。扎哈·哈迪德是第一位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的女設計師,其主要作品有北京Soho現代城和美國辛辛那提當代藝術中心。馬歇爾則是國際聲學界最高獎「塞賓獎」得主,也是負責巴黎音樂廳聲學設計的核心專家。
兩位大師將他們的設計理念命名為「圓潤雙礫」,因為歌劇院從外觀上看就像靜臥在珠江邊平緩山丘上的兩塊礫石,一大一小,一黑一白。隨著工程臨近收尾,「雙礫」造型已經呼之欲出,由石材和玻璃鑲嵌而成的外牆顯得玲瓏剔透又不失凝重。
據悉,歌劇院內部的鋼筋鐵骨共用去1.2萬噸鋼材,約為國家大劇院的兩倍。歌劇院的內部建材結構,採用的是不規則的幾何形體設計,沒有任何一個節點是對稱的,傾斜扭曲之處比比皆是。加上「雙礫」皆為屋蓋、幕牆一體化的結構,整體性外殼最大長度約120米、高度43米。據業內人士評估,建築難度甚至超過「 鳥巢」,國內尚無先例。
聲學設計全球首創
廣州歌劇院總建築面積約7萬平方米, 其核心部分俗稱「大石頭和小石頭」:「大礫石」是1800座的大劇場和錄音棚、藝術展覽廳,面積約為36400平方米;「小礫石」則是400座的多功能劇場,面積約7400平方米。其他配套建築約佔26100平方米。負責舞臺機械及燈光音響設計的團隊為國家大劇院原班人馬。內部聲學設計則根據馬歇爾大師的獨特研究採用「雙手環抱」式看臺,此項設計為全球首創。
從記者獲得的示意圖來看,廣州歌劇院的觀眾廳採用多邊形設計,樂池為「倒八字形 」,有利於增加臺上演員和樂池演奏者的溝通。而所謂「雙手環抱」,是指觀眾席看臺兩側的延伸部分和樓座挑臺交錯重疊,從舞臺角度看來,猶如迎面伸來的兩隻手臂。據介紹,此種設計的優勢在於內牆的形狀和角度有利於提供側向反射聲,同時避免回聲的幹擾,從而使得混響音色既優美又清晰。
小劇場舞臺可移動
廣州歌劇院的大劇場建成後可滿足各類綜合性大型演出的需要;而小廳即多功能劇場的舞臺、布景及觀眾座位均可移動,能根據演出需要進行場地自由改造,可舉辦先鋒藝術、小型音樂會、戲劇等各類演出,還可變成「T」臺舉行時裝和時尚品牌發布會。小劇場還是國際上為數不多的適合上演「黑匣子」劇的劇場之一。
談到廣州歌劇院的配套設施,有關宣傳人士給記者列舉了一系列數字:後臺擁有超過50間化妝間,可供200人同時使用;總共有44間琴房,可用於藝術教育及各種培訓活動。4間排練廳適合舞蹈、歌劇、戲劇和交響樂團的排練。不僅如此,觀眾還可在這裡品嘗咖啡、聽講座、看展覽和購物。
節目篇
邀著名團體,演頂級劇目
按照既定規劃,廣州歌劇院以後每年固定的演出場次預計超過250場,除了舉行常規性年度藝術節外,還將不定期舉辦演出季、藝術周等特別文化活動。歌劇院每年將安排30場以上大型公益演出,此外還將逐步開設藝術大師班教程、公開彩排演出、面向公眾的藝術類講座等。
記者了解到,廣州歌劇院未來的演出策劃方面,大劇場將以國內頂級藝術演出為主攻方向,包括芭蕾舞、歌劇、交響樂、音樂劇等。歌劇院已經向包括紐約愛樂樂團、費城交響樂團等世界著名藝術團體廣發「英雄帖」。多功能劇場除了可以上演小型歌舞、話劇外,還可以演出特殊種類的舞臺表演,如黑光劇等(在全黑的舞臺上打光,投射在螢光繪製的舞臺、道具、服裝上,通過豔麗、幻化的色彩營造出令人目眩神移的視覺魔術效果)。
可賞《圖蘭朵》,可看「棟篤笑」
歌劇院顧名思義,是未來上演「歌劇」的重鎮。廣州歌劇院落成後,將彌補過去多個大型歌劇、音樂劇因受舞臺設施制約而錯過廣州的遺憾。首先將要和觀眾見面的便是陳凱歌導演、洛林·馬澤爾執棒的義大利歌劇《圖蘭朵》。該劇有望於明年5月作為第九屆中國藝術節開幕式演出在廣州歌劇院亮相。歌劇《圖蘭朵》團隊對此高度重視,屆時將在此前國家大劇院上演版本基礎上進行調整,打造別具一格的「廣州版本」。
考慮到廣州毗鄰港澳的地緣文化位置,廣州歌劇院還把具有華南地區藝術特色的專業演出作為一項業務重點,其中包括粵劇和港式「脫口秀」———「棟篤笑」。香港著名笑星詹瑞文的棟篤笑舞臺劇《萬世歌王》有可能成為第一個進入歌劇院的「港產」劇目。臺灣導演賴聲川也有意將他的多部代表作如《今夜我們說相聲》帶到廣州,嘗試在歌劇院裡演話劇的特殊效果。
展望篇
門票更便宜「劇院三巨頭」結盟「砍價」
今年6月,作為全球最大的中國演出和藝術展覽運營商,中國對外文化集團獲得廣州歌劇院5年經營管理權。這標誌著中國對外文化集團醞釀已久的「演出院線聯盟」計劃正式進入南中國市場。作為該計劃中的第一站,開業後的廣州歌劇院將採取企業化經營,不拿政府補貼,通過劇院自身融資和市場方式實現自主運營,自負盈虧。
什麼是「演出院線」呢?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一份分析報告對此作出解釋:參照電影院線體制搭建一個開放式院線合作平臺,實現標準化管理,形成規模效應。最引人矚目的是,在引進外來文化產品過程中,全國各地加盟演出院線的劇院可以通過集體議價、集中採購、統一宣傳的方式降低風險和成本,從而達到降低票價的目的。
廣州歌劇院的首批「盟友」包括國家大劇院、上海大劇院。換言之,今後例如音樂劇《媽媽咪呀》、《悲慘世界》、《歌劇魅影》等在北京、上海演出的西方精品劇目,巡演到廣州歌劇院的機率將會大大提高,價格則比廣州一地單獨引進要便宜不少。
節目更豐富像吃「麥當勞」自選「菜單」
「節目配送體系」在「演出院線聯盟」計劃中居於核心地位。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正在著手籌備一個數位化的節目產品儲備庫,作為各地院線節目配送體系的基礎。節目來源一部分是「相約北京」藝術節、亞洲藝術節、國際合唱節和國際青年藝術周等文化交流項目,還有一部分是該集團的自製劇目,包括多媒體綜藝舞臺劇《時空之旅》、功夫舞臺劇《武林時空》、中韓合作舞臺劇《終極使命》、歌劇《茶》和崑曲《浮生六夢》等。
「節目配送體系」將在未來幾年內逐步完善,覆蓋音樂劇、兒童劇、話劇、戲曲、民樂和旅遊文化產品六大產品線。無論是國家大劇院,還是廣州歌劇院,均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劇院條件和本地市場文化消費特徵,「像到麥當勞挑選食物一樣」從中靈活選擇、組合演出季的節目「菜單」。(記者 郭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