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塢樣本"多重惠民文化工程深度詮釋"蘇州追求"

2020-12-12 東方網

  因為歷史文化名人唐伯虎,蘇州正在進行的桃花塢綜合整治保護利用工程引起廣泛關注。大年初一下午,記者走進工程現場,在與基層幹部和動遷居民的交流中,深切感受這項文化工程的「惠民溫度」。

  細聽「桃花塢」:

  投入上以民生為重

  【現場切片】「桃花塢歷史文化片區綜合整治保護利用工程首期投資37億元,啟動區1.84平方公裡。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蔣宏坤給它的定位是十六字方針:整治環境,改善民生,傳承文化,發展旅遊。」在桃花塢工程指揮部隔壁的樸園茶亭裡,蘇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酈方翻開一本厚厚的規劃圖冊,「我們要把這裡建設成吳文化的重要窗口、非物質文化的集中展示區和蘇州旅遊的新亮點,成為全面保護利用古城的一個典範。」

  平江區旅遊局長包維明接過話茬:「有人以為桃花塢工程是個旅遊項目,其實民生才是重點——市裡啟動這一工程的根本出發點是因為桃花塢片區基礎設施差、歷史欠帳多、民生困難。」

  自稱「桃花塢活字典」的工程指揮部辦公室工作人員張凌報了一組數據:啟動區涉遷居民1500多戶,其中戶均居住面積45平方米以下的佔一半以上;家有70歲以上老人的佔40%以上;蘇州老城區2萬多隻馬桶有四分之一在桃花塢。「蘇州古城區36個街坊我們佔6個,其中1號和2號兩個街坊從未有效整治過,是古城區基礎設施最落後的地方。地勢最大落差1.9米,稍微下點雨西街很多居民家裡就要積水。2008年夏天,我們腳底下這個亭子全淹掉了。」

  【記者手記】政府下決心投這麼多錢,最先想到的是解決老百姓的困難。工程規劃之初,市委書記蔣宏坤、市長閻立都曾多次走進桃花塢了解百姓需求,桃花塢工程總指揮30多次現場調研。這項工程,是政府意願和百姓需求激情碰撞的耀眼火花。

  下轉A2版

  上接A1版

  展示「文化名片」:

  桃花塢醞釀重生

  【現場切片】樸園門口,西大營門路旁的老林業機械廠宿舍樓已拆了一半。往西走,路兩旁堆滿了拆遷的瓦礫,唐伯虎故居的前方,始建於1970年代的「林機新村」已基本拆完。平江區委宣傳部副部長謝芳指著遠處一群打樁機說,那裡原來是紅木雕刻廠所在地,正在做地下停車場的樁基維護。「以前,蘇州工藝美術系統的老廠像漆器廠、扇廠都聚集在這一帶。根據規劃,我們要在這裡保護修復唐寅故居和唐寅祠。林機新村這塊地建展示區,展出全國各地的非遺作品。」

  【記者手記】從2010年12月底啟動至今僅1年多,桃花塢工程已完成90%以上拆遷任務,其中唐寅故居文化區進度最快,根本原因在於老百姓充分理解了政府意圖:為蘇州乃至全國、全世界,留一張獨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名片!蘇州的決策者說,在文化的規劃保護和修復建設中,我們既要避免建設性破壞,更要防止破壞性建設!桃花塢工程指揮部專門為片區141口古井和49棵古樹名木編碼造冊,幾十本分門別類的規劃建設方案,無聲述說著精細化操作的完美追求。

  探訪搬遷居民:

  「新家真的比以前好」

  【現場切片】8分鐘,這是從唐寅故居到達桃花塢工程拆遷安置小區之一鼎尚花苑的車程。曾多次給「居民選房團」帶路講解的張凌說:「很多選房的居民覺得這個小區近在桃花塢邊上,一下子就選中了。」 徐鴻才老人就是其中之一。老人今年87歲,是林機廠老黨員、老職工,在桃花塢工程第一批籤約拆遷,搬進新房已2個半月。老伴施桂芬78歲,耳聰目明,是個開口帶笑的爽朗老太太。她說:「太高興了,這麼寬敞,跳舞都行!一大早就有太陽,小區門口就是公交車站,菜場就在馬路對面!」兩居室加上閣樓,足有120平方米,拿房子老人沒出一分錢,只花了1.5萬元簡單裝修。

  記者隨後走進38棟402室朱阿大家。阿大也是林機廠搬來的30多戶之一,他這套房跟徐鴻才老人的戶型和面積都差不多,也有個閣樓,面積挺划算,採光也好。

  【記者手記】兩家老人由衷地開心,不僅是因為老房子換成了新房子,小房子變成了大房子,科學的制度安排和人性化的操作才是關鍵所在。桃花塢工程中,現房安置「45平方米託底」等一系列政策設計的惠民性質自不待言。過去1年多裡,平江區31個政府部門還下派近200名機關幹部參與到動遷工程的群眾工作中,釋疑解惑之外還幫居民看房選房,其中有個幹部為了一個人選房陪著跑了21次。

  多重文化惠民:

  「桃花塢樣本」詮釋「蘇州追求」

  【現場切片】旺家墩,平海路,廣濟路,桃花塢工程涉遷居民的三個安置點呈品字形,開車跑遍不過一刻鐘左右。三個點之間密集分布著區行政中心、醫院、學校、公交車站、體育場館等眾多公共基礎設施。

  「我們平江新城拿出最好的地塊來建拆遷安置房,房屋質量都很高。你猜猜這樣的房子市價要多少?」經過平江行政中心,張凌指著邊上一個已封頂樓盤考我們。「一萬多!這麼漂亮的小區,我們的安置房源有270套。」

  車過平海路地塊,只見巨大的打樁機已經進場。政府承諾,一年半之內,三個安置點要造好3000套房子。「桃花塢啟動區的動遷居民只有1500多戶,而可選房源有3000套,換了你滿意不滿意?」

  【記者手記】桃花塢工程是蘇州的一項重大文化惠民項目,它既保護了眾多歷史文化遺存,又規劃修復了傳統文化街區,也為動遷居民和更多老百姓帶來了真正的實惠。其文化惠民的意義不僅體現在最終的建設成果——桃花塢歷史文化片區的重生,更體現在重生過程和其間為老百姓服務的細節當中。從這個意義上看,桃花塢綜合整治保護利用工程具有文化惠民的多重效應和標本價值。

相關焦點

  • 桃花塢歷史片區整治二期工程將融入更多蘇州文化元素
    隨著桃花塢歷史文化片區綜合整治保護利用工程二期工程的實施,在桃花塢社區,協議搬遷項目的定銷房昨天開始掛牌選房。目前,桃花塢一期工程中,唐寅文化區已基本建成,閶門西街文化區正在抓緊建設,二期工程主要圍繞一期工程進行周邊環境梳理,主要對創意產業園、費仲琛故居、廖家巷北口、元寧公所地塊及桃花塢大街零星區域進行改造,解決外圍交通擁擠問題,整體風格也會竭力凸顯桃花塢「街、巷、弄」的蘇州特色。
  • 桃花塢歷史片區整治二期工程將融入更多蘇州文化元素
    隨著桃花塢歷史文化片區綜合整治保護利用工程二期工程的實施,在桃花塢社區,協議搬遷項目的定銷房昨天開始掛牌選房。目前,桃花塢一期工程中,唐寅文化區已基本建成,閶門西街文化區正在抓緊建設,二期工程主要圍繞一期工程進行周邊環境梳理,主要對創意產業園、費仲琛故居、廖家巷北口、元寧公所地塊及桃花塢大街零星區域進行改造,解決外圍交通擁擠問題,整體風格也會竭力凸顯桃花塢「街、巷、弄」的蘇州特色。
  • 蘇州民間手工畫桃花塢年畫
    蘇州年畫在明末已有完整的獨特風格,當時被稱為「姑蘇版」年畫。 清雍正、乾隆年間,蘇州年畫質量、銷量空前提高,當時有五十多家年畫鋪,分設在閶門外山塘街一帶,也有部分設在桃花塢報恩寺一帶,年產達百萬張以上,少時也有十幾萬張,行銷江、浙、魯等地,並遠達南洋一帶。於是蘇州桃花塢年畫的名聲傳遍大江南北,與天津楊柳青成了中國南北兩大民間年畫的中心。
  • 尋藝桃花塢 感受非遺魅力
    8月16日上午,10餘名體驗遊客在蘇州旅遊諮詢志願者小i服務隊成員,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李時穎老師的帶領下,來到桃花塢大街,感受和體驗了桃花塢木版年畫的魅力。桃花塢,一個清甜美妙的名字,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桃花仙人」唐寅的故居就坐落在這裡。
  • 蘇州桃花塢,除了唐伯虎的桃花庵,還有木版年畫
    市井版「姑蘇繁華圖」《一團和氣》、《神荼》、《合家歡》……每逢新年,老蘇州人都會給家裡粘貼一張桃花塢木版年畫。因發源於蘇州閶門內北城下的桃花塢,這種民間木板年畫被稱為桃花塢木版年畫。蘇州公共文化中心專家介紹,桃花塢木版年畫對於當時的日本人來說,是一件非常珍貴的禮物。到今天,日本的博物館裡還收藏著當時的桃花塢木版年畫。由於中華文化和荷蘭文化的傳入,江戶時代的日本在藝術形式和內容上開始向寫實和現實的方向轉變。參照桃花塢木版年畫的表現形式,浮世繪也多取材於民眾的日常生活,以表現市井風俗、社會時事、婦女形象、民間傳說為主。
  • 桃花塢年畫開展 再現「蘇州版」康乾盛世
    蘇州桃花塢,位於古城的西北隅。明代中葉,這裡同時出現了名揚天下的一人一品,一人即江南大才子唐寅,一品即桃花塢木版年畫。閶闔,便是蘇州,而其中「其精吳為最」,其繪工之精、雕版之妙、套印之美,在中國古版畫發展史上具有令人仰視的地位。而今的桃花塢木版年畫,已經成為古城的文化名片。
  • 桃花塢2.0版要來了!
    千年姑蘇城,風雅桃花塢。早在明清時期,桃花塢地區便是蘇州傳統手工藝重要的生產與集散地。日前,桃花塢歷史文化片區綜合整治保護利用工程二期首個徵收項目(金閶段)最後一戶房屋拆除完成,這是金閶街道繼上半年完成石路商圈西擴地塊、建築新村改廁搬遷項目清零後,今年完成的第三個清零項目。2010年1月,桃花塢歷史文化片區綜合整治保護利用工程啟動。這是蘇州市近年來實施的最大的古城保護項目之一。
  • 蘇州桃花塢老廠房孕育創意新標本[組圖]
    該廠去年遷出古城區,留下的建築面積3萬多平方米的空置廠房,如今將成為蘇州古城區內首個老廠房的「創意標本」。   文化+房產   老廠房升級為創意園   前天下午,記者來到了位於桃花塢大街的原新光絲織廠所在地。走到門口,映入眼帘的是殘缺的廠門牌:「光絲織廠」。
  • 雅致明淨,精麗寫實的年畫——蘇州桃花塢年畫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中國三大年畫當中的蘇州桃花塢年畫。蘇州火車開往吳淞桃花塢是江蘇省蘇州市以北的一個小鎮。因為地理位置和環境的影響,所以桃花塢年畫的風格有著普遍的江南風格,十分的精細秀雅。讓人們一看就能夠了解到清代的桃花塢年畫的藝術風格。清代桃花塢年畫不僅在江南水鄉的吳地文化下受到了薰陶,吸收了大量的傳統的文化的元素,也學到了很多民間藝術的創作技藝。同時還吸收了西方版畫技術,達到了中西結合,形成了一種特色風貌。
  • 桃花塢裡話浮世,江戶景中探蘇州
    桃花塢年畫是江南地區的民間木版年畫,因曾集中在蘇州城內桃花塢一帶生產而得名,其中的「姑蘇版」年畫,更代表了其全盛時期的藝術風貌。,在午後一起翻開藏家們心中珍藏的浮世繪與桃花塢故事,也聊了聊關於民俗文化傳承的思考與想法。
  • 影響了日本浮世繪的中國蘇州桃花塢
    柳綠江南、春回大地的二月,一場關於蘇州桃花塢年畫和日本浮世繪的特展在上海劉海粟美術館如火如荼的展開。這場名為《黃金時代:「姑蘇版」年畫對浮世繪的影響》的展覽匯集了藝術家、收藏家湯黎健和漢學家、收藏家馮德保精心收藏浮世繪版畫作品和的「姑蘇版」年畫復刻版。
  • 日本浮世繪背後的蘇州桃花塢年畫
    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與日本浮世繪都在世界美術史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歷史上,桃花塢年畫對日本浮世繪有著極大的影響。然而論及藝術傳播,浮世繪遠渡重洋,對印象派以及西方現代繪畫產生極大的影響。
  • 江南百景圖蘇州探險桃花塢寶箱在哪?桃花塢寶箱位置攻略
    江南百景圖蘇州探險章節全部更新了,最後一個章節是桃花塢,玩家按照順序先完成第三章,再完成第四章,完成蘇州探險後可以獲得雲巖寺塔建築,有小夥伴在做桃花塢章節,有寶箱等待玩家探索,江南百景圖蘇州探險桃花塢寶箱在哪裡,小編為大家帶來桃花塢寶箱位置一覽。
  • 江蘇文化日曆 | 桃花塢木刻年畫社數經滄桑的歷史變遷
    蘇州市文聯對桃花塢木刻年畫作了調查,並組織散失的年畫藝人恢復年畫生產,對桃花塢年畫進行搶救。但由於年畫創作力量不夠,桃花塢年畫在這一高潮中並沒有很多作品留世。其中影響較大的是1951年由市文聯組織多名蘇州著名藝術家以桃花塢木刻形式創作的《太平天國在蘇州》組畫。
  • 桃花塢年畫 盡現傳統文化之美
    原標題:車塵馬足年復年江南的桃花塢,都市裡的年畫年畫僅僅是承載農耕文明的民間藝術傑作嗎?在民俗學學者李明潔看來,年畫的文化基因,同樣深植於市民文化繁盛的都市,而這往往被人們所忽略。
  • 為白衣天使送祝福 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走進高新區人民醫院
    1月10日下午,應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的邀請,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博物館「讓桃花塢木版年畫走進生活」系列活動走進醫院,給醫護人員帶來了一場觀摩和體驗活動。從而使他們提前感受到新春的喜悅和樂趣。同時加深他們對蘇州和江南優秀文化的熱愛,營造庚子新年快樂祥和的氛圍做好準備。
  • 兩項國家級非遺匯聚一堂 「庚子年新春濰坊楊家埠、蘇州桃花塢年畫...
    去年,蘇州美術館聯合天津楊柳青年畫舉辦了說「年」觀「畫」——己亥年春節「南桃北柳」古版年畫展。今年,蘇州美術館邀請四大年畫中的濰坊楊家埠年畫聯合舉辦「庚子年新春濰坊楊家埠、蘇州桃花塢年畫聯展」,近日,展覽在蘇州美術館拉開帷幕。
  •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裡桃花仙,你見過桃花塢木版年畫嗎
    導讀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裡桃花仙。」唐寅的一首《桃花庵歌》讓世人知道了江蘇蘇州桃花塢——這個自帶浪漫氣質的地方。如今,桃花庵已無跡可尋,但那一張張刻板細膩、風格清新的桃花塢木版年畫,仍為一些江南人家過年必備的年俗風物。
  • 江南百景圖桃花塢廢墟 桃花塢廢墟位置匯總
    江南百景圖桃花塢廢墟在哪,江南百景圖蘇州探險劇情第四章桃花塢已經正式開啟了,而廢墟是江南百景圖蘇州探險第四章桃花塢的內容,在廢墟周圍種滿桃花後會變成建築,可以領取獎勵。
  • 庚子說年畫 當楊家埠邂逅桃花塢
    濰坊楊家埠木版與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並稱「中國木刻版畫三大產地」。 去年,蘇州美術館聯合天津楊柳青年畫舉辦了說「年」觀「畫」——己亥年春節「南桃北柳」古版年畫展。 今年,蘇州美術館聯合濰坊楊家埠年畫舉辦「庚子年新春濰坊楊家埠、蘇州桃花塢年畫聯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