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歐式風情的上海巨鹿路,舊時是法租界,現成了周末散步好去處

2020-12-12 胖海豚的旅程

生活在上海,周末去逛馬路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有人說,在這個世界上你找不到兩條一模一樣的馬路。在上海也是這樣,上海的每一條馬路都有其獨有魅力,每一條馬路都藏著一段故事,不同風格的馬路給人以不同的感受。論繁華鼎盛,有南京路;論文化底蘊,有紹興路;論超高顏值,有思南路;論網紅潮牌,有武康路;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另外一條適合散步的馬路——巨鹿路。

巨鹿路是連接上海市黃浦區和靜安區的一條路,長約2290米,已經有100餘年的歷史,原名巨籟達路,1966年改為巨鹿路。在舊中國這裡是法租界,至今仍保留著單行道。道路兩旁生長著茂密的梧桐,寬大的樹葉把街道兩旁的小洋樓襯遮蔽住,顯得影影綽綽。

巨鹿路兩旁都是一些偏向歐式風格的小洋房,有人說,只有走過這條馬路,你才算真正見識過早期海派文化的遺存。沒有城市的喧囂,沒有人山人海,這是一條十分安靜的路,深受當下年輕人的喜歡。有人說這裡才是隱居鬧市之中真正能夠凸顯文藝範的地方。

巨鹿路的美,不在於它那別致的景色,不在於兩旁那漂亮的建築,而在每一天的綠葉陽光之中。路邊小店的櫥窗都裝飾得很精緻,別有特色。特別是沿途中的幾個花店,打扮得像盛裝的姑娘,看來老闆也是用了心了。

道路兩旁有很多深受年輕人喜愛的特色酒吧,人來人往,看上去生意還算可以。這裡還有很多特色潮牌商店,以及文藝青年喜歡的渡口書店。如果走累了還可以去咖啡館喝杯咖啡,坐上片刻,看一看路上的街景,這也是一種不錯的體驗。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來過這條路散步,你們對這條路的感覺如何呢?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法租界一日遊全攻略,看盡老上海前世今生
    上海法租界是近代中國四個法租界中開闢最早、面積最大、也最繁榮的一個,另外三個分別是天津法租界、漢口法租界和廣州法租界(沙面)。在1849年開闢,1900年經歷小幅擴張,1914年開始大幅擴張成立法新租界,1920年代發展成上海最好、最高級的住宅區。
  • 走馬觀花|漫步上海法租界
    「城市散步導覽文化」源自20世紀初的歐洲,主要是沿市區內或知名或小眾的景點,規劃各類主題的講解行程。前法租界位於原盧灣區和徐匯區兩區境內,東部狹長地帶(今金陵東路及中山東二路一帶)伸入原黃浦區。往日的歷史賦予這塊土地多樣化的風情。跟著這份導覽在上海前法租界散步,試著發掘一些以往被忽略的風景。
  • 上海法租界必去地點 田子坊必到,第五很文藝
    導語:上海這座國際化的大都市,不僅有著各類歐陸式風情的建築,網紅特色小吃等等,而在1849年到1943年之間法租界的形成讓如今的上海有著很不一樣的小資情調
  • 充滿法國味道的上海老街,路兩邊都是各種精品店,幾乎看不到中文
    早在民國時期的時候,上海就已經是國內一線大城了,上海灘風雲存在老一輩人的心裡,那段日子有被寫成書的,也有被記錄成影視作品的,都被寫進了中華歷史的書頁之中,若是你來過上海你也一定會發現,上海對比別的城市不同,這裡的文化實在是太多元化了,尤其是在以前的一些「租界」裡面,這種感覺更強。
  • 法租界走一走,上海前世今生都看透
    其實除了是繁華的「魔都」,上海也被稱為「東方巴黎」,因為這裡有一片文化氣息濃厚的法租界,經歷了上海的前世今生。如果你看過了上海的繁華覺得不盡興,那麼從上海的法租界來和上海來一次更深刻的對話吧。上海法租界是近代中國開發最早、面積最大、最繁榮的租界,自1849年上海開闢為商埠,設立外貿口岸開始,這一片區域就湧入了大量外商資金,因此也帶來許多歐陸風情。
  • 法租界裡的上海建築
    上海記憶一、法租界的味道    上海的精緻生活一大方面體現在「吃」,作為愛吃的設計狗,尤其不會放過隱秘在徐匯法租界老洋房裡的各式美食
  • 上海旅行攻略丨盤點上海15條必逛老街
    在近百年的滄桑歷史中,上海不僅擁有眾多中國古典特色的寺廟及園林,還存有大量超百年的歐式古建。這些帶有歷史符號的建築,很大一部分就散落地分布在上海的老街中。遊客可以透過這些老街,去回味這座現代化都市背後留存的歷史記憶。
  • 上海法租界:繁華盡落煙火裡
    看旅行資料的時候,我被充滿異域風情的網紅區舊法租界迷住了,決定先快速打卡完其他的著名景區,然後在法租界長住一段時間。上海有兩個租界:上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主要位於上海市的盧灣區(已併入黃浦)和徐匯區兩區內,東部狹長地帶則伸入今黃浦區。
  • 那一帶上海法租界,讓人難以忘懷
    因為原法租界帶來的城市文明、生活方式、歐式建築、法國梧桐、寬敞馬路,曾給幾代上海人留下太多高雅浪漫美好的印象。而之前的上海,至多是一座城牆圍困、狹窄黯淡的鄉土縣城。至今,那一帶原租界,依然遊人如織,網紅出沒,容易造成交通擁堵。那裡是上海之心!
  • 上海租界的歷史上的地理位置:其實分為公共租界和法租界
    眾所周知,上海的歷史和租界有著很大的關係,但是較少人知道,上海的租界與租界不同,上海的租界分為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兩部分。在上海的地圖上面劃分法租界、公共租界和上海老縣城,大約是下面的樣子:上海的地圖上面劃分法租界、公共租界和上海法租界和公共租界的分界線,大約就是下圖中紅色的部分。
  • 上海5大歷史建築酒店
    作者:氫氣球好貨君華爾道夫:住在外灘萬國建築裡上海外灘華爾道夫酒店坐落於上海外灘2號,曾經是名流富賈聚集的上海總會,也是後來大名鼎鼎的東風飯店。臥室裡的掛飾、大床、桌椅處處都體現著濃鬱的歐式風情。紳公館:昔日跑馬場內花園洋房紳公館是當年在法租界遺留下來的少數建築之一,孫中山先生曾在此留駐。不僅有英國殖民風格的外廊,還融入了文藝復興時期特色,仿佛穿越回了當年的法租界生活。
  • 廣州最具異國情調的地方,充滿歐陸風情,最適合假期遊玩
    在廣州鬧市中,有著一片充滿歐陸風情的世外桃源。情侶或者閨蜜,喜歡來到這裡,拍照,牽手散步,感受那浪漫和愜意的時光。沙面是廣州最具歐陸風情的地方,有萬國建築群之稱。地處白鵝潭北部。鴉片戰爭後,在清鹹豐十一年(1861年)後淪為英、法租界。島上西部4/5劃為廣州英租界,約264畝,東部1/5劃為廣州法租界,約66畝。各有一橋與廣州河北(華界)相通。島上土地經英女皇公開拍賣後,各國銀行和使館紛紛購買,在島上大興土木。
  • 無印良品稱「法租界」引網友不滿:醒醒,上海沒租界了
    有網友認為,這個伴隨著侵略與屈辱歷史的詞彙,不適合用來作為地名指代現在的上海。法租界是上海的兩個租界之一(另一個是上海公共租界),主要位於上海市的盧灣區(已併入黃浦)和徐匯區兩區內,東部狹長地帶則伸入今黃浦區。上海法租界是近代中國四個法租界中開闢最早、面積最大、也最繁榮的一個。
  • 上海租界故事2:租界的質變—華洋雜居
    以外灘為代表的上海租界,原本只是一片被國人廢置的沼澤,英法美花了幾十年時間,在那裡平地起高樓,設立自治的市政機構,修建公共設施、興辦企業,將上海帶動成為一座現代化都市。在作為「國中之國」的上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大多數西方人過著優雅的生活,甚至比在歐美故鄉更有前途,也更加舒適的生活。
  • 上海一披薩店宣稱位於法租界 顧客稱傷民族自尊
    [提要] 據網友爆料,他攜家人到上海PizzaMarzano(披薩馬上諾)徐匯區永嘉路新店用餐,發現其宣傳冊上印有「法租界披薩馬上諾盛大開業」字樣,店裡服務員也以「法租界」自我標榜。據網友袁先生報料,PizzaMarzano (披薩馬上諾)竟稱其在永嘉路的新店為「法租界新店」,並印製大量宣傳冊,嚴重傷害了人們的民族自尊心。  公開宣揚「租界」  披薩馬上諾是一家高檔連鎖餐廳,徐匯區永嘉路店新開業不久。袁先生說,他和家人去永嘉路店用餐,看到店裡的宣傳廣告冊上,竟公開印著「法租界披薩馬上諾盛大開業」的字樣。
  • 曾經的廣州租界,如今成為著名網紅景點,還被譽為歐洲建築博物館
    隨後又強迫清政府籤訂《沙面租界條約》,強勢掠奪沙面島的使用權,迫使沙面島就成了租界。 特色如此鮮明和集中的西式建築群,在歷史上的30多個租界區中絕無僅有。就連天津的義大利風情街、上海的外灘、青島的八大關建築風格都沒沙面的建築典型。因此,沙面也被譽為露天的歐洲博物館。建議喜歡歐式建築的小夥伴們一定要來看看,這裡樣式繁多的歐式建築一定能大飽眼福。
  • 無印良品稱「法租界」,引網友不滿:醒醒,上海沒租界了
    法租界是上海的兩個租界之一(另一個是上海公共租界),主要位於上海市的盧灣區(已併入黃浦)和徐匯區兩區內,東部狹長地帶則伸入今黃浦區。上海法租界是近代中國四個法租界中開闢最早、面積最大、也最繁榮的一個。鼎盛時期的法租界,東至黃浦江,北部以福煦路(今延安中路)及愛多亞路(今延安東路)一線與英美公共租界相隔中英《南京條約》後,法國在1845年與清政府籤訂了《黃埔條約》(又稱《中法五口貿易章程:海關稅則》),獲得了在廣廈福寧上五口開設領事館以及享受治外法權等一系列的特權。1849年4月6日上海道臺麟桂與敏體尼正式籤字換文,上海法租界就此建立,此時的法租界僅有986畝。
  • 上海淮海路上的一個三角地帶,用法國地名命名,透著法租界風情
    上海淮海路是上海法租界的核心地區,透著濃濃的法租界的風情。淮海路雖然現在商業的氛圍,已經遠遠不如從前,但其其法租界的風情卻沒有褪色,堪稱上海天然的近現代歷史文化街區。淮海路的一角,也是非常有風情的一個地方,就在上海軌道交通10號線附近,靠近上海交通大學舊校址的地方。
  • 泰晤士小鎮,在上海就能體驗到的歐式風情,攝影一覽
    泰晤士小鎮位於松江新城,據說這座歐式風情的小鎮建築在設計時匯聚了來自國際各方的共同智慧。周邊有商業配套,會所,醫院,超市,教堂等各類建築,全部歐式風情,讓你不出國就能體驗到歐式風情。這座小鎮面積大小大概1平方公裡,主要有連續的多功能步行街,以及湖畔英式廣場,歐式建築為主。
  • 上海巨鹿路的美食路尋!
    Mustache的食物和餐廳一樣,走時髦、輕鬆路線,既能一本正經也能溫暖抒情,主打西班牙菜,西班牙海鮮飯當然是重要角色,上面滿滿鋪著一層新鮮海鮮就令人心情大好,改良的偏軟口感更是符合日常的口味,還有多達三十多款的Tapas也都是用心出品的美味,各類偏傳統口味的經典菜品充滿地中海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