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天,我已經參加過好幾個同學、朋友給孩子辦的升學宴了。
說實話,劍客老師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妥。相反,我們年齡相當的一幫人反倒認為這是給我們找了個聚一聚的由頭。當然,祝賀和分享快樂也是免不了的。
升學宴該不該辦不由別人說了算,一要看當地有沒有不允許辦的規定,如果有,就不要在禁區裡犯規,受到處罰真是樂極生悲了;二要根據自己的身份來考慮,比如是國家公職人員、副科級以上領導幹部就要向紀檢監察部門提前報備,經批准後方可置辦酒席,還有具體的桌數,宴請對象中不可有服務對象,酒席的檔次等都有規定,不得違反;三要遵循自己的內心。真想辦,本著節儉而熱鬧的原則,不鋪張、小範圍,純粹人情的禮尚往來,大可不必在乎外人的意見。不想辦,態度就要堅決,不能猶豫不決,反而得罪人。
有人說,985、211以上辦升學宴還說得過去,普通一本以下就沒有操辦的必要。這種說法劍客老師不贊同。只要達到了考前的預期,考出了應有的水平,都值得慶賀。
但是,一定不要把升學宴辦成了斂財的性質,那樣,不僅為赴宴者所不齒,也給自己增加了麻煩和風險,那就真的得不償失了。
很多時候,事到臨頭才知道,許多事情是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形勢比人強,你被迫無奈,不得不去做一些不想做的事。
比如說,你有4個同學、3個同事家的孩子考上大學,你愛人有3個同學的孩子考上大學,他們都辦升學宴,到你這兒,如果不辦豈不是不合群?原本人緣挺好的,為這事弄頂故作清高的帽子戴,委不委屈?
這麼多年來,初中、高中、大學的同學,親戚、朋友、同事,你早就被織進一張嚴實的人情網中了,想掙脫出來,你不被扯得遍體鱗傷、鮮血淋漓啊?
除非從一開始,你就不參加任何人家的任何宴請,不與別人產生任何人情往來,否則,你註定無法潔身自好,而是孑然一身,不受待見。
劍客老師有個同事,他從不參加同學、同事家的宴請,大家當面不說,背後卻都罵他是個怪物。疏遠、孤立自不能少,從此,他家辦任何大事都是自娛自樂,無人問津。固然是省事、清靜,可有些事是能省的麼?有些清靜是能圖的麼?在奇怪的目光、非議的聲音中是能泰然處之的麼?
所以,吃了人家孩子十歲宴,接著吃升學宴、結婚宴、生子宴、喬遷宴,反正隨大流唄。
沒辦法,還是主動點吧。可這確實煩!找酒店、定菜單、買菸酒、備禮品、寫請帖、排座位、搞迎送……想想,就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