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我市滿足以下條件的職工儘快前來申請技能提升補貼:2017年1月1日之後取證的,現在繳納失業保險費已滿12個月的,到敦煌市社保中心來申請技能提升補貼。初級證的可以補貼1000元,中級證的補貼1500元,高級證的補貼2000元。敦煌市社保中心做到了應發即發、不錯發、不漏發,將技能提升補貼這項『硬核』措施的及時雨、助推器的作用發揮到最大。」敦煌市社保中心工作人員侯紅霞說。連日來,敦煌市社保中心充分發揮失業保險技能提升補貼這項措施在疫情期間的政策效應,維護敦煌市就業局勢整體穩定,支持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肅州區嚴格執行稅收減免政策,有序組織企業復工復產,對確有特殊困難而不能按期繳納稅款的企業,由企業申請,經稅務部門批准,可依法緩繳稅款。對區內中小企業用電、用氣、用水等費用,實行「欠費不停供、不收滯納金」措施,疫情結束後3個月內,由中小企業補繳相關費用。對承租區屬國有企業廠房、場地用於線下實體經營的中小企業減免租金。對新投資建設製造產品的企業,在工業園區租賃廠房的,可給予一年50%的租金補貼。加大中小企業帳款償還力度,與中小企業帳款往來中,6月底前清償率達到50%,12月底前清償率達到100%。
隨著復工潮全面拉開序幕,玉門市建化工業區管委會按照「有序推進、一企一策、全程管控、確保安全」的原則,開啟「綠色金融」通道,解決企業「融資難」,攜手農業銀行、農商銀行、浦發銀行、蘭州銀行等金融機構,主動上門對接、精準施策,截至目前,已為酒泉西部天成新材料有限公司、酒泉一家化學有限公司、酒泉浩海煤化有限公司、甘肅漢隆化工有限公司、酒泉亞佳化學有限公司、甘肅金利通碳材料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融資貸款9400萬元,緩解了企業資金壓力,讓金融「活水」流入復工復產的「良田」,也大大增強了穩定企業生產發展的信心。在解決企業「用人難」問題上,建化工業區管委會通過入戶走訪、網絡發布的形式,廣泛宣傳優惠政策,安排專人跑鄉鎮、跑勞務公司,對接省市高校,積極協調解決企業用工問題。截至目前,已發布用工需求企業19家,用工信息100餘條,意向就業富餘勞動力500餘人,到崗就業143人。建化工業區管委會以實際行動彰顯了「金牌店小二」的責任擔當,預計一季度實現工業總產值7.91億元,同比增長46.88%,實現工業增加值2.44億元,同比增長58.67%,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63億元,為玉門市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在全面開展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有關政策落實上,我市聚焦難點,精準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建立完善「省列重大項目日調度、市列重大項目周調度、交通能源項目旬調度、工業企業半月調度」機制,聚焦企業復工復產的痛點堵點,不斷完善服務保障措施,統籌協調解決企業在用工、用料、用能以及物流運輸、防疫物資等方面的問題,全力幫助企業復工復產。
在全力落實扶持措施上,我市分片成立由市委常委或市政府副市長帶隊的5個督導組,帶領相關部門赴全市7個縣市區和重點企業進行實地督導,對企業提出的用工難、原材料緊缺、市場訂單少、防護物資緊俏等問題進行現場辦公,及時紓解企業復工復產面臨的困難問題,復工進度明顯加快。截至3月13日,全市196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持續生產和已復工復產企業182戶,規上企業復產率為92.86%,剔除10戶統計留庫和季節性停產企業,復產率為97.96%。已復產的182戶規上企業中,113戶產能恢復100%,34戶產能恢復50%~70%,35戶產能恢復不足30%。全市288個在建招商項目,已復工建設45個,復工率15.63%。全市有進出口業績的企業共63家,全部復工復產。
為全力保障用工需求,全市先後派出100多名幹部啟動了三輪企業復工復產用工調查,精準提供包括隨時上線招聘、農村勞務輸轉、市外聯繫儲備、異地協調接送在內的幫扶「工具箱」,確保企業員工有序返崗。截至目前,全市企業用工總數為44655人,已返崗35705人,新招聘職工2982人,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用工難」問題已得到明顯緩解。同時在全力統籌資金保障上,各銀行業金融機構不斷加大信貸支持力度,靈活運用無還本續貸、應急轉貸、中長期貸款等措施,積極扶持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積極督促各政策性融資擔保公司切實落實政策措施,加快業務辦理效率,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擔保支持。至目前,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已完成授信1.99億元,投放貸款0.76億元,實際貸款利率4%至4.15%,均不高於貸款發放日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為企業節約融資成本200萬元以上,全市共有470戶小微企業獲得銀行貸款15.85億元。銀行給予展期、轉貸、無還本續貸或延緩計息等政策支持的77戶,金額5.58億元。金控酒泉融資擔保公司在保戶數68戶,在保餘額5.65億元,疫情防控期間新增擔保14戶,保額1.11億元,其中,執行1%擔保費率的9戶,擔保金額3600萬元。
我市對農業龍頭企業復工復產情況實行周調度,及時掌握情況,協調解決企業復工復產難題。截至3月12日,全市縣級及以上農業龍頭企業142家,已復工復產130家,復工復產率91.5%;種子生產加工企業198家,復工復產率100%;登記備案的種子經銷門店1062家,全部恢復營業。國家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國家現代農業(種業)產業園建設項目已全部復工。積極協調農資企業,加大農資儲備調運、銷售,儲備化肥14.6萬噸、儲備農藥238.3噸、儲備春播種子1.23萬噸、儲備農膜0.6萬噸,儲備有機肥5.7萬噸,主要農資儲備量已達需求量的90%以上,通過近期陸續調運,完全可以滿足市場需求。開展市場監督檢查和春季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出動執法人員400餘人次,檢查農資市場30個、經營門店1556家。落實農機備耕工作,完成檢修7856臺(套),檢修81.35%。積極組織畜牧獸醫部門防疫人員深入養殖場(戶)開展動物疫苗注射工作,春季動物防疫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為全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確保全市脫貧攻堅工作重心從脫貧減貧轉向提高脫貧質量、防止返貧,我市提前確定2020年脫貧攻堅項目庫,完成項目審批、地勘設計、環評、招投標等前期工作,為按期開工創造有力條件,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產業扶貧項目和穩崗就業扶貧項目優先給予資金支持,摸排貧困人口就業務工需求,有針對性地聯繫就業崗位。截至目前,全市共落實中央、省、市、縣各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20162萬元,較上年增長10.39%。開工專項扶貧項目102個,開工率100%,已完成投資0.54億元。開發88個村級光伏電站公益性崗位用於貧困人口就近就業,組織5300名貧困人口外出務工,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以此同時,我市著力構建新型商貿流通體系,推行新型營銷方式,開發特色專業和綜合市場,開展線上線下新零售業務,全面實現商貿流通業快速有序復工。目前,全市商貿流通企業(含個體)共39422戶,復工營業24506戶,復工率62.16%,限上商貿企業(含個體)共221戶,復工營業190戶,復工率85.9%。其中,批發企業(含個體)4379戶,復工率68.68%。聯繫神舟農產品合作社、東匯農業、盛天農業、勝利合作社、敦煌同利果蔬等有蔬菜儲備量的企業,保障了市場應急供應;鼓勵春光市場商戶每天從外地蔬菜產區調運蔬菜400噸左右,支持酒泉春光集團、酒泉盛天農業發展公司、酒泉盒子便利超市公司、敦煌益旺超市等生活必需品企業,採取小區安裝智能生鮮配送櫃、「網際網路+零售+配送」「網際網路+零售+生產(加工)基地」「盛天優鮮」網購商城的模式。支持酒泉飯店、酒泉故事、饞私貓等各大本土品牌餐飲連鎖企業,保障了市民正常生活所需。積極打造特色廚房產品,拓展外帶外賣服務,發展網絡團購、微信促銷、在線下單等營銷方式,與快遞企業合作開展「鮮熟遞」業務,保障了市民餐桌安全。
通過多措並舉,我市堅持把保運輸、助返崗、抓開工、擴投資、促三春,作為統籌疫情防控和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力支撐,細化工作措施,創新方式方法,強化服務保障,力促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來 源:酒泉日報社
記 者:陳思俠
總監製:王新成
甘肅省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18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