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名揚四海的馬丘比丘,徒步者的聖道印加古道,作為羊駝的故鄉,秘魯的野生動物常常肆無忌憚地走在公路上,讓你有機會零距離接觸。這個國家生活著印加文明的後裔,時至今日,薩滿宗教的儀式仍在舉行。不管是遵循常規,在陽光明媚的太平洋海灘和馬丘比丘品味秘魯,還是追隨非洲裔秘魯人的音樂節奏探尋北部遠古的遺址,你都會不虛此行!— 《孤獨星球》
秘魯位於南美洲西部,北與厄瓜多和哥倫比亞接壤,東同巴西毗連,南與智利交界,東南與玻利維亞毗連,西瀕大西洋。海岸線長2254公裡。安第斯山縱貫南北,山地佔全國面積的1/3。
秘魯也是一個擁有多個種族,多種語言和多種文化的國度,是古印加文化的發祥地。其多樣性的自然環境、亞馬遜河叢林、安底斯高原印加遺蹟及世界最高的的的喀喀湖,使秘魯成為世界上最具觀光價值的國家之一。居民和自然條件的多樣化提供了不同人之間豐富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多種用地方法,並形成引人注目的文化和地貌的融合。
秘魯可稱為南美洲文明的心臟,是一個擁有悠久文化歷史的古老國家,是古代美洲大陸三大印第安文明中心之一。
秘魯音樂源於印第安、西班牙和非洲傳統。西班牙人到達之前,不同宗教有不同的音樂表現方式,吹管樂器「Quena」和敲擊樂器「Tinya」都比較常見。西班牙人引入了新型樂器如吉他和豎琴,之後又發展出傳統樂器與新型樂器的混合體如「Charango」。非洲傳統對秘魯音樂的貢獻包括節奏以及敲擊樂器「Cajón」的引入。
秘魯的習俗和傳統是一種生活文化的一部分,其舞蹈是這種文化的表達。秘魯的舞蹈除了色彩鮮豔的服裝和生動活潑的舞蹈外,還具有每個舞者帶給舞臺的神秘感和激情。在秘魯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民俗舞蹈有 「Marinera (馬裡納拉) 」、「Danzaq(剪刀舞)」、The festejo(費斯特霍)」和「Huayno (印加舞)」。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中拉相距遙遠,但雙方人民有著天然的親近感。堅持交流互鑑,鞏固世代友好。國之交在於民相親。中方願意同拉美國家加強教育、文化、體育、新聞、旅遊等領域交流合作,開展文明對話,使雙方人民在文化上彼此欣賞、心靈上相親相近,夯實中拉關係長遠發展民意基礎。
自1971年11月建交以來,兩國文化交往頻繁。中國文化、教育、新聞、體育和藝術等60多個團組相繼訪秘。
第三十八屆秘魯國際舞蹈節
秘魯國際舞蹈節始於1983年,為阿雷基帕市周年紀念。2011年來自國內外18個舞蹈團體共同慶祝這一盛世。開幕式將在阿雷基帕體育館舉行,將由白城—阿雷基帕的主要地方官員主持。該活動促進了跨文化交流,提供了一場國際展演,吸引成千上萬的國內外遊客。在這裡,可以欣賞高水平的舞蹈,從這種文化交流中學習,欣賞和學習其他團體的表演舞蹈技巧。
節日性質:公派藝術節
節日時間:2020年8月中旬
舉辦地點:秘魯,阿雷基帕
主辦機構:慶典組織委員會、CIOFF秘魯
支持機構:阿雷基帕市政廳、西奧夫音樂藝術委員會
往屆參加團體:
波蘭、法國、美國、德國、加拿大、哥斯大黎加、阿根廷、智利、玻利維亞、塞內加爾、埃及、秘魯、比利時、巴西、厄爾瓜多、斯洛伐克、愛沙尼亞、菲律賓等。
第十四屆秘魯國際民俗盛典
在慶祝秘魯200周年紀念日的近兩年中,秘魯國際民俗盛典持續發展著。此節日將邀請15個左右國家的民俗音樂舞蹈團,連同秘魯當地眾多音樂舞蹈團體共同參加,約300名藝術家齊聚一堂,登臺獻藝。
節日性質:公派藝術節
節日時間:2021年2月中旬
舉辦地點:秘魯,利馬
主辦機構:秘魯錫當文化協會、國際舞蹈節聯合會
支持機構:利馬市政廳、國家文化部、西奧夫音樂藝術委員會
往屆參加團體:
阿根廷、巴西、法國、哥倫比亞、拉脫維亞、玻利維亞、捷克、墨西哥、巴拉圭、秘魯、厄瓜多、立陶宛等。
今天的秘魯文化是古代印加文化和西班牙文化相結合的產物,成為世界多元文化大家庭當中獨具異彩的一員。位於南美洲的秘魯與位於亞洲的中國直線距離雖有一萬七千多公裡,但相信當中華傳統文化與秘魯的印加文化一定會有不一樣的火花,而這一切,也會在下一次的文化傳播南美之行中出現!
中華傳統文化的對外傳播不只是CIOFF 西奧夫中國的任務,也是每一個國人對外傳承中華文化的責任,做好文化輸出工作,讓世界了解不一樣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