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不想看到的事:41國加速「去美元」!人民幣或成第3大貨幣

2020-12-13 新浪財經

來源:金十數據

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自2009年起,人民幣便開啟了其國際化之路。這些年來,人民幣國際化穩步推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數據顯示,目前人民幣已成為世界第五大支付貨幣,截至6月份的市場份額為1.76%;而人民幣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成員國持有儲備資產的幣種構成中同樣排名第五,截至今年一季度的市場份額為2.02%。近日,美國四大投行之一的摩根史坦利對人民幣做出了新的預測。

人民幣十年後成第三大儲備貨幣,將有3萬億美元的組合投資資金流入中國

據參考消息9月6日援引美媒報導,摩根史坦利在9月4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預測,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展,進入中國市場的外國投資增加,未來人民幣的使用量會大大提高,預計到2030年,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資產中佔比將從目前的2%左右提升至5%到10%,超過日元和英鎊成為僅次於美元和歐元的世界第三大儲備貨幣。

做出這一預測並非不切實際,摩根史坦利國際戰略分析師詹姆斯·羅德表示,考慮到中國金融市場的開放,從股票和固定收益領域可以看到日益提高的跨境資本市場融合度、跨境交易中以人民幣計價的比例不斷提升,預測這個目標是可能實現的。

報告還預測人民幣對美元到2021年底將升至6.6,而由私人部門及外匯儲備管理機構帶來的投資組合流正在發生轉變,預計未來10年(2021年至2030年)的年均投資額在2000億到3000億美元左右,累計流入額將達到3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0.5萬億元),其重要性也將超過外國直接投資。報導認為,有了這些投資,以人民幣形式持有的全球資產將增多。

人民幣越來越有國際範,41國加速"去美元化"

人民幣國際化已有11年,雖然目前仍舊與美元、歐元差距甚遠,但其國際化之路一直在前進。據外媒9月4日報導,摩根史坦利做出這一預測的背景也是基於人民幣國際化不斷向前推進。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球至少有28個國家和地區宣布使用人民幣結算;而有39個國家和地區與我國籤署了貨幣互換協議,總金額超過3.7萬億人民幣;另有70多個國家或地區將人民幣納入貨幣儲備。而據日經中文網8月26日報導,截至7月底,已有97個國家和地區的984家金融機構加入中國的跨境支付系統,預計今年會突破1000家,可以說人民幣越來越有國際範了。

另一方面,多國卻加速"去美元化"。受疫情影響,美國經濟出現嚴重衰退,為復甦經濟,美國推出了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據了解,美國本財年的聯邦預算赤字將飆升至創紀錄的3.3萬億美元,是上一財年的3倍不止。這增加了美債違約風險,引起海外美債持有者的擔憂。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中國、俄羅斯、英國、德國、法國等至少41國開啟了"去美元化"進程。數據顯示,2018年4月至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各國央行已連續22個月減持美債,累計減持規模達8000億美元。其中今年前6個月,我國拋售的美債達1060億美元。截至6月底,海外美債持有者佔美國國債的比例創下2008年4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降至26.1%。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多國開啟"去美元化"進程,但目前為止,美元地位還不會動搖。而人民幣國際化雖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與美元相比還無法相提並論。比如美元在全球支付市場和外匯儲備市場的份額分別超過40%和60%,而這兩項指標人民幣佔比均為2%左右。基於此,可以說人民幣國際化仍任重道遠。

文 | 梁錦源 題 | 曾藝 圖 | 饒建寧 審 | 程遠

相關焦點

  • 中國數字貨幣加速發展,人民幣取代美元倒計時
    數字貨幣能促進消費,能減少商業、經濟犯罪行為。   但數字貨幣真正的價值不僅僅在於此,數字貨幣是未來國家戰略的重要制高點。也許大家還沒意識到,數字貨幣是人民幣取代美元,彎道超車的最重要工具。   關於這個問題,要從一下幾方面去看待。   首先,數字貨幣將成為下一個時代的主流貨幣,紙幣一定會被逐漸淘汰。
  • 伊朗用人民幣替代美元後,發行新貨幣,直接掛鈎人民幣!美元……
    摘要:為了繞開美國的制裁,伊朗已經宣布用人民幣替代美元,如今發行的新貨幣,還是與人民幣有關。伊朗將徹底拋棄美元?|早就用人民幣替代美元實際上,伊朗為了繞開美國制裁,早就宣布使用人民幣替代美元,現在發行與人民幣掛鈎的貨幣也算是第一步了。同時採用人民幣結算的還有委內瑞拉。委內瑞拉早在2017年時就建議全球的石油計價、交易、結算都採用人民幣。
  • 去美元化倒退一步?14國對美籤貨幣互換協議,韓國已跟600億美元
    根據美銀證券對3月份調查最新結果顯示,受訪的183位基金經理的股票持倉數下降幅度高達35%。美元流動性開始從局部收縮變成系統性短缺。3月20日,美元指數盤中強勢突破103關口。去美元化倒退一步?多國與美貨幣互換,韓國已跟600億美元為降低被美元轉嫁危機,貨幣貶值的風險,據不完全統計,近日全球已有澳大利亞、丹麥、挪威等14個國家與美聯儲達成了臨時貨幣互換協議。
  • 華爾街日報:中日貨幣協議加速人民幣國際化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2月27日報導】題:東京與北京達成貨幣協議(記者魏琳琳鮑勃·戴維斯發自北京)    中日兩國之間一項廣泛的貨幣協議可望提升人民幣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但要使人民幣成為像美元或歐元那樣的強勢貨幣,中國仍必須對自己的經濟管理方式進行重大變革。
  • 日均流通量2850億,人民幣打破美元束縛,外媒:將成全球第一大貨幣
    目前,新冠疫情仍在多國肆虐,但中國及時控制住疫情,加速經濟恢復態勢,在世界舞臺中脫穎而出,人民幣在全球範圍內的地位不斷提升,以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也出現了新的變化。
  • 日均流通2850億,人民幣打破美元束縛,外媒:將成全球第一大貨幣
    美元霸權是美國能夠繼續維持其全球霸權重要的組成部分,儘管歐洲、亞洲等許多國家都希望能夠擺脫美元霸權,但是由於全球貨幣體系沒有得到改變,美元仍舊在全球大面積流動,其它貨幣非常難以替代美元,不過隨著更多新興國家的發展,美元的影響也不可避免地在減少。
  • 辛巴威經濟的貨幣難題或正在解決,非洲多國加速擁抱人民幣?
    然而,不用本幣不代表通脹不再繼續,《經濟學人》此前援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給出的數據,一年前,辛巴威的惡性通脹率已經達到500000000000%的峰值。但美國財經網站Zerohedge引用美國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團隊稱,辛巴威的年化惡意通脹率實際最大值達到了89700000000000000000000%。
  • 兌換10萬美元省3萬元,人民幣升值,俄媒:或將成全球第三貨幣
    舉個例子來說,假設5月中旬有人想購買10萬美元的東西,那麼需要支付71.3萬左右的人民幣,而今天卻只需要支付差不多67.8萬人民幣就可以購得,淨省約3萬多元人民幣!就連俄羅斯媒體都稱,人民幣很有可能會成為全球的第三大貨幣。為什麼人民幣會「暴漲」?
  • 加速去美元化,中國數字貨幣已領跑全球!美國卻「掉隊」了?
    據商務部8月14日發布的關於「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總體方案」通知,我國將在京津翼、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及中西部具備條件的試點地區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試點期限為3年,由中國人民銀行指定線管保障措施,先由深圳、成都、蘇州等地區及未來冬奧會場景相關部門協助推進,後續視情況擴大到其他地區。
  • 人民幣成下一個「美元」?33國使用人民幣計算,巴鐵直接這樣做
    如今中國是巴基斯坦最大的貿易夥伴和投資夥伴,但巴基斯坦的貿易和投資及其依賴美元,對其國家的經濟發展起到阻礙。我國一直都在幫助巴基斯坦「去美元化」,近日巴基斯坦「去美元化」邁出了重要的一步。眾所周知,美元是當今國際市場的「主流貨幣」,很多國家和美國合作不多,但卻還要持有大量美元進行貿易和投資。這無疑會增加貿易和投資的風險(承受匯率波動的損失),而且換取美元還需要一定的「手續費」。在加上現在美國所欠債務越來越多,在2019年11月時,美債突破了23萬億美元。美債越欠越多,也就意味著美元所承受的風險越來越大。
  • 人民幣對美元走勢持續上漲 人民幣十年後將成全球第三大儲備貨幣
    人民幣對美元走勢持續上漲 人民幣十年後將成全球第三大儲備貨幣 2020年9月7日 HuangJiang來源:網際網路
  • 2大石油國採用人民幣結算後,澳大利亞鐵礦石首次以人民幣計價!
    來源:金十數據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提高,近些年來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也在不斷加速。據報導,近期澳大利亞鐵礦石巨頭力拓最近又拿下中企10000噸鐵礦石的供應訂單,這一訂單的特別之處在於,這是力拓與中企籤署的首份以人民幣計價的合同。
  • 伊朗用人民幣替代美元,委內瑞拉去美元化有新進展,多國或效仿
    根據外媒報導,儘管美國不斷升級對委內瑞拉石油出口和金融製造,但PDVSA的客戶反而增加了對馬來西亞的出口。在馬來西亞,船隻之間的海上貨物轉移,使委內瑞拉的大部分原油在轉手和通過貿易中介之後,能夠繼續流向中國。分析認為,路透社報導的上述事情的最新進展,意味著,美元的金融限制手段或落空,甚至會加速去美元化進程。
  • 世界多國去美元化行動或正在加速,但美元的最大威脅卻並不是這個
    受累於美元指數的大幅走高,近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岸市場和離岸市場雙雙大幅走低,目前,美元指數自4月17日開啟單邊上漲趨勢以來,目前已經累計上漲近6.5%,但在這一輪美元指數上升過程中,同期美元兌人民幣最高才升值了大約2.6%,所以說,從這一點來看,美元新一輪的升值並非僅僅是因為資金從新興市場回流美國和美元市場利率的上升
  • 數字貨幣成「去美元化」新戰場,人民幣國際化將再提速
    在此不利局面下——尤其是中國央行測試數字貨幣之後,美國也開始改變此前「興趣不大」的作風,著手研究推出「數字美元」。美聯儲「放水」3萬億後,數字貨幣已向美元地位發起挑戰!回想去年底,美國財長姆努欽還明確表示,美聯儲「不用發售數字貨幣」,且「美國近5年不會有發售數字貨幣的計劃。在更早之前的2017年,美聯儲還曾指出,過早地推出數字貨幣將會導致美元相關的經濟活動下降,並擔憂會出現其他的問題;事實上,正如美國所擔憂的,各國央行跟風籌備數字貨幣的舉動背後,其實是全球加速脫離美元的新一輪動作。
  • 火幣網數字貨幣成「去美元化」新戰場,人民幣國際化將再...
    正在讓美元的全球主導地位處於危險之中;而隨著數字貨幣的問世,市場普遍認為取代美元結算地位的選擇已經出現。在此不利局面下——尤其是中國央行測試數字貨幣之後,美國也開始改變此前「興趣不大」的作風,著手研究推出「數字美元」。
  • 43國開始去美元化,伊朗用人民幣替代美元,擬從德國運現金後,又有新...
    實際上,全球儲備貨幣的頭把交椅從未停留在一種貨幣身上。如下圖,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全球儲備貨幣的變遷。事情的一個新進展是,俄媒RT12月23日報導,俄央行(CBR)認為,近年來,美元的限制破壞了美元作為儲蓄和支付手段的可靠性,將會使全球越來越多的國家拋棄美元,轉而使用本國貨幣進行貿易,因此美元可能成為其限制背景下的受害者。
  • 人民幣匯率平穩提升後,中國加速拋售美債,或削減至8000億美元
    網絡圖片美國財政部的數據顯示,從8月底開始,也是人民幣匯率大幅提升的時刻,美元在全球的外匯儲備的佔比下降,中國已連續三個月,減少美國國債至1.07萬億美元。有分析師稱,中國可能會將其持有的美國國債減持20%,至8000億美元。中國外匯監管機構國家外匯管理局表示,2015年,美元資產佔該國外匯儲備的58%,與去年同期持平。這意味著,在中國約3.14萬億美元的總儲備中,美元資產約佔1.8萬億美元。
  • 美元垂直跌下峰頂 人民幣匯率升值加速
    美元疲軟震動全球市場。道瓊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27日創出7月中旬以來最大跌幅;金價也升破前期640美元的高點;昨日歐元對美元更是刷新20個月新高至1.3172。    美元全面下跌源於中國、俄羅斯、阿聯、新加坡等國央行關於外匯儲備將多元化的表態。各國官方看淡美元的口風出奇一致,美元面臨被全面拋售的風險,「世界貨幣」地位岌岌可危。
  • 美國與9國央行實現貨幣互換!中國央行也出手,人民幣傳來好消息
    眾所周知,作為投資和貿易貨幣,美元在全球貨幣市場中佔據主導地位,但由於美元荒的影響,日前許多國家的美元外流風險加大,貨幣匯率也出現波動,導致全球貨幣市場出現集體性動蕩。為了維護人民幣匯率的穩定,中國央行出手了,人民幣匯率一度在1小時內暴漲近600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