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武漢肺炎疫情:「大眾畜牧野味」確實存在,華南海鮮市場休市後...

2020-12-16 重案組37號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仍在蔓延。

據國家衛建委消息,截至1月20日24時,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291例,其中湖北省270例,北京市5例,廣東省14例,上海市2例,四川、雲南等14省累計報告疑似病例54例。

武漢市市長周先旺在接受總臺央視記者專訪時表示,截至2020年1月20日24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死亡病例增至6例。

為遏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疫情擴散,武漢市防控措施持續升級,已採取措施包括對進出武漢人員加強管控、成立疫情防控指揮部、延期舉行2020春節文化旅遊惠民活動等。

今日16時許,新京報記者探訪位於武漢市江漢區的華南海鮮批發市場,發現現場依然處於管控狀態,近百名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內的商戶聚集在現場,排隊領取政府補貼。

網傳「大眾畜牧野味」的確存在,該商鋪位於華南海鮮批發市場東區北側,招牌名為「大眾畜牧業味」。受市場整體休業影響,商鋪已閉店。新京報記者多次撥打商鋪電話,均無人接聽。

全文4638字 閱讀約需9分鐘

聚焦武漢

華南海鮮市場繼續休市,商戶排隊領政府補貼

▲ 1月21日下午16時許,已被關停的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外景。攝影/新京報記者 遊天燚

1月21日下午,武漢市宣布,繼續加大華南海鮮批發市場休市後管控力度,24小時管控市場及其周邊出入口。加大農(集)貿市場及各類經營場所排查,開展衛生學調查和流行病學調查,對發現病例集中隔離治療,對密切接觸者進行醫學觀察。

▲1月20日12時許,華南海鮮市場東側市場入口處仍張貼著休市通知,落款時間為1月1日。新京報記者 海陽 攝

新京報記者實地探訪發現,自1月1日休業起,華南海鮮市場仍舊處於關閉狀態,東區和西區全部商戶關門停業,周邊商戶生意也受到影響。有曾在市場經營的商戶表示,為維持老客戶貨源,目前已轉移至其他批發市場進行配貨。

新京報記者從現場多名民警處得知,自武漢市衛健委發布通報稱此次疫情與華南海鮮批發市場有關後,多部門對此市場進行管控,除相關工作人員外,禁止他人入內。目前疫情呈上升態勢,為減少市場內商戶的經濟損失,當地政府在市場外的辦公室樓下設置補貼點。

現場一名引導商戶排隊的民警稱,「現在無法確定傳染源,不知道從哪兒傳出來的,所以市場內商戶的所有東西都不能往外送。政府對商戶進行經濟補貼,每戶1萬元左右。」

新京報記者在現場發現,在警方及現場安保人員的協調下,近百名商戶拿著資料排隊前往臨時補貼點,登記個人信息。為防止疫情擴散,民警24小時值班,對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周邊商戶進行防疫工作。

目前,華南海鮮批發市場西側的商戶大門緊閉,停止營業,並拉起了警戒線。現場有身穿防護服的衛生部門工作人員,對銷售生鮮產品的商戶進行消毒等防疫工作。

▲1月21日16時許,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西側五十米,防疫工作人員對一生鮮商戶進行檢查。攝影/新京報記者 遊天燚

「大眾畜牧野味」所涉攤位已閉店

近日,一張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商鋪「大眾畜牧野味」的推銷圖片廣為流傳。

根據網傳圖片,「大眾畜牧」售賣的野味種類多達42種,包括竹鼠、狗狸獾、豬狸獾、果子狸、狐狸、樹熊、孔雀、大雁等,均可活殺現宰,速凍冰鮮,送貨上門。

▲網傳「大眾畜牧野味」價目表。

市場一名女商鋪老闆告訴記者,自己此前曾前往「大眾畜牧」店中,店裡以售賣羊肉等常見肉類為主。另有一名男商鋪老闆說,市場休業前「大眾畜牧」一直正常營業,據他了解,這家店確實售賣野味。

公開信息顯示,華南市場有合法售賣野生動物的攤位。根據武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019年9月25日發布的消息,當天上午,市區兩級市場監管部門聯合市林業、森林公安等部門開展野生動物市場專項整治行動,在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內,市區兩級執法人員對售賣虎斑蛙、蛇、刺蝟等動物的近8家商戶進行地毯式排查,逐一檢查其野生動物經營許可審批文件、營業許可證,嚴禁其經營未獲審批的野生動物。

▲1月21日,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網傳圖片所涉店鋪已閉店。新京報記者 許雯 攝

華南市場一家商鋪的李姓老闆告訴記者,市場售賣野生動物的攤位集中在西區中部一條長廊,「偷著賣那多少是有的。」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工作人員表示,如果偷著賣野生動物,渠道來源就存疑,有可能存在非法獵捕等違法違規行為。有些商家可能存在沒有辦理相關經營利用許可證和養殖許可證的違規行為,售賣野生動物是否經過正規的檢疫系統檢測,是否有相關衛生檢疫部門的許可,也無法得知。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昨日表示,目前推斷新型冠狀病毒病毒的來源在華南海鮮市場,有野生動物在裡面起了很關鍵的作用。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院士在與央視連線直播時同樣指出,病毒源頭是哪種動物尚不清楚。從流行病學調查看,病毒來自於野生動物,可能性比較大的是竹鼠、獾等。

▲ 1月21日,武漢火車站進站閘機處,立有紅外測溫儀,據工作人員介紹,這個儀器全站共分布有16個。攝影/新京報記者 遊天燚

火車站配備測溫儀重點監測發熱旅客

1月20日晚間22時,距離華南海鮮市場不足1公裡的漢口火車站仍然人流密集。新京報記者在現場看到,漢口火車站地面南進站口至少安裝有4臺紅外線測溫儀,以檢測離漢旅客體溫。工作人員稱,火車站進出站口都會對旅客進行體溫檢測,旅客體溫超過38攝氏度將接受進一步檢測,必要時將通知醫院。

新京報記者在武漢高鐵站同樣看到安裝有紅外線測溫儀,檢測進出站旅客體溫。

▲1月21日,武漢火車站,工作人員拿著體溫檢測儀檢測經過進站閘機的體溫。攝影/新京報記者 遊天燚

據了解,自1月14日開始,武漢市在機場、火車站、長途汽車站、客運碼頭迅速安裝紅外線測溫儀35臺,配備手持紅外線測溫儀300餘臺,並在陸續加大配備力度。

▲ 1月21日,武漢火車站,工作人員通過儀器對旅客體溫進行檢測。攝影/新京報記者 遊天燚

漢口火車站周邊口罩銷量劇增

1月20日,新京報記者探訪漢口火車站周邊多家超市獲悉,一次性口罩短時間內銷量劇增,購買者多為抵達武漢的外地旅客。

一家超市老闆向記者展示了店內售賣的普通一次性口罩和棉質口罩,「一次性口罩 8塊錢10個,今天一天就賣了200多塊錢。」他表示,這兩天新聞報導有很多確診病例,來買口罩的人多了不少。

另一位超市老闆告訴記者,一次性口罩一天就賣了100多個,購買者也有當地住戶,「漢口火車站距離華南海鮮市場很近,我們也怕會傳染。」在位於火車站進站口旁的一家小賣部窗口,記者購買到一袋一次性醫用口罩,「進了十幾包今天都賣完了,現在都進不到貨了。」老闆說。

▲ 1月21日,站臺上的旅客。攝影/新京報記者 李凱祥

但在漢口火車站附近,外出佩戴口罩的武漢市民並不多。一位就讀於武漢文華學院的女大學生告訴記者,她剛從長沙參加完一個活動返回武漢,但並未攜帶口罩。「之前學校輔導員有提醒我們儘量不要去人多的地方,出門要戴口罩,但大家感覺沒那麼嚴重,出門也不是每次都戴口罩。」

1月20日晚間,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存在人傳人的現象。記者了解到,某生產商內部已明確,其所生產的醫用防護口罩優先供應給武漢,多地經銷商已經把口罩庫存調往武漢。

▲佩戴口罩的海航乘務員。海南航空供圖

海航、重航:空乘人員執飛武漢航線可佩戴口罩

據中國民航局官網消息,1月21日,民航局下發通知,要求各運輸航空公司在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高度重視旅客服務工作,針對已經購買涉及武漢航班機票的旅客,如有退票要求,航空公司應當予以免費辦理。

民航系統各單位將全力做好民航領域的疫情防控工作,保障「春運」期間航空運輸工作有序開展,降低民航旅客和從業人員染疫風險,最大限度避免疫情通過航空器傳播。

新京報記者今日從海南航空、重慶航空工作人員處獲悉,受新型冠狀病毒影響,即日起,執飛武漢航線的乘務員可在飛行全程中佩戴口罩。

重慶航空多名乘務員介紹,公司值班領導於上午發布通知稱,即日起,執飛武漢的乘務員可在飛行全程中佩戴口罩。

重航乘務員沈悅(化名)向新京報記者表示,作為空乘人員,飛行的時候無法避免高頻、高密度近距離接觸旅客,機艙又是相對密閉空間,如果客艙內有攜帶病毒的旅客,空乘人員便屬於易感人群。

▲乘務長示範如何正確佩戴口罩。海南航空供圖

此外,今日18時許,新京報記者從海南航空獲悉,目前,海航已制定關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防控應對方案。

海航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近期,正值春運旅客出行高峰,人員往返頻繁,又恰逢冬春季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即日起,針對飛經武漢的航班,所有機組人員須統一佩戴口罩,飛行過程中若有旅客出現咳嗽、發熱等疑似症狀,乘務員將主動提供口罩並要求旅客佩戴。

▲航醫示範如何正確佩戴口罩。海南航空供圖

專家:「超級傳播者很可能已經出現」

今日零時許,世衛組織發言人Tarik Jasarevic就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疫情向新京報記者表示,根據世衛組織收到的最新信息及其分析,目前有證據表明存在有限人傳人的情況,「這與其他呼吸系統疾病,特別是其他冠狀病毒的爆發經驗一致。」但其同時強調,目前尚無明確的證據表明持續人傳人。「我們目前還沒有足夠的信息來了解人傳人的程度,這也是世衛組織正密切監測的問題之一。」

今日13時許,新京報記者收到了世衛組織方面更新的聲明,稱目前可以從最新信息中確認,至少存在一些人傳人的情況,醫務人員的感染也證明了這一點。此外,最新報告的感染信息表明,現在可能存在持續人傳人。「但我們仍需對流行病學數據進行更多分析,以全面了解人與人之間的傳播。」

▲冠狀病毒系統發生樹。來源:微信公眾號「 中國疾控動態」

當地時間1月20日,世界衛生組織在推特發文稱,該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將於1月22日在日內瓦召開緊急委員會會議,並根據《國際衛生條例》規定對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造成的情況作出判斷。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將在22日的會議上評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是否達到「國際關注的突發衛生事件」級別,並就如何控制疫情提出建議。

1月20日,長期研究病毒性新發性傳染病的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朱華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介紹,通常來說,如果出現家庭聚集性病例、醫院內感染,或者是社區性暴發,就要高度懷疑是人傳人的可能性了。

朱華晨表示,根據目前公布的信息,可以確定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可以人傳人,「比如珠海病人中的女兒,但還沒有看到連續幾代地傳,也沒有明顯呈級數增長的傳播鏈條。」

同時,圍繞一個感染者病例,有14名醫務人員感染,這也是明確的人傳人證據。「這個案例,可以說是超級傳播者很可能已經出現了。」朱華晨解釋,如果一個人直接感染了很多人(如10人以上),這個人可以被定義為超級傳播者,俗稱「毒王」。但目前還不能完全排除醫護間互傳。

朱華晨表示,接下來還要看能不能「持續傳」。也就是說,「要看看這些二代感染者,會不會再去感染其他人。也要看,這些被感染的醫務人員,是直接從同一病人那裡感染的,還是醫護間也有互相傳染。」如果出現超級傳播者,或者出現大規模的爆發,並且已經突破了醫療機構的接待能力,那麼這種防控就會變得非常非常艱難。

疫情梳理

新京報記者 遊天燚 海陽 王洪春 王飛翔 王煜 許雯 羅曉靜 吳嬌穎 謝蓮 見習記者 吳淋姝 錢雅卓 實習生 孫朝

編輯 張暢 程磊 白馗 陳思 值班編輯 潘佳錕

相關焦點

  • 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休市,網上仍有人賣野味
    1月22日,紅星新聞記者來到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看到網傳售賣多種野味產品的「大眾畜牧野味」商鋪,目前已閉店。附近銀行工作人員稱有店家告知,市場每家商戶除了獲得1萬元補貼外,所進貨物按照進價稱重後計價賠償。
  • 武漢肺炎患者:華南海鮮市場西區有十幾家賣野味商戶
    來源:中國經營報原標題:「華南海鮮批發市場西區有十幾家販賣野味的商戶」|對話武漢肺炎當事人本報記者 張家振 陳婷 武漢、北京報導「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是武漢一家海鮮市場非法銷售的野生動物這也讓首次集中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售賣野生動物的情況再度引發關注。(華南海鮮批發市場關閉後,工作人員採樣檢驗。照片攝於2020年1月1日。
  • 「華南海鮮批發市場西區有十幾家販賣野味的商戶」|對話武漢肺炎當...
    這也讓首次集中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售賣野生動物的情況再度引發關注。(華南海鮮批發市場關閉後,工作人員採樣檢驗。照片攝於2020年1月1日。據王燕介紹,王偉今年44歲,在華南海鮮批發市場西區一家經營帶魚、黃魚、魷魚等海鮮凍品的檔口打工。早在2019年12月31日,在華南海鮮市場休市整治之前,本報記者曾多次深入市場內部採訪了解情況。該市場已於2020年1月1日休市整治,禁止人員進出並進行嚴格消毒。
  • 武漢肺炎始發地華南海鮮市場的照片
    以下就是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疾病爆發前的內部照片:事發地華南海鮮市場本身也是一處售賣野味的場所其販賣的動物製品大多為獵捕而來。大眾畜牧野味」位於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東區其價目表顯示曾出售大量疑似野生動物最貴的是小活鹿,售價6,000元(人民幣.下同);最便宜的是蜈蚣,5元一條。
  • 武漢肺炎疫情追蹤:華南海鮮批發市場休市整治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武漢1月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朱娟娟 雷宇)今天,一則《關於休市整治的公告》出現在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門口,落款是武漢市江漢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武漢市江漢區衛生健康局。公告稱:根據國務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規條例的規定及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關於當前我市肺炎疫情的情況通報,經研究,決定對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實行休市,進行環境衛生整治。請廣大商戶積極配合,開市時間另行通知。
  • 對話當事人:「華南海鮮批發市場有十幾家販賣野味的商戶」
    對話當事人:「華南海鮮批發市場有十幾家販賣野味的商戶」 「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是武漢一家海鮮市場非法銷售的野生動物。」
  • 新型肺炎疫情爆發的源頭,武漢華南海鮮市場,野味為何得以上市?
    另據健康時報消息,從2019年12月30日首次發布疫情相關公告算起,「新型肺炎」病例數在30天內,確診人數超過了2003年「非典」確診病例數(5327例)。早前,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國家衛健委專家組專家馮子健稱:」通過各種各樣調查,相關證據大多指向華南海鮮批發市場」。
  • 揭秘華南海鮮市場背後的女老闆
    從出現首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首個感染者死亡病例,到休市組織商戶集團退租,有無華南海鮮市場接觸史一度成為判斷疫情是否存在人傳人可能性的參考。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關於病毒來源為華南海鮮市場非法銷售野生動物的言論,也讓該市場的野味生意引發關注。事實上,早在2004年,華南海鮮市場就因公開出售果子狸引發爭議,有商戶稱該市場出售野生動物已多年。
  • 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休市 此前通報與肺炎病例有關聯
    【解說】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1月1日貼出休市整治公告,決定對市場實行休市,進行環境衛生整治,開市時間另行通知。  【解說】記者1月1日上午在華南海鮮批發市場看到,市場車輛進出口及東、西市場出入口出均在顯著位置張貼公告,公告內容為:根據國務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條例的規定及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關於當前我市肺炎疫情的情況通報,經研究,決定對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實行休市,進行環境衛生整治。請廣大商戶積極配合,開市時間另行通知。公告落款為武漢市江漢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和武漢市江漢區衛生健康局。
  • 武漢肺炎始發地華南海鮮市場照片曝光,這場血腥出自人類之手
    從天津到廣西大批捕鳥者在候鳥遷徙的鳥道上大肆捕捉並送往包括本次肺炎事發地之一的華南海鮮市場售賣事實上,華南市場因為其售賣活禽、野味等行為也曾一度被當局要求整改但最終未能實施相關行動。>商戶「大眾畜牧野味」位於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東區其價目表顯示曾出售大量疑似野生動物最貴的是小活鹿,售價6,000元(人民幣.下同);最便宜的是蜈蚣,5元一條。
  • 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休市
    湖北省武漢市衛健委消息,近期部分醫療機構發現接診的多例肺炎病例與華南海鮮城有關聯,目前已發現27例病例。2020年1月1日,武漢市江漢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武漢市江漢區衛生健康局發出「關於休市整治的公告」。
  • 「追蹤」病毒性肺炎疫情發生後,武漢華南海鮮城接上級通知休市
    記者|曾金秋2020年1月1日早上,被指為武漢發現多例不明原因肺炎病毒傳播源的武漢華南海鮮城接到上級單位通知休市。1月1日上午10時許,界面新聞記者來到華南海鮮市場看到,該市場門口張貼的一則通知提到,「根據國務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規條例的規定及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關於當前我市肺炎疫情的情況通報,經研究,決定對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實行休市,進行環境衛生整治。請廣大商戶積極配合,開市時間另行通知。」
  • 風暴前的華南海鮮市場:曾因賣果子狸引發爭議,女老闆涉34公司
    從出現首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首個感染者死亡病例,到休市組織商戶集團退租,有無華南海鮮市場接觸史一度成為判斷疫情是否存在人傳人可能性的參考。 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關於病毒來源為華南海鮮市場非法銷售野生動物的言論,也讓該市場的野味生意引發關注。
  • 起底華南海鮮市場及幕後老闆:誰在放縱地下野味市場?
    根據多個媒體公開報導顯示,病毒爆發的源頭是武漢華南海鮮市場,自1月1日封市後的第25天,科研人員首次從這裡的585份環境樣本中,檢測到33份樣品含有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這意味著,在科學上,可以確認此次疫情與華南海鮮市場的野味存在關聯。
  • 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休市整治 商戶陸續撤場(圖)
    中新網武漢1月1日電 (記者 張芹)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1月1日貼出休市整治公告,決定對市場實行休市,進行環境衛生整治,開市時間另行通知。記者當日上午在華南海鮮批發市場看到,市場車輛進出口及東、西市場出入口出均在顯著位置張貼公告,公告內容為:根據國務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規條例的規定及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關於當前我市肺炎疫情的情況通報,經研究,決定對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實行休市,進行環境衛生整治。請廣大商戶積極配合,開市時間另行通知。
  • 華南海鮮市場野味店菜單曝光
    大巴有行李車,側翻後將雙向道路堵死。目前,皇后鎮通往格萊諾基的公路已封閉,2架直升機、數輛救護車趕往現場。(事故現場)中國駐克賴斯特徹奇總領事館獲悉情況後,立即啟動應急機制,協調當地警方、醫院、旅行社全力救助,已派人趕赴現場處置,並赴醫院探視傷者。目擊者詹姆斯·艾倫說,事故發生在一個非常急的彎道處,道路窄,視線差,是事故多發地段。
  • 華南海鮮市場鮮為人知的照片,觸目驚心
    >新冠肺炎病毒來自野生動物 這應該說是證據確鑿 華南海鮮市場到底什麼樣? 事發地華南海鮮市場 是一處售賣野味的場所, 其販賣的動物製品大多為獵捕而來。
  • 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樓上開店,溫州老闆一家成功躲過疫情!慶幸,這幾件...
    51歲的黃國明,是武漢華南眼鏡城的一名溫州商人。或許很多人不知道華南眼鏡城,但如今因為新冠肺炎疫情,一定都聽過眼鏡城樓下的華南海鮮市場。2020年1月1日,華南海鮮市場整頓休市。此時,樓上的華南眼鏡城仍正常營業。1月6日左右,黃國明接到通知,11日開始全部休市。
  • 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樓上開店,溫州老闆一家成功躲過疫情!慶幸這幾件...
    51歲的黃國明,是武漢華南眼鏡城的一名溫州商人。或許很多人不知道華南眼鏡城,但如今因為新冠肺炎疫情,一定都聽過眼鏡城樓下的華南海鮮市場。 2020年1月1日,華南海鮮市場整頓休市。此時,樓上的華南眼鏡城仍正常營業。1月6日左右,黃國明接到通知,11日開始全部休市。 隨後,疫情消息蔓延開來。
  • 我在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樓上賣眼鏡
    元旦那天,樓下海鮮市場就整頓休市了。當時,我們還正常營業,大家偶爾還下樓去,圍觀如何整治衛生,打探疫情方面的情況。我是溫州瑞安人,在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樓上做眼鏡生意。說起來,也算不幸中的大幸。我們警覺地比較早,剛有風聲時就開始戴口罩防護。 後來聽說,市場裡有幾位輕度感染的溫州老鄉,都及時去醫院救治,現在也都痊癒了。 2004年,華南眼鏡城開張。我是第一批入駐市場的商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