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在深圳辦事情,聽說11月2-3日是第15屆深圳音響展,因此趁著周六閒暇的機會到舉辦地點到馬哥孛羅好日子酒店逛了一下。
其實對於耳機發燒友來說,耳機展、音響展或者線下的小型聚會如今已經非常多了,如果沒有記錯的話,單單廣州和深圳今年估計也有三四場特別大型的發燒展會了。不過這次第15屆新深圳音響展其實有所不同,器材方面更為混搭一點,有發燒耳機及相關器材,有發燒音響、家庭影院及智能產品,甚至有家居和裝修,個人認為將其形容為影音娛樂展並不過分。
其實這種混搭類型的展會對於耳機發燒友或者音響發燒友來說有更大好處,畢竟耳機發燒友在經過N場的展會和聚會後,其實不少器材都是知根知底的,而且比起大型音響設備,耳機的售價和玩法反倒像小朋友,混搭的好處至少觀展的體驗更豐富了,也讓你同玩家有了縱向的流動性。而這次展會,其實據說也比起以往的深圳發燒展會更專業,有3家公司共同主辦。
在展會當中,其實看到了不少熟悉的器材,例如在雷音音頻就至少看到了2個熟悉的品牌,包括鈺龍家的金絲雀2,驅動的是一款兩萬元的旗艦塞Sofeears RS10。另外還有雙木三林的臺式真旗艦套裝D1+P1等等。
這次展會其實能夠聽到和看到的耳機並不算特別多,基本上不少器材都用HD800和T1作為驅動的參照物,反倒臺式產品有不少新品能看到,例如老當益壯的楊老師就帶了最新的小不點四件套,也看到了此前像預定但是最終沒有入手的乾隆盛QA390。實話說,這兩款產品在聲音上並不算真正的超級產品,但在形態上其實都有一定的給信意義,至少QA390就把隨身扛這個新鮮事物發揚光大了,而小不點四件套從臺式的實用性、便利性以及鳥瞰佔比面積方面是有不錯實用性的,而隔壁雙木山靈的M8A和拓撲的一款新品,似乎也將這類N件套產品發揚光大。
比起上面與耳機有關聯的器材相比,一些發燒音響是真的高大上,什麼高文、PMC和不太清楚名字的靜電音箱一大堆,價格是多少就不方便透漏了畢竟買不起。當然了,現場展示的音箱,對於我這個耳機發燒友來說也算是學習的一個過程,畢竟一些幾百萬的系統,聲音確實是好的,既有分離度,也有熊壯澎湃風格撲臉而來。
不過除了一些昂貴的產品外,其實也有不少音箱是我熟悉的,例如聲擎的HD系列音箱就是現場為數不多的白菜產品,一千來塊可以入手HD3了,甚至能作解碼和耳放之用,也有貓王和真力的產品,以及小鳥音響最新推出的小鳥造型音箱,將它歸類為高顏值的數碼產品不成問題,不過現場我都沒有細聽。
上面的大喇叭是我這次展會中感覺聲音最震驚的產品,分離度確實強,現場的試聽空間也足夠,而且最關鍵的是,播放用的媒介是玻璃CD,據說一萬塊一張,總之聲音就是好,也是我在現場逗留最久的一個房間了。
不過就如上面說的,一切很多周邊產品張這次音響展也同樣能夠看到,包括各大屏幕和投影設備廠家暫時的高清影音設備,同時也有家居廠家和至少3家的唱片展位,現場有幾十年的老夫老妻親自來淘碟,表示只聽得習慣CD。現場的索尼索六萬似乎就這樣被人晾在一遍了,似乎在頂級器材面前沒啥吸引力。
好了,這次第15屆的深圳音響展大概就這樣了。從感覺上來看,規模其實還有待提高,至少耳機板塊可以進一步增多,但作為轉型後的第一次聯合展會,其實已經非常好了,關鍵是免費,個人期待這樣的展會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