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放1.38億元惠民消費券,1352家企業700家景區參加……為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大力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第四屆山東文化和旅遊惠民消費季於4月25日啟動,將持續至10月。
消費券發放力度和補貼範圍加大
第四屆文旅惠民消費季由原來的山東文化惠民消費季發展而來,是採取財政直補消費者、商家優惠折扣和社會支持等方式的文化和旅遊消費促進行動。本屆文旅惠民消費季由省、市、縣三級落實1.38億元資金發放文化和旅遊惠民消費券,進一步加大發放力度。濟南、青島、濟寧、威海、臨沂等市已先期啟動消費券的發放,受到消費者的廣泛關注和歡迎。
記者打開濟南的消費平臺「貼票票」小程序看到,惠民消費券設有5元至500元15種面值,有效期為7天。目前,很多消費券已經領完。記者實名註冊後,選中一套雕版印刷套餐,原價50元,使用消費券扣減了15元,添加配送地址後支付餘款即完成消費,全程不超過5分鐘。
「今年濟南多措並舉啟動文旅消費市場,提高了消費惠民額度,將個人年度消費額從500元提高至1000元,增加了300元、400元、500元的大額消費券,並將有效期從3天延長至7天。與攜程等大型平臺合作,整合線上線下文旅資源,放大文旅惠民綜合效益。」濟南市副市長尹清忠介紹。
補貼範圍也進一步加大。在原有文創產品、文藝演出等20餘個補貼領域的基礎上,今年將旅遊景區、特色旅遊路線、旅遊演藝等旅遊產業相關項目納入惠民補貼範圍。目前,全省已徵集參與消費季活動的景區700餘家、文旅企業1352家,各類電商平臺14家。
在濟寧,三孔景區、水泊梁山景區、尼山聖境等26家景區自恢復開放之日起至12月31日,對持有效證件的全國醫務工作者實行門票免費。部分景區對普通遊客也推出優惠政策。
另外,還設立網上消費扶貧專區。面向全省財政困難縣徵集文化旅遊企業和產品,設立專門的扶貧專賣店和電商扶貧館,組織發放扶貧專用券,著力推介省內貧困地區文化和旅遊產品及服務。
既要「開心遊」,也要「放心遊」
瞄準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既為豐富群眾文化生活,適應旅遊形勢發展變化,也是刺激消費、擴大就業、提振經濟的務實之舉。
從2019年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省、市、縣三級共發放使用文化惠民消費券1.12億元,直接帶動消費5.78億元,同比增長25.67%。
今年,為應對疫情影響,提振市場信心,將原定於7月份的第四屆山東文化和旅遊惠民消費季,提前至4月份啟動,並聯合24個省直有關部門和全省16市,組織開展「樂遊齊魯」「樂賞齊魯」「樂購齊魯」「樂享齊魯」「樂活齊魯」「樂智齊魯」六大系列2137項主題活動。
當前,戶外旅遊逐步「回暖」。惠民消費季期間,我省精準策劃山東人遊山東活動,提振文旅消費。不僅特別研發了「心花怒放」健身康養、「繁花似錦」文化體驗等八大主題418條產品線路及豐富多彩的550餘項活動,給廣大市民送上「家門口」的旅遊大禮包,而且引導讓利營銷,促進產業融合。對本省遊客先行實施文旅特賣優惠政策,引導星級旅遊飯店、景區和旅行社開展針對性的優惠活動。
既要「開心遊」,也要「放心遊」。省旅遊推廣中心主任於曉光表示,全省文化和旅遊系統將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和安全工作要求,嚴控景區遊客接待量,強化流量管理,嚴防人員聚集;細化管理措施,加強巡視巡查和清潔消毒,指導遊客做好安全防護,確保遊客「放心遊山東」。
探索成功的市場化運營模式
據了解,今年的惠民消費季,企業積極性上了一個大臺階,不僅有2000多家文旅企業和景區都積極推出形式多樣的優惠折扣,而且有14家電商平臺積極接入,消費季的規模不斷擴大,影響力不斷提升。
這背後是協同推進、融合平臺、拓展模式等運行機制的創新。我省以「山東文化和旅遊惠民消費季雲平臺」為依託,連結文化旅遊、在線數字產品、跨境電商等特色平臺,「省+市+縣+企業」聯動,統一大數據管理和使用,完善消費券發放、消費情況實時監測、消費數據統計分析等功能,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加優質、便捷、舒適的消費體驗。
在市場化運作方面,以財政資金補貼文化和旅遊消費為引導,聯合中國銀聯等金融機構和攜程等大型在線旅遊企業開展惠民促銷活動,鼓勵、吸引更多文旅企業積極參與。
「我們將投入500萬元,為本屆惠民消費季助力。」中國銀聯山東分公司總經理刁雲濤表示,將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小微商戶,開展手續費優惠補貼,符合條件的單筆1000元以下的銀聯卡交易,均實行手續費4折優惠。
「探索成功的市場化運營模式非常關鍵。」省文化和旅遊廳有關負責人說,將支持各行業各種類型的公益和電商平臺參與,鼓勵企業在消費季外開展營銷活動。努力推動惠民消費季活動拓展至全年,打造「永不落幕」的文化和旅遊惠民消費季。(記者 張依盟 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