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雜魚,3年不到2兩,釣友最煩它,以前餵雞鴨,現在價值高

2020-12-24 老張侃三農

鰟鮍魚一種不起眼的小雜魚,但也是最能搗鬼壞事的魚種。釣魚是具有很大偶然性的事情,餌料拋下,上來魚則全憑天命。有些釣友在釣魚過程中會更想要釣出大魚,遇到小魚就會很惱火,鰟鮍魚出現會讓人白歡喜一場。

十幾年前常會和小夥伴去山上抓鰟鮍魚,抓它既不是吃,也不是為了觀賞,而是給雞鴨當飼料。現在想的確是有一種暴殄天物的感覺,沒有把鰟鮍魚價值發揮到最大,要說這鰟鮍魚可不要小看,小雜魚其實蘊含著大能量。

鰟鮍魚是一種雜食性魚種,壽命不過四五年時間,喜歡在水草茂盛的區域生長,具有很強的適應能力。簡單說,這種魚生長速度緩慢,三年都長不到二兩,長不大,身上也沒肉,吃的時候不好清理,沒有太大的食用價值。

相比其它魚種來說,鰟鮍魚有一個很大的特點,那就是顏色很鮮美,是非常好的觀賞魚種。15年去山裡伐木專門去河水裡抓了鰟鮍魚,抓的過程一點都不費事,且好飼養,放到魚缸後能很快適應魚缸環境。時間久了鰟鮍魚的顏色就變淡了,沒有剛抓回來那麼驚豔。

鰟鮍魚價值高不是虛言,而是有依據,不過早年人們基本都沒意識到鰟鮍魚的價值。現在隨著鰟鮍魚數量降低,有的地區基本都很難見到,因此銷售價格開始水漲船高。

簡單來說,鰟鮍魚價值體現在三方面:一是觀賞價值,鰟鮍魚是我國原生魚種中頗具觀賞價值的,五彩斑斕、顏色鮮豔的鰟鮍魚變成觀賞魚中的寵兒;二是食用價值,鰟鮍魚的食用價值低,但某些人會專門購買其來做菜來吃,曾見過有專門釣鰟鮍的釣友;三是藥物價值,相關研究表明鰟鮍中含有多種有益人體物質,能補充能量,平衡身體。以上三種就是鰟鮍魚的價值所在,有的人會用鰟鮍做飼料。

隨著時代發展,不同的魚的價值都會被挖掘出來,這就是時代魅力。十幾年前只能給雞鴨吃的鰟鮍魚,現在卻成了觀賞魚,還有藥用價值,以前想都不敢想。不過說實話,據筆者了解鰟鮍魚沒有特別好的食用性,不知道其它釣友有沒有食用鰟鮍魚的經驗。

最後再探討一下鰟鮍魚數量減少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工業發展,汙水排放,水質相比早年變差,不適合鰟鮍魚生長;二是農村地區電魚現象發生,電魚會誤傷到鰟鮍。在農村地區有很多小魚種都在慢慢消失,或許以後很難見到,也就是鰟鮍魚趕上了觀賞魚的東風,不然估計現在也懸。

相關焦點

  • 鄉下1種小雜魚,5年長不到2兩,以前用來餵雞鴨,如今罕見價值大!
    更何況現在好多小雜魚也不常見甚至成為稀罕之物。因此雜魚別看它不是主導魚類,別看它細小! 提到小雜魚在農村最常見的就是麥穗魚,但現如今由於農村過度使用農藥化肥出現了水質上的變化,因此現在池塘和河裡的麥穗魚也少了好多。記得在小時候,無論在池塘裡或者河裡,只要使用魚網兜,能夠捉到很多麥穗魚。儘管現在市場上有曬乾的麥穗魚,但價格卻很貴,一兩就要幾十塊。
  • 3年長不到4釐米,常錯認是小雜魚,40元一斤卻少人知其價值
    常錯認是小雜魚,3年長不到4釐米卻性情兇猛,30年前撈不完,如今40元一斤卻少人知其價值。 麥穗魚、鰟鮍,鰕虎魚,小石魚在水草間遊動,這些魚類從何而來,村裡老人也說不出個道理。這些魚類個頭小數量多,以前撈來當小雜魚餵鴨子,如今卻成了稀罕美味,比如黃黝魚,30年前撈不完,如今在市場上賣40元一斤。
  • 釣友抱怨河裡全小雜魚,網友:發財啦!不少飯店正「天價」收購
    一進入夏季,喜歡釣魚的朋友都知道,魚類進入了活躍期,很多小雜魚也開始泛濫起來,釣友們對於這種現象稱為「雜魚鬧窩」,可見,確實對於這些不速之客沒有好感。很多釣友都會想辦法避免這種現象發生,比如,使用西部風老壇五穀雜糧這類酵香餌料,比如,採用小麥玉米等清香型穀物原料直接作釣。這樣就能避開小雜魚,直接垂釣大鯽大鯉。在廣西省,有一位釣友就發魚獲照片到釣友群並抱怨:最近環保實施以後,電魚現象、排汙現象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按理說應該釣魚更容易了。沒想到今天出釣,全是這種小雜魚!
  • 5種最好吃的魚,常誤認是小雜魚,卻價值珍貴,第3種賣2千元
    魚,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最常見的食物,而關於魚的價值,更有「四條腿不如兩條腿,一條腿不如沒有腿」的說法。魚肉含豐富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鈣、胺基酸和多種礦物質,脂肪含量比較少,相比較其它肉食來說,魚肉易消化營養更容易被人體所吸收。
  • 與水稻共生,常被當作小雜魚,殊不知肉質鮮營養高,如今1斤50元
    大家好,歡迎關注「談談侃三農」文章,每天從不同角度分享農村新鮮事,探討農村種植和養殖項目。如果想了解更多三農之事,請點擊上方兩字「關注」,謝謝!今天分享的主題:與水稻共生,常被當作小雜魚,殊不知肉質鮮營養高,如今1斤50元。
  • 南寧釣魚人邕江釣到「蛇形魚」,釣友:能吃嗎?
    一位廣西南寧的釣友鄧師傅,閒來無事就和往常一樣,前往當地邕江江南段河邊垂釣。邕江江南段這裡是經常都有釣友在此釣魚,所以這裡的釣位幾乎都是老釣位,雖然邕江裡的魚種多、品種雜。但實際上魚並不好釣,所以平時大夥還是以釣鯽魚、鯉魚為主,不過鄧師傅昨天卻在邕江釣到疑似新魚種。
  • 新都沙凼新放釣,釣不到魚送活鴨到第二天封釣,期間經歷了什麼?
    周四白天釣友漁獲老劉說,在去之電話諮詢了該沙凼收費人員,收費人員表示,沙凼裡面魚非常多,放心垂釣。不過因為收費人員不釣魚,說不出更多具體的細節,為了讓我們放心,還給我們說釣不到魚的話送只活鴨,「因為這沙凼餵養活鴨,當時我懷疑這沙凼是不是打著放釣的幌子賣活鴨?。」
  • 小雜魚,小時候釣到因嫌其刺多肉少,很多都扔了,現在卻很難吃到
    在農村,小時候經常在河裡會釣到不少小雜魚,其中白漂和小翹殼最多,小時候因嫌其刺多肉少,很多都扔了,其實只要加工得好,會使這些不被看好的小魚成為餐桌上美味的佳餚。小雜魚,顧名思義是「小」和「雜」。魚小,可以不用擔心魚刺,活水河裡的小魚,刺是軟的,有的可以整條咀嚼咽下肚。
  • 讓釣魚人「抓狂」的四大雜魚,每一種都讓人頭疼,每一種都是美味
    雜魚伴隨著野釣過程,很是讓人抓狂,嚴重時餌料不能到底,根本就無法下鉤。釣友選擇出公認的幾種很煩的雜魚,看看如何避免這些小魚鬧窩。一、白條白條是中上層魚類,成群結隊進食,氣溫越高越是喜歡在水面活動,對落入水中的任何東西都會「群起而攻之」。不過白條腥味不重,油炸以後絕對是一盤優質下酒菜,所以很多釣友還專門拉白條。
  • 農村野河釣到巨型「虎頭鯊」,釣友卻說不能吃,這是為啥?
    農村野河釣到巨型「虎頭鯊」,釣友卻說不能吃,這是為啥?由於自己出生在農村,對農村的一切都很熟悉,這些年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生活得越來越好,如今回到農村卻總覺得少了點什麼,真懷念兒時農村的樣子,雖然那時候生活條件很差,但是至少感覺倍感親切舒適,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呢?
  • 它被稱為「飛蝦」,農村人最煩它,城裡人想吃有錢買不到!
    大河君往後寫美食文章,不僅僅跟大家介紹各種美味佳餚,另外還跟大家介紹這些美味的製作方法,另外把各種美食的營養價值,藥用功能等,也會做詳細介紹,讓大家在了解美味的同時,學會它的製作方法。另外知道它們一些我們不知的藥用價值。大家不僅僅可以享受美味,製作美味。另外還可以了解一些食療小知識,從而讓大家對美食,有個新的認知。好了,廢話不多說,讓我們來看看今天的這道美味吧。
  • 逐漸消失的四種野生魚,以前在農村很常見,現在價格卻很貴
    第1種:芝麻劍魚之所以這種魚被叫為芝麻劍魚,因為它的身上有很多小黑點,就像芝麻一樣。而且這種魚的頭部比較扁,個頭也比較小,就像是狹長的保健,而且烹飪出來還有芝麻的香味,特別的好吃。芝麻劍魚是很好吃的一種淡水魚,它的營養價值很高,深受老人和孩子的喜歡。芝麻鑑於對於水質要求極高,一般生活在暗河或者溶洞裡面,但是因為數量越來越少了,價格也越來越貴了。
  • 這種純野生魚凍不死,以前沒人吃,現在身價倍增,用來醬燜太香了
    這種純野生魚凍不死,以前沒人吃,現在身價倍增,用來醬燜太香了。大家好,我是琦哥說美食,祝大家開心每一天。我老家在黑龍江,往年這時候已經能吃到開江魚了,經過一冬天的休養生息,這時候魚肉質甜美,真是好吃極了。
  • 麥穗魚是一種怎樣的淡水魚?它有什麼價值?
    它有沒有什麼經濟價值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兩個問題。麥穗魚在我國的淡水魚中,最常見的就是鯉科魚類了,包括我們常說的「四大家魚」全都是鯉科的成員。而在整個鯉科下有210個不同的屬,我們今天說的麥穗魚就是鯉科麥穗魚屬下的模式種。
  • 蟒蛇魚?邕江釣起半米多長「蛇形魚」釣友:這東西,能吃嗎?
    一位廣西南寧的釣友鄧師傅,閒來無事就和往常一樣,前往當地邕江江南段河邊垂釣。 邕江江南段這裡是經常都有釣友在此釣魚,所以這裡的釣位幾乎都是老釣位,雖然邕江裡的魚種多、品種雜。 但實際上魚並不好釣,所以平時大夥還是以釣鯽魚、鯉魚為主,不過鄧師傅昨天卻在邕江釣到疑似新魚種。
  • 農村一惡草,曾是農民心頭恨,如今有人用它餵雞,效果堪比板藍根
    大家好,這裡是「三農野趣」,筆者將從不同角度講述三農,分享種植技術、養殖技術、農村趣聞及一些有趣的冷知識,如果感興趣或是想了解更多,歡迎「關注」我,以及轉發我的文章給好友看。本期主題是:農村一惡草,曾是農民心頭恨,如今有人用它餵雞,效果堪比板藍根!
  • 看圖識魚:教你區分小雜魚,看看你最討厭哪一種
    小雜魚是我們釣魚時最討厭的東西,有時候,發現都長的一樣,看看你最討厭哪一種。1:餐條魚:就是我們平常說的白條白條屬於初級淡水魚。對水質要求比較高,繁衍速度快,是嘴饞魚類,和馬口,翹嘴外形相似。喜歡群聚棲息於溪、湖及水庫等水之上層,簡單的說很好釣,什麼都吃,特別是釣鯽魚,全釣的白條。
  • 農村野河裡長得像泥鰍背上有刺的魚,以前用來餵家禽,現在80一斤
    很多從小在農村呆過的人可能會見過這種魚,有人會覺得這是泥鰍,其實這是不對的,這不是泥鰍,在我們老家這種魚叫刀鰍。因為它的背上有一個像刀片一樣的刺,而且長得像泥鰍,所以老家的稱呼都叫刀鰍魚。這種魚以前在我們農村老家的時候都會用來餵家禽,比如說像一些鴨、鵝都把這些魚扔在它們面前給它們吃,當作飼料的一種魚。聽老人們說,鴨子吃了這種魚之後長得特別快,一年都可以長好大,而且下出來的蛋的味道都更美一些,所以農村養的鴨和鵝的生活待遇還是挺不錯的。
  • 野釣:白天一條魚都釣不到,非得夜裡才行,這樣的魚情當真無解?
    每年的夏季到仲秋的炎熱時期,常常會有一些水域,白天從來看不到釣魚人,不知道的還以為壓根沒魚可釣,但一到晚上,岸邊的釣魚燈多得數不過來。當然,最最主要的原因,是這個季節夜裡相對涼爽,白天的氣溫高、陽光強,夜釣是為上選。可是也有些不怕熱的釣友,或者在沒太陽的日子,白天去這些釣點作釣,基本都釣不到魚,準確的說,是釣不到常規的目標魚(白條肯定是能釣到的)。
  • 遭到雜魚「圍攻」就收竿?沒料到用這些狠招,不到1分鐘就搞定
    自從立夏以來,不僅鯽鯉魚,鰱鱅魚以及草魚都變的活躍了,同時雜魚也比較吵鬧。這確實讓釣者感到非常頭騰,不過作為一名釣魚人,難道遭到雜魚「圍攻」就收竿不釣了嗎?這顯然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以,雜魚雖然鬧起來真讓人不得不佩服,不過沒料到:只要釣者用以下這些狠招,包你1分鐘就能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