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格力地產承建的新月橋本月就要通車啦
珠海特區報APP第一時間進行了報導
通車後有什麼亮點呢
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吧
珠海大劇院即將正式演出,市民關注的上島橋梁建設也傳來喜訊:今日記者獲悉,連接野狸島的新月橋本月將對機動車正式開放,目前相關建設、交通以及交警部門正在緊鑼密鼓進行機動車通行前的準備工作。
新月橋由格力地產承建,起點自先烈路口及朝陽路口,終點至野狸島劇院西路口;橋面呈Y字形,全長1.5公裡,橋寬23米,包括雙向共3車道的機動車道,同時設置寬敞的8米寬的雙向人行道供市民慢行。
據格力地產相關負責人介紹,新月橋完全滿足機動車上島觀劇需要,「潮汐車道」讓車輛通行更順暢。此外,新月橋圓弧狀的橋身,可以給予市民最好的觀景平臺,一步一景,珠海大劇院、生態溼地、濱海城市風光等周邊景觀盡收眼底。
「潮汐車道」:20分鐘可疏散750輛車、1600人
今日記者現場看到,新月橋確如一輪新月彎彎的臥在大海之上。格力地產副總裁林強告訴記者:「與舊海燕橋相比,新月橋主要解決兩個功能性問題,即機動車上島問題和行人上島問題。」
新月橋採用珠海少有的機動車雙向三車道設計。據介紹,在珠海大劇院無演出情況下,新月橋完全滿足市民步行到野狸島需求。但由於歌劇院、電影院等公眾場所具有人流量瞬間聚散的特點,平時人流量、車流量正常,一到演出季就會特別擁堵。針對該特點,在珠海大劇院有演出時,新月橋將啟用「潮汐車道」。
簡單地說,當珠海大劇院演出開始的時候,機動車進入野狸島,新月橋將採取「兩車道進、一車道出」模式;當珠海大劇院演出結束的時候,機動車駛離野狸島,新月橋則將採取「兩車道出、一車道進」的模式。
據悉,目前整個大劇院的停車位有750個,可容納觀眾2200人,通過測算,通過「潮汐車道」模式,新月橋可以在20分鐘內疏散完750輛車1600人,此外瞬間疏散並不影響它的慢行系統,這是新月橋設計的一個亮點。
1.5公裡長圓弧狀橋身:市民一步一景
今日記者現場看到,傍晚時不少市民上野狸島觀景散步,在夕陽的餘暉下,有的在橋上合影拍照,有的觀景,三五成群非常悠閒愜意。對此,格力地產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不僅僅是建一座橋,更是將此打造成珠海新的景觀名片,提升整個城市的品味。」
「從野狸島到情侶路直線距離最近1.1公裡,之所以捨近求遠,專門設計建設了一個彎曲如弓的新月橋,長度達到1.5公裡,就是為了延長市民在橋上漫步觀景的時間。」
記者看到,圓弧狀的新月橋給市民營造了一個一步一景的觀賞平臺,在橋上的每一步所看到的風景都是不同的,特別是珠海大劇院更是「遠看成嶺近成峰,遠近高低更不同」。負責人告訴記者說,新月橋由於是曲線形設計,在橋上行駛的機動車會比直線行駛的速度慢些,但這樣設計的好處是,在降低交通堵塞的同時,讓車內的乘客也能觀賞到靚麗的美景,增加整個行程的景觀性。
此外,新月橋左右兩邊均設置有寬敞的人行道,北側約5米,南側約3米,站在新月橋上望向珠海大劇院或者城市的高樓、遠處的風光,不同的位置,展現出別樣的景觀。
創新工藝:工期提前3個月
據悉,新月橋通車整整提前了3個月時間。新月橋在建設過程中,創新建築工法,採用新的建橋工藝,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對新月橋採用預製鋼筋混凝土箱梁及空心板,節省了工期,也節約了建設成本。
新月橋橋梁結構原設計方案為預應力混凝土現澆箱梁及空心板,該工藝施工難度大,施工周期長,受天氣影響較大。考慮到水域工作面可能造成工程工期緊張,且將經歷颱風多發季節,經過參建各方的多次專題會議討論,對不同工藝的質量、工期、造價等方面進行詳細比選,最終確定將箱梁及空心板的施工工藝由現澆變更為預製,即採用專用的模板先在預製場將箱梁及空心板預製成型,待養護合格後,通過運輸船將成品運抵施工現場,再配合超重船及汽車吊,直接完成箱梁及空心板的安裝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新月橋的建成還「送」給珠海一份「驚喜」——生態溼地。這片溼地位於得月舫和新月橋、野狸島之間,由於海水動力逐漸減弱,海水的沉積作用更好了,這一片形成一處灘涂,白鷺在水面覓食,水面清澈可以看見水裡的石頭。
格力地產表示,相關單位將會對這片溼地進行一系列的景觀規劃,建成生態溼地景觀公園。
本文轉載自:珠海特區報客戶端
本官微由格力地產會誠意出品